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香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护理部海南 陵水黎族自治县 572400)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体会
杨朝香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护理部海南 陵水黎族自治县 572400)
目的:探讨与研究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方法,总结支气管哮喘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纳入研究,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及护理等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与总结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经有效护理后168例患者病情均得到显著控制和改善,临床护理治疗总有效率为100%;168例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165例满意,3例不满意,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21%。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等有效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康复,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支气管哮喘;护理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危害健康和正常生活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程长且反复发作,严重威胁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1]。该病的发生与患者对疾病认识及患者对自身护理息息相关,在有效治疗的基础上良好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是控制该病的重要手段[2]。为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有效的护理措施,笔者将本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纳入研究,并对其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到满意结果,现汇报如下。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共168例。168例患者中男性93例,女性75例;患者年龄范围为18~64岁,平均年龄为(42.3±8.9)岁;病程范围为3月至19年,平均病程为(3.2±1.5)年;168例患者中32例合并支气管炎,16例合并肺气肿,合并肺源性心脏病者1例;发病诱因如下∶上呼吸道感染者56例,急性支气管炎者47例,吸入粉尘、天气变化等环境因素者41例,过度劳累诱发者16例,精神因素诱发者8例。患者入院发病时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咳少量白色黏痰、呼气时间延长且伴随哮鸣音;发作时被迫端坐位且发作持续时间不定,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发作停止时未见明显症状。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接受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化痰止咳药物、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氧气吸入、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治疗,同时做好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节律、深度、频次的观察。
1.3 护理措施
依据患者的病情及一般情况给予以下护理措施。
1.3.1 心理护理,从患者入院时就应做好患者心理建设,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依据患者病情及接受能力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适当陪伴,减少紧张及恐惧孤独感;若患者病情控制可了解导致患者不良情绪的原因,并做好针对性处理;
1.3.2 病情观察,哮喘一般于晚间发作,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晚间护理,若患者出现明显呼吸困难时立即给予正确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且给予氧气吸入;严格观察患者痰液性状及咳嗽情况,若痰液粘稠不易咳出适当配合翻身拍背及雾化吸入帮助排痰;痰液粘稠色黄者多合并感染应在痰培养的基础上使用抗生素。
1.3.3 生活护理,护理人员做晨晚护理时应注意避免室内尘土飞扬,防止患者吸入产生不适及诱导哮喘发作。患者卧床休息时应协助患者选择合适体位(坐位或半卧位),可降低氧耗有利于机体恢复,但注意床位整洁并定时变换体位避免压疮出现;患者发病期应给予营养丰富的食物。
1.3.4 氧疗护理,正确氧疗有助于快速减轻患者出现的呼吸困难及缺氧症状,给予患者鼻导管、低流量(2~4L/min)氧气吸入,采取半卧位或坐位。用氧过程中注意保证安全、有效、通畅,同时观察患者缺氧改善情况及呼吸节律、深浅变化及周围循环状况。同时做好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监测,依据监测结果调节氧流量。若患者存在哮喘持续状态,立即给予低流量低浓度氧气吸入,同时给予氨茶碱和激素静脉点滴,以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避免感染出现。哮喘持续状态时患者出汗多,进食少易出现缺水状态,应保证液体摄入,必要时静脉补液,需注意补液不宜过快以防出现心衰及急性肺水肿。
1.3.5 用药护理,严格遵医嘱用药,同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反应及副作用。氨茶碱是临床常见的解痉止喘药,具有良好的支气管舒张作用,但该药中毒剂量与治疗量相近,因此临床用药过程中应严格监测血药浓度,并注意观察是否存在恶心呕吐、心悸失眠、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激素是临床控制病情的有效药物,患者应遵医嘱连续用药;吸入激素治疗时注意用药后使用生理盐水漱口,避免口腔菌群失调引发真菌感染;静脉用药者观察是否存在局部血管刺激、胃肠道、失眠等情况发生。β受体激动剂是控制哮喘发作的首选药物,但需注意是否存在心悸及骨骼肌震颤的不良反应。
经临床治疗及有效护理后168例患者病情均得到显著控制和改善,临床护理治疗总有效率为100%;168例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165例满意,3例不满意,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21%。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哮喘患者其亲属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且与患者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空气中的致敏因子如尘螨、动物毛发、花粉等的吸入是诱发哮喘患者发作的诱因,且本研究发现精神心理因素也可导致哮喘发作,患者可在看到诱因影像、闻及诱因的情况下发病,临床将此称为心源性哮喘[3]。
本研究通过对168例哮喘患者一般资料研究发现,有效的护理是控制哮喘发作的重要措施。心理护理可避免患者不良情绪的产生,减少患者因呼吸困难及濒死感引发的恐惧,安定患者情绪;而病情观察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可及时发现哮喘发作并给予处理,防止治疗不及时对患者的损伤;生活护理包括患者的日常起居、饮食营养及舒适护理,在患者住院期间营造舒适的氛围,有助于情绪优化,避免不良情绪及精神压力导致病情反复;以上护理措施均从患者角度考虑,体现了对现代护理的优质、整体及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因此对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等有效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康复,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1]朱加敏,丁连明,梁栋蓉,等.支气管哮喘护理新进展[J].护理学报,2006,13(9):27-29.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哮喘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1):132-138.
[3]郭霞.健康教育在支气管哮喘病人中的应用[J].职业与健康,2004,20(5):153.
R473.5
B
1009-6019(2015)10-02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