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对养鹅的影响及控制

2015-03-24 18:15王晓艳
新农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鹅场鹅舍熏蒸

王晓艳

1环境对养鹅的影响

1.1水

鹅是水禽,放牧、洗浴和交配都离不开水。地面水一般包括江、河、湖、塘及水库等所容纳的水,主要由降水或地下泉水汇集而成,其水质和水量极易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易受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常常由此而引起疾病流行或慢性中毒。大、中型鹅场如果利用天然水域进行放牧,可能会对放牧水域产生污染,必须从公共卫生的角度考虑对水环境的整体影响。

1.2土壤

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及其它有害物质超标会导致周围水体、植物中相应物质增加,容易引起营养代谢病及中毒病。土壤表层含有的细菌芽胞、寄生虫卵、球虫卵囊等也易诱发相应疾病。

1.3空气

雏鹅对育雏室内的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十分敏感。当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0.51克/千克、氨气的含量超过21毫克/千克、硫化氢的含量超过0.46毫克/千克时,雏鹅就会出现精神沉郁、呼吸加快、口腔黏液增多、食欲减退、羽毛松乱无光泽等症伏。另外,鹅场周围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气体(如氯碱厂的氯,磷肥厂的氟等)、悬浮微粒也会严重威胁鹅群健康。

1.4气候

自然气候条件(如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日照时间等)对鹅的生长发育、产蛋都有一定的影响。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人工条件的控制来减小其影响,但养殖成本相应也会增加。

2怎样控制养鹅环境

2.1建好隔离设施

鹅场周围建立隔离墙、防疫沟等设施,避免闲杂人员和动物进入;鹅场的大门口必须建造一个消毒池,其宽度大于大卡车的车身,长度大于车轮两周长,池内放入5~8%的火碱溶液并定期更换。生产区门口要建职工过往的消毒地,要有更衣消毒室。鹅舍门口必须建小消毒地,宽度大于舍门。

鹅舍最好安装一些过滤装置,使臭气及灰尘被吸附在装置上;要建有粪污及污水处理设施,如三级化粪池等。粪污及污水处理设施要与鹅舍同时设计,并合理布局。

2.2做好粪便处理

一般是将粪污用于农田。在将粪污用于农田时,一方面要了解粪污的性质,主要是氮、磷的含量、比例及其他成分(如重金属等)的含量;另一方面,要准确估计具体土地和作物所能消纳的营养成分的多少,避免污染地下水,使农牧业有机地结合,保护整个生态环境,达到持续发展。粪便进行堆肥发酵后再用于农田,可以减少病原污染。

2.3病死鹅处理

病死鹅必须及时地无害化处理,坚决不能图一己私利而出售。

2.3.1焚烧法 焚烧是一种较完善的方法,但不能利用产品,且成本高,故不常用。但对一些危害人、畜健康极为严重的传染病病畜的尸体,仍有必要采用此法。焚烧时先在地上挖一十字形沟,沟长约2.6米、宽0.6米、深0.5米。在沟的底部放木柴和干草作引火用,于十字沟交叉处铺上横木,其上放置畜尸,畜尸四周用木柴围上,然后洒上煤油焚烧,尸体烧成黑炭为止。或用专门的焚烧炉焚烧。

2.3.2高温处理法 此法是将畜禽尸体放入特制的高温锅(温度达150℃)内或有盖的大铁锅内熬煮,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鹅场也可用普通大锅,经100℃以上的高温熬煮处理。此法可保留一部分有价值的产品,但要注意熬煮的温度和时间,必须达到消毒的要求。

2.3.3土埋法 是利用土壤的自净作用使其无害化。此法虽简单但不理想,因其无害化过程缓慢,某些病原微生物能长期生存,从而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并会造成二次污染,所以不是最彻底的无害化处理方法。采用土埋法必须遵守卫生要求,埋尸坑远离畜舍、放牧地、居民点和水源,地势高燥,尸体掩埋深度不小于2米。掩埋前在坑底铺上2~5厘米厚的石灰,尸体投入后,再撒上石灰或洒上消毒药剂,埋尸坑四周最好设栅栏并作上标记。

2.3.4发酵法 将尸体抛入尸坑内,利用生物热的方法进行发酵,从而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尸坑一般为井式,深达9~10米,直径2~3米,坑口有一个木盖,坑口高出地面30厘米左右。将尸体投入坑内,堆到距坑口1.5米处,盖封木盖,经3~5个月发酵处理后,尸体即可完全腐败分解。

