李达的编辑出版理念及其当代启示

2015-03-26 14:00虞志坚
湖北社会科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李达编辑出版月刊

虞志坚

(南通大学杂志社,江苏 南通226019)

李达作为中共的重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既是闻名于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编辑家、出版家。李达在长期的编辑出版活动中,通过创办一系列报刊和出版机构,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编辑出版理念,也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编辑出版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学术界对李达早期的宣传工作、编辑出版活动的研究相对深入,而对李达的编辑出版理念的探讨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探讨李达的编辑出版理念,对于当今发展和繁荣编辑出版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李达编辑出版理念的主要内涵

1920 年9 月,新文化运动的号角即《新青年》被中共上海发起组改组为机关刊物,李达作为一名编辑,积极参与该刊的改版工作。这是李达从事编辑活动的开始。1938 年5 月,即上海沦陷半年之后,李达一手创办的笔耕堂书店被迫停止了出版活动,他的出版生涯由此结束。李达作为中共早期杰出的出版家,在近20 年的时间里,长期从事报刊编辑出版或创办经营出版机构,积累了丰富的编辑出版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编辑理念。

(一)从思想上统一各地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是中共创建时期编辑出版业的重要责任。

从1920 年7 月到1921 年4 月,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各地纷纷建立起来。为了从思想和组织上统一它们并创建一个全国性无产阶级政党,迫切需要创办一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党性极强的刊物。

1920 年11 月,李达主持创办了《共产党》月刊,自己亲任主编。这是中共创建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最重要的政治理论刊物之一。这个刊物的一大特点是在宣传建党思想方面最为突出。在《共产党》月刊(第1-6 期)刊发的53 篇文章中,探讨建党理论的即达38 篇。李达本人在刊物上发表了文章2篇、短讯和消息30 篇、短言6 篇,共计38 篇,超过该刊文章总数的1/3。它着重宣传了列宁的建党学说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知识,介绍了国际无产阶级的建党经验,旗帜鲜明地批判了无政府主义和修正主义。在纪念俄国十月革命三周年之际创办《共产党》月刊,是建立统一的全国性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实际步骤”。

《共产党》月刊为16 开本,每期50 页左右,现存1 至6 期。该刊的版式和编辑体例由李达设计,前三期由正文、短言和世界消息三个栏目构成。为了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该刊从第4 期开始又增加了新栏目“国内消息”。这个刊物最早在神州大地上树立起“共产党”的旗帜,明确宣告他们的两大使命,“一是经济的使命,一是政治的使命”[1](P746),号召中国人民反抗列强的宰割和军阀政客的压迫,“举行社会革命,建设劳工专政的国家”[1](P748)。李达及时给毛泽东寄发《共产党》月刊。毛泽东赞颂该刊“颇不愧‘旗帜鲜明’四个字”[2](P15),还推荐其刊发的部分文章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李达与毛泽东围绕《共产党》月刊所载文章交换看法,这成为他们二人出版思想交流的逻辑起点。

由于李达卓有成效的编辑出版工作,《共产党》月刊在当时广受欢迎。由李大钊建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专门发文通告进步学生和全体会员积极订阅这个刊物。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不仅倡导自己的成员认真学习其刊载内容,还把它介绍给劳动补习学校中的工人学习。该刊当时以多种方式广泛发行,成为进步人士接受马克思主义启蒙的必读教材,其发行量最大时超过5000 份,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产生了极大影响。

(二)刊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是党的编辑出版业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重要使命。

1921 年7 月,李达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宣传主任,主管党的宣传工作。两个月后,为出版发行马克思主义著作,李达在上海成都南路辅德里625 号主持了中共首个出版机构即人民出版社的建立。社址既是中共中央局宣传主任的办公室,也是李达的寓所。李达作为人民出版社的创办者和负责人,成为中共出版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拓荒者。

人民出版社的宗旨是“特刊行各种重要书籍(即马克思主义的启蒙读物),以资同志诸君之研究。……一面为信仰不坚定者祛除根本上的疑惑,一面和海内外同志图谋精神上的团结”[3]。人民出版社的宗旨和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共创建时期李达的出版理念,即积极刊行各种倾向性极明显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揭示革命的时代潮流,团结和引导马克思主义者一起奋斗。

李达克服经费亟缺、人手有限等种种困难,仅短短一年,就促使10 多种革命理论读物和经典著作在人民出版社成立初期顺利出版,其中包括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袁让译的《工钱劳动与资本》、李汉俊译的《资本论入门》、李立译的《劳农会之建设》、成则人与沈泽民译的《讨论进行计划》、张亮译的《列宁传》、王静译的《共产党礼拜六》、《共产党的计划》、《俄国共产党党纲》、《劳动革命史》等。上述译著的出版在当时大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引导广大妇女投身于社会主义运动,是妇女解放运动对编辑出版业的客观要求。

