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孟 拓
后发追赶式国家和地区半导体产业发展模式的特点及路径选择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孟 拓
【摘要】半导体产业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发展半导体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我国的半导体产业正处于后发追赶的阶段,其发展路径的选择对我国快速实现产业追赶及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具有重大意义。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在发展半导体产业方面分别有着不同的、后发追赶的成功经验,对其发展战略及发展模式进行共性分析可知,后发国家和地区经济追赶战略的实现最终还是需要依赖技术的赶超。
【关键词】半导体产业;后发追赶;发展模式;共性分析
半导体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和人才密集型高技术产业,向来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作为在半导体领域内成功发展的后发追赶式国家和地区,其半导体产业发展模式十分值得借鉴和学习。本文通过对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其存在的共同特点,以期对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提供借鉴。
二战以后日本依靠科技立国,迅速恢复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为了弥补半导体技术上与美欧的差距,日本政府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半导体技术进步之路,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欧美几十年才完成的半导体工业体系所需的技术跨越。到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半导体技术已经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成为包括欧美国家争相学习的样板与标杆。其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模式如下:
1.1 高起点、高目标,推动全产业链、全产品门类共同发展
日本是率先渗透到高技术核心的后发追赶式国家,同时也是目前后发追赶式国家中唯一一个曾经超越美国的国家。在获得美国仙童公司的半导体技术之后,日本政府立刻将该技术视为“电子工业时代产业的粮食”并深知其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最初就将追赶的目标定为美国,并下定决心动用各方面的力量将整个产业做大做强。日本政府将发展半导体产业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通过专门制定相关法规及国家计划,对半导体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半导体全产品门类进行全面的投入及发展,进而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共同发展。
1.2 以政府为主导,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助力产业发展
日本政府坚持电子立国的发展战略,以政府为主导,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助力产业发展。首先,充分利用各种经济手段(补贴、银行低息货款、各种税收优惠等)促进产业发展,并通过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灵活运用,将“幼稚产业”培育成具有独立竞争能力的“成熟产业”。第二,充分发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在资金、人才等各方面的优势,促使其与专业化企业和中小企业合作,形成门类齐全、配套完全的协作网,共同促进产业发展。第三,组织国家研究项目,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产业集群式发展创造条件。
1.3 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纽带作用,形成产业集群发展行业组织作为产业和政府之间的沟通纽带,在协调各企业利益、达成产业内部的相互谅解等方面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不但有利于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密切合作,也能够促进众多公司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联盟,推动产业发展。例如1948年成立了日本电子工业协会(EIAJ),1958年成立了日本电子工业发展协会(JEIDA)等,这类机构的形成使得公司之间能够自行组织发展,实现行业组织与众多公司的成功合作,共同制定战略规划。其中,行业组织由日本通产省提供战略领导,公司则由企业联盟提供商业运作。企业联盟中的公司既是竞争也是合作的关系。这种竞争合作机制不仅促进了企业自身的创新,还推动了日本半导体产业的迅猛发展与快速升级。
韩国的半导体产业自1965年起步,经历了20年的后道封装、产品代工及全工序生产实践以后,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进入到存储器的自主开发阶段。从引进技术到消化吸收、从单纯的整机组装到研发一些技术等级较简单的芯片,这其中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韩国政府所发挥的积极推动作用。为了实现自主创新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根本目标,韩国政府通过各种方式支持与引导大企业逐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并最终掌握高端核心技术。其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模式如下:
2.1 以大企业为主体,政府提供资金及政策支持
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是靠大企业来实现的。由政府选定重点大企业集中扶持发展半导体行业,以此来提升韩国半导体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韩国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引导资金的流向,把95%的资金提供给大企业,充分保证大企业优先发展,以便更有效地与国外跨国公司抗衡。
2.2 官产学研通力合作,共同推进技术创新
