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军 张转利
(1.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江苏 无锡 214421;2.江苏省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江苏 无锡 214422)
拼拼凑凑巧组合 演示实验效果好
——《力的分解》实验创新设计
李艳军1张转利2
(1.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江苏 无锡 214421;2.江苏省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江苏 无锡 214422)
力学部分是整个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力的分解在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笔者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演示实验手段,并有效地利用身边器材设计实验,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有效突破学习难点,掌握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有效补充和完善中学物理实验资源,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力的分解;演示实验;创新
力学部分是整个高中物理学的核心,也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中心环节,《力的分解》安排在《力》、《力的合成》之后,为后面学习、解决涉及力学、运动学的问题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其它矢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的分解提供可以借鉴的思想方法.因此无论从知识的掌握还是物理思想方法的学习而言,该节课在力学部分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对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讲,也是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过渡过程中一个较大的台阶,如何让学生顺利踏上这一台阶成为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为了让学生直观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采用演示实验的手段,笔者将几种常用的实验器材进行了有效组合,将一般的只可定性观察的实验,改为既可定性观察又可定量分析装置.笔者针对引入新课、新课讲授、学生体验几个环节设计了相关实验,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实验器材如图1所示,将常用的滑轮小车、一根铁棒和小纸板进行组合,用电吹风作为风源来演示小船的“逆风行驶”过程.演示时将小车放到比较光滑的桌面上,电吹风如图2所示对着纸片吹风,小车将会向左“逆风行驶”,演示效果直观,对于引起学生质疑和兴趣能起到较好效果.
该装置与使用气垫导轨和滑块进行演示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1) 器材的选取比较容易,没有气垫导轨的学校也可以进行;(2) 实验装置便于携带;(3) 演示平台的高低可以根据授课环境随意改变,实验的可视性大大提高,实验演示效果与气垫导轨装置相比没有差异.
为了演示拉力和斜面上物体重力的作用效果,笔者将圆盘测力计、台秤、小车(含钩码)、两块三夹板(上面一块三夹板一端可以抬高,改装成不同角度的斜面)进行了有效组合,其中台秤的托盘用一块玻璃替代,采用带滑轮的小车都是为了实验时减小摩擦,提高数据的准确性.该装置不但器材易得,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具体实验设计如下.
2.1 斜向上拉力的作用效果
(1) 在台秤上面放上装有砝码的滑轮小车,物体对台秤有压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如图3).
(2) 用一个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夹角的拉力向右上方拉小车,台秤示数减小,小车向前运动(如图4).
(3) 总结:台秤示数减小,斜向上的拉力产生了沿竖直方向向上拉小车的效果;小车向前运动,斜向上的拉力产生了沿水平方向拉小车的效果.
与用软木板观察其形变相比,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教师也可以用弹簧秤以一定的角度斜向上拉小车,让学生根据相关数据进行计算,然后实验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吻合度相当好.
2.2 斜面上物体重力的作用效果
(1) 如图3所示,台秤、圆盘测力计调零后,将小车放在台秤上读出台秤示数.
(2) 将图3中的实验装置一端抬高,用三角板垫起一定的夹角(约30°),就形成了一个斜面.
(3) 在台秤上面放上小车,小车的一端通过轻绳系在圆盘测力计上,观察台秤和测力计的示数(如图5).在该步骤中应注意使拉小车的细线与玻璃板平行,这可以通过圆盘测力计的高度来实现.
图5
(4)总结:测力计有示数,说明小车沿斜面向下拉,即在重力作用下,小车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台秤有示数且示数小于其重力,说明小车向下压台秤,但台秤示数比其重力小.
本实验装置一改传统的定性观察的方法,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出发,使重力的作用效果一目了然,既有助于学生对作用效果的理解,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定量验证的方案.若台秤和圆盘测力计、斜面角度调节准确,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吻合.
这一环节重在让学生切身体验感受,所以器材的需求量很大,注意到这一点,笔者选取了一个简单易操作的实验.实验器材包括筷子一根、细线一根、钩码一个,具体的器材组合和学生操作如图6所示.
图6
该体验实验中,学生感受到绳斜向下拉手指,同时筷子挤压手掌,从而说明钩码向下拉细线产生的作用效果.
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如何有效利用身边器材提高实验的有效性,是值得每一个物理教师思考的问题.
[1] 刘炳昇.基于“随手取材”物理实验的课堂教学设计——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设计与实施[J].物理之友,2014,30(7).
[2] 吴长林.《力的分解》教学设计[J].新课程学习(中).2011,(2).
[3] 赵莹.一“手”突破“力的分解”[J].物理教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