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本刊记者 李仕羽 ◇ 图/ 重庆中交通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汽车正成为继手机之后的又一个互联网发展风口。
据美国著名科技博客Venturebeat在《2020年互联汽车发展展望》一文中的数据分析,互联网连接将成为未来汽车的标配,到2020年,90%的汽车将具备互联网接入功能。与此同时,2015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
在重庆,伴随新企业的落地、新技术的融合、新应用的拓展、新模式的探索,车联网边界不断延伸,正为全产业链发展带来更多巨大契机。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主任曹德胜在亚欧互联互通产业对话会上发言
2013年6月20日,是重庆车联网发展的里程碑之一。
重庆南岸区政府、重庆市交委、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三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构建车联网全产业链。“通过此次合作,以应用服务为特色的车联网全产业链将在重庆逐步形成,为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智慧交通建设发展提供支撑和经验借鉴。”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主任曹德胜说。
根据协议,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将在南岸区设立“中交通信(重庆)科技发展公司”“交通运输通信信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西部分中心”“交通安全应急信息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西部分实验室”和“交通运输信息通信技术(西南地区)研究院”,并在南岸区搭建全国运营车辆监控西部总平台、道路运输物流信息平台和汽车售后服务平台。
重庆市交委也将整合全市交通信息资源,通过车联网应用示范积极支持打造车联网产业链。
其中,作为主角之一的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已在全国商用车车联网方面迈出了业内第一步:建成全国重点运营车辆联网联控平台和全国道路运输货运监管平台,服务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联网车辆420万辆。重庆也成为继香港、上海、广州、天津之后,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将服务领域辐射全国的第五个重要节点。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参会本届渝洽会
重庆中交联合英特尔打造的“中交智驾-BOX”
“重庆是我国第四个直辖市,是中国五大航运中心之一,西部最大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和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城市。”在中交通信科技发展公司总经理魏凤看来,重庆重要的地理区位正好与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面向全国,辐射西南的发展定位不谋而合。“重庆也是国家智慧城市首批试点城市,是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和国家批准的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为重庆车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应用环境。”
去年11月,筹划已久的重庆中交通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致力于推动中国车联网端到端统一标准的探索、打通和推广。
依托其优质资源,重庆中交通信将在重庆建立全国车联网监管与服务公共平台、交通运输通信信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西部分中心,进行车载终端检测等监管服务;主营业务跨越车联网、船联网、北斗导航、卫星通信、光纤网通信、交通金卡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术研发、运营服务、信息工程系统集成、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检测、互联网信息服务、大数据咨询和培训服务等多个领域。
第十八届渝洽会上,受黄奇帆市长邀请,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集聚业界企业组团参会,展示产业链企业最新技术及产品成果。
而在5月28日重庆中交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车联网技术及应用研讨会”上,则以“车联网技术及应用”为主线,业界精英、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车联网技术、创新商业模式,为凝聚行业力量、搭建企业交流平台、共谋产业合作与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互联网+’的发展为公共服务交通的便捷化和交通管理的精细化提供了最好解决方案。”5月27日,亚欧互联互通产业对话会上,曹德胜透露,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将在重庆搭建全国运营车辆监控西部总平台。
“互联网+综合运输”和“互联网+航运”,也正成为该中心愈来愈重要的关键词。
卫星定位手机
其中,“互联网+综合运输”计划依托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用以解决对“两客一危”车辆(旅游包车、变了以往车辆粗放运营的局面,切实提高联网联控的业务协同能力和科学决策效能,推动交通运输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发展。
利用数据优势,构建“互联网+航运”基础生态系统,则成为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牵手“互联网+”的第二个主题。
5月13日,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在上海宣布与阿里云达成“互联网+航运”合作,加入阿里云“云合计划”,其面向航运服务的“宝船网”系统在阿里云上正式发布,同时宣布向全社会开放数据接口。
“在互联网+框架下,我中心将基于宝船网平台,为全球航运业提供一个全面的、准确的、透明的基础平台,为培养航运信息和数据服务生态,助力航运业的‘互联网+’计划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曹德胜说。
在重庆,伴随重庆中交通信科技发展公司“智能出行”一系列硬件设施及服务的推出,重庆交通运输体系和监管模式也正被重塑。
今年3月,重庆中交与华为宣布,联手打造重庆智慧交通与车联网联合创新中心,双方将共同探索车联网所需的班线客运和危险化学品营运车辆)跨区域、跨部门的动态监管问题。截至目前,该系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车联网平台。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研发的智能手机终端出行服务系统操作界面
通过联网联控系统提供的大数据,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还实现了不同区域和管理部门之间扁平式、协同式、智能化、网络化、精细化的综合监管,改车载机通讯及车载终端技术、交通LTE网络应用技术、智慧公交技术和大数据平台运营等新业务模式,最终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网之间的高速通信。除此之外,双方还将研究和推广车联网通信相关行业标准。
在强强联合、制定行业标准的过程中,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打造的“五个一”工程无疑为车联网发展之路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其中,“一群星”囊括了海事卫星、搜救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卫星系统及卫星应用示范工程;“一张卡”将实现跨市域、跨交通方式的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一张网”以高速公路光纤网、北斗卫星及海事卫星为基础,打造海陆空一体化信息通信网络体系;“一套图”则通过水上电子海图、陆上导航电子地图为基础,打造GIS-T服务体系;“一个数据中心”将承担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的建设工作,构建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国家级节点,搭建部级信息系统运行的集约高效可靠的基础支撑环境。
当褪去“高大上”的外衣,在重庆中交,一系列充满人性化的服务也让车联网科技与越来越多普通市民的生活渐行渐近。
对于家住沙坪坝区的张丽来说,“中交智驾-BOX”成为她与车联网的第一个对接点。“既提高了安全性,又可以随时获得想要的数据,开起车来心中更踏实了。”
这是重庆中交与英特尔合作开发的一款车联网终端产品平台,除车辆状态监测、车辆启动报告、车辆防盗报警等,还具有车辆定位、碰撞检验及报警、车辆侧翻报警等功能。
“就跟飞机上的‘黑匣子’一样。”重庆中交技术运维部副经理张世健介绍,驾驶员平时的驾驶习惯,也将通过这款终端平台记录下来并进行评分。“换句话说,如果每一个人在驾驶习惯上都改变一点点,那么对于整座城市的交通状况来说,将得到极大的优化。”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智慧高速信息系统
重庆中交通信科技发展公司正筹划的“公交站电子站牌”项目,则将极大方便公众的公共交通出行。市民可以查询周边的所有公交站,进一步获取经停这些站点的公交线路明细及最近一班即将到达该站的车辆位置信息,甚至来车的拥挤程度等。
与保险公司等的合作也已启动,到时候,车辆远程理赔等即将成为现实。
“依托于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的优越资源,我们正致力于在重庆探索和整合出一条高标准、创新性的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道路。”对重庆的车联网未来,魏凤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