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英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正逐步代替了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种师生对话体现了数学新课程倡导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师生对话,教师实现了对学生真正有效的引导,师生的心灵距离拉近了,学生的个性有了展示的平台……因此平等、互动充满智慧的对话,既有了极大的可能性,也将洋溢着生命的色彩,承载着让师生共同成长的重任,而成为了我们数学课堂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特级教师俞正强执教“生活中的比”一课时,就让师生充分对话,使课堂精彩不断。
师生对话是创造真实的学习环境的“土壤”
师:你碰到过生活中的比吗?如果有的话,举个例子说说看。
生1:乒乓球比赛,1∶3 。
师:乒乓球比赛中的1∶3,就是生活中的比。很好!
生2:还有羽毛球、足球的积分,都是以比来记的。
生3:我国国旗的长与宽的比是3比2。
生4:还有洗涤剂里1∶1。
师:比方说什么和什么比是1∶1。
生4:嗯,水和洗涤液1∶1。
生5:还有奶奶炒菜的时候油和菜的比是______。
生6:篮球比赛投篮的个数。
师:不仅乒乓球,还有篮球、羽毛球、足球。
生7:英语听力和笔试的分值比。
生8:两位同学考试的分数相比。比如说95∶80。
师:好!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有这么多比。我们发现,比用得最多的是哪些场所?
生1:球类。
师:对,球类比赛中用得最多。
生2:商店里。
生3:考试里。
师:我们生活中的比用得最多的一些场所在比赛场地,还有生活中看到的油、洗涤剂以及在炒菜中水和油的比、菜和油的比。
在“生活中的比”上课伊始,俞老师就大胆地抛出一个开放性问题:“你碰到过生活中的比吗?如果有的话,举个例子说说看。”引发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比?在一次又一次真实对话中,挖掘出生活中有比赛的比、身高比例的比、大小质量的比、炒菜盐油的比、洗涤和水分的比……正是这些真实的对话,为民主、自然、趣味的生态型学习环境提供了土壤,建立一种师生间朋友般的和谐氛围,让师生共享知识、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
师生对话是沟通知识内在联系的 “催化剂”
师:看到生活中的比,你有没有产生什么疑问或者什么想法?
生1:比有什么好处啊?都用比来表示。
生2:比号和冒号有什么不同?
师:这个问题可能你自己就会回答,你自己说说看。
生3:比号写在两个数中间的位置,冒号写在中间的下方的位置。
生4:比对于我们学习数学和解决实际问题有什么帮助?
师:生活中有那么多比,比 对于我们学习数学和解决实际问题有什么帮助?对学习数学有什么好处?这个问题问得好。
师:现在我们的小朋友看到比有那么多问题。接下来你能不能选择一个问题发表你的想法?
生1:刚才一个同学问:比号的前面和后面代表什么?比号前面代表前项,比号后面代表后项。
生2:我回答比和冒号的根本性区别:语文中说话时用冒号,数学中的比是以分数或者比较的时候用。
师:一个是语文的,一个是数学的。好样的!
生3:我认为比在数学中能够成功地计量数量,可以让人们更清楚地知道几比几。
师:这样有利于操作,是吧?如果放了一勺洗涤液,就放一勺水;放了两勺洗涤液,就意味着放两勺水,是吧?
生3:嗯。
师:哦,他就是这个意思。1∶1就是1份洗涤液就配上1份水。1∶2就是1份洗涤液配上两份水,1∶3就是1份洗涤液就配上3份水。
师:如果1∶30就是_______
生:1份洗涤液就配上30份水。
师:如果倒一杯洗涤液就要倒
_____
生:30杯水。
师:那会不会搞乱啦?
生:不会。
师:还有谁要回答问题?
生4:我认为比在比赛中可以看出比分相差多少。
师:(指黑板)她和他相差几个球?
生:2个。
师:乒乓球比赛中甲和乙两个人,或者说是两个队。甲队赢了几个球?
生:1个。
师:乙队赢了几个球?
生:3个。
师:说明他们相差几个球?
生:2个。
师:接下去再打1个球,可能乙队赢的话,就是几比几啦?
生:1∶ 4。
师:如果甲队赢球的话,会是几比几呢?
生:2∶3。
师:对了!它可以马上反映出两个队相差几个球。我们刚才在讨论比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时,大家有没有发现:比通常用在比赛当中,表示两个数的相差关系;同时比也经常表示在一些油、洗涤液中,表示几种成分的关系。
在本教学片段中,俞正强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比赛项目中的比和洗衣、炒菜中的比,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双向对话”中,寻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甄别数学中的比与生活中比的联系与区别。他还巧妙地凭借“水”和“洗衣粉”的配比以及“打乒乓”赢球个数的比,让学生经历了体验“一种比是反映相差关系,一种比是反映倍数关系”的过程,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于是学生就能很好地区分两种比的意义,在生生互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俞老师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互动过程中,真正能让学生学中有玩,玩中有思考,思考中又能及时归纳总结,有效地将知识、思维内化为自己的想法。
师生对话是探求教学本质的“营养液”
师:好的,我们再接着研究:这两种不同的比有什么差别?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生互相讨论,师巡视)
生1:个数就是一个一个,份数是5个一份的。
师:他说个数就是一个才能是一,份数是5个为一份。或者说一份是几个?(5个)如果一份是5个的话,那么30份是几个?(150个)对了!他说这个比可以变成倍数啦,个数啦呢。
只能是个数。发现得很好!继续研究,还有什么?
生2:他刚才说个数就是一个一个,那如果是篮球比赛呢?
师:篮球比赛时是一份一份还是一个一个的?
生:一个一个。
生2:在三分线里面投中一个球,得到的分数是2分。
师:如果接下来得到的是两分球的话,那么下面的这个比分是几比几啦?
师小结:刚才在整理生活中比的时候,我们发现了比在生活中最常用的是用在比赛中;另一种是洗涤液配比中。
这个比是可以不断地同时变大,同时变小。不管怎样变,它始终是1∶30。或者说洗涤液是水的1/30。水是洗涤液的30倍。
师:我们再看这一个:甲和乙的球数是1∶3。那么它能不能扩大2倍?
生:不能。
师:它能不能扩大3倍?
生:不能。
师:如果可以扩大的话,还要不要比赛?
生:不要。
师:它记录的总是这个时间的一种状态,后面的状态它多了1分,变成2∶3,它们之间有没有一种成倍地扩大关系?
生:没有。
师:它反映的一个点上的状况。另一种反映的是一个一直的状况。所以生活中的比有几种?
生:两种。
师:一种是反映的是两者之间的相差,一种是反映的是两者之间的份数,或者说份数的配比。
因此,我们生活中的比有两种:一种是反映差的,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差比;一种是反映两者之间的关系——倍数关系的,我们把它叫做倍比。
数学的本质是设疑解惑,学会思考问题,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因此,在师生对话中要多给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学生敢于向老师、同学、学习内容质疑。在“生活中的比”一课中,俞老师大胆地将课堂交给学生,思考“数学中的比”与“生活中的比”的区别。在师生对话中逐渐明晰生活中的比有可能是差比,有可能是倍比;在对话中学生发现倍比都有一个标准,也就是“一份量”,而差比不一定有;在对话中学生了解了差比的发展趋势是加减关系,而倍比是成倍增长或缩小的,其内在关系不变……在这一组组的“双向”对话、互动中,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间的差异,真实地展现了学生认知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学生探究数学本质属性的过程。这样的师生对话,实现了师生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最终使学生的认识和感悟、思考得到不断深化。(作者单位:江西省上犹县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 周瑜芽
E-mail:jxjyjzy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