1921 年12 月,由李达兼任主编的《妇女声》半月刊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375 号正式创刊,这是中国共产党主办的第一个妇女刊物。李达为这个刊物付出了很大心血,经常帮忙校对、改稿,直接领导出版和发行等具体工作。刊物的每一篇文章,都倾注着李达的心血。

《妇女声》在创刊宣言中明确而坚定地举起了该刊的旗帜:“取得自由社会底生存权和劳动权”。这是它对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妇女群众发出的响亮号召。

《妇女声》以“宣传被压迫阶级的解放,促醒女子加入劳动运动”为宗旨,公开宣传世界各国妇女运动的新情况、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妇女运动路线,积极鼓励有觉悟的知识女性与广大劳动妇女携手“在阶级的历史和民众的本能中寻出有利的解放的手段,打破一切掠夺和压迫”[4]。

《妇女声》辟有通讯、评论、译述、杂感、诗歌、谈话等栏目,采用新式标点符号,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为主。其主要撰稿人有王会悟、王剑虹等,一些社会名流和著名的专家学者如陈独秀、邵力子、沈雁冰、沈泽民等也曾经常在刊物上发表文章。

《妇女声》刊载的《中国妇女运动新趋向》、《本年世界妇女运动概况》、《湖南女工之觉悟》、《我对“产儿限制论”的意见》、《平民女学是到新社会的第一步》、《节制生育与保持恋爱》等文章,积极宣传国际妇女运动的新消息和新经验,鼓励和启发广大被压迫妇女反对剥削压迫,反抗封建礼教;通过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中共的妇运主张,号召和引导广大妇女投身社会主义运动。

《妇女声》是初创时期的中共结合妇女运动的实际,对广大妇女进行宣传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它切实遵循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猛烈抨击社会对广大妇女的偏见与歧视,极力为近代妇女运动呐喊,提高了妇女觉悟,促进了妇女解放,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主编李达以《妇女声》为宣传阵地,努力探索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内在规律,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最早的研究者和传播者之一。他通过《妇女声》为近代的妇女解放指明了正确的道路,也为当代现实妇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指导和借鉴。从此,李达成为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也成长为共产党早期妇女工作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四)宣传中共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是编辑出版业在人民解放运动中的正确选择。

1922 年7 月,中共二大召开,中共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了中国近代史上首个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了宣传中共二大精神,毛泽东和李达于1923年4 月以湖南自修大学校刊的名义,创办了《新时代》月刊,由李达任主编。这是继《共产党》月刊、《妇女声》半月刊之后,由李达主编的又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刊物。该刊担负着促成革命统一战线、宣传中共革命纲领的重要使命。

李达在《<新时代>发刊词》中提出了该刊的宗旨,那就是为了引导志同道合者从事革命和研究革命,“国家如何改造,政治如何澄清,帝国主义如何打倒,武人政治如何推翻,……本刊必有一种根本的研究和具体的主张贡献出来”[5](P533)。这表明,李达从《新时代》月刊的创刊之日起,就把它与那些作为文字杂货店的普通校刊严格区别开来,强调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革命和改造中国社会的出发点,突出了它的革命宗旨和鲜明主张。

《新时代》月刊上刊发了一系列由李达执笔的旗帜鲜明的译文和论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理论性。其中,《为收回旅大运动敬告国人》、《何谓帝国主义》、《旧国会不死,大盗不止》、《马克思学说与中国》、《中国商工阶级应有之觉悟》等,理论斗争的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宣传了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阐明了中共的革命统一战线政策。

《新时代》月刊每一期印行2000 份,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共出版了4 期。这个数量在当时十分惊人。1923 年11 月,在湖南军阀赵恒惕的打压下,《新时代》被迫停刊。但它在李达的主持下,对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共二大反帝反封建的会议精神,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用科学的宇宙观和历史观武装人民,是编辑出版业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一项根本任务。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转变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从民族大义出发,成功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此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强大战斗力的人民军队,在外线单独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由此,抗日游击战争上升为一个战略性的问题。对于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游击战争开展之哲学依据的思考成为出版家李达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李达十分重视出版事业在科学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关系中的桥梁作用。1931 年至1937 年,他创办的笔耕堂书店先后再版和出版了自己翻译的《唯物史观解说》(荷兰郭泰著)、《现代世界观》(德国塔尔海玛著)、《理论与实践的社会科学根本问题》(苏联卢波尔著)和《辩证法唯物论教程》(苏联爱森堡等著)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特别是他自己撰写的《社会学大纲》,在短期内再版了四次。1939 年,李达在第四版的序言中阐明了出版的目的及意义,即为了彻底实现民族的解放,“就必须用科学的宇宙观和历史观,把精神武装起来,……去解决实践中所遭遇的新问题,借以指导我们的实践”[6](P7),并确信该书的出版能够适应这种需要。