在处理畜尸时,不论采用那种方法,都必须将病畜的排泄物、各种废弃物等一并进行处理,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2.4使用环保型饲料

考虑营养而不考虑环境污染的日粮配方,会给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并带来浪费和污染,同时,也会污染鹅产品。由于鹅对蛋白质利用率不高,饲料中50%~70%的氮以粪氮和尿氮的方式排出体外,其中一部分氮被氧化成硝酸盐。此外,一些未被吸收利用的磷和重金属等渗入地下或地表水中,或流入江河,从而造成广泛的污染。

资料表明,如果日粮干物质的消化率从85%提高到90%,那么随粪便排出的干物质可减少1/3,日粮蛋白质减少2%,粪便排泄量就降低20%。粪污的恶臭主要由蛋白质腐败产生,如果提高日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或减少蛋白质的供给量,那么臭气物质的产生将大大减少。按可消化氨基酸配制日粮,补充必要氨基酸和植酸酶等,可提高氮、磷的利用率,减少氮、磷的排泄。营养平衡配方技术、生物技术、饲料加工工艺的改进、饲料添加剂的合理使用等新技术的出现,为环保饲料指明了方向。

2.5绿化环境

在鹅场内外及场内各栋鹅舍之间种植常绿树木及各种花草,既可美化环境,又可改变场内的小气候、减少环境污染。许多植物可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使氨、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浓度降低,恶臭明显减少,释放氧气,提高场区空气质量。此外,某些植物对银、镉、汞等重金属元素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叶面还可吸附空气中的灰尘,使空气得以净化;绿化还可以调节场区的温度和湿度。夏季绿色植物叶面水分蒸发可以吸收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散发的水分可以调节空气的湿度。草地和树木可以挡风沙,降低场区气流速度,减少冷空气对鹅舍的侵袭,使场区温度保持稳定,有利于冬季防寒;场周围种植的隔离林带可以控制场外人畜往来,利于防止疫病传播。

2.6严格制度和监测

搞好鹅场环境保护必须以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作保证。加强环保知识宣传,建立和健全卫生防疫制度是搞好鹅场环境保护工作的保障。应将鹅场环境保护问题纳入鹅场管理的范畴,经常向职工宣传环保知识,使大家认识到环境保护与鹅场经济效益和个人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制定切实的措施,并抓好落实。

搞好环境监测,环境卫生监测包括空气、水质和土壤的监测,应定期进行,为鹅舍环保提供依据。对鹅场空气环境的控制在建场时即须确保无公害鹅场不受工矿企业的污染,鹅场建成后,对周围排放有害物质的工厂监测特定的指标,有氯碱厂则监测氯,有磷肥厂则监测氟。无公害鹅舍内空气的控制除常规的温湿度监测外,还涉及到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悬浮微粒和细菌总数,必要时还须不定期监测鹅场及鹅舍的臭气。

水质的控制与监测在选择鹅场时即进行,主要根据供水水源性质而定。若用地下水,据当地实际情况测定水感官性状(颜色、浊度和臭味等)、细菌学指标(大肠菌群数和蛔虫卵)和毒理学指标(氟化物和铅等),不符合无公害标准时,分别采取沉淀和加氯等措施。鹅场投产后据水质情况进行监测,一年测1~2次。

无公害肉鹅生产逐渐向集约化方向发展,较少直接接触土壤,其直接危害作用少,主要表现为种植的牧草和饲料危害肉鹅。土壤控制和监测在建场时即进行,之后可每年用土壤浸出液监测1~2次,测定指标有硫化物、氯化物、铅、氮化物等。

3鹅场杀虫与灭鼠

鹅场杀虫灭鼠主要以消灭载体和来源、预防感染为重要内容。鹅场附近的垃圾、污水沟、稻草堆经常是昆虫、老鼠的繁殖场所,所以经常清除垃圾,碎片和稻草堆,搞好鹅场卫生,对防止某些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鹅场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饮水机漏水,经常清除废物,减少蚊虫滋生的机会,还应根据蚊蝇和节肢动物的活动季节,选择适当的杀虫药进行经常性的杀灭蚊、蝇;每月在鹅场内外和蚊子滋生地点喷洒杀虫剂2次。

在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如鹅舍、仓库、饲料加工厂、厨房、厕所以及职工宿舍周围,投放灭鼠药或在鼠洞内投放鼠药,消灭传播媒介。

