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科技期刊数字化进程

2015-03-24 00:00陈呈超朱宝象马伟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办刊科技期刊选题

■陈呈超 朱宝象 谢 骏 马伟平 庞 旻

1)中国海洋大学期刊社,山东青岛崂山区松岭路238号 266100

2)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编辑部,山东青岛登州路38号 266021

1 引言

数字化是当前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许多学者[1-6]对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调研。结果表明中国科技期刊整体数字出版水平薄弱,且平台商扮演创新主体,创新经营模式较少,未走出传统出版的思路,数字出版处于起步阶段。大家知道,数字化转型是指应用移动设备、社交网络、数据分析、内置设备来改变传统期刊经营方式,这包括改变对象参与方式、改变期刊经营模式和内部运营流程[5]。出版数字化基础是流程数字化,核心是内容数字化,关键是商业传播方式的数字化[7]。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思维的融入为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和突破带来了机遇和挑战[8-12]。大数据在技术创新和信息服务方面的优势,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期刊编辑部需要充分学习和掌握新趋势、新思维、新方法和新技术,来改变对象参与方式、期刊经营模式和内部运营流程。因此,数字出版必须拥抱互联网思维,注重用户价值导向,运用大数据技术挖掘领域数据,做好增值服务,促进科技期刊不断创新发展,引起学者关注,锁住学者注意力,扩大刊物影响。数字化建设还必须紧紧围绕“内容为王”,提高学术内容创新,主推办刊核心业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业务需求进行。

本文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办刊业务中梳理出一条思维路线,通过调研科技期刊全流程数字化发展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和数字化发展需要,利用大数据分析和移动互联技术,政策设计和平台建设相结合,提出建设一个较为全面的科技期刊数字化业务平台,包含学术信息资源库、选题策划系统、采编系统、移动互联服务系统、知识服务系统等5个子系统。这5个子系统构成了科技期刊数字化办刊业务的有机链条。该平台紧紧围绕办刊的核心业务,以提高学术内容创新,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注重参与互动和体验,在聚集学术信息资源、优化和规范办刊流程、拓宽传播途径、开展増值服务方面提供了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

2 互联网思维路线

2.1 互联网思维

大数据时代[13],互联网思维[14]的融入,改变了我们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互联网思维是指在互联网对生活和生意影响力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企业对用户、产品、营销和创新,乃至对整个价值链和生态系统重新审视的思维方式。互联网思维不是技术思维,不是营销思维,也不是电商思维,而是一种系统性的商业思维,而且不只适用于互联网企业,而是适用于所有企业。互联网思维更强调是战略高度,是贴近用户体验,追求平台化共享的一种思路[15]。

仔细观察思考我们身边发生的改变——商业模式的改变、社交方式的改变、购物习惯的改变及传播方式的改变等,无一不渗透着互联网思维的印迹。为此,知不知道互联网思维是什么已不重要,关键是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为此需要对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加以深度学习和思考。研究思考发现:互联网思维根本思想就是创新,但不是所有的创新都能成功,可行性创新(落地——对自身商业的定位)才能突破;企业运用互联网思维的目的就是打造自己的商业生态圈→为此需要聚集资源,建立社群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聚集有助于构建商业梦想的用户(粉丝)→体现用户价值至上→满足用户需求和互动体验→遵循平等、开放、共赢的原则,提供优质产品、跨界服务、注重参与互动、免费获取、评价积分。

2.2 科技期刊的互联网思维路线

反观科技期刊出版业,由于其经营主体多数属于大学等科研教学机构或学术组织,大多是事业单位,既没有经营意识和竞争意识,也没什么经营权,大多属于依附的地位。随着互联网的进入,国际科技期刊的大集体的进入,国内科技期刊的生存空间不断压缩。只有利用互联网思维,发展集约式的市场经营,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树立品牌意识,才能使科技期刊在新形势下顺利转型[8]。

