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玉, 赵 玉, 熊国保
(东华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 抚州 344000)
案例教学法在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张玉,赵玉,熊国保
(东华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 抚州 344000)
摘要: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课程概念多且含义丰富,学生普遍感到课程内容抽象甚至深奥。案例教学作为一种生动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引入课堂,使得理论教学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案例用来模拟现实,使得理论与实务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但是运用案例教学法并不一定会取得预期教学效果。在新一轮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加强校企合作以编制新的教学案例;突出学生在案例教学的中心地位,重视与学生的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案例教学中融入其他教学模式并注重对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估。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
张玉,赵玉,熊国保.案例教学法在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4):384-386.
Zhang Yu,Zhao Yu,Xiong Guo-bao.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ajor[J].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5,34(4):384-386.
1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意义
经济与管理类专业部分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企业、政府或社会,所涉及的概念或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被较好地理解。但是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相关经历,导致普遍感觉课程内容抽象甚至深奥。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最大难点。除了安排学生参加专业认知实习和课程实践外,高校教师习惯在课堂引入相关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或讲解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学生通过分析、模仿和角色置换逐渐培养知识点的应用能力。该教学方法在国内外各个层次的教学中均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始于1918年哈佛大学企业管理课堂教学。该方法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1]。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以真实的事件案例作为教学材料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情景中,通过剖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澄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3]。案例教学兼实践性、启发性、互动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于一体,能够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及不同的课程内容设计相应的案例[4]。案例教学主张“案例分析——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课堂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有助于使学生形成一种“主体性”自觉和“实践性”习惯,从而改善课堂教学关系,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5,6]。案例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突出优势是凸显过程的生成性、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角色转变并提高专业化水平[7]。通过收集资料进行案例分析,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较为逼真的环境,利用所学的知识客观地分析现实问题,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案例教学法,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能促使高校为企业提供满足其需要的专业人才。因此,在经济与管理类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是十分必要的。
2运用案例教学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案例教学法是课程教学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但目前经济与管理类教材中的部分案例资料与现实脱节严重,甚至有些案例中的数据与现实或常识相悖,较为陈旧且显得粗制滥造,经典案例并不多见。教学中运用低质量的案例,会导致学生对概念的误解及对知识的混淆。这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往往适得其反。目前,大多数经济与管理类专业都在企业建立了对应的实习基地,但仅有少数高校的经济与管理类专业通过实习基地建立了案例库。而多数学校的案例主要来自二手资料或对二手资料的改编。
课堂教学所使用的案例往往涉及多个知识点,部分知识点在前期课程中已经提及,但根据艾宾浩斯曲线,这些知识点多数已经被遗忘。在后继课程的案例教学中,先修课程的知识往往得不到补充,使得学生在分析和理解案例的时候比较吃力。有些案例中还会包括学生没有涉猎的概念,而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时,大多不会讲解这些概念,更有甚者将案例教学等同于让学生作案例分析题。案例教学中往往只提供案例,并没有帮助学生回顾或讲解其中所涉及的基础概念。这导致了案例分析的难度并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在现代教学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重视研究学习主体,研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8]。但仍有部分教师在案例教学中以讲解为主,这无形中将教师作为了案例教学的主体,也导致了学生以听讲为主较少发表自己的见解。另外,学生通常缺乏实践经验,难以融会贯通加以应用,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经常难以抓住要点,参与实务案例讨论的积极性低,在分组案例讨论中,部分学生搭便车而不愿自己思考。教学中缺少了学生的参与、互动,教学效果会变差。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案例教学过程中,是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找出合适的办法培养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至关重要。除了内容陈旧、缺少互动外,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无法调动学生能动性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比如增加能够引起学生注意的教学内容,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以引起学生对新异刺激的反应[9]。
教学效果评估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国内高校常见的是教学督导组课堂教学评价和大学生网上评教,而对某种教学方法效果的评估并不多见,相关评估研究则更少。案例教学环节中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的因素可能是案例、也可能是教师或者教法甚至有可能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因此,有必要对案例教学的效果做出科学评估和定量的评价,诊断出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哪些因素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变量。
3结论及启示
第一,借助校企合作的契机,与企业共同编制新的案例。现有多数案例或者过于陈旧,或者过于粗糙。编制新的案例已成为案例教学的首要任务,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该借助与企业合作的契机,在建好实习基地的同时,编制好教学案例。在案例故事中应总结企业发生了哪些问题,特别标明案例故事发生的条件。问题的归纳应围绕某些知识点,通过对问题的阐述,揭示企业的困惑,串联起相关理论,启发学生反思和讨论。另外,编制案例要注重情境与细节描述,与企业合作对素材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描述问题,将关键之处写清楚。教学案例描述企业实践活动,既要有可读性又要有启发性。
第二,用案例串联知识点,注重在案例教学中做好案例分析的引导和拓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研读并拓展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案例在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个好的案例既是对现实的浓缩和高度概括,同时又加入了合理的理论假设。在分析案例时首先要和学生一起学习概念,然后梳理知识点,接着回答案例中的问题,然后逐步放松案例中的理论假设使案例更接近现实,在此基础上继续发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达到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加强研究性案例教学的设计[10]。这样就将整个案例教学过程转化为案例研究过程,起到教研相长的作用。
