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分析

2015-03-25 14:43:52龚正林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药品剂量用药

龚正林

(高邮市汤庄镇汉留卫生院 江苏 高邮 225655)

药品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分析

龚正林

(高邮市汤庄镇汉留卫生院 江苏 高邮 225655)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药品是否具有、具有多大的不良反应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从宏观角度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做出框架性分析,在分析之后,结合目前我国医学现状提出应对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

药品;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特殊性在于具有两重效应即治疗效应和不良反应。对于不良反应,由于患者在基因、性别、年龄、体质、所患疾病等方面的差异,对药物显现的临床反应有所不同。

一、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药物不良反应按照药理作用的关系可分为A、B、C三种类型。

(一)A类反应内容

A类又称剂量相关性不良反应,由治疗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所引起,为其药理作用增强所致。特点是可以预测,常与剂量相关,减少用药剂量或停止用药后,不适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发生率高,但死亡率低。属于A类不良反应的有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首剂效应、撤药反应和继发反应等。

(1)副作用是指应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或不期待的反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药物作用范围广,选择性低,属于药物固有的效用。在日常治疗中可经常出现,一般反应轻微,无需特殊治疗。例如常用的M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其用于治疗内脏绞痛时,可引起口干、心率加快等不适症状,停药后,上述症状可自行消失。

(2)毒性反应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因患者个体差异,在应用正常剂量时可对患者器官和组织造成损害,尤其在大剂量或长期治疗时更加容易发生,其危害性觉副作用大。例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新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具有明显的耳毒性和肾毒性,可导致耳鸣、耳聋、蛋白尿和无尿症等,其中以新霉素发生率最高。国内一半以上的聋哑儿童有其母亲孕期或出生后使用本类药物的用药记录。

(3)后遗效应 指体内血药浓度降至最低有效浓度时,仍然具有生物效应。一般药物浓度降至最低有效浓度时,便不再显现以前的药理作用,但具有后遗效应的药品却恰恰相反。例如常用的镇静催眠药地西泮片,患者在晚间临睡时服用,到了次日早晨起床时,服用者会感觉精神不振,困乏无力等,原因便是如此。

(4)首剂效应顾名思义,系指首次应用药物时产生的不适反应,反应较强烈,原因在于患者尚未对药物作用适应,进而引发比较强烈的不适症状。例如高血压患者采用哌唑嗪首次治疗时,可导致血压急剧下降,尤其在服后0.5~2h最易发生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眩晕、晕厥等症状。

(二)B类反应内容

B类又称与剂量不相关反应,常与用药者体质有关,常规毒理学筛选无法发现,一般情况下很难加以预测,发生率较A类低,但死亡率高,包括过敏反应和特异质反应两种类型。

(1)过敏反应又称为变态反应,治疗药物作为抗原刺激患者机体产生非正常的免疫反应。发生反应的药物剂量可随时变化,发生时间不确定,严重程度不同,可以很轻,严重者也可以致死。比如青霉素是治疗敏感菌所致各种感染的常用抗生素,在给患者用药时极易发生全身性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哮喘发作、呼吸困难、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一旦抢救不及时极易死亡。

(2)特异质反应患者因先天性异常、代谢紊乱,应用某些药物时发生的有害反应。其不同于过敏反应,没有免疫机制参与。例如常见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在服用抗疟药伯氨喹时,能与红细胞膜或某些巯基酶发生氧化作用而导致体内出血。

(三)C类反应内容

C类潜伏期长,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出现,时间关系不明确,也无法预测,其发病机制不清楚。可致畸、致癌、致突变。例如妊娠期妇女服用己烯雌酚保胎,生育的女婴到青春期后发现可患有阴道腺癌或子宫颈癌。最突出的不良反应莫过于1956年德国生产的镇静药沙利度胺应用于孕妇治疗,短短几年时间内多个国家出生了约万例短肢畸形胎儿,造成的后果可谓极其惨重[1]。

二、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与药物本身、储存环境、患者体质、药物给药方法和途径,还有其他因素息息相关。如何避重就轻,尽可能发挥药物的正常作用,避免引起不适症状,是医务工作者和患者需要直接面对的大问题。

(一)药品购进、储存和保管维度

医院应该从正规渠道购进合格药品,不能图便宜而致药品质量和患者生命安全于不顾。药品管理人员应该熟悉各种药品理化性质和稳定性质,了解外界因素对药品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从而采取严格的管理和调控措施,以保证药品质量,如设立普通药品库、特殊药品库、冷藏库、危险品库,按规定调节库房内温湿度(45% ~75%);建设有防潮、防霉、防虫、防鼠、防火等基础措施,定期养护;明晰药品特性采取分类管理方式。常用维生素类药品如维生素C片剂及注射剂应避光保存,镇咳祛痰类药如复方甘草片应注意防潮,抗生素药品如注射用青霉素需在凉暗处(避光、≦20℃)贮存,还需防潮,抗高血糖药品胰岛素制剂须在冷处贮存(2~10℃),而胰岛素笔芯则不宜冷藏,在室温下最长使用时间为四周,抗心绞痛药如硝酸甘油不能放在冰箱中储存,常用中成药如板蓝根颗粒注意防潮等[2]。

(二)医务人员开方维度

临床医务人员应熟悉药品适应症、禁忌症、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在诊疗过程中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过敏史及家族遗传史等,注意特殊人群如妊娠妇女、儿童、老年人、肝、肾功弄不全者等用药的特殊性,需做皮试的药物一定要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操作流程,选用药物要有明确指征,联合用药要注意配伍禁忌。因人而异,注意剂量个体化,合理选择药物和剂量,制定完善的用药方案,同时对患者做好用药指导,让其了解相关情况,配合治疗。

(三)患者用药维度

患者自身要有正确的用药观念,比如不能一感觉身体不适就马上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据统计,2010年中国人均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0倍,滥用抗生素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产生的危害性有目共睹。平时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新药、特效药、进口药品、贵重药品,一味求大、求全、求贵是不可取的,否则不但无法治愈疾病,反而容易导致药品不良反应,以致耽误或加重病情。按照医务人员确定的治疗方案和健康指导,提高用药依从性,不能随意调整剂量和用药疗程。家中药品要妥善保管要有专用橱柜存放,定期检查,一旦超过有效期应弃之,不能抱有能省则省,能用则用,满不在乎的想法。

[1]陈寿坡.胃肠病临床药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24.

[2]刘振声主编.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军事医科学出版社,2000:314.

R197.323

B

1009-6019(2015)10-0276-02

龚正林,1976年生男、江苏高邮人;工作单位、高邮市汤庄镇汉留卫生院职务或职称、副高学历:大专、专业方:西药。

猜你喜欢
药品剂量用药
结合剂量,谈辐射
·更正·
全科护理(2022年10期)2022-12-26 21:19:15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7:16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用药不当 反受其害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14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06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8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