近来将互联网思维、大数据分析运用到科技期刊创新发展中来的研究和实践[9-12]越来越多,充分说明互联网思维、大数据分析已经渗透到科技期刊日常工作中来。这些研究多是结合互联网思维的概念、特征的某些方面展开讨论,没有给出一条明确的思维路线。因此我们将对互联网思维研究思考的发现应用到科技期刊具体实践中,梳理得到一条指导办刊的思维路线:科技期刊需要具体可行的创新发展→目的是打造自己期刊的学术生态圈→为此需要聚集学术资源,建立学术圈子→通过大数据分析,搜集有利于办刊的所有学术资源→体现作者、读者、学者用户价值之上→满足写作、阅读、培训指导等需求,注重用户参与和体验→遵循平等、开放、共赢的原则,提供优质产品、跨界服务、免费获取→创新同行评议方式、方法,促进学术研究和交流。此思维路线对于科技期刊如何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办刊实践中,提供了清晰的指导思路。路线中根本思想是创新,在这“万众创新”时代,承载着学术交流与传播的科技期刊更需要不断引领创新。但创新必须结合刊物实际,必须落地,这就要求首先对自己的刊物进行定位,明确自己的作者群体,读者群体特征,期刊在作者、读者、专家心中的地位,结合自己所能聚集的其它学术资源,制定创新方案。然后在此前提下,构建自己期刊的学术生态圈,这就要求通过大数据分析搜集一切有利于办刊的学术资源,建立学术圈子。最后,为了增强用户黏性,这就需求关注用户需求,体现用户价值至上,注重用户参与和体验,为此需要通过新技术、新媒体充分了解用户需求,跟踪用户行为习惯,满足用户需要,不断开展别出心裁的学术活动,提供优质产品和增值服务,帮助学者成长,通过富有新意的学术评价方式方法,促进学术研究、传播和交流。本文将以此思维路线为指导,对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现状和需求展开调研,分析数字化发展需求,提出建设规划和平台设计。

3 科技期刊数字化调研和需求分析

3.1 调研内容和结果

通过查阅文献,网络搜索、调查问卷及电话咨询等方式,对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现状进行了调研。本文借鉴文献[16-17]研究结果,运用互联网思维路线对科技期刊全流程的数字化建设情况展开调研,调研内容和结果分析见表1。

3.2 数字化建设现状和需求分析

科技期刊网络化、数字化基本状况是:(1)通过近几年的网络化建设,拥有自己的网站和采编系统;(2)加入数据库平台,提供全文下载和检索服务;(3)借助优先论文发布平台,实现了优先网络出版,提升论文学术传播速度和效益;(4)少许科技期刊亦开始注重移动应用平台的建设,通过移动网站、移动书架、微信公众平台、期刊APP等技术手段提高办刊水平。通过网络化的改造和升级改变了工作方式、规范了业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网站、采编系统和优先出版系统,实现了网络化办公和网上学术传播。

表1 调研内容和结果

数字出版要改变的是期刊的经营方式,包括改变对象参与方式、改变期刊经营模式和内部运营流程。而目前编辑工作仍主要集中在业务流程的稿件审理、编、排、校环节。由于人手的限制,分工的不明确、技术的不成熟,编、排、校一体化的数字化发展相对滞后,占用编辑工作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致使办刊业务流程两端缺失或不完善,一端是缺少标新立异的稿源策划和组织,稿源以自然来稿为主,选题策划少,组稿方式传统;一端是学术传播和交流途径过于单一,缺少运用新媒体技术实现作者自我传播、朋友圈分享、读者学术评价反馈等。而互联网思维要求科技期刊创新发展,必须以用户价值为导向,关注用户需求,注重用户体验和参与互动、提供学术增值服务。为此,科技期刊首先需要在聚集学术信息资源方面大下功夫;其次需要完善编辑工作流程,运用数字化、新媒体技术加强稿源建设;另外在学术交流与传播方面也需要实现多点到多点的参与互动;最后在增值服务方面亦需要拓展知识服务建设。

4 数字化建设规划和平台设计

通过科技期刊全流程的数字化调研,借鉴已有的研究,结合目前数字化技术发展趋势,围绕办刊的核心业务、核心需求,遵循“内容为王”的原则,运用互联网思维指导,政策设计和平台建设相结合,对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提出建设规划和平台设计。

