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慧
(济南大学 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山东地方戏演艺市场状况调查
张 慧
(济南大学 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在当代重视传统文化,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的背景下,山东地方戏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地方戏曲的生存发展归根结底需要地方戏自身的自强自救,而市场化道路则是山东地方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研究地方戏演艺市场状况,把握当代地方戏市场化情况、剧团组织和山东地方戏消费群体,有助于推动地方戏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促进山东地方戏的健康发展。
山东; 地方戏; 演艺市场
中国传统戏曲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其娱乐性和大众化。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表明,山东地方戏乃至全国的地方戏大都是发源于民间娱乐文化,高度的市场化是其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传统戏曲这个行业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最为成熟的文化产业。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戏曲改革,山东地方戏的发展虽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但是却脱离了市场和戏曲自身发展的轨迹,因此在随后而来的九十年代文化体制改革后,被推到市场中的地方戏既要面对久已陌生的市场,又要面对大众文化时代电影电视网络视频游戏等新兴娱乐文化的冲击。在近年来复兴中华民族文化,重视对传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的文化背景下,传统戏曲,尤其是地方戏的发展无疑有着巨大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同在,山东地方戏的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要自强自救,真正走向市场。
山东地方戏剧种丰富,仅目前存留就有20余种,包括吕剧、柳子戏、莱芜梆子、山东琴书、、一勾勾、山东大鼓和山东快书等,其中山东大鼓、一勾勾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东地方戏曲艺术的市场化道路可谓一波三折,在民国时期已经市场化的地方戏建国后更多的走向了体制内,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上世纪末文化体制改革使得地方戏又重新开始走向市场。
山东地方戏发展需要政府和社会支持,但走向市场自力更生才是更重要的自救。以山东郓城山东梆子剧团为例,该剧团在90年代市场经济风起云涌的时代也遇到了发展瓶颈,逐渐衰落。但是,剧团坚持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积极进行市场化尝试,经营形式由政府行政管制下的事业单位改为自负盈亏,分配方式开始是按分分红,后来按演员的业务水平定分,改为工资制,经受住了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目前,郓城山东梆子剧团阵容强大、基础设施完善,演出成绩颇丰,从演员演出水平到舞台设施得到广大观众认可,叫好又叫座。此外,山东省吕剧院的市场化改革也颇有成效,文化体制改革后的省吕剧院,财政来源为政府差额补贴,其2011-2014年的财政状况不但能够自食其力,而且略有结余。
尽管走向市场是地方戏存活和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文化多样化和娱乐多元化的今天,地方戏剧团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压力,像郓城山东梆子剧团和省吕剧院只是凤毛麟角,大多数地方戏及其所在剧团形势严峻,困难重重,面临演艺人才缺乏、资金不足、观众流失和市场狭小等等问题。比如全省具有专业艺术院团的地方戏曲剧种只有14个,而已列入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却没有专业剧团的则多达10个①。
