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会永
中国石油大学期刊社,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西路66号 266580
期刊作为一种传统的传播载体,“以其自身的特点如新颖性、连续性、交互性、开放性等倍受文献收藏单位和读者的青睐”[1-2]。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各学科期刊包括学术型、应用学术型、技术型、文献型、科学普及型等期刊,各类期刊具有鲜明的内涵和外延[3],从而导演出百花齐放的境象。由于历史较短,我国科学技术期刊刊名受国际同行影响比较大,多参考国际同行的惯例,学术型和应用学术型期刊多采用“学报”或“杂志”之类的刊名;技术型期刊以突出技术特征命名具多;科学普及型期刊又分高、中、初级类,常用“进展”、“研究”、“通报”之类词缀。对于“学报”,自变法维新运动开我国近代民间历史上大规模办刊之先河,学会会刊大增,这一时期报刊出版物大体上多以“报”称谓,“学报”即作为改良派强学会的会报最早出现[4]。现今,在“品牌竞争”的背景下,期刊名称商标权这种无形资产对期刊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核心价值。虽然期刊领域深知期刊冠名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对于期刊冠名或者更名时各家期刊还是表现的彷徨,能借鉴的一般是冠名规范和法律法规[5-6],缺少相应的优势冠名参考依据。前人的相关研究以定性地描述居多,缺少定量化研究[7-11]。另外,“对报刊商标的价值开展评估的实践活动在我国的历史不长,需要在理论研究、数据搜集与分析、评估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和完善”[12-13],因此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期刊名称中的不同词缀命名期刊在各学科中的排名优势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换算百种期刊视排名及获得排名困难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以为他人相关研究及期刊间对比提供方法借鉴),分析常用刊名词缀的活跃度、原因及其对期刊的重要意义,以期指导期刊冠名及名称的商标注册等问题。
笔者从事石油方面的期刊编辑工作,工作中发现各学科以“学科名称或通用词”+“学报”为名的期刊一般都是本学科中影响力比较高的期刊,因此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3版(以下简称《年报》)[14]中所有 64类学科相关内容作为研究对象,量化分析以这一冠名原则期刊的影响力。
在《年报》中所有64类学科中寻找出遵循3种类型划分原则的期刊(表1),每类学科中只可能找到其中的一种期刊,对这些期刊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由于中华医学系列杂志创刊较早,在行内影响力较大,研究过程中发现,虽然有一些以“学报”为尾缀的期刊,但是还是大都以“杂志”居多,此次研究将医学类中尾缀为“杂志”和“学报”为尾缀冠名的期刊一同进行统计,即对于医学类尾缀为“杂志”和“学报”都视为“学报”的数据进行研究。
统计以上3类期刊在各自学科中的排名,根据排名研究①类和②类期刊的影响力。由于各学科期刊总数不同,为了便于横向比较各学科相应期刊的影响力,本次研究提出“换算百种期刊视排名”(I100)和“获得排名难度系数”(Id)的概念。
换算百种期刊视排名指将不同学科不同的期刊总数换算为固定值100种期刊排名(为便于比较,此项排名计算数值只保留整数位),可以在单学科或跨学科中进行比较,其计算公式为:
I100=学科中排名/学科期刊总数×100 (1)
期刊在学科中获得某特定排名的难度与期刊总数成正比,与排名数值成反比,因此将获得排名难度系数定义为学科期刊总数与学科中期刊排名的比值。比值越大,获得排名的难度越大,可以在单学科或跨学科中进行比较,其计算公式为:
Id=学科期刊总数/学科中排名 (2)
根据以上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的统计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①类和②类(合计为47类)以“学科名称或通用词”+“学报”冠名的期刊在各自的学科中排名都比较高,排名都在前20位,排名首位的期刊就有13种,排名第2位的有7种期刊,排名第3~5位次有15种期刊,排名第6~20位的共12种期刊,在各学科数量如此众多的前提下还没有排名21位之后的期刊(表2)。
换算百种期刊视排名数值也大都排在前30位,其中,前10位的有28种,前11~20位的有11种,前20~30位的有4种,其他合计4种,可以看出,经过换算后排名也都非常高。由表2也可以看出,要获得如此高的排名,其获得排名难度系数一般大于3.0,最高值达到69,其次也大都是各评价系统中的核心期刊。
表1 64类学科中期刊冠名方式分类及其划分原则
根据大量文献调查研究认为,“学科名称或通用词”+“学报”冠名的期刊在国内所有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影响力有如此高排名绝非偶然。首先,以此类型的期刊冠名方式非常有利于读者检索,期刊冠名的优势有其特有的规律[15],期刊名称反映期刊的定位,类似于检索词定位的原理,宽或窄的定位往往都不利于读者和投稿作者的检索,刊名主体为学科名称是检索级次最优选择;另外,我国期刊长期以来逐渐培养了科研作者和读者对于“学报”的认知度[16],这应该是先期定位优势和后期逐渐培养二者结合的结果。
如前所述,各“学科名称或通用词”+“学报”在科技期刊中排名位序是很高的。恰当的期刊定位往往体现在期刊名称上,目前科技发展迅速,研究热点不断改变,因此期刊常常会顺应时代潮流出现合刊、改名、复名等重新冠名的需求,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最有影响力期刊的词缀使用频率,这有利于指导期刊冠名工作及商标注册策略。统计表明,一般期刊的词缀还有 “科学”、“研究”、“工程”、“学刊”等很多,还有大量的无任何词缀命名的期刊,带有其他词缀的期刊影响力排序具体情况又是怎样呢?针对这个问题,本次研究依据《年报》中所有64类学科为研究对象,对各学科排名前五位的期刊名称中的各种词缀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年报》中64个学科中排名前五位中按照出现频次由高到低的词缀分别为“学报”、“杂志”、“中国”、“中华”、“科学”、“研究”、“进展”、“工程”、“技术”、“学刊”、“分析”、“通报”共12种、另外还包括英文名称的期刊和其他无任何词缀的期刊共2种(为了便于对比,将英文名称的期刊数进行了排序,而其他无任何词缀的期刊放在最后)。除了前五位次总的词缀出现频次以外,各学科排名从第1位次到第5位次的统计数据可以详细地看出各位次上词缀出现频次并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各位次上出现频率最高的都为“学报”,其他词缀整体上按照前五位所有词