4.1 数字化建设目标

数字化建设目标是适用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和要求,优化和规范办刊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传播效益,盘活资源,优化运行模式,创建创新机制,提高办刊质量和服务水平,扩大学术影响力,实现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4.2 数字化建设任务

数字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建设数字化业务平台。作为实现目标的重要抓手和基础性工程,平台将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移动互联技术推进期刊数字化进程,打造学术期刊生态圈。此平台将聚集有利于办刊的学术资源并进行大数据分析,以此为基础关注包括作者、读者、专家、编委、编辑、主编各方面需求和职责,注重用户参与和互动,促进流程再造,拓展增值服务,建立多用户积极主动、有机和谐的业务链条和运行模式。研发面向多移动终端的资源管理与服务系统,促进出版升级。

4.3 数字化建设内容

数字化平台建设包含信息资源创作加工系统、选题策划系统、采编系统、移动互联服务系统和知识服务系统5个子系统(见图1)。其中采编系统已经被广泛采用,但需要向集成化、智能化方面完善[18-19],此处不再赘述,主要介绍其他4个子系统的设计。

图1 科技期刊数字化业务平台

(1)学术信息资源库设计(见图2),主要为办刊提供数据支持。充分挖掘和搜集一切有利于办刊学术资源(包括关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培育以及社会服务信息,作者、读者阅读和写作需求信息,专家的研究热点、研究团队、课题项目、论文发表信息),构建学术信息资源库(包括选题库、专家库、作者库、读者库等)。信息资源分为两种:一种是显性的能够通过检索工具和方法在数据库或网页上检索到的信息;一种是隐性的尚未形成可检索信息的用户行为习惯数据。通过明确信息资源库建设需求,制定各用户分类标准,建立信息资源提交与入库流程,设计信息资源创作加工系统。主要功能包含:信息采集、信息修改删除、信息统计、信息检索、数据导入导出、批量发邮件、邮件管理。利用各种成熟技术工具,如各种爬虫工具采集资源;用各种资源聚类分析工具,相似性分析工具,整理加工收集资源。对数据管理,可根据数据特点、规模、检索特点,采用不同数据库,如对大规模数据存储管理,可采用Oracle;对中等规模数据采用Sql server;对检索要求很高,采用全文检索数据库。

图2 学术信息资源库

(2)选题策划系统设计(见图3),提高稿源质量和创新。实现网络化选题,支持专家、编委专题策划,制定选题策划制度,分析选题系统功能模块和用户需求,明确选题流程,设计开发选题策划系统。并与现有采编系统无缝链接,围绕选题加大征稿、组稿、约稿。

(3)移动互联服务系统设计(见图4),建立平台圈子,完善用户体验,增强互动性。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先进的移动社交平台,进行应用和服务的二次开发,弥补传统网络在信息交互方面的短板,使得信息传播的路径更加广泛,实现点对点、单点到多点、多点到多点传播,提高期刊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给读者带来较为及时的阅读体验。通过建立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并进行应用和服务开发,以不同的用户、不同的关注领域建立起分级学术圈。结合选题策划系统,实现选题优化、有针对性地实现微信组稿、约稿;结合采编系统实现微信查稿、审稿通知、本期目次、论文检索;充分利用微信在传播方面的优势,进行论文推荐(文摘和文评学术圈共享)、学术探讨、研究热点、行业资讯、会议信息等。

图3 选题策划系统流程

图4 移动互联服务系统

(4)知识服务系统设计,帮助读者、作者深度学习。依托国内先进的学术平台,提供以增加读者知识点和创新点为目的的在线学习和培训指导,阅读时可随时点击专业知识点,获得与该学科研究相关的电子图书、研究论文、学术热点、会议主题、学术进展等,进行在线学习和拓展阅读,不仅提供文献几种文本方式阅读,还能提供研究背景资料以了解研究过程,将科研过程呈现;将科技论文选题策划、写作指导融入服务中,编辑要参加学术会议、围绕科研论文前沿开展学术讨论和研究,通过专题论文走进实验室、课题组、项目组、参与作者研究、帮助科研工作者将学术研究转化成论文成果,提高论文发表的命中率;另外,从内容资源表现形式的扩展和信息延伸的角度,丰富期刊网站资源、采用新媒体表现形式,一方面利用多媒体调动起人的感官能力,另一方面增加了在传统纸质出版所不能刊登的附加材料和评论,增强出版的丰富度,充分为读者服务。