山东地方戏在市场化过程中做出了自己的努力,首先是地方戏进行市场化改革后更加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实际,一些戏曲院团和市场化改革后的剧团之所以能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存活下来,就是因为他们始终面向广大群众,戏曲工作者能够用更多精力去创作面向实际的基层大众喜欢的作品。山东省吕剧院积极进行下乡演出,2011年在多个基层和农村进行演出,收益人数达三万人,演出剧目除优秀的传统剧目外,还结合农村的实际,演出了大量符合农民审美习惯的基层主题的剧目。再如莱芜梆子剧团2012年在监狱系统进行演出,演出剧目为新创作的《儿行千里》,讲述了一个囚犯重获新生的故事,贴近监狱干警和服刑人员生活。近几年来,多数剧团创新剧目,创作了很多具有时代特色的剧目。例如山东省吕剧院先后推出了新编历史剧《画龙点睛》、传统戏《庄户皇帝》,现代戏《山高水长》、《石龙湾》、《补天》等优秀剧目,开始面向群众,面向市场。 但是,山东地方戏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关键是市场化程度远远不够。这里面也存在着客观原因,一方面,地方戏受传统主流戏曲的的冲击。地方戏剧之所以只能作为地方剧种,自古以来就受到主流戏剧的挤压,随着传统戏剧的振兴,主流戏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也走到了地方戏剧的前面,这需要地方政府加大对本地地方戏剧的保护工作。比如一勾勾是山东的优秀剧种,入选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目前的生存状况非常差,竟然没有一个专业性剧团,濒临灭绝的危险②。在山东省各地基层所举办的庙会上,一般每年都会邀请剧团来演出,但是我们见到大都是传统主流戏剧,例如京剧和豫剧。即使就是在山东许多地方戏的故乡所举办的庙会,每每都会邀请各地主流戏曲剧团来演出,很少出现过自家地方戏剧团。中央电视台的戏曲节目是专业性的戏曲电视台,但是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百分之九十的演出剧目是主流戏剧,非常不注重地方戏剧的演出。再者是流行文化的冲击。 地方戏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在走向市场化以及自身发展的问题上,面临着与当代流行文化的竞争。影视电台每每都是以所谓明星、大腕云集的综艺节目为主体,地方戏曲节目少之又少,有的几个精品的戏曲节目,观众大多也是中老年朋友,收视率不高。地方戏要参与到与主流戏剧和流行文化的竞争中,任重道远。
剧团是地方戏曲演艺的载体,也是山东地方戏市场化改革的主体。目前山东省剧团性质的团体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政府补贴的事业单位,二是自负盈亏的企业性质的剧团,三是自发的民间组织。事业单位性质的剧团财政为政府差额补贴,属半企业半事业性单位,人员编制部分为事业编制,部分为企业用工编制,山东省吕剧团、济南市吕剧团和莱芜梆子剧团等属于此类;企业性质的剧团,以盈利为目的,大多数为剧团改制而来,人员编制为企业用工编制,郓城山东梆子剧团,属国家正规专业剧团,其经营形式为自负盈亏,分配方式开始是按分分红,按演员的业务水平定分,后逐渐改为工资制;此外还有自发的民间组织,这是戏曲爱好者因共同的爱好或者特长而组建的剧团组织,如各地的秧歌队、锣鼓队以及其他地方戏剧团等。
按照生存环境和财务状况可以把山东省内的剧团分为三类情况:一是艺术创作演出能够正常展开的院团,此类剧团占全省三分之一左右,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靠政府财政补贴为主,财政拨款占工资的70%,经费来源稳定,演职员工资与事业单位基本持平,基础设施完善,有的剧团还有固定的演出剧场,创作和创新新剧目可以申请专项经费,这类剧团主要面对的是发展问题;二是维持正常的演出较困难的剧团,约占全省总数的40%,财政补贴占工资的50%,剧团基础条件差,演出市场小,生存比较困难,如临沂市柳琴剧团,除去保险,演职员实领工资仅为档案工资的30%-40%,这些剧团勉强维持运行;三是生存艰难的剧团,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主要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一些县级剧团,财政补贴极少,基础设施极为落后,如巨野县山东梆子剧团,该团现有54人,近几年财政拨款年均仅有几万元;而梁山县山东梆子剧团和成武县四平调剧团,财政拨款为零,许多演职人员迫于生计,不得不靠唱堂会和其他菅生维持生活,前景极其渺茫。
