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长卿,张晓峰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150088)
人才培养方案决定了学生从走入高职那一刻起,三年中要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学习中要侧重哪些具体方向。明确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目标。而高职对我过来说,发展起步较晚,积累的经验还很不足。很多高职都是在延续传统大专的方式在进行教学。但这不能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高职学生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强。都是面向就业,希望在毕业时能够凭借所学的技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所以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延续传统,要进行改革。
从发展角度来讲,人才培养方式也应该具有创新性。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知识层出不穷。要让学生具备岗位素质和技能要求,就得不断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脚步。尤其是对于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来说。通讯行业的发展速度真可谓是一日千里。从简单的信息传递,到手机游戏开发、4G网络、手机公众平台开发。几年就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新技术就可能在几年时间内被淘汰。所以创新性应该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模式研究中。决不是进行一次改革,就停滞不前的。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四阶梯进,是指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要历经的四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为校内学习阶段,学生刚刚走入校园,要适应校园的生活。进行知识的初步积累和技能的初步培养。所以这以阶段主要是在校通过老师的教学,让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在实验课程中锻炼基本技能。历时为3个学期,一年半的时间。第二个阶段,要这个基础上,要加强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强化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实践能力。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建立校园实习基地,提供硬件场所。聘请企业一线工作骨干,走入校园为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历时一学期。场所还是在学校内,但是已经在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第三个阶段,学生将走入企业,在企业中进行培训。这种培训可以是阶段性,也可以是长期的。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历时一学期。第四阶段,也是学生的最后一个学期,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走入实际工作岗位,体验“岗位人“的工作与生活。四个阶段,三年时光。从知识、素质的培养,到技能、岗位操作的锻炼。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技能。让学生在毕业时,具有竞争力,获得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
要让学生具有竞争力,符合企业岗位需求。就需要对企业有深入的了解。闭门造成,是不能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走入企业,深入调研。以交流会,聘用、培训等多种模式为企业提供便利。同时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的委员会,人员既包含高职教师又要包含企业人员。同时尝试与企业合作,创建实训基地、场中校、校中场。
了解到了企业的需求,岗位工作流程。就要将这些操作划分为若干个能力模块。然后将其进一步分解。融入知识模块甚至知识点,在不同的课程,不同的章节中体现。这种体现还有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应该注重知识的前后趋势。让知识具有连贯性。从整体到具体每门课程。从学时到讲解内容控制。从理论与到实践的比例。都是需要精心设计,研究审议的。
从培养模式到课程体系都是宏观的指出方向。最后都要夯实基础,落实到具体之处。这就要在教学中体现。教学中教师水平至关重要,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是能够打破填鸭式的教学桎梏,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因材施教,实现高效率高成果教学的。具体的教学方式有很多,例如:任务式教学、模块化教学、讲练结合教学、情境模拟教学、实践与实验操作、实训作品完成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1]韩德红.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J].山东纺织经济.2008(04)
[2]谭玉华,祖彬,崔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8(03)
[3]童乃诚.全面解析工学结合的内涵[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4]王金洛.“工学结合”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5]满红霞.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与机制的创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6]刘春林.工学结合理念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思路[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S2)
[7]吴国权.以“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构建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原则[J].社科纵横.2007(10)
[8]陈继红.“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模式在中职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