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志张慧忠
(1.勃利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 勃利 154500)
(2.勃利县九龙鱼种场 黑龙江 勃利 154500)
稻田养殖台湾泥鳅的试验报告
刘凤志1张慧忠2
(1.勃利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 勃利 154500)
(2.勃利县九龙鱼种场 黑龙江 勃利 154500)
2015年,勃利县承担了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资金支持的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示范面积600亩,其中“水稻-鲤鱼”共作模式示范面积500亩,“水稻-泥鳅”共作模式示范面积100亩。经过全体专业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项目任务及目标,鱼稻喜获双丰收,并辐射带动周边面积6000亩。
“水稻-泥鳅”共作模式示范的泥鳅为台湾泥鳅,是2014年开始在我省养殖的名特优鱼类品种,具有易养殖、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肉质鲜嫩的特点,且售价高、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勃利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继2014年稻田养殖地产野生泥鳅试验成功后,又于2015年在省内首次开展了稻田养殖台湾泥鳅试验,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1 试验稻田的基本情况
试验地点∶勃利县九龙鱼种场(长兴乡中鲜村)。
试验田面积∶100亩。
水源∶系上游桃山水库水,由倭肯河灌渠流经试验稻田边,水质优良,水量充足,能保证随时灌溉。
电力交通∶长兴乡中鲜村位于勃利县与七台河市中心地带,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九龙鱼种场电力设施齐全,三相电贯通全场,且架设到试验田边。
1.2 田间工程
所选择的试验稻田,部分由鱼池改建而成,部分由沼泽地建设而成,结合实际情况,选用鱼沟鱼坑式养殖模式。多数田块,或在中央或在田角,存在自然形成鱼坑,只需开挖鱼沟,确保台湾泥鳅由鱼坑自由通往田块各处即可。
鱼沟的开挖,可根据鱼坑所处位置的不同,挖成不同形状。有的挖成口字形或十字形;有的以鱼坑为中心,挖成辐射状。鱼沟宽50~60cm,沟深一般40~50cm。鱼沟距田埂应在1m以上。田埂加高加宽加固。内埂高40cm、埂顶宽30cm、埂底宽50cm;外埂比内埂加高加宽10cm左右。开挖鱼沟时间在泡田整地后。
1.3 设置防逃墙
台湾泥鳅顶水或顺水逃跑能力很强,加之所投放台鳅规格较小,因此要设置密眼防逃墙。在田埂内侧埋置聚乙烯网布,高50cm左右,下方埋入土中深度15cm左右,并用木桩加以固定,木桩间距1m左右为宜。
1.4 水稻种植
水稻种植品种为北稻4号。插秧时间∶5月25日~30日。插秧方式∶用小型水稻插秧机插秧。行距9寸、株距4寸。稻秧插完后,再清理修整鱼沟损坏部位。
1.5 鳅苗放养
放养时间∶6月10日。投放规格∶平均体长为3cm左右大夏花。投放密度∶每亩1200尾。总计投放12万尾。放苗时,注意调节水温,待运输鳅苗器具内水温与稻田水温一致时,缓慢倒入鱼坑中。
1.6 日常管理
1.6.1 饲料投喂
投喂时间∶6月15日开始投喂混料。混料配比∶豆饼占50%以上,其余如玉米面、麦麸子、米糠等品种越多越好,占50%左右。投喂次数∶每天投喂2次,上午8∶00~9∶00一次,下午16∶00~17∶00点一次。投喂量∶以2h内吃完为宜。投喂2h后检查台湾泥鳅吃食状况,如剩余则说明投喂量大了,应适当减少投喂量;反之,则适当增加投喂量。且要参照“三看四定”原则,反复调整,这样做既能保证台湾泥鳅生长营养需求,又不浪费饲料。