第三,案例教学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注重师生互动。案例教学不能只是出于讲解生动性或趣味性目的引用案例。案例教学不应该仅仅是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听讲,而应该注意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角色扮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发问、思考、分析、解答、发散、归纳总结等案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案例分析和研究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到案例制作中。案例教学通过多重刺激,基本训练了学生运用知识点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及归纳总结的能力并未得到较好的提升,且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受到其对案例理解水平的影响。参与案例制作,能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案例产生和发展过程,开拓学生视野,既提升了学生提出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又加深了其对案例的理解程度。
第四,在案例教学中融入“翻转课堂”等其他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模式会导致课堂教学的乏味枯燥,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进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随着教学手段的更新,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互联网高度发展、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的今天,利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构建简单实用的高效课堂与学习社区,与单纯的远程学历教育相比更加灵活也更贴合实际[11]。传统的案例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而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后,教师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解答学生的问题。学生借助网络学习,随时可以查阅新的信息和概念,增强其参与程度和自主性。新的教学模式多借助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因此需要高校进一步加强网络学习社区建设,增加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上的投入。
第五,加强对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估。近年来,全国大部分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在建设案例库,特别是建立了MPAcc案例库、工商管理案例库等特色案例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案例库建设只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工作,后期如何更好地运用案例库是值得思考的。案例教学方法的改革要与案例库建设同步进行,在案例教学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实施教学效果评估十分重要。应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建立案例教学效果评估体系。积极探索案例教学评估体系的内涵和内容,通过自我评估、专家打分、量表调查、对比实验等方法更好地量化案例教学效果,最终建立“自评、他评、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立体式案例教学效果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夏元平,许亚男,刘波.案例教学法在GIS软件应用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3):278-283.
[2]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35.
[3] 张民杰.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务[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58.
[4]周瑞琪.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全英《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 [J].中国校外教育,2013(9):88-89.
[5] 甘璐.“案例教学法”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 文教资料,2014(3):31-32.
[6]包英格. 民族预科生学业质量与非智力因素影响研究[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5):90-93.
[7]李寒梅. 案例教学在教师教育课堂教学中的观察与启示[J]. 中国大学教学,2013(6):70-72.
[8]吴向华.数学课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J].新课程学习(下),2014(9):138.
[9]李长霞. 体现新课程理念,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J].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7):40.
[10]黄乡生. 《EDA技术与应用》的研究性实践教学方法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8-70.
[11]任庆伟.“翻转课堂式”数学网络学习社区的建构[J]. 江苏教育研究,2013(35):25-26.
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ajor
ZHANG Yu,ZHAO Yu,XIONG Guo-bao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East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chang330013,China)
Abstract:Professional curriculums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ajor contain many concepts and abundant meaning, so students generally feel the curriculum content abstract even profound. As a vivid teaching method, case teaching is introduced into the classroom, which makes the theory teaching easier to be understood. Using case to simulate reality can better integrate theory and practice together. But this method will not necessarily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In the new round of teaching reform,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order to prepare new teaching cases.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highlight students’ central position in case teaching, pay attention to interaction with students and focus on training their divergent thinking. Furthermore, we should incorporate other teaching models into the case teaching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assessment of the case teaching.
Key Words:case teaching method;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ajors;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420;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12(2015)04-0384-03
作者简介:张玉(1984—),女,湖北公安人,讲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和财务管理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由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XJG-13-6-11)”;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行为驱动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JXYJG-2015-104)”;“江西省‘市场营销’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东华理工大学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培育团队专项经费”资助完成。
收稿日期:201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