缀合计频率的降低而降低,但在各位次上出现频率的排序略有不同。当然,词缀在所有期刊中的数量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本次研究结论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绝对因素。比如,研究过程中发现,国内科技期刊中“工程”和“技术”为词缀的刊名也非常多,整体上高于“科学”和英文名称的期刊,但各学科排名前5位的却非常少。另外,无词缀的期刊由于数量众多,整体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但学科及名称众多,无法再进行细分。
表2 学科不同定名方式的期刊在各学科中的排名对比结果
一些词缀的排名优势一定有其存在的道理。比如某学科科技期刊定名时加入“中国”前缀,英文名称有“China”,世界科技离不开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声音,同等情况下更有利于一些国外的检索系统检索(如SCI或EI等),被一系列国外检索机构检索后又能促进学报论文水平的提高,选取这样的词缀就会有利于良性循环的建立,相辅相成。另一方面,也有观点认为加入“中国”、“中华”等前缀不利于其文章的引用。因此,所有词缀的使用还应该考虑学科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生搬硬套,一定要合理和规范。词缀的使用过程中还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17]。如2010年 7月发布的《含“中国”及首字为“国”字商标的审理标准》的规定,凡申请注册的期刊名称中包含“中国”或期刊名称首字为“国”字的商标的,应提供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批准出版文件[17-18]。
表3 科技期刊各学科排名前五位期刊的词缀出现频次
期刊定名存在一定的优势定名模式,而“学科名称”+“学报”的模式几乎形成了一种范围更大的期刊品牌,一般情况下以“学科名称或者学科通用词”+“学报”的定名模式为最佳;在高水平的期刊刊名词缀中,优势词缀的排名顺序为“学报”、“杂志”、“中国”、“中华”、“科学”、“研究”、“进展”、“工程”、“技术”、“学刊”、“分析”、“通报”共12种;词缀“学报”能够充分体现各学科“科研理论”与“期刊”的结合定名,其次我国期刊长期以来渐渐培养了科研作者和读者的认知度,医学学科中的“杂志”也是如此。期刊刊名商标注册还要充分考虑法律法规。本文提出的换算百种期刊视排名及获得排名困难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以为他人相关研究及期刊间对比提供方法借鉴。分析常用刊名词缀的活跃度、原因分析及其对期刊的重要意义,能够指导刊物冠名和商标注册等问题,本文研究思想甚至可以为期刊栏目命名、变更和优质栏目的建立提供借鉴。
本研究揭示了某些方面的规律,由于学科多样其规律性研究仍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撰写此文抛砖引玉,以期在同行中引起更深层次地探讨。
[1]王静华.刊名的变化对期刊管理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27(3):87-91.
[2]邱文,赵世华,丘峰.中文期刊刊名研究[J].编辑学报,1998,10(2):67-72.
[3]刘大乾.科技期刊名称表述之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2):333-334.
[4]杨勇.“学报”刊名探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15(3):360-363.
[5]范军.期刊刊名与读者定位[J].出版科学,2000,(3):17-19.
[6]王晚霞.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理想与期刊质量[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1):100-106.
[7]曲建升,张志强,李明等.关于现代期刊名称术语的规范问题的商榷[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12(6):492-493.
[8]刘清海.刊名及刊名译名在国外检索刊物选刊时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20(5):135-136.
[9]金铁成,姚玮华,王艳军.论文作者将栏目名称误认为期刊名称的现象及其应对策略[J].编辑学报,2010,22(3):221-222.
[10]刘巍.出版企业应注重刊名商标注册[J].中华商标,2009,(4):12-16.
[11]刘卫平.期刊名称与开本变化应当规范化[J].河北科技图苑,2001,14(1):73.
[12]徐会永.编辑学发展困境与专业编辑学教育模式.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3):91-96.
[13]刘江霞.6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栏目设置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7):890-894.
[14]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13)[M].北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2013.
[15]范军.试论期刊刊名的虚与实[J].出版科学,2001(4):32-34.
[16]张海宁,卢怡.高校学报更改刊名后如何保持影响力[J].学报编辑论丛(2009):18-20.
[17]吕金柱.期刊名称的商标权保护与开发利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4):616-619.
[18]刘明江.期刊名称的商标法保护[J].科技与出版,2012,(7):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