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促进龙江生态农业发展

2015-03-23 19:59王艳波孔令杰张毅高天宇
黑龙江水产 2015年5期
关键词:养鱼种养稻田

王艳波孔令杰张 毅高天宇

(1肇源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 肇源 166500)

(2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促进龙江生态农业发展

王艳波1孔令杰2张 毅2高天宇1

(1肇源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 肇源 166500)

(2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稻田综合种养是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技术。水稻为鱼、河蟹等水生动物提供了优良安全的生长与栖息环境,稻田中施肥可间接为河蟹培育天然饵料。同时,鱼、蟹等水生动物在稻田中觅食可起到松土、除草、灭虫、防病、增温、增肥作用,促进水稻生长,减少或不使用除草剂、化肥。由此形成了良性生态循环系统,达到了水生动物与水稻共生、互利双赢的目的。这样既促进了水稻增产,减少了农药、除草剂、化肥的使用,降低了成本,又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水稻。因此,稻田综合种养实现了“一地双收,一水二用,水稻增产、稻田增效,品质提高”,综合效益显著,是水田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一、稻田综合种养的优点

1、有效清除杂草、减轻稻田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

鱼、蟹可以清除田间杂草,解决稻田除草问题。养鱼、蟹稻田一般除插秧前用除草剂封闭除草外,以后就可不用除草剂除草,人工拨草的工作量也很小。这样既省去了人工除草的繁重劳动,而且还有除草经常性的特点,更有化学除草剂不能比拟的无公害化,既节省费用,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稻田养殖鱼、蟹,还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对三化螟、稻飞虱、纵卷叶虫、稻叶蝉和稻瘟病等虫害有明显的防治效果。根据有关试验,养蟹的稻田,三化螟三代卵块减少30%,白穗率降低50%,稻飞虱减少50%以上,纵卷叶虫减少30%,白叶率降低70%,稻叶蝉减少30%。病害的减少,可有效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2、可提高肥效,减少化肥施用量

鱼、蟹等水生动物在稻田中活动觅食时,翻松泥土,加速了水的上下对流,增加氧的含量,提高了水面的吸光率和水温(一般可提高0.6℃),促使土壤中有机物质分解,被水稻吸收利用,养鱼、蟹稻田的土质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良。鱼、蟹等水生动物在田间游动起到了中耕松土作用,增强了土壤的通透性,改善了土壤的氧气流通状况。据测定,养蟹稻田与不养蟹稻田相比,土壤有机质增加0.4倍,全氮增加0.5倍,速效钾增加0.6倍,速效磷增加1.3倍。同时,鱼、蟹等水生动物的松土活动还把肥料掺合在泥土中,这等于农业上刨坑深追肥,进而减少了肥料流失。因此,稻田综合种养可从多方面促进水稻的生长,使水稻产量明显增加。

3、改善水稻品质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大米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其价格亦显著高于普通水稻。稻田综合种养可以起到增肥、除草和消灭水稻害虫的作用,可显著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可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大米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二、我省稻田综合种养现状

(一)现状

黑龙江省的稻田养鱼从1984年在绥化市双河镇58亩稻田中正式拉开序幕,近年来在稻田养鱼综合配套增产技术、稻田养鱼生态利用新技术等渔业“丰收计划”项目的示范带动下,全省稻田养鱼取得长足发展,其覆盖面已由1984年的1个市发展到1997年60多个县(市)170万亩,并形成了各个档次的稻田养鱼模式。1998年以后稻田养鱼面积虽有一定的回落,但仍保持在50万亩左右。自2013年以来,我省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水稻栽培上,提倡大垄双行(宽窄行)模式。在品种上,突出名优水产品种的养殖,如大鳞副泥鳅、台湾泥鳅、河蟹等。在田间工程上,以不影响农机操作为原则,以挖边沟为主。在病虫草害防治上,强调生态防控为主。