以山东吕剧院和柳子剧团为例来具体说明剧团演出状况。吕剧是山东地方戏曲的代表,现已成为中国八大地方剧种之一。吕剧是发源于鲁西北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剧种。其文化底蕴厚实,群众基础深厚,发展潜力不容忽视。柳子戏又称作是弦子戏、北调子、糠窝窝,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家族的奇葩,是一个极具价值的剧种,被中国戏剧节称颂的“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四大古剧,其中的“东柳”就是指山东的柳子戏③。山东吕剧院成立于1953年,1990年10月由团改院,剧团拥有颇具实力的乐队、舞美队,1990年代曾赴香港、英国、俄罗斯、台湾等地演出,吕剧院的业务范围较为广泛,主要为创作、整理、演出吕剧传统剧目和现代戏,艺术音像作品录制,艺术研究与评论,培养优秀艺术人才。该剧团1990年代创作现代吕剧《苦菜花》荣获中国舞台保留剧目大奖,其后,新创作的吕剧《补天》入选2005年度中国十大演出盛事优秀奖首位。《补天》自2004年初排出后,一年时间就演出170余场,创收230余万元,足迹遍及京津沪鲁,走到哪轰动到哪,观众接近百万人次,获得了各方的高度评价,收到极好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补天》取得如此骄人成绩非常难得,《补天》的成功,也让人们对吕剧这一山东第一大剧种的再次辉煌充满了希望。
山东省柳子剧团成立于1959年,是全国唯一的柳子戏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006年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数十名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剧团有国家一级演员十余名,二级演员二十余名及数十名青年演员。近年来,山东省柳子剧团为保护、传承、发展这一古老戏曲艺术,又编排加工了一批代表性传统剧目。在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应邀赴港演出剧团新编历史故事剧《风雨帝王家》,首次代表山东参加了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并获得了文华剧目奖。
总体看,当前山东地方戏剧团演出场次少,剧目过于老旧,专业演员匮乏,流动性大,收入低,资金短缺。像省吕剧院和柳子剧团尚且属惨淡经营,其他地方戏剧团运营状况可见一斑。
地方戏走向市场,要了解和把握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创作出满足人们文化生活和娱乐的作品,进而扩大戏曲艺术的消费群体。与30多年前的辉煌相比,当代地方戏生存现状令人担忧。现代科技和传播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单一的娱乐方式,看戏、听广播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人们拥有多元化的娱乐方式,地方戏曲的受众在急剧减少,戏曲市场份额也在减少;传统的剧目已经让受众产生审美疲劳,满足不了当下人的审美,最终结果是失去了观众。以山东吕剧为例,观众的流失导致吕剧演艺市场的流失,市场的流失导致收入的减少,没有收入就不能对吕剧进行创新和改革,就没有好的剧本,没有好的剧本就没有受众,没有受众就没有市场,形成了恶性循环。市场的不景气导致专业剧团不能支付正常的办公经费,只得精简人员来维持基本的开销。人才的流失,导致吕剧出现传承无人、发展缓慢的局面。没有消费者就没有市场,没有观众,吕剧也就越不被关注;越是不被关注,吕剧的发展就越缓慢。山东各地方戏其他剧种也和吕剧的发展相似,下面从三个方面来梳理当代地方戏艺术接受群体。
一是中老年人群体。对地方戏的审美接受主要体现在地方戏选题的本土化和戏曲故事内容的朴实无华以及表现生活的原汁原味,问到老年人为什么痴迷于当地的地方戏曲,回答大多都一样,亦即地方戏曲来自于民间艺术,散发着浓郁的地方风味,听起来就像闲聊一样;戏曲故事大多取材于民间故事,主要表现家庭伦理、风土人情及其儿女情长,老百姓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和社会理想都通过这种艺术形式表达和宣泄出来。艺术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地方戏曲中鲜明的人物个性,不仅仅表现在舞台上,也反应了现实社会中的某些生活现象,老一辈的会把现实中的人物和戏中的人物对号入座,表达出自己的喜欢、悲伤、同情甚至厌恶。中老年人群体对地方戏的审美接受还与山东地方戏所承载的齐鲁文化“礼”“仁”“孝”等伦理传统密切相关。老年人能从地方戏中受到齐鲁文化“礼”“仁”“孝”伦理道德的洗礼,能看到戏曲艺术形象中所体现的山东人淳朴敦厚性格。所以,从50、60年代受山东地方戏熏陶走过来的中老年戏曲爱好者,听一曲、唱一段自己熟悉的地方戏,不仅仅是他们的爱好和享受,更是他们表达情感的一种形式和方式。
