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盂县中医医院 山西 盂县 045100)
母乳喂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
李慧
(盂县中医医院 山西 盂县 045100)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方法:对500例产母在母乳喂养中出现影响因素分析后进行护理措施干预,结果发现:491例新生儿母乳喂养有效。结果:及早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适时进行知识宣教,能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结论:早期采取干预措施,能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母乳喂养;影响因素;护理措施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的方法,也是保障儿童健康成才的根本措施[1]。我国在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纲要(2011-2020)》提出,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但是,我们县级医院纯母乳喂养率只有27.6%,为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婴儿健康成长,对我院2013年1-5月500例母亲在产前、产后早期采取护理干预,提高了我院住院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
2013年1 -5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500例,孕周38-41w,体格健康,年龄21-40岁,无妊娠合并症。新生儿阿氏评分8-10分,实行母婴同室。在500例的产母中,心理因素不配合17例,采取心理护理,早期进行干预指导,能进行母乳喂养并成功14例,成功率82%;乳头凹陷者35例,33例成功,2例失败;乳头皲裂者15例,经过采取正确体位,改变喂养姿势,用自身乳汁涂抹等措施,1周内痊愈,均成功母乳喂养;乳房胀痛者60例,经过责任护士手法按摩及理疗解除了乳胀,56例成功有效母乳喂养。通过对500例产母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存在困难及影响的护理中分析,常见影响因素如下∶
2.1 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孕妇对产前检查不重视,产前门诊也未建立孕妇学校,没有定期对准妈妈进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和适宜技术的培训,做不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未鼓励产妇按需哺乳,责任护士对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及技术指导不到位,产妇及家属不知道母乳喂养的重要性,错误的使用奶瓶、奶粉成为母乳的替代品,造成新生儿产生乳头错觉,降低对母乳的渴求,母亲心理不安,误认为乳汁不够,而丧失信心,增加了母乳喂养的困难。
2.2 母乳喂养技能缺乏∶大部分产妇是初产妇,没有喂哺经验,在母乳喂养过程中,不能采取正确哺乳姿势,婴儿的吸吮方法不到位,没有把整个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入口内,做不到充分有效的吸吮,造成乳头皲裂。加之产后子宫收缩疼痛使产妇情绪急躁,吸吮次数减少,导致乳腺管堵塞乳汁淤积,严重时发生乳腺炎。
2.3 乳房问题∶部分产妇乳头凹陷、平坦、短小,产前未及时纠正,部分产妇乳头过大或过长等,导致乳头含接困难,不能有效吸吮,增加喂养困难。
2.4 社会支持不足∶部分产妇对母乳喂养无科学的认识,健康宣教不到位,误认为哺乳会造成体型的改变,家属支持不够,因而拒绝哺乳。
2.5 母婴分离∶因新生儿疾病(如黄疸)需接受儿科治疗与母亲分离,不能母婴同室,按需哺乳,未指导产妇做到正确挤奶,没有保持泌乳,导致乳汁不足。
3.1 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我院 产前门诊建立了孕妇学校,科学安排母乳喂养学习课程,派经过母乳喂养培训的医务人员负责授课,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定期母乳喂养的好处及重要性、按需哺乳的益处、母乳喂养常见问题的处理等理论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并通过模具教授母乳喂养的方法和技巧,正确的挤奶方法,给予个性化具体指导。入院后,我们开展优质护理,有责任护士进行再次强化宣教适宜的理论及技巧,使孕妇具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完成母乳喂养。故产前健康教育包括母乳喂养的优点、喂养的时间和次数、喂养姿势和技巧以及相应的乳房护理等尤为重要[2]。
3.2 母乳喂养技术教育∶分娩后1小时内,专人帮助进行母婴皮肤早接触、早吸吮,时间不少于30min。因新生儿出生30min内正处于兴奋期,吸吮力最强,有效有力的吸吮使婴儿充分的摄入初乳的第一口奶,既增强其免疫力,又可预防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尽早频繁的乳头刺激是促进泌乳的有效措施,足够的乳汁是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前提[3]。对于剖宫产的产妇,可能因疼痛、担心切口不愿哺乳,责任护士要一对一指导产妇继续宣教母乳喂养及早吸吮、早开奶的重要性,,并帮助产妇采取正确的哺乳姿势,体位舒适;教会婴儿采取正确的含接姿势,把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接。做到有效正确的吸吮,减轻乳头疼痛,预防皲裂的发生。鼓励按需哺乳,教会产妇掌握正确的挤奶方法,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3.3 乳头问题的处理∶产妇住院后责任护士对所有产妇的乳房情况进行详细评估,加强乳房护理,产后对存在问题的乳房及时给予纠正,采用"十字法"或"注射器抽吸法"帮助乳头凸起,尽早让婴儿含接成功。必要时派有经验的资深护士给予指导按摩排乳,利于吸吮。要教会产妇自我纠正。如严重时无法吸吮者可以挤出或吸乳器吸出乳汁喂养,也可使用喂乳罩辅助喂养,要耐心给予产妇心理支持,与家属配合共同支持鼓励,否则,产妇往往放弃母乳喂养。
3.4 心理疏导;对拒绝母乳喂养的产妇进行耐心说服教育,讲解科学喂养知识,改变不正确理念,了解哺乳不会造成体型改变,要积极配合母乳喂养哺乳。
3.5 母婴分离∶尽早教会产妇掌握正确的挤奶方法及保持泌乳的机制,督促产妇定时挤奶特别是夜间挤奶,保证婴儿返回时乳汁分泌正常,能顺利哺乳。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是大自然馈赠给母亲和婴儿最好的礼物,母乳喂养是每位母亲应尽的义务,保证母乳喂养的成功,需要每位母亲家属和产科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我们通过对500例产母的产前宣教,产后技术指导,对影响母乳喂养各种因素进行积极处理,使我院母乳喂养成功率由27.6%提高到98.2%,取得了明显效果。促进了母婴健康。
[1]周慧仙,张慧.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孕期母乳喂养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7):624-626.
[2]李敏.产前及产后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临床影响的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217.
[3]郭静.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现代护理,2010,7 (26):79-80.
R473.71
B
1009-6019(2015)10-02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