4鹅场消毒

4.1鹅舍消毒

当鹅群被全部销售或屠宰后,应对鹅舍进行彻底的消毒。先要清扫鹅舍,清除舍内的粪便、垃圾、污物及灰尘。然后对垫料也要清除,把用过的垫料运往处理场地堆积发酵或焚烧,一般不再用作垫料。对鹅舍内的饲养用具,如饲槽、饮水器等先用清水浸泡刷洗,然后再用0.2%过氧乙酸浸泡或喷雾消毒。对鹅舍地面、墙壁和天棚等各个部分能刷洗的地方要先刷洗晾干,再用百毒杀1:300倍稀释后喷雾消毒。在下批雏鹅进场前,进行熏蒸消毒,可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加水20毫升,熏蒸24小时,关闭门窗。熏蒸消毒时,最好温度控制在20℃以上,相对湿度为60%~80%,消毒结束后再打开门窗排出残余气体。

4.2垫料消毒

垫料可使用稻草、霜棒草、刨花和锯末等,新换的垫料可能带霉菌、螨及其他昆虫等,因此,在搬入鹅舍前必须进行翻晒消毒。垫料消毒可用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最好是用环氧乙烷熏蒸消毒,其穿透性能比甲醛强,而且具有消毒与杀虫两种功效。

4.3孵化室消毒

每个养鹅场均应在孵化室通道的两端设置消毒池、洗手间和更衣室,工人及工作人员进出必须更衣、换鞋和洗手消毒。孵化器及其内部设施,如蛋盘、搁架、雏鹅箱、蛋箱、门窗、天棚、室内外地坪和过道等都必须进行清洗喷雾消毒。可用0.2%过氧乙酸溶液进行喷雾消毒。第1次消毒后,在进蛋前还必须进行1次密闭熏蒸消毒。孵化室每立方米空间,可用福尔马林28毫升,高锰酸钾14克,水10毫升,熏蒸20分钟,确保下批出壳雏鹅不受感染。此外,孵化室的废物不能随便乱扔,必须妥善处理,因为蛋壳等带病原菌的可能非常大,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污染。

4.4育雏室消毒

在每批雏鹅进出前后,都必须对育雏室内所有工具、饲槽和饮水器等进行清洗和消毒,可用百毒杀1:300倍的稀释液进行消毒。对室内外地坪必须清洗干净,晒干后用药液喷雾消毒,可用2%氢氧化钠溶液喷雾消毒。地面可用10%漂白粉乳剂喷洒。入雏前还必须再进行1次消毒,确保雏鹅不受感染。育雏舍的进出口也必须设立消毒池,在消毒池里放2%~3%氢氧化钠溶液进行脚踏消毒。洗手间、更衣室及工作人员进出也必须严格消毒,可用1:300的氯胺-T(氯亚明)或0.3%~0.5%次氯酸钠消毒,穿上工作服,严防不慎带入病原菌。

4.5饮水消毒

在条件允许的养鹅场或养鹅户,应建立自己的饮水设施。如果饮用公共井水,自己应建立小型水池,按容量计算,每立方米水中加入漂白粉6~10克,搅拌均匀,可减少水源污染的危险。为了防止饮水器或水槽污染,可升高饮水器或水槽,并且随日龄的增加不断调节到适当高度,保证饮水不受粪便污染,防止病原菌和内寄生虫传播。

4.6饲料仓库与加工厂消毒

因为动物蛋白是传播沙门氏菌的主要来源,外来饲料中除可能带有沙门氏菌外,还可能带有肉毒梭菌、黄曲霉菌及其他有毒菌,必然造成饲料仓库和加工厂的污染。因此,仓库及加工厂必须定期消毒,杀灭各种有害病原微生物。饲料仓库的消毒可采用熏蒸灭菌法,此法简单、方便,效果好,可节省人力物力。同时,也应定期灭鼠和灭虫,消灭仓库虫害和鼠害。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4.7环境消毒

养鹅场环境消毒包括鹅舍周围空地、场内的道路及进入大门的通道等。正常情况下除进入场内的通道要设立经常性的消毒池外,一般每半年或每季度定期用10%~20%的漂白粉乳剂或用1:40倍的次氯酸钠溶液进行喷洒消毒。全面进行消毒。在出现疫情时应按每1~2 天消毒1次,防止疫情扩散。

猜你喜欢
鹅场鹅舍熏蒸
诏安县肉鹅养殖污染治理概述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引狼入室
养鹅如何防暑降温
氯化钙溶液喷淋对鹅舍湿度的影响
中药硫黄熏蒸历史研究
中药熏蒸治鼻炎
延长磷化氢熏蒸有效时间对储粮害虫熏蒸效果的影响
如何进行鹅场环境控制
鹅场建筑性生物安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