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南沧源县白背飞虱种群发生特点

2015-03-23 07:23赵秀兰李秋阳
植物保护 2015年5期
关键词:白背飞虱虫量若虫

赵秀兰,李秋阳

(云南省沧源县植保植检站,沧源 677499)

沧源县地处云南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其中山区占99.2%,耕地面积29 603.21hm2。年均温17.4 ℃,年均降雨量1 763.5mm。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 700hm2,主要种植早、中、晚稻。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áth)]是滇西南沧源县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其成、若虫直接刺吸稻株汁液,造成水稻生长缓慢,分蘖延迟,瘪粒增加,为害严重时,造成稻株枯死,呈“虱烧”状[1]。近年来,其发生频率、发生面积及危害损失均跃居水稻害虫之首。2007-2013年,发生面积分别为2 853、2 675、4 047、4 393、3 200、3 631和2 587hm2,累计发生面积23 386hm2,年均发生3 341hm2。本文通过对滇西沧源县2010-2013年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发生特征分析,以了解该害虫的田间种群动态特点,为制定综合防治策略和测报及防治提供依据[2]。

1 材料与方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稻飞虱测报调查规范(GB/T 15794-1995)》要求,采用灯光诱测、田间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的白背飞虱数据作为研究材料,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制图均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 软件进行。

1.1 越冬调查

选若干地点(5~10 个点),每点每次取再生稻或落粒稻、稻桩、早稻秧苗等各100 m2,共400 m2。采用33cm×45cm 的白瓷盘进行盘刮,每块田刮20 盘,分别记录白背飞虱低龄和高龄若虫及成虫数,并折算每667m2虫量。

1.2 灯光诱测

采用佳多牌智能虫情测报灯作为观测工具,用20 W 黑光灯为诱虫光源,测报灯安装固定在2m 高的基台上,安装位置处于成片稻田中央,远离其他光源。利用光控装置每天天黑时自动开灯,天亮时自动关灯,进行全年观测。逐日将诱得的成虫计数,并区别种类与性别。虫量很大时,分格取样,折算总虫量。同时记录开灯时的天气状况。

1.3 秧田调查

从秧苗3 叶期开始至移栽前结束,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各类型秧田2~3 块,用33cm×45cm 的白瓷盘,盘刮法随机取样,每块田刮20 盘,即刮即数,分别记录白背飞虱低龄和高龄若虫及成虫数,并折算每667m2虫量,每隔5d调查1 次。

1.4 本田调查

水稻栽插后返青至黄熟期结束,选有代表性的稻田3~5 块定点调查(田间百丛虫量达2 000头以上用药防治),采用平行双行跳跃式取样,根据各个时期的虫口密度而定:每丛低于10 头时,查50~100 丛;大于等于10 头时,查25~50 丛。采用33 cm×45cm 的白瓷盘拍查,计数成、若虫数量。

1.5 发生程度分级

根据田间虫口密度(百丛虫量)及该密度所占总面积的百分率划分发生程度。分级标准如表1。

表1 水稻田白背飞虱发生程度分级Table 1 Occurrence grading of Sogatella furciferain rice fields

2 结果与分析

2.1 越冬特点

越冬调查区域:勐董、勐角、勐省等低热河谷坝区,对再生稻、落粒稻、稻桩和早稻秧苗进行盘拍或盘刮调查,结果见表2。

常年越冬区域,11月至翌年2月均能采集到少量的白背飞虱虫源,以若虫为主,其次是成虫。白背飞虱在海拔944~1 244m 的区域均能越冬,其越冬虫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生境条件,一般低洼积水,冬季再生苗、落粒苗长势较好的地方越冬虫量多,反之,在海拔1 244 m 以下的越冬区域,不论海拔高低,若干旱缺水,稻桩枯死,再生苗或落粒苗长势差的地方越冬虫量就少。再生稻、落粒稻、早稻秧苗和稻桩是主要的越冬场所。不同生境虫口密度不同。4 年中,查到越冬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再生稻>落粒稻>早稻秧苗>稻桩,最高虫量分别为756、550、533和334 头/667 m2。该稻区由于耕作制度的改革,取消冬秧,早稻2月上旬育秧,扩大冬早蔬菜和小春复种,加之农闲田进行翻犁板田,虽然该稻区有一定的越冬虫源,但白背飞虱仅能在低凹潮湿的稻田中越冬[3]。

2.2 灯下种群数量消长

灯下成虫始见期一般为3月上旬至4月中旬,终见期一般为11月,少数为12月。2010-2013年,灯下始见日依次为3月8日、3月23日、3月23日和4月12日,其中2010年迁入最早。各年全年累计诱虫量依次为17 764、8 158、18 590和2 538头。

表2 沧源县白背飞虱越冬情况(2010-2013年)Table 2 The overwintering of Sogatella furciferain Cangyuan County

监测数据表明,灯下诱虫数量4 年基本一致,出现明显的双峰现象(图1)。第一高峰期为5-6月,第二高峰期为9 月,与邵先强等[4]的研究相同。2010-2012 年,灯下始见期较早,迁入峰次多,虫峰出现时间提前,高峰期迁入虫量大且集中在5-6月,此期诱虫量分别占全年诱虫总量的50.10%、85.20%、80.68%。2013 年灯下始见期偏晚,迁入峰次少,第一迁入高峰为6月,比往年推迟,虫量少,占全年总虫量的28.64%,第二迁入高峰为9月,占全年诱虫总量的57.76%,但单灯单日虫量没有过千。此时,早、中稻已收获,不造成危害,仅对再生稻和晚稻有一定的影响。

