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培云
(河南省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 河南 洛阳 471002)
基于X例的异常颌位关系全口义齿修复患者的临床观察
郭培云
(河南省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 河南 洛阳 471002)
目的:探讨异常颌位关系全口义齿修复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通过对140例异常颌位关系全口义齿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修复经验。结果:经过修复,有130例患者的修复效果为成功,有10例患者虽然修复后多次调整,但仍然难以适应,修复效果为失败,修复成功率为92.86%。结论:对于轻度异常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来说,其一般都是采用正颌关系进行排牙,有着较好修复效果。而对于重度异常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来说,需要结合患者口腔实际,有侧重点的进行排牙,从而保证修复效果。
异常颌位关系;全口义齿修复;临床观察;
全口牙列缺失在口腔临床上较为常见[1-2],此病患者大多都是农村的中老年人,而致发此病的原因有牙周病、龋齿以及外伤等[3-5]。我院从2010年1月到2014年12月一共接诊了306例牙列缺失病人,其中有140例患者伴随异常颌位关系,我院采取了合理措施进行了修复,取得较好效果,详情如下∶
1.1 资料
在140例伴随异常颌位关系的牙列缺失患者中,男性患者70例,占本组研究对象的50.0%,女性患者70例,占本组研究对象的50.0%,患者年龄跨度控制在43岁-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3±3.71岁。其中,因为龋齿致使患者伴随异常颌位关系牙列缺失的有65例,占本组研究对象的46.43%;因为牙周病致使患者伴随异常颌位关系牙列缺失的有67例,占本组研究对象的47.86%;因为外伤致使患者伴随异常颌位关系牙列缺失的有8例,占本组研究对象的5.71%。有112例的患者属于颌位轻度异常,占本组研究对象的80.00%;有28例的患者属于颌位重度异常,占本组研究对象的20.00%。有25例的患者属于上颌前突,占本组研究对象的17.86%;有35例的患者属于下颌前突,占本组研究对象的25.00%;有35例的患者属于后牙区上颌弓宽于下颌弓,占本组研究对象的25.00%;有45例的患者属于后牙区下颌弓宽于上颌弓,占本组研究对象的32.14%。有26例的患者有过两次修复史,占本组研究对象的18.57%;有11例的患者有过一次修复史,占本组研究对象的7.86%;有103例的患者未有过修复史,占本组研究对象的73.57%。
1.2 方法
1.2.1 进行修复之前需要做的准备
对患者的面部进行检查,看其是否畸形,是否不对称,上下面分配是否协调,上唇的丰满度以及颞颌关节是否伴随疼痛和弹响的现象。检查患者口腔中牙槽嵴的宽窄度和高低度,检查是够伴随骨尖等,检查其上颌结节或者其下颌隆突是不是伴随过分的突出,检查其舌头的大小以及位置,检查其牙槽嵴黏膜的薄厚度,如果存在不利修复的原因,需要进行外科处理;要着重检查患者的颌弓形态以及患者上下颌弓的关系。要仔细向有修复史的患者问清楚使用旧义齿的相关信息,若其对该义齿不满,问清其原因以及相关要求。依据常规的方法制作义齿,对于不同颌位关系的排牙来说,需要加以侧重,也不能忽视美观、说话以及咀嚼的功能。
1.2.2 修复效果评价标准
如果患者在修复后的1-4年里,没有伴随不适感觉,面部外形比例美观,语音及咀嚼功能等无损,义齿稳固且没有伴随痛感,基托没有伴随折裂现象,说明修复效果成功。但如果患者感觉不适,语音及咀嚼功能受损,义齿不稳且伴随痛感,说明修复效果失败。
经过修复,有130例患者的修复效果为成功,有10例患者虽然修复后多次调整,但仍然难以适应,修复效果为失败,修复成功率为92.86%。
对于全口义齿的修复来说,其操作流程十分复杂,任何一个环节伴随差错都可能会导致修复失败[6-7]。在本次研究中的10例修复失败患者中,有4例患者因为自身牙槽嵴低平,使得义齿的稳固性难以保障而失败;有3例患者因年龄超过65岁,难以适应义齿;还有3例患者的下颌明显前突,虽然修复之后,面容改变不大,因而不愿带义齿而失败。
总结来说,为了保证义齿的修复效果,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若患者伴随上颌轻度前突,在排其上前牙的时候,应该磨改其盖嵴部使得其贴紧牙槽嵴。若患者上颌明显前突,要尽可能的将其下前牙在其槽嵴顶上排列,同时磨薄其上前牙的盖嵴部让它贴紧牙槽嵴;若患者上颌前突伴随严重的后缩下颌,就可以在其上颌排加一前磨牙从而将颌力平均分散,要选择尽可能薄的上颌唇侧基托,从而保持美观。第二,若患者伴随下颌轻度前突,应该将其上前牙稍微向唇侧进行排列,而将其下前牙稍微向舌侧进行排列,让其前牙呈对刃颌关系,同时,为了更好的固定,应该让人工牙和牙槽嵴顶的间隙尽量小。若患者伴随下颌重度前突,应呈反颌关系,下前牙可选较大的或者上前牙可选较小的,尽量选择无唇侧基托。第三,若患者伴随上颌弓宽于下颌弓轻度,可排牙正常颌关系,让其上后牙稍微偏向腭侧,下后牙稍微偏向舌侧;若患者伴随上颌弓宽于下颌弓重度,要控制下颌牙的数量并且尽量选择无尖牙。第四,若患者伴随下颌弓宽于上颌弓轻度,让其上后牙稍微偏向颊侧,下后牙稍微偏向舌侧,并通过对其下后牙舌尖的磨改来将横殆曲线适度调整[8];若患者伴随下颌弓宽于上颌弓重度,要将其无尖牙排列成反颌,如果患者属于一边下颌弓过宽,就一边排成反颌,一边排成正颌。
综上所述,对于轻度异常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来说,其一般都是采用正颌关系进行排牙,有着较好修复效果。而对于重度异常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来说,需要结合患者口腔实际,有侧重点的进行排牙,从而保证修复效果。
[1]魏宁,朴国滨,吕少亮,等.全口义齿修复后复诊及失败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法[J].中国伤残医学,2012,(04):1674-1675.
[2]李伟.98例全口义齿修复复诊原因分析[J].青岛医药杂志,2013,(10):118-119.
[3]刘洪臣.全口义齿常见问题及处理[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12):74-75.
[4]张振庭.全口义齿临床操作要点--细节决定成败[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3,(01):22.
[5]霍红,杜琛.48例牙槽嵴低平患者全口义齿修复的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2,(16):207-208.
[6]张丽萍,葛文章.增强下牙槽嵴低平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固位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2):74-75.
[7]杨素贞.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修复39例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3,(05):22.
[8]王景云,刘志辉,钱明,等.全口义齿的固位与稳定[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0,(06):207-208.
R783.6
B
1009-6019(2015)10-0064-01
郭培云,女,籍贯:河南省汝州市,口腔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