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焊接专业多样化建设与创新发展模式

2015-03-23 02:51赵国际陈建华
电焊机 2015年8期
关键词:学院职业高职

赵国际,陈建华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401120)

高职焊接专业多样化建设与创新发展模式

赵国际,陈建华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401120)

结合目前高职焊接专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提出了立足校情的高职焊接专业多样化建设与发展模式,即建立多样化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以提升焊接专业对职业技能需求发展的适应性,把握区域经济政策发展契机以构建焊接专业建设发展和改造升级的长效机制,加大专业资源整合并建立对接贯通培养体系以促进焊接专业的稳定升级改造与创新发展。

高职教育;焊接专业;发展模式

0 前言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制造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指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的紧缺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则明确了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途径。

焊接技术在工业各领域应用广泛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对制造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这使得高技能焊接人才一直处于短缺状态[1-2]。分析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可知,高职焊接专业学生通常有着较大的选择空间;而与大好的就业形势相比,高职焊接专业招生现状却不容乐观[1-3]。

在此基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以下简称“重庆工职学院”)状况并结合相关高职学院焊接专业教育教学现状,探讨了构建立足校情的多样化专业建设与发展模式,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焊接人才提供思路。

1 现阶段学情分析

目前,高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在全国专科阶段开设的院校有200余所,年毕业生在7 000~8 000人,在《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前景最看好的高职高专专业”中排名第四[4]。由于我国高职学院多由中职学校改造升级而来,焊接专业也通常由中职的焊接加工专业发展或是由学院学科建设发展而来,因而在不同高职学院存在显著的不均衡,所受重视程度也显著不同,如重庆工职学院焊接专业挂靠于车辆工程学院,年招生不足50人,而同处西南且同为国家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的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机械行业焊接专业的牵头院校,焊接专业设置于材料工程系,年招生则超过150人。

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所培养学生是面向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重要人才。在作者所在学院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不愿报考焊接专业的主要原因包括:

(1)专业认知简单片面。机械类工科对于刚走出中学校门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领域,学生及家长对于焊接的认识可能仅仅停留在街头门店那耀眼的弧光,因此直觉上会认为俗称的“电焊”不过是用于修补的手艺,而对专业认知的简单片面导致学生认为焊接专业不值得花费几年的进行学习。焊接作为一门在多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业,其技术应用对现代制造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众认知上却通常被焊条电弧焊代表,这需要职教机构在专业认知宣传方面加大力度和改进方法。

(2)职业认识存在误区。学生不愿报考焊接专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认为工作条件艰苦,焊工总是不分寒暑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或蹲或站在某个角落面对着飞溅的火花和烟尘,工作环境又脏又累,这导致了学生在专业选择时的刻意回避。但焊接专业发展应用的现状却是大量自动和半自动化焊接方法在生产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并且焊接机器人技术也在逐步推广应用[5],在一个现代化的焊接车间,工作现场的整洁程度早已今非昔比。然而,目前仍有很多职业学校的焊工技能学习训练仍停留在以手工焊为主的传统模式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行业外对焊接专业的误解。

2 专业建设目标多样化的意义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符合职业岗位需求、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以进一步适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规模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6-7]。

近年来高职学院通过多种方式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以适应新形势。对于高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通常定义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自动化及智能化焊接技术的知识与技能,从事各种焊接技术的工艺编制、实施、质量检测和技术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涵盖了焊接生产工艺技术、焊接操作、焊接产品设计研发、焊接质量检验与管理、焊接设备维护等职业方向,然而在实际培养过程中,主要突出的是焊接操作工的培养,对其他技能培训显著不足。

焊接专业建设目标多样化就是在现有理论与实训平台基础上,首先加大本专业范畴内的相关技能培训,如在保障焊接操作技能培训基础上,开展焊接检验、焊接工艺与结构设计、焊接机器人等方向的模块式培训等;其次,尝试开展跨专业的技能培训,例如,作者所在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属国家示范建设重点专业,其技能培训主要是模具设计,而在实际应用中,模具失效后主要依靠焊接修复,并且该应用方向具有较好的企业应用前景,因而可以考虑开展具有应用前景的跨专业技能培训以拓宽专业发展。

构建多样化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提升焊接专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促进专业建设发展和改造升级,逐步建立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专业改革机制。

3 高职焊接专业的发展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重点是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高职焊接专业发展过程中应及时把握区域经济产业政策的变革并进行相应调整。基于重庆工职学院及区域(西南,重庆),高职焊接专业发展大致有如下模式:

(1)强势品牌做大,弱势专业整合。

由于历史积淀和学科发展的差异,高职学院焊接专业发展明显不均衡,如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机械行业焊接专业的牵头院校,年招生人数多,相关专业建设类别与规模均具有显著优势(其材料工程系设置了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材料工程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冶金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等专业);相比而言,重庆工职学院年招生人数少且相关专业较为薄弱(设置的相关专业仅有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

不同高职学院的专业升级发展应该考虑其自身学科专业差异。对于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的强势品牌专业,应该进一步做大做强,并且在校企合作、技术创新及应用、专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不断进步。对于焊接专业发展相对较弱的学院,则可以从专业整合角度入手,将相关专业师资与设备等资源整合后以大专业、小方向的方式开展教学实践,建立更灵活的学习和就业机制。

