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蓉
摘 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中的实施要求教师通过借用信息传输技术平台,与学生展开交流与沟通,既合理利用了课堂时间,又激发了学生会在课后自主学习的欲望。现阶段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存在着系列教室规模大、学生多,且学生领悟层次不齐等问题,很明显,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平衡满足学生的需求。该文提到的“翻转课堂”是在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该文明确了“翻转课堂”的概念及其意义与特征,并对其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技巧中的应用技巧做详细解析和深入探讨,希望可以加大老师和学生的进一步交流。
关键词:翻转课堂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 应用技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188-0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所有大学生的一门公共课,在大学阶段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计算机技术能力在信息化社会中是对人才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育部门引起了极大的重视,现在很多中小学都开始开设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相关的技术课程。可以看出,现阶段计算机课程无论是在中小学和还是高等院校中都得到了普及,而这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上更为有了严格要求。基于这种背景,该文详细分析了翻转课堂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中的应用技巧,并作出讨论。
1 翻转课堂的涵义
1.1 翻转课堂的概念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指教师处于网络条件下通过教学视频等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前就将视频资源的观看任务完成,再在课上将感受提交上来,与教师以及其他同学在课堂中进行探讨与交流,将知识进行内化。以教学流程的角度来看,翻转课堂将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过程颠倒过来。但从实际上来说,翻转课堂的核心主要在于教学模式的创新,主要体现的基础是班级授课制,对知识传递进行强调,通过以教定学的模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主要强调将问题作为中心,突出以学为主的整合性探究模式。
1.2 翻转课堂的意义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在上课之前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时间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合理的安排与控制。一些难度比较大的知识点可以多看几遍,也便于对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进行任意的选择。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和通信设备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这种条件下学生可以进行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此外,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也增加了,学生在课前将视频看完,同时将自己看完视频的想法提交给平台,老师与学生都可以进行评论,这样一来课堂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得到了实现,就很容易集中课堂氛围。教师在课堂内不再以讲授为主,而是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将讨论的成果汇报上来,在这样的过程中也使得学生真正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之中。
2 翻转课堂的特征
2.1 课内外教学内容互换
传统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授和学生作业的流程进行教学,翻转课堂将两个过程对调,知识内化在课堂中完成,知识传授的课外进行。
2.2 师生角色变换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在讲台中扮演着“圣人”的角色,而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二者之间缺少沟通与交流,很难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激发。在翻转课堂影响下,学生通过课前观看视频已经对知识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在课堂中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双方通过交流与沟通将知识内化的过程完成,满足了现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3 以网络平台为依托促进师生互动
翻转课堂主要通过网络平台将视频在平台中共享,学生学习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教师还可以随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动态的跟踪与记录,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了解,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还可以将师生交流与沟通拓展到网络中,使师生交互的效果得到大大的增加。从这一点来看,翻转课堂是非常适合高校教学的,因为学生拥有比较多的课余时间,很多学生都有电脑,还具有相应的学习能力,这样学生就可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学习的时间进行安排。
3 翻转课堂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中的应用技巧分析
相关人士就翻转课堂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中的应用已经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为,翻转课堂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对于“因材施教”问题的解决是非常有利的,只要教学资源充分,翻转课堂教学就可以使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存在仅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只有在与其他教学资源密切配合,并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才能使其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下面笔者在这些研究基础上构建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我们对翻转课堂在大学计算机课中的应用技巧展开分析。
3.1 课前的工作
3.1.1 视频制作
在视频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对视频长度以及内容的控制。在每次上课之前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视频内容要尽量简洁,将重点突出出来;视频制作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微课的概念,对长度进行控制,不能超过20分钟。教师在制作视频的过程中,一定要精心,选择合适的知识点,通过合适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例如:在Word一节的教学中,选择的知识点可以是文本的编辑和输入、图文混排、文档格式设置、表格设置等,在视频中将这些知识点展示出来。
3.1.2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是否在课前仔细观看了视频将会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施产生严重的影响。教师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方法构建起学生协作学习以及个性学习的积极的学习环境。MOODLE平台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MOODLE课程管理系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轨迹进行跟踪,这样教学就可以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结合,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分析,这对教学设计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可以将视频放在MOODLE教学平台中。当然教师也可以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对不同的平台进行选择。endprint
3.1.3 对课堂活动进行设计
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还可以针对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对课堂活动进行设计,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知识内化。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与充分的尊重,不能对学生的选择进行干涉。
3.2 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
大量的实践研究标明,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主要有基于项目、游戏、问题学习的教学方式,这对于翻转课堂的实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性意义。相关人士指出,翻转课堂最关键的地方就是教师需要对课堂时间进行综合考虑,实现课堂时间的高效化。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小组讨论等三部分。
3.2.1 小组讨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写作的方式来完成意义构建的过程。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的主要活动就是小组讨论,由教师首先设计好小组讨论的主题,活动设计的原则主要在于班级中所有学生都能加入其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拼图学习等策略。以Word这一章节为例,主要是通过案例设计,由小组选取一篇文章,将文章的格式全部去掉之后,对文章进行重新规范的排版。
3.2.2 成果汇报
小组应针对讨论成果展开交流,成果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辩论会、小型比赛等。在Word这一章节中,我们主要是通过汇报会将成果展示出来的,每个小组将文章的选取、格式化、重新排版等进行汇报,同时将文章排版的规范以及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进行汇报。
3.2.3 教师的作用
在翻转课堂影响下,教师不再是课堂中讲台上的“圣人”,主要作为一个观察者或者倾听者而存在,对学生的讨论进行适时指导。同时实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对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是非常有利的。
3.3 课后
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与此同时,课后的总结与反思对于知识的学习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应该在课后对课堂学习进行及时的反思,并在反思与总结的过程中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还可以将成果汇报的过程录下来,传到网络平台中进行共享,与教师和同学之间进行讨论。
翻转课堂在计算机基础课中的应用,对学生层次不齐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解决,与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相适应。将教学活动分为三个部分,课前、课堂以及课后,这三部分之间不想补充,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实际上翻转教学更适合在规模大的课堂中使用,教师在大课堂中很难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把握,有了翻转课堂,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展开自主学习。经过教学实践证明,翻转课堂在计算机基础课中的应用是非常适合的,但是这并不能代表翻转课堂在所有学科教学中都会适用,其他学科应该以学科知识体系以及学生应该得到的学习目标为依据,对是否可以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确定。
4 结语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来说依赖于教师的付出,教师要对给学生观看的视频做进行精心的准备并做好应对学生提问的各种问题解决的方案准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教师通过借用信息技术的传输技术平台,与学生探究性学习进行交流与指导,既合理利用了课堂时间,又激发了学生会在课后自主学习的欲望。
参考文献
[1] 马秀麟,赵国庆,邬彤.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1):19-85.
[2] 张国荣.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新思路[J].大学教育,2013(13):135-137,254.
[3] 汪晓东,张晨婧仔.“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8):11-16.
[4] 王红,赵蔚,孙立会,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 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8):5-10.
[5] 蔡晓丽,陈舜青.翻转课堂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电脑,2013(9):57-59.
[6] 刘桂花,陈智敏.翻转课堂在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20):176-178.
[7] 陈爽,陈亮.多维梯度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中的探索与应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19-120,1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