李达的《社会学大纲》出版后,得到毛泽东的极度重视。毛泽东在紧张的战争环境下,仍然将该书读了十遍,并详细地做了眉批;他还向抗日军政大学和延安哲学研究会推荐这部哲学名著,誉之为“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教科书”;他还高度评价李达的出版功绩,誉其为“真正的人”。

李达在该书中,把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上升到唯物辩证法的高度,联系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解说了两种可能性的选择问题,提出必须“把所选择的一种实在的可能性当作链子中的特殊的一环来确定”,“决不能因要抓住一个环而拆散整个的链子”,[7](P262)即不能因为目前利益而牺牲永久利益,不能因为局部利益而牺牲整体利益。抗战时期,毛泽东阅此后批注:“西安事变时抓住两党合作,七七事变后抓住游击战争。”[7](P263)之后,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强韧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游击战争这两大策略。无疑,李达多次出版的《社会学大纲》为上述策略提供了哲理上的支撑。

(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社会发展对编辑出版业的时代呼唤。

李达办刊十分注重思想的解放。《共产党》月刊的每一期都设有“世界消息”栏目。例如,第1 期的“世界消息”就曾刊载《近东无产阶级大会》、《匈牙利共产党之活动》、《意大利劳工运动之激进》、《日本社会党之奋起》、《丹麦社会党加入第三国际》和《德国工人近况》等文章,详细报道了他国共产党的活动和国外工运情况。李达的这一编排,反映了他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的开阔视野,对于践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信仰和解放中国工人阶级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李达办刊不拘一格。1921 年4 月,《共产党》月刊第3 期付印前,李达撰写的《告中国的农民》一文的稿件被法国巡捕房没收了,致使该期第一页,只有一个标题——“告中国的农民”,既没有原文也没有注明作者,仅注明:“此页被上海法捕房没收去了”。李达用这种开天窗的办法,抗议帝国主义无理压制舆论的丑恶行径。这种做法反映了李达为了办好刊物而敢于创新敢于牺牲的精神。

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出版家的一个基本操守。为了满足读者的要求,李达负责的人民出版社十分注重出版物的编译质量。该社出版的“各书或编或译,都经严加选择,内容务求确实,文章务求畅达”。这是经李达郑重声明的出版要求,真实反映了他传播先进文化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出版理念。

二、李达编辑出版理念的当代启示

探讨李达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战线上的编辑出版理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发展和繁荣编辑出版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指导思想。李达的一生,始终站在时代潮流前沿,坚定执着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积极主动地引导社会舆论。李达编辑出版理念集中反映了李达的价值追求。李达的社会主义思想是这一理念的重要载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这一理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法学、教育学是李达编辑出版活动涉及的重要领域。李达运用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从多学科、全方位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牢牢地把握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使自己多年的编辑出版活动卓有成效。

第二,发展和繁荣编辑出版业,必须坚持求真务实。求真即追求真理,即探求事物的真面目,研究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它侧重于认识世界;务实即注重实效,即在掌握事物规律性后以其指导行动,实现目标,它侧重于改造世界。求真务实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本特征的高度凝练,体现了真理与价值的完美结合。李达的编辑出版经历既充满着对于共产主义信念的执着和坚守,也反映出他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的孜孜探求。李达在自己编辑出版经历中体现出来的坚持真理发展真理的精神和勇气,是发展和繁荣当代编辑出版业的法宝。

第三,发展和繁荣编辑出版业,必须重点关注民生问题。在《共产党》月刊创刊号的《短言》中,李达急切呼吁:“要想把我们的同胞从奴隶境遇中完全救出,非……跟着俄国的共产党一同实验新的生产方法不可。”[8]这实际上阐明了《共产党》月刊的主要目标与任务。李达曾亮明《新时代》月刊的宗旨,即“努力研究致用的学术,实现社会改造的准备。”[5]换言之,要致力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革命的问题,以便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李达从来就认为:“中国革命的目的是在于解决大多数人民的生活问题”。[1](P488)在李达的编辑出版活动中,坚持贴近民生问题、反映群众利益、呼应群众诉求成为一条主线,这是李达能够为中共早期的出版事业立下卓越功勋的关键。

上述结论既是李达编辑出版理念的鲜明特点,也给我们今天发展和繁荣编辑出版业以宝贵启示。

[1]《李达文集》编辑组.李达文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李达.人民出版社通告[J].新青年,1921,(5).

[4]李达.《妇女声》宣言[J].妇女声(第1 期),1921-12-l0.

[5]黄林.近代湖南出版史料178-179[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

[6]《李达文集》编辑组.李达文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哲学批注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8]李达.短言[J].共产党,1920,(1).

猜你喜欢
李达编辑出版月刊
在武汉大学拜谒李达塑像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李达:为武大建设殚精竭虑
画与理
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体系化阐释
新媒体时代编辑出版工作创新路径分析
画与理
画与理
编辑出版本科教育的四大难点与对策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