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本刊记者 梁 策 ◇ 图 / 实习生 霍智伟
张庆瑜,1997年6月18日出生,求精中学璧山分部高三学生。
张庆瑜的生日是特别的。也许,从她的名字中能发现一丝端倪。
那一天是1997年6月18日,是属于她的特殊日子,也是属于重庆直辖市的特殊日子。
回想起来,张庆瑜当年似乎要“赖”在妈妈肚子里,等候6月1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早就过了预产期一周多了,我和她妈妈很着急。”张爸爸说,医生建议赶紧剖腹产。
那天是1997年6月17日,张爸爸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明天生嘛。”
他口中的“明天”,即是1997年6月18日。
偶尔,张爸爸还会抽空到十八梯去看看,那里早已不是当年模样。1997年刚生下张庆瑜的时候,两口子还租住在十八梯, “最开始租金是每个月90块,后来涨到了100块。”
租房过日子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张庆瑜两岁时,父母咬牙定下贷款买房目标。几经打听和权衡利弊,华新街的一所住房成了他们现在的家。房子不大,是个小两室一厅,他们对未来已经有了自己的期许。
“现在的条件比原来好多了。”张爸爸很感慨,原来用的是小冰箱,现在用的是双开门的大冰箱。电视机早已换了几台,屏幕也越来越大。
张庆瑜对漫画情有独钟,她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画出受人欢迎的漫画作品。
图 / 受访者提供
在张庆瑜的微博里,她的关注没有明星没有娱乐八卦,大多是cosplay界的名coser和漫画家们。从初中起,每逢会展中心的cosplay展,她一定不会错过。
“但我不做coser的,我更喜欢为这些coser拍照,为他们做图片的后期制作。”也因为这个业余的兴趣,让张庆瑜有了自己的第一笔“业务”。当时经同学介绍,她通过朋友的网店接了一笔修图的生意。
到现在,张爸爸还没忘打趣她:“第一次靠自己挣了500块钱,悄悄放在同学的支付宝里,没告诉我们。”
2014年秋天,升入高三的张庆瑜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参加艺考。
临时的决定,让她的专业学习时间比其他艺考生足足晚了一年半。“我不觉得这个东西是靠学习的时间长短来决定的,最重要的是勤奋。”作为画室的关门弟子,5个月的突击时间,张庆瑜的绘画水平迅速超越画室里的师兄师姐们。
去年12月,一年一度的高考艺术考试在成都举行,张庆瑜顺利通过。
这是她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出远门。在另一座城市的一周独立生活,让张庆瑜和她的父母都体会到了成长的滋味。“又要自己安排吃住行,还要交考试报名费,还要担心钱够不够用。”
最终,张爸爸的担心成了多余,张庆瑜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
张庆瑜念的是求精中学的璧山分部。在分部的高三学习,被学生们称之为“上山。”
今年3月,庆瑜也开始了“山上”的封闭式上课。星期日中午12点到下午4点,是学校每周的开放日。正是在这个时间段里,父母来到学校看看孩子。张爸爸坦言,他们作为父母,没办法在学习上给予孩子更多的帮助,只能想办法尽量舒缓孩子的学习压力,包括多陪陪她。
“发展太快了,成渝高速公路中梁山隧道车流量越来越大,堵车也在所难免。”张爸爸体会太深,从主城到璧山,以前只能走中梁山隧道。他从华新街的家乘公交车到菜园坝车站,再搭乘前往璧山的大巴,因为堵车,很多时间浪费在路上,干着急却无可奈何。
现在他可不这样折腾了,张爸爸有了更多的选择,这也是轨道交通给他带来的便利。现在,他抛弃了中梁山隧道,从家里出来就是轻轨三号线,然后转地铁一号线到大学城。“真的是太方便了,在大学城下了地铁,马上就可以坐到璧山的公交车,一点都不堵,公交车费才两块钱。”张爸爸时间节约了一半,费用也省下一半。
这些与张庆瑜相关的文字呈现在她面前时,可能已过了张庆瑜“成人礼”的时间节点,她也早走出高考考场。
但梦想并未过去。走出十八梯,只是张庆瑜和她的家人迈出的第一步,她的梦想,一如她的自信:“愿梦想越来越近。
今日重庆2015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