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磊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动物卫生防疫站 150016
如何确保畜禽免疫质量
刘兆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动物卫生防疫站150016
在动物免疫过程中,有时也会发生动物免疫失败、免疫质量不高的现象,使得动物免疫接种达不到预期目的。免疫质量影响因素很多,但从免疫实施的主体、对象与过程来看,总体可以归结为疫苗、免疫程序、免疫操作和受免动物四个方面。
疫苗选择的合适与否是免疫成功的先决条件。在疫苗选择上,首先要考虑血清型因素。由于环境、病原微生物自身变异等多种原因,病原微生物在增殖过程中可能形成多种血清型和亚型。在选择疫苗时,应选择当地流行的血清型,若选用的疫苗毒株与当地流行病毒株的抗原型差异较大或不属于同一血清型因而不能产生交叉免疫,则起不到免疫保护作用,导致免疫失败或免疫效果不佳。如口蹄疫病毒有7个不同的血清型和60多个亚型,O-亚I型口蹄疫疫苗就不能用来预防A型口蹄疫。其次要考虑疫苗种类因素。疫苗种类较多,一个病种就有多种疫苗。如猪瘟有细胞苗、脾淋苗等。蓝耳病疫苗主要有经典毒株灭活苗、高致病性变异毒株灭活苗和弱毒苗。养殖户应结合畜禽养殖状况和疫病流行状况,选择疫苗种类。
免疫程序制定的合理与否是免疫成功的关键。而免疫时机的把握,也是重中之重。若免疫时机不对,则可能造成免疫失败。生猪O型口蹄疫在首免后1个月左右应实施加强免疫1次。日本乙型脑炎疫苗的预防注射在蚊虫活动及繁殖前1个月内完成。细小病毒疫苗应在怀孕前的几周内进行接种,以使在怀孕的整个敏感期都具有免疫力。疫苗剂量的选择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在一定范围内,疫苗使用所产生的抗体量与疫苗量呈正相关。但是,疫苗用量过大可能引起机体形成免疫麻痹或耐受,抗体形成反而减少。同时,剂量过大极易发生副反应,严重的副反应可能引起畜禽死亡。疫苗用量过小,不足以引起免疫应答,致使免疫失败。由于疫病的种类繁多,需要免疫的疫病也有所增加。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无交叉反应的疫苗同时接种,病毒感染的受体将产生竞争,机体对其中一种抗原的抗体应答显著降低,从而影响疫苗的免疫接种效果。如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等。
在免疫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使用疫苗,不得擅自改变用法和用量。如本应肌肉注射改变为口服,使接种的疫苗达不到应有的免疫效果。点眼滴鼻免疫时,疫苗未进入眼或鼻腔内;肌肉注射时打“飞针”,疫苗未注射到相应部位等,从而导致免疫质量不高。在饮水免疫或气雾免疫接种时,由于疫苗未充分混匀,容易使有些畜禽未能接触到疫苗而引起免疫失败。
免疫畜禽前,对畜禽的饲养情况、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是必要的。任何营养物质的缺乏都会给免疫功能带来危害,增加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例如缺乏蛋白质和氨基酸,影响免疫球蛋白的合成;维生素A缺乏时,会降低局部黏膜免疫;维生素E缺乏,会增加机体对疫病的易感性;维生素C缺乏可以使机体抗应激能力降低;微量元素铁、锌、铜、硒缺乏,会导致免疫器官的萎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下降。饲料要合理搭配,营养要全面,注意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的水平;在饲料中添加一些酶制剂可提高免疫力。
许多重金属(铅、镉、汞、砷)可抑制免疫应答而导致免疫失败;某些化学物质(卤化苯、卤素、农药、化学消毒剂)也可引起动物免疫系统的组织部分甚至全部萎缩,以及活性细胞的破坏,进而引起免疫失败。研究证明,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或对动物体内抗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或对T、B淋巴细胞的转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免疫效果。抗生素能抑制或杀灭弱毒菌苗,在注射弱毒苗前后的1周内不能使用抗菌素。糖皮质激素可以从多方面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免疫注射前后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母源抗体是干扰疫苗免疫最常见的因素。母源抗体对初生畜禽有保护作用,同时也会影响畜禽免疫效果,即母源抗体的双重性。因此,对畜禽实施免疫时,要考虑母源抗体水平。当母源抗体滴度高时,实施免疫接种,疫苗病毒会被母源抗体中和而丧失了保护作用,抗原不足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导致初生动物的免疫失败,或免疫抗体水平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