二是业余表演者群体。艺术都有自己的追随者,可以把这些追随者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的爱好者,他们只是对其故事内容或其表面的东西吸引;另一类是研究伴奏、唱腔和舞台表演并且进行模仿和表演,我们可以把这一类统称为业余表演者。业余表演者对地方戏的接受与追随,主要是痴迷于戏曲艺术优美的伴奏、柔婉的唱腔和多姿多彩的舞台形象。首先是优美的伴奏,比如吕剧,从早期的“化妆扬琴”来说,最初的乐队都比较简单,文场常用的乐器有坠琴、扬琴、二胡、笛子等;武场常用的有板鼓等。现在多采用中西混合的演奏方式,表现力得到提高④。坠琴是吕剧中的主要伴奏乐器,可以演奏滑音。它有音域宽广、音量大和音色独特的特点。扬琴在乐队中仅次于坠琴。该乐器的余音长,在乐队中还起到校音的作用。吕剧中简单的伴奏乐器却能演绎化蝶的凄美、窦娥的怨愤、白娘子的悲伤和貂蝉的伤心等等,有人痴迷吕剧的伴奏,原因就在这里。其次是柔婉的唱腔,仍以吕剧为例,多采用当地方言演唱,男女腔均属于同腔同调都以本嗓自然发音为主,在表演时演唱中有念白、念白中有演唱交替进行,听起来很顺畅。在润腔方法上,吕剧语言注重突出本嗓及地方语言的自然本色。根据词义和语音走势的需要,常使用滑音、颤音和顿音等,使唱腔更加丰富。再者是多姿多彩的舞台形象,许多地方戏虽然已经有一些行当划分,但并没有严格区分,演唱的人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来选角色演唱。所谓“有角色,没行当”即谓表演自由,多采用生活化的动作来完成舞台的处理,具有生活化的演出风格。这对于地方戏业余爱好者来说可谓易学易唱易演。
三是青少年儿童接受群体。青少年特别是儿童对一些地方戏没有系统的概念,但是这一群体的部分人对地方戏曲如醉如痴,这其中主要是深受家庭或是长辈的影响,或是出于艺术教育的原因,也与当地浓厚的戏曲艺术氛围有关。首先是家庭艺术熏陶,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人们会定时守在收音机旁边听某一地方戏曲节目,即使节目再晚也常常会坚持把戏听完。在劳动的时候,人们自然地会哼两句来解乏;农闲的时候还会自发组织班子,在本村或是邻村交流演出;浓厚的艺术氛围已经包围了许许多多家庭甚至整个乡村和城镇。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受到长辈的感染和熏陶,自然而然地爱听、能唱,虽然现在村村有戏听、人人都会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是许多地方戏由父传子、子传孙的感染力却没有消减。其次是区域艺术氛围,比如吕剧,吕剧起源于现在的东营市市东营区牛庄镇,因此东营也被称为“吕剧故乡”。在东营,除了有专业剧团外,还广泛活跃着很多业余表演团队。广饶县吕剧团是东营市比较有名气的吕剧团,每年要下乡演出200场以上,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在东营,除了市级和县级的专业演出剧团外,还存在大量的庄户剧团。这些庄户剧团在基层农村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牛庄镇拥有大量的庄户剧团,同时也是吕剧最活跃的地区,所以有“吕剧窝子”之称。据统计,东营区共有庄户剧团60多个,都是由吕剧迷们自己组织的,最大的班子有30人,小的有10人甚至几个人。整个牛庄镇被包围在吕剧的氛围中。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出现了很多小戏迷是很正常的。再者是艺术素养的开发和教育,地方戏具有多元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娱乐上,还体现在教育价值上。地方戏曲能培养青少年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同时,许多戏曲又是集歌、舞、剧为一体的表演形式,能提供给人们更好的艺术享受,提高人们的审美趣味。
地方戏要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向市场。只有为市场和消费者提供合格的演艺产品,只有满足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即只有赢得市场才能自救自强。就戏曲艺术自身发展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当代地方戏发展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使之真正成为这个时代需要的能够反应这个时代的大众艺术。就现实而言,当代地方戏面临的叫好不叫座的主要原因,在于当代人的娱乐方式和文化消费需求的改变,电影、电视、网络游戏等以当代新美学形态借助新媒体新技术快速俘获了大众消费群体,而传统地方戏从故事内容到表演形式再到市场推广则严重滞后⑤。