(2)依托强势专业创新特色发展。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因而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地认识学科体系和有侧重地掌握跨专业知识与技能是有意义的。焊接是一门边缘学科,对于基础较弱的高职学院结合自身特点、依托强势专业谋求发展非常必要,如重庆工职学院,可以尝试与汽车相关专业结合拓展维修、整形方向,或是与模具专业结合拓展模具焊接加工与维修方向,都有姣好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保障措施和灵活的模式,如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形成焊接技术专长,在特长知识方向的培养可以借鉴普通高等教育中的“导师制”模式,而在特长专业技能方向的培养则可以尝试“现代学徒制”模式。一旦确立了基于自身实际的成长目标,正确的引导结合学生的主动配合既保证了核心教学目标的高效优质完成,也促进了自发的相关拓展学习,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全面提高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和技术特长。

(3)建立合理有效的对接机制。

服务区域经济是高职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专业发展也必须把握区域经济政策调整的契机。为贯彻党和国家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重要部署,2015年3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5〕17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印发,提出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的规划,主要内容包括:拓展纵向通道,扩大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专科、应用技术本科及高职专科毕业生升入本科的规模,到2017年,分别达到25%和10%左右;普教、职教协调发展,提高高职在高等教育中的比例,推动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职业院校嵌入职业资格证书模块课程,建立学生职业技能统一鉴定机制,提高毕业生获得“双证书”比例。

目前焊接专业生源主要包括普通高招、单独招生和对口招生几部分,生源综合素质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一般表现为普高生文化基础较好而单招与对口招生学生实践能力较强。在学历对接基础上,焊接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尝试职业技能方向与学生特质的对接,即在完成基本焊接理论与实践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对实践能力强的按焊接操作方向进行强化,而对分析能力强的则按照焊装工艺、设计、检测等职业方向培养,这种贯穿于教学活动中的“对接”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有利于促进焊接专业学生多样化职业能力的培养。

(4)加强校企合作机制下的贯通培养。

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生产性技能训练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技能型人才贯通培养的重要途径。《实施意见》明确了职业教育的贯通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推进:一是从2015年起,在部分优质特色中职、高职、应用技术本科院校的骨干示范专业及培养周期较长的特殊专业领域,探索中职与应用技术本科一体化的“3+4”人才培养模式,试点中职与高职衔接培养的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高职专科教育;二是鼓励应用技术本科院校与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培养本科层次应用技术人才;三是探索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高层次、复合型技术人才。

高职焊接专业加大校企合作机制下的贯通培养,其优势主要包括:很大程度上为焊接专业解决生源数量少和专业基础薄弱的问题;各阶段专业学习的贯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从而能够有效改善就业质量;不同学习阶段的明确有利于各层次教育构建更为科学的教学体系,减少了专业教育资源的重复浪费;拓宽了焊接专业学生的从业广度,利于保障教学群体的素质与稳定性;加大了职业教育纵向与横向合作力度,有利于焊接专业的升级改造及创新发展。

4 结论及展望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型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使得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有力保障。焊接加工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高职焊接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制造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高职焊接专业也必须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以增强自身活力:通过建立多样化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提升焊接专业对职业技能需求发展的适应性;通过把握区域经济政策发展契机,构建焊接专业建设发展和改造升级的长效机制;通过加大专业资源整合以及建立对接贯通培养体系,促进焊接专业的稳定升级改造与创新发展。

[1]李桓,朱艳丽,罗震等.抢抓机遇,迎接挑站——展望新时期我国焊接专业职业教育的发展[J].电焊机,2014,44(8):1-5.

[2]章友谊,杨跃,孙学杰,等.高职焊接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电焊机,2014,44(8):18-21.

[3]刘鹏,张元彬,孙德明等.焊接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及教学改革[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28(3):270-273.

[4]就业率较高比较被看好的七大高职专业[EB/OL].Http:// edu.sina.com.cn/gaokao/2013-07-09/1800388130.shtml. 2013-07-09.

[5]史维琴,陈保国,姜泽东,等.基于特种设备制造标准的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探索和实践[J].电焊机,2013,43(8):91-94.

[6]金莹,董亚兰.关于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1,30(13):245-246.

[7]张洪杰.技师学院焊接加工专业一体化教学实践与探讨[J].焊接,2013,(11):52-55.

Patterns of diversified establishment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welding specialty in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ZHAO Guoji,CHEN Jianhua
(Chongqi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Chongqing 401120,China)

The current conditions and developing tendency of the welding specialty in high vocational college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in different colleges,patterns of various establishing and developing of welding specialty in high vocational college were presented.The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stablishing of a various goal system of the professional talents training is benefit to improve the adaptation of the welding special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skill requirements. Highvocationalcollegeshouldgraspthedevelopmentopportunityoftheregionaleconomicpolicyadjustmenttobuildalong-termdevelopment mechanism for welding specialty.At the same time,the integration professional resources should be enlarged and a pass-through training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promote the update rebuilding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welding specialty.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welding specialty;development patterns

TG40

B

1001-2303(2015)08-0229-04

10.7512/j.issn.1001-2303.2015.08.50

2014-04-06;

2015-05-16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重点项目

赵国际(1971—),男,河南焦作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金属材料表面工程与连接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学院职业高职
初等教育学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西行学院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