5 结语

本文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办刊业务中梳理出一条思维路线,通过调研科技期刊全流程数字化发展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和数字化发展需要,利用大数据分析和移动互联技术,政策设计和平台建设相结合,提出建设一个较为全面的科技期刊数字化业务平台。目前还没有这种有机统一的数字化业务平台来力推科技期刊数字化进程,该平台的建设主体是科技期刊,即使是需要依靠大型数据库开发商的技术和资源,科技期刊仍然需要建设自己有个性的数字化平台和服务,形成适合自己的期刊学术资源库和较为完善的数字化办刊业务平台。

本文仅仅给出了数字化平台建设的思路和规划,没有详细讨论各子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子系统建设需要进一步展开研究,特别是学术信息资源库和知识服务系统的建设更需要众多学者提出建议和策略。

[1] 龙亮,郭建秀,冷怀明.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问题的思考[J].编辑学报,2014,26(6):517.

[2] 陈晓峰,张春强.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4):115.

[3] 张晋升,杜蕾.数字出版产业链融合的价值和路径[J].中国出版,2010,(8-下):44-46.

[4] 孙寿山.加快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又好又快发展[J].出版发行研究,2010(9):5-8.

[5] 唐红波.跨界经营:现时代高校学报编辑部发展的新思路[C]//第十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执委会编.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科技期刊发展路径——第十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405-411.

[6] 余树华.论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主体化[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2):122-127.

[7] 周清华.数字化转型是传统出版业的必由之路[J].出版科学,2014,22(2):9-11.

[8] 何丹妮,许蕾,虞展.互联网思维下的科技期刊突破与发展[C]//第十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执委会编.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科技期刊发展路径——第十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391-395.

[9] 李德根,晃晓药,荀海鑫,等.科技期刊数字化的互联网思维模式[C].昆明: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6技术信息传播与标准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4.

[10] 严飞.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的互联网思维[J].编辑学报,2015,27(1):13-15.

[11] 吴锋.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的出版革命及面临挑战[J].出版发行研究,2013(8):66-70.

[12] 贾晓青,王淑华.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发展变革断想[J].编辑学报,2014,26(6):576-578.

[13] 维克托.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14] 庞晓龙.一本书读懂互联网思维[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责任有限公司,2014.

[15] 陈雪频.定义互联网思维[J].上海国资,2014(2):70-71.

[16] 刘秀娟,李晓燕,徐雯,等.我国海洋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2):185-190.

[17] 洪鸥,姜春明,王宁.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出版现状调查与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7):895-901.

[18] 田欣,马瀚青,郑军卫,等.国内外5种主要网络同行评议系统平台对比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1): 1363-1368.

[19] 曾婷.期刊稿件采编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4):101.

[20] 刘允杰.浅谈我国计算机校对软件的发展与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5):110.

[21] 申春香.谈谈对改进计算机校对软件的构想[J].出版发行研究,2012(4):72-73.

[22] 张磊.校对软件难以推广应用的四个原因[J].出版与印刷,1999(3/4):21-22.

[23] 赵志鸿.科技期刊编排校合一模式探讨——以工程塑料应用为例[J].编辑实务,2015(6):48-51.

[24] 钟琳.基于微信平台的科技期刊办刊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传播,2015(3):126-128.

[25] 张艳萍.科技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运营模式研究——基于4种核心科技期刊的量化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5):524-531.

[26] 余朝晖.微信公众平台在学术期刊中的传播模式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5(6):112-114.

[27] 张维,吴培红,冷怀明.数字化环境中国内外科技期刊增值服务的发展现状[J].编辑学报,2014,26(2):156-158.

[28] 冯玲.我国科技期刊信息增值服务路径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3(6):141-143.

猜你喜欢
办刊科技期刊选题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地域性文化刊物编辑办刊思想与具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