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才辉
同一个班的学生,虽然有着共同的年龄特征,但由于遗传因素、学校文化、家庭环境和个人成长经历的不同,他们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都会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一、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良好氛围
1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改革倡导以学生为本,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传统的师道尊严压抑着学生的成长,根本谈不上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平等,学生才敢想、敢说、敢做,学生的个性才得以形成和发展。
2言传身教
初中生模仿性强,他们善于模仿老师的言谈举止,模仿老师待人接物的态度,模仿老师对社会的看法,模仿老师的理想、信仰、世界观、创新意识等等。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的楷模。初中语文教师要用健全的人格感染学生,用自己富有个性的教学影响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发展。
3开放教学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正确处理标准答案与学生个性回答的关系,不能因标准答案的存在,扼杀学生的
思维,禁锢学生的个性。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抛弃标准答案,那样会使学生无所适从。标准答案在老师的心中,只能作为衡量学生解决问题的参考。对于学生标新立异的见解,老师要认真思考,那些是较为合理的部分要加以肯定,不合理的地方要考虑到是否合情,即使不合理也不合情,也不要全盘否定,尽量找出其带有个性的闪光点。
“阅读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这一形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运用。阅读理解题,对于初中生来说确实是难点。阅读一篇文章,拟出符合学生理解能力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桃子”。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加以分析,对于学生提出的带有个性化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
作文教学要注意开放性。不要设下太多的条条框框束缚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以人为本,培养学生个性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充分开发与利用各种资源和机会,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由表达、彰显个性。
如,在教学《背影》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文章中去,体会父爱的含蓄、深沉与博大,笔者先让学生说出“你最喜欢家庭成员中的哪一位?说出最喜欢他的理由”。学生“最喜欢”妈妈、奶奶的特别多,喜欢爸爸的却很少——这其实在我们的意料之中——父爱没有母爱细腻,父亲往往表现出来的就是严厉。为此,笔者以学生的口吻写了一篇关于父爱的下水文,文章渗透了学生对父母的不同看法。题目是《我的父亲》,以第一人称写的,很多学生由此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惭愧的低下头。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对待父亲,我们应该怎么做。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阅读课文《背影》,说出感想。《背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学生阅读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谈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比起教师讲解,震撼更大,而且学生的个性得到了体现。教学《孔乙己》时,针对“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即时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孔乙己当时到底死了没有?让学生进行辩论。然后让那些说“孔乙己没死”的学生续写下文,让那些说“孔乙己已死”的学生写出“孔乙己应该怎样生活,才不会过早地走上绝路”。
三、因材施教,挖掘学生个性
1分层教学
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整齐划一的教学必然让一部分学生“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则“吃不了”。语文教学要分层教学,目标分层、要求分层、评价分层,让每一个学生彰显其个性,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分层作业
学生的作业要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不一样,作业也不尽相同。比如,布置预习作业时,对于学困生,只要求他们熟读文章,解决生字词;对于中等生,则要求他们熟读文章,概括文章大意,弄清文章的写作方法;对于优等生,则要求他们赏析文章的精彩片段,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评价。
3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最佳手段。一个学生在哪一方面有特长,对什么感兴趣,往哪个方面发展,我们要心中有数,为他们开“小灶”,让他们健康成长;学生在某个方面有所欠缺的,我们要及时为他们补上,不让他们掉队。
四、突出活动,展示学生个性
学生的特长得到展示,他们就会收获成功,个性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读得好的,我们要多让他们读,帮助其他学生提高朗读水平;写得好的,鼓励他们多写,向学校广播站写新闻稿件,报道校园的好人好事,向报刊、杂志投稿,帮助其他同学修改、润色习作;说得好的,让他们进行演讲。
初中生喜爱投身到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我们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安丰初级中学(225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