2、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水稻生产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持。2010年,佳木斯市开展稻田养蟹和生产有机大米示范工程。项目依托黑龙江金海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郊区平安乡太阳升村黑渔泡渔场,利用100亩水稻田开展稻田养蟹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效果,河蟹亩增收280元;水稻亩增收320元,两项合计每亩稻田为稻农增收600元。

3、效益显著。稻田综合种养能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稻田养鱼不但每年能提供大量鲜活水产品,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同时,增加了水稻的产量和提高水稻的品质,增加了稻农的经济收入。据典型分析,稻鱼模式亩效益200元以上,稻蟹模式亩效益500元以上,蟹稻鳅模式亩效益500~1000元。

(二)制约因素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省份,2015年水稻种植面积已达6000多万亩,位居全国第一位,发展稻田综合种养的资源潜力巨大。尽管资源丰富,但黑龙江省发展稻田综合种养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有∶

1、资金不足,社会化服务跟不上。稻田综合种养不是仅靠一两个人或一两户就能发展起来的,而是涉及到千家万户,需要动员社会的力量参与支持和帮助。近几年来,由于稻农的资金紧张,水产部门及其他服务部门的资金短缺,导致了苗种、相应的技术、鱼病防治所需物资等服务衔接不上,严重影响了稻田综合种养的发展。

2、认识和宣传上的不足。稻田综合种养涉及到千家万户,要通过宣传提高全社会的认识,办好示范点、示范县,定期召开现场会介绍经验,用产量、效益来提高群众生产的积极性。

3、稻田综合种养配套体系不健全。一是技术支持体系。由于我省各级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人员少、经费严重不足,无法为稻田综合种养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二是苗种供应体系。稻田综合种养的苗种放养时间与池塘鱼蟹苗种放养的时间不同步,但我省专门的暂养池很少。稻田鱼蟹的放养时间大多在6月上旬,而池塘是4月下旬至5月上旬,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需专池暂养,而我省配套的暂养池却很少。三是配套工程标准低。由于部分干部和群众的思想阻力大,认为稻田养鱼田间工程量大,耗费时间,不划算,影响了稻田综合种养配套工程建设。

三、黑龙江省稻田综合种养发展思路

1、要从发展千亿粮食的高度认识稻田综合种养

无论是外省稻田综合种养的成功经验,还是我省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稻田养鱼经验总结,单一靠水产行业部门,无力使该项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由政府部门唱主角,财政、信贷、扶贫、技术推广等各部门紧密配合,方可使这项技术大面积推广。要从发展千亿粮食的高度来认识稻田综合种养,我省农业部门应把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当作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来抓,由政府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增加投入,全程服务,使稻田综合种养成为真正的富民工程,在全省开花结果。

2、因地制宜,搞好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推动我省稻田综合种养健康发展

全省应选择稻田连片集中,有一定稻田综合种养基础和积极性高的县区继续试点,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重点扶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开展多种模式的养殖。因地制宜优化品种结构,促进稻田综合种养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把群众受益变为继续开展稻田综合种养的原动力,全面推动我省稻田综合种养的健康发展。

3、科学规划,全方位服务

在具体工作中,一是要科学规划。主管部门要组织有关人员统一考察、选点,选择自然条件好、群众基础牢、集中连片、有辐射效应的地区实施,重点向水稻种植大县倾斜;二是统一标准。制定适合我省的《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操作规范》。各级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技术人员要搞好全方位的技术服务,采取办培训班、现场指导、发放科普资料等多种形式,把新技术送到农民手中,让广大农民掌握稻田综合种养的新知识、新技术,把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要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创造出适合我省推广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总结出适合于不同地区、不同养殖种类、不同产量级别、不同养殖方式的生产模式和技术操作规范。通过示范点上的突出效益,激发广大农民自觉自愿地应用各种新技术开展稻田综合种养的积极性。

4、切实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稻田综合种养新形象

我们要抓住机遇,大张旗鼓地宜传稻田综合种养,争取得到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支持。要大力宜

猜你喜欢
养鱼种养稻田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稻田摸鱼记
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养鱼?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养鱼记
鱼经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稻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