1.6.2 巡田
稻田养殖台湾泥鳅,要经常巡田,最少早晚各一次。一是检查防逃墙是否有漏洞,防止台湾泥鳅逃跑。二是雨水天气检查稻田排水情况,防止水漫防逃墙,造成不必要损失。三是检查台湾泥鳅活动情况,防止因缺氧浮头发生死鱼现象。四是试验稻田附近野鸭子很多,要千方百计驱赶。
1.6.3 适时调节水位
随着水稻的生长、台湾泥鳅的长大,要适时调节稻田水位。前期鱼体较小,且水浅能促使稻苗扎根,水位应保持在10cm以内;中期水温较高,且是水稻孕穗期,水位应保持在15cm以上;后期是水稻抽穗灌浆期,水位应保持在10cm左右。晒田前,要清理疏通鱼沟,而后缓慢排水,让台湾泥鳅随水撤至鱼坑内,再起捕销售或放到暂养池继续饲养。
2.1 台湾泥鳅产量
起捕时间∶8月31日。规格∶平均体长13.4cm,平均尾重16.7g。起捕后投放至暂养池,继续饲养到9月末,平均尾重达到27g。总回捕率为79%。总产2560kg,平均亩产25.6kg。
2.2 台湾泥鳅收入
台湾泥鳅在本地销量很大、售价较高。每亩台湾泥鳅收入∶以26元/kg元计算,则25.6kg×26元/kg=666元。每亩台湾泥鳅养殖成本∶鳅苗1200尾×0.15元/尾=180元;饲料26kg×5.00元/kg=130元;人工费100元;水电费40元;防逃网布28元,合计478元。每亩稻田台湾泥鳅纯收入∶666元-478元=188元。
2.3 水稻增收
经水稻专家测产,同一品种水稻,“稻-鳅”共作的稻田与水稻单种的稻田相比,预计水稻增产幅度可达3%,每亩可增产20kg左右。以每公斤水稻2.8元计算,则每亩水稻可增收56元。
“稻-鳅”共作的稻田,每亩台湾泥鳅收入188元,每亩水稻增收56元,每亩稻田农药化肥可节约成本25元,三项合计每亩增收269元,每公顷增收4035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3.1“稻-鳅”共作 发展潜力巨大
试验结果表明,该项目已取得成功。但试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解决。一是试验田周围野鸭子多,难免有看不住之时,降低了台湾泥鳅成活率。因此,可考虑放置防鸟网或防鸟线。二是投喂混合饲料,蛋白含量低,营养不均衡,且有所浪费。如投喂蛋白含量高的膨化饲料,则单产会更高,饵料系数也会明显降低。三是投放密度小,可适当增加鳅苗投放密度,亩放养可增加至2000~3000尾,同时增加投饲量,可显著提高台湾泥鳅产量。如合理解决试验中存在问题,稻田养殖台湾泥鳅,经济效益还会大幅度提高。
3.2 稻田养殖台湾泥鳅具有广泛推广的可行性
试验表明,稻田养殖台湾泥鳅具有明显优势。一是生长速度快。6月10日投放鳅苗,8月末起捕,生长期仅80余天,平均体长就长到13.4cm,平均体重长到16.7g,已达到上市规格。若放到暂养池,饲养到9月末,个体会达到25g以上,则售价会更高,经济效益会更好。二是肉质鲜嫩,深受消费者青睐,与养殖其它鱼类相比,不仅售价高、销量大,且生产前可与鳅苗供应商签订成鳅回收合同,成鳅销售具有广阔市场前景。三是稻田养殖台湾泥鳅与养殖本地野生泥鳅相比,具有技术简单易学,操作简便等特点,而且台湾泥鳅不钻泥、好起捕,稻农户户可养。因此,在本地区广泛推广稻田养殖台湾泥鳅完全具有可行性。
3.3 稻田养殖台湾泥鳅具有广泛推广的必要性
试验表明,稻田养殖台湾泥鳅,做到了一田两用,经济效益可大幅度提高。一是促进水稻增产。增产幅度可达3%左右,每亩可增产20kg,每亩可增收56元。二是减少农药使用量和化肥施用量,既降低水稻成本,又可生产绿色、有机水稻。根据我们的种养记录统计计算,养殖台湾泥鳅的稻田与水稻单种的稻田相比,农药使用量减少31%,化肥施用量减少35%,平均每亩节约成本25元。三是增加收入,每亩养殖台湾泥鳅稻田可增收188元。合计每公顷稻田可增收4000余元。全县共有稻田1.53万ha,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若广泛推广养殖台湾泥鳅,经济效益将十分可观,是稻农快速致富的好门路,应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