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本刊记者 梁 策 ◇ 图 / 实习生 霍智伟
杨钰坪,1997年6月18日出生,育才中学高三学生。
1997年6月18日,凌晨0∶08,杨钰坪出生了。
这一天,是重庆直辖挂牌的日子。
杨钰坪的“成人礼”时间,定格在2015年6月18日。
毫无悬念,此前的所有生日,都是跟重庆直辖市在同一个时间节点上,杨钰坪习惯了。但对于18年前那个“意外”的巧合,钰坪妈妈淡定地沉淀于心底多年的惊喜,又一次倔强地浮了上来。“生她的时候是顺产,也没有特别安排准备什么。但是能在重庆直辖挂牌那天出生,真的是意外惊喜。”
于是,生日成了杨钰坪最重要的记忆节点。
人民大礼堂,重庆的标志性地标之一。7岁那年,杨钰坪和其他9个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小伙伴一起,在人民大礼堂庆祝他们的生日。
这真是个特别的生日聚会,杨钰坪记忆犹新,“漂亮的空姐阿姨还送了我飞机模型。”
除了生日,搬家也永久镌刻在杨钰坪的记忆深处。那是家的故事,也是重庆直辖市的发展故事。
读小学前,杨钰坪和爷爷奶奶住在九坑子。“以前那里还有土路,真的有点城乡结合部的感觉。现在,轻轨都通了。”
那是杨钰坪未曾想到的:短短18年光景,自己最初的落脚地,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杨钰坪在大坪小学读二年级的时候,一家人搬到了石油路的房子,“就是现在龙湖时代天街那里。”
那是她第一次搬家。当时的石油路,远没有当下的繁华,甚至找不到一座地标性建筑。在杨钰坪的记忆里,她家周围最高的楼房也就是5层楼高的沙砖砌的居民房。
孩子每一天都在迅速成长,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杨钰坪的父母虽然平时工作很忙,其实他们早对一家人的未来生活有了新的打算。
2015年的这个6月,也许比之前的任何一个6月都特殊:与重庆直辖市同龄的杨钰坪“成人”了,“成人”的杨钰坪参加高考了。
妈妈在医院工作,从小听话懂事的杨钰坪,也许是受妈妈的影响,她将自己的专业目标确定在医学。她规划了自己的高考目标学校: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听到杨钰坪的这个决定,爸爸妈妈都很支持。“平时我们都很忙,她从小到大都很少让父母操心,她自己的事情都能处理得很好。”杨爸爸常年在外跑运输,除了法定节假日,很少在家。但只要一有时间,父女俩就相约一起看国外大片。影片短短的2小时,也是这对父女难得的欢乐时光。
在父母身边18年,杨钰坪和其他同龄人一样,都有着一颗“闯荡”的心。选择去与重庆比邻的大学念书,也与她内心柔弱的情感有关,“我们这一代,都是独生子女。妈妈偶尔也会念叨,说以后我读大学了,她好孤单哟。”
她需要在亲情和梦想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重庆到成都早就通了动车,两个小时就可以从成都回重庆了。听说今年重庆和成都之间还要通高铁,那就更快了。不管是我回家,还是爸爸妈妈来学校看我,都很方便。”
家里现在住的是小区电梯房,这是镌刻在杨钰坪记忆里的第二次搬家。早在她念高中前,父母就把现在的房子买下了,当时没有急着搬家,惟一的因素就是那时小区周边的交通还不是很方便。“现在九滨路这边道路四通八达,到娃儿的学校也就5分钟车程,比以前方便很多。”
这里是新修的社区,一出小区便是大型菜市场和公交车站。方便的交通和安逸的小区环境,读高三的杨钰坪选择了走读。“以前高一高二是住读,高三虽说学习要紧张很多,但还是想要每天住在家里。”也许,家里温馨的环境是高三紧张备考生活最好的放松场所。
这个“成人礼”,也许杨钰坪会在雪域高原上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举行—高考后,父母打算带她去西藏旅游。
那时杨钰坪身处雪域高原,而在2000多公里外,那座叫“重庆”的直辖市,同一个时间与杨钰坪一起“成人”。
图 / 受访者提供
今日重庆2015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