韩国政府通过出台技术开发及人才培育方面的政策,鼓励并推动了官产学研通力合作,使之共同推进技术创新。例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韩国政府制订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共同开发计划”,以国家电子研究所为主,三星、现代、LG等大企业参加组成半导体研究开发组织,集中人才、资金,进行从1M到64M的DRAM核心基础技术的开发,政府承担了大部分新技术开发风险,企业在此基础上继续大规模投资,开发生产技术和工艺技术。为持续地保持并强化竞争优势,韩国政府通过了《新一代半导体基础技术开发项目》,并于1997年末成功地开发出了256M DRAM的基础技术和1G DRAM的先进基础技术,2001年4月在业内最早开发出了4G DRAM,不仅在技术上领先国际水平,同时通过工业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共同参与,培养了一些尖端技术人才。2003年,通过国内SoC设计技术人才培养和基础建设,在汉城大学、全北大学、庆北大学三所大学强化技术研究力量。在2001年至2005年推动《半导体设计人才培育项目》的实施,支持韩国半导体企业的技术创新。1988年到2003年,韩国三星集团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1997年,其专利申请数量近3倍于1996年。综合申请数目和公告数目,可反应出韩国官产学研通力合作对韩国的半导体产业技术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2.3 企业自身进行集中式发展,走品牌超越之路
就企业自身而言,韩国的半导体企业受政策的影响都专注于发展存储器制造这个高起点的产品,筹集巨资,大力引进国外技术、吸引海外韩裔高级科技人才回国,组织自主开发。如此,韩国几个主要的电子企业用较短的周期掌握了关键的设计和工艺技术,开发出足以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产品系列,形成了具有韩国特色的追赶模式和创新体系,即集中式发展模式。然而,随着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韩国企业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品牌地位,留给消费者的印象大多是更为廉价,在这种情况下,韩国的大企业(如三星、LG)踏上了品牌超越之路。自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短短20余年,三星就从“二流企业”跃居为世界顶尖的集团,其中三星电子半导体的销售额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二位。
中国台湾当局在发展半导体产业的过程中,通过产业激励政策和营造开发区,提供稳定优良的创业环境(如著名的新竹工业园区),吸引中国台湾地区内外投资者,以国际代工为基本市场定位,经逐步积累,形成快速发展。中国台湾当局通过对自主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各项优惠政策,特别是重视、鼓励与美国产业聚集地(尤其是硅谷)的技术交流和跨洋合作,吸引华裔企业家和科学家前来创建集成电路企业和设计公司,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并逐渐发展起工艺技术和产品的自主研发。其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模式如下:
3.1 行业组织与中小型企业密切合作,共同促进产业发展
中国台湾地区的发展是行业组织和中小型企业密切合作的过程。由于中国台湾地区缺乏大型综合性的电子企业,因此其只能采取行业组织与发达国家的企业进行合资经营的方式设立公有企业达到“示范效果”,从而引导私营企业为进入半导体产业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些行业组织首先获取有关技术,然后积累产品和工艺方面的经验,改进有关技术,最终将这些技术和能力迅速推广到私营企业中去,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自建企业(如联华电子)进行发展。随着联华电子的成功示范,行业组织的技术扩散与衍生企业的步伐不断加快。例如:工研院1982年衍生中国台湾地区第一家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太欣半导体,1994年又衍生成了世界先进集成电路公司等。中国台湾资讯工业策进会则是于1988年,通过投资的方式与IBM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宏慧资讯系统公司。据统计,在这一时期行业组织协助产业成立或直接衍生企业近150家。这些企业多数具备较为成熟的先进技术,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为中国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力量。
3.2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走品牌代工的发展道路
与竞争对手韩国不同,中国台湾地区的半导体产业具有极具平衡的产业结构,这种产业结构由许多大企业共同支撑,尽管这些企业最初并不起眼,但后来通过不断发展壮大(如台积电),其生产业务也涵盖了集成电路生产的各个领域。由于中国台湾地区整个的半导体产业结构涵括了整个附加价值链的各个阶段,因此降低了从地区之外进口重要部件的需要,同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得以加强。
3.3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走品牌代工的发展道路
中国台湾地区在发展半导体产业的过程中,可以说是另辟蹊径,创新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任何国家的、品牌代工的发展道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为台积电。台积电于1986年创立,是世界上第一家纯粹的半导体代工企业,并将高利润的SoC业务作为其专注的领域,用以带来高额的利润。目前,台积电占据了全球60%的代工市场份额,在整个半导体代工行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技术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就半导体产业而言,以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为代表的成功追赶型国家和地区的追赶进程表明,后发国家和地区经济追赶战略的实现最终还是需要依赖技术的赶超。尽管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在半导体产业发展模式上存在差异,但作为后发追赶式国家和地区,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以下共同特点:
4.1 三个国家和地区都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成功建立了符合本地区情况的半导体产业发展模式
