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萍
【摘要】预习是求知的开端,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可目前似乎处于“失宠”境界,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方法过于简单粗陋,预习任务与课文间缺乏有效衔接。为更有效开展预习活动及延续预习效果,本文主要从“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疑为问”入手,力求探索一条培养良好习惯,感悟文本蕴涵,汲取人文精华的有效之路。
【关键词】预习;动笔;延伸;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8 【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学习中“任前锋”角色的预习环节,在语文教育的整体统筹中似乎逐渐“失宠”。通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全篇一万一千余字,竟找不出“预习”二字。实际教学中预习也成了“鸡肋”,常有教师不以为然,以为预习只是读读课文,抄抄词语,完成一些作业而已。预习究竟做什么?与新知学习有怎样的联系?大部分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究其根由,很大原因在于教师指导预习的方法过于简单粗陋,以及学生预习与课文学习之间缺乏有效衔接。
叶老先生十分重视预习在整个阅读教学中的作用,1940年他就在《六年一贯制中学国文课程标准》中倡议“为养成阅读之优良习惯起见,每授一篇,必先令学生预习。”的确,预习是求知过程的良好开端,是“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载体之一。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教师能有效沟通预习与新授内容的联系,找到灵活的衔接方法,必然使预习起到“事半功倍”之效。那如何让预习的触角更敏捷更主动呢?笔者进行了浅薄尝试。
一、化静为动,培养良好的动笔习惯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可读书动笔对于许多人是不习惯的,但对于一个真正想学习的人,不动笔的学习成效肯定要大打折扣。文(文章)与笔在预习中可谓相辅相成,打个比方,文若饭,笔则是筷。读书动笔,点画勾圈,犹如用筷吃饭,不仅卫生文明,而且自由方便;记写批注,如筷夹饭让你细嚼慢咽,助你消化吸收,保你营养全面。
动笔预习除了让学生圈词画句、梳理文章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主动思考与记录。如果学生能凭着已有知识、经验和自觉的力量,在预习中玩味眼前的文字,慢慢地提升自己,从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的理解。这样的一种预习效果实际上远胜于某些老师味同嚼蜡的讲解。除了思考,有笔在手无疑会让学生逐渐应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
二、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
凡事皆有利弊,语文预习也如此。试想一篇不过几百字的文章,让学生预习后,不仅新鲜感全无,而且容易知一便以为得十,不利于课文的后续学习。如果教师不能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去拉近文本与预习体验之间的距离,把教材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那么不仅会使预习几无成效,还会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那如何延续学生的预习效果,使阅读教学得心应手?一是人的认知规律;二是对文本的巧思妙构。
一篇文章的预习从何处入手比较有效?按认知心理,人对外部事物的感知过程常常是从整体到局部又复归整体。为此预习时,首先想明白:这篇课文在写什么?是否学过类似的文章?以《爬山虎的脚》为例,教学前,让学生先预习文本,再去找找、看看真实的爬山虎。在观察过程中,学生的视觉注意点往往集中在爬山虎的叶子上,而忽视被叶子遮掩着的茎和脚。学习文本时,教师恰好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欠缺,有的放矢指导学习观察方法。如果课后教师组织学生再次观察并与叶老的美文相结合,重新体验爬山虎叶、茎、脚的生长特点,定会让学生留下长久的学习记忆和美好的生活体验。
三、化疑为问,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从预习文本开始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以及因延伸、拓展的外延作业等环节,都可以进行思维训练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如果说“生疑”是思维的导火索,那“提问”就像烟花,决定着思维绽放的绚丽。“疑问”转化为“提问”,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铺垫,也是借机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
首先启发学生“自我发问”。对新课文可让学生在自学中自我发问: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学生在产生疑难后,需要内化自己的思维并转换成语言,还要求表达出问题,这使学生处于一种比较主动的学习状态,成效也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鼓励学生“不懂就问”。经过“自我发问”,学生懂得了怎样围绕文本提出问题,此时就要鼓励学生“更上一层楼”,有看不懂的内容,想不出的原因,解决不了的问题,都要把自己的见解或观点及时提出讨论。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激发学生质疑提问的愿望和热情。
由此可见,如何将心中之“疑”引为口中之“问”,有着各式方法。只要教师能结合实际,不断地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有序地训练,学生化“疑”为“问”的功夫必然会由浅入深,由生到熟,渐入佳境。
参考文献
[1]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
[2]郭德俊,刘惠军.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
[3]王丽.名家谈语文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闫学.小学语文文本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编辑:唐荣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