地方戏的图存、发展必须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是地方戏曲自身的定位问题。地方戏之所以是“地方”戏,一是在于地方戏曲唱腔的地方化,地方戏原本就是倚傍于地域色彩浓厚的地域文化,尤其是当地方言,方言始终是地方戏曲的重要支撑。现在交通的便利和信息传播的便捷以及普通话的推广,许多方言及其代表的地域文化受到巨大冲击。地方戏的地方方言、音韵系统背后是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乡土魅力,地方戏曲的爱好者所钟情的本质上就是这种地域文化和乡土魅力,尤其是对这种家乡文化的自我认同。二是当代地方戏的创新与继承的问题,地方戏重视通过戏曲传统艺术魅力吸引观众,但恰当的“变通”则更有利于戏曲的传承和发展,这种“变通”就是创新,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传承还是创新,都是为我所用,为消费大众服务,让戏曲艺术能够感动和激励当代人,能够启迪当代人。比如白先勇对于牡丹亭的改编,艺术家通过对汤显祖原著的整理,完全继承原著的唱词,精心创作了以“梦中情”、“人鬼情”和“人间情”为核心的青春版剧本,启用青年演员,体现原著“至情”的精神,契合了当代年轻人的情爱观;在音乐体制上,吸取歌剧音乐创作技法,一改传统昆曲唱腔冗长、节奏缓慢的特点,采用西方歌剧主题音乐形式,启用青年音乐人在唱腔和旋律上进行大胆创新与突破,将西方歌剧与传统昆曲融合,并在唱腔中加入大量幕间音乐和舞蹈音乐,同时剧中角色从主演、次角到龙套,全部由年轻人担纲,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⑥。三是地方戏曲的艺术性和娱乐性问题,无论是山东地方戏还是山东以外的其它传统戏曲,在某一个时期,都曾经有过万人空巷的盛况,这里面既有政治和社会的力量,但是无疑也有着更多的娱乐性因素,其实传统戏曲就是起源于民间娱乐。但是当今传统戏曲每每以“传统艺术”、“国粹”的名义出现,高高在上,让人敬而远之,许多从事戏曲创作和表演的创业者也常常以“艺术家”身份自居,架子十足,而忘记了戏曲娱人悦性的本分所在,这实在不利于传统戏曲和地方戏的发展。
其次是地方戏曲的传播问题。当代地方戏市场化程度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戏曲从业人员的认识问题,从体制内走出来的戏曲演艺人员,那种习惯于服从长官意志、习惯于政治任务式的创作,其主动性远远滞后当今这个文化消费竞争激烈的大众文化时代,当代地方戏演艺市场萎缩的现实一方面固然是作品缺乏感染力,另一个重要方面则是戏曲从业人员面对市场的不作为。就是说,在当代以网络影视游戏为主的娱乐居室化时代,戏曲舞台艺术显然已经被边缘化了,戏曲从业人员不仅要创作,还要负责和加强演出营销和宣传,近几年的戏曲演艺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从山东吕剧《补天》的演出到浙江甬剧《典妻》的成功再到昆剧青春版《牡丹亭》的市场成功都证明了这一点。正如当代著名戏曲艺术家罗怀臻所言:戏曲艺人那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清高早该丢掉了,当代社会已没有这种清高的条件了,戏曲艺人要有一种自觉意识,即创作要吸引当代人,作品完成以后怎么向别人介绍,怎么去找到这个作品的观众,同样重要⑦。
[注释]
①孙守刚:《山东省地方戏丛书》,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2年版,第137页。
②常会学,孟娟:《地方戏曲保护与传承需破三重困境——山东地方戏现状调查》,《中国文化报》,2012年4月13日。
③张秋艳:《剧团的“现代”转换》,《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年第8期,第129页。
④白庚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戏曲传承》,《当代戏剧》, 2009年第5期,第56页。
⑤施惟达,李炎:《文化与商业:民族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3页。
⑥常文丽:《论地方戏曲的保护和创新发展》,《中国戏曲》,2014年第1期,第37页。
⑦魏明伦,王仁杰,罗怀臻:《中国戏曲在当代的思考》,《光明日报》,2006年12月1日。
[责任编辑:王 戎]
本文为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山东地方戏生存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2CWYJ23)之阶段性成果。
张慧(1958-),女,济南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G124
A
1003-8353(2015)07-008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