通过对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发展模式的总结,可以发现,其在发展半导体产业的过程中,产业组织的模式都是十分清晰。首先,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在选择自身的发展模式时,都是结合了当时国家和地区内外的发展环境,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例如,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最早,那时的国际贸易还不像今天这样发达,封闭式的发展还不会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指责;而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半导体产业是伴随着当时欧美国家为降低生产成本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第二,政府(当局)部门有着很清晰的阶段性目标及发展规划,并在一次又一次的产业升级过程中,完善体制与制度,形成良好的、能够促进产业发展的组织形式。如日本的产业集群竞争合作式、韩国的以大企业为中心的战略联盟式、中国台湾地区的行业组织与小企业密切合作式。第三,在产业成长的过程中,日本和韩国都使用了各种手段来保护本国的“幼稚产业”。例如,日本为排斥外国竞争者进入本国市场,制定高额关税;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迫使合资企业中的外方撤资,留出空间给本国企业,也坚持技术转移的进口替代政策,以让外资企业能够进入本国市场(特别是在信息通信领域),并对半导体产品征收关税,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韩国放松了贸易和资本的管制,采取了自由化政策。
4.2 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模式都有效地集聚了产业所需的各方面资源
三个国家和地区都充分发挥政府(当局)与市场的相互协调作用,共同推进产业发展。就政府(当局)而言,更多的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提供相应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引导企业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例如日本政府《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1957年)、《特定电子工业及特定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1971年)、《特定机械情报产业振兴临时措施法》(1978年),以及《科学技术基本法》(1995年),都在总体上加强了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并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加强科技发展的规划,确保研发经费的投入,从人才、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营造良好的环境。就企业而言,在享受政府(当局)提供的优惠政策及资金扶持的同时,往往加紧进行资金投入、技术研发及产品转化的产业技术升级,并将新产品迅速投入到市场中去回收资金,再开展新一轮的产业技术升级。例如韩国在开展半导体内存芯片研发的过程中,从4M DRAM到16M DRAM,再到256M DRAM,韩国企业在一次又一次的产业技术升级中实现了对先进技术的成功追赶。就行业组织而言,则是发挥着政府(当局)及企业之间的桥梁及纽带作用且效果卓著,这一点在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尤为明显。日本是通过行业组织将企业聚集成产业集群的形式,通过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共同提高技术实力,推进产业发展;中国台湾地区则是通过行业组织的带动作用,吸引中小企业投资半导体产业,并通过设立公有公司进行技术的传播与扩散,推进产业发展。
4.3 三个国家和地区都充分重视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培育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大企业
无论是日本、韩国依靠大企业来发展半导体产业,还是中国台湾地区吸引中小企业对半导体产业进行投资,其发展的主体都是企业本身,企业是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日本群体式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联盟在推进半导体产业发展中作用卓著,日本政府在促进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联盟中的公司通过竞争及合作的方式,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并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期间发展得较为成功的公司有富士通、日立、三菱、东芝、松下、索尼、夏普等;在韩国集中式发展的过程中,以大企业为主体的品牌超越之路更是将企业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韩国的大企业从位于产业链“后端”的封装和测试业务入手,通过不断的努力,进入到“前端”的芯片制造业务及与之相关电路模板生产、芯片生产、专用材料和设备的供应业务,进而成功跻身于世界半导体供应商的前列,如三星和LG。在中国台湾地区代工式发展的过程中,尽管行业组织在引进技术、构建产业发展模式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关键作用,但是其产业发展的落脚点最终还是在企业身上,并通过企业的发展实现其代工式的发展模式,如台积电和台联电都成长为国际知名的代工企业。
参考文献
[1](澳)约翰·马修斯,(韩)赵东成著.刘立,肖珑,常静等译.技术撬动战略:21世纪产业升级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
[2]陈吉江.日本实施产业政策的成功经验[J].世界经济,1993(3).
[3]于新东,牛少凤,于洋.美国与日本信息产业发展的比较及其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2).
[4]陈德智,陈香堂.韩国半导体产业的技术跨越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2):42-44.
[5]孟泽.韩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之路[J].世界电子元器件, 1996(8):29-35.
[6]陈文华.韩国半导体产业考察报告[J].半导体技术,1998(10): 61-63.
[7]韩继鹏.非营利组织在台湾信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J].山东大学,2008.
孟拓(1989—),天津人,大学本科,学士,助理工程师,现就职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运行,产业技术创新。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