图1 2010-2013年云南省沧源县白背飞虱灯下虫量Fig.1 Fluctuation of light-trap catching of Sogatella furciferaadults in Cangyuan County in 2010-2013

2.3 田间种群动态

2010-2013 年,在勐董镇芒那、永和村进行系统调查,从秧苗3叶期开始至移栽前结束。结果表明:秧苗揭膜后,3 月20 日左右秧田出现白背飞虱成虫。秧田期未作防治的田块,4 月上旬移栽前虫量上升,如4月10日,4年虫量分别为5 569、1 133、5 803、2 935 头/667 m2。此期本地高温干旱,白背飞虱繁殖较快,秧苗往往带卵块移栽到大田。

农户大田系统调查从早稻返青期开始至黄熟期结束。调查结果显示:一般第一代发生期为4月上旬-5 月上旬,4 月下旬-5 月上旬为第一代高峰期;第二代发生期为5月上旬-6月上旬,高峰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各年度两代之间的时间间隔基本一致,约为30d左右。第一代发生期早,第二代发生期也会相应提前。

发生量:田间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图2),2010年由于迁入早(图1),田间第一代百丛虫量最高峰出现也最早,为4月25日;5月30日就出现第二代高峰,虫量达到1 447 头/百丛;2011年虫量最高峰出现在6月上旬至6月中旬的第二代,6月15日调查虫量为1 181 头/百丛;2012 年最高峰出现在5 月15日的第一代高峰期,虫量2 689 头/百丛,为4年中最高。2013年最高峰出现在第一代期间的5 月中旬至6月中旬,5月25日调查虫量最高,仅有288头/百丛,为虫量最少的年份。2010-2013 年从第一代至第二代的种群增长倍数分别为2.56、2.17、5.25和1.11。各年防治时间和措施的不同可能是造成发生动态格局不一致的主要原因之一。

发生程度:白背飞虱发生程度的划分主要依据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两方面的数据确定,系统调查田块一是面积小,二是农户的承包田,因防治的原因不能完全反映整个稻区的发生情况。2010 年系统调查田块最高虫量为5 月30 日的1 447 头/百丛,仅达中等发生程度,但是在全县稻区普查5次,其中2次百丛虫量达2 600~2 800余头,3次大于3 000头,代表面积大于20%,最高为10 220头,全县发生面积为4 393hm2,占水稻面积的85.6%,所以,2010年确定为重发生年。2011年为中等发生年,系统调查最高虫量1 181头/百丛,大田普查与系统调查相吻合。2012年系统调查田最高虫量2 689 头;大田普查4次,1次为中偏重,3次为重发生,代表面积大于20%,总体确定为重发生年。2013年系统调查最高虫量为288 头/百丛,大田普查4 次,百丛虫量1 000头以下,均为中偏轻,确定为中偏轻发生年。

图2 2010-2013年云南省沧源县白背飞虱田间种群消长Fig.2 Population dynamics of Sogatella furcifera adults in the field in Cangyuan County in 2010-2013

总体发生特点:本地3-4 月田间90%以上为成虫,5-6月95%以上为若虫,7月中旬70%左右为若虫,8月上旬若虫占40%左右。白背飞虱主要为害早中稻,成虫迁入后在田间即成优势种群,此后8~10d内虫量激增,一般年份田间虫量高峰出现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主要为害分蘖至孕穗中期的水稻,7月10日以后,随着成虫大量羽化和迁出,种群数量迅速下降,此后种群数量逐渐消减,与吕芬等[5]的研究一致。

用4 年系统调查秧田累计虫量与大田累计虫量进行回归分析,相关系数r=0.712 9,回归方程y=1 252.51+0.056 3x;经t检验,t=1.437 5,0.05水平下t值4.303,P>0.05,差异不显著。秧田最大虫量与大田最大虫量之间回归方程y=623.63+0.080 9x,相关系数r=0.892 1,t=2.792 5,0.05水平下t值4.303,P>0.05,秧田最大虫量与大田最大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

研究表明,秧田虫量大,如果在大田期进行防治,发生程度仍会降低;因白背飞虱暴发性的特点,如果防治不及时或根本不防治,前期很少的虫量仍会大量繁殖造成危害。再者,白背飞虱具有落地成灾现象,成虫迁入后刺吸稻株汁液及产卵器产卵破坏稻株组织都会造成植株发黄枯死,且本地5-6月受西南气流影响为连续降雨过程,白背飞虱随气流不断迁入,加之雨水造成防治工作难以开展,如1996年,单灯单日虫量过千的出现21d,最大虫峰日为5月29日和30日,分别为15 585头和35 040头;1998年单灯单日虫量过千的出现20d,最大3次虫峰日为5月22、28日和6 月21 日,虫量分别为10 432、26 240、27 861头,两年因5-6月不打药防治,水稻出穗后虫口密度过大时才防治,造成100多hm2稻谷绝收,损失产量123万kg。实践表明,本稻区5-6月成虫大量迁入期,若田间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指标的需要进行药剂防治。

3 小结与讨论

2010-2013 年,田间调查结果表明,白背飞虱成、若虫可以在滇西沧源县海拔1 244 m 以下的坝子(山间平原)存活。再生稻、落粒稻、早稻秧苗和稻桩是越冬虫源主要的栖息场所。不同生境虫口密度不同,一般以在再生稻和落粒稻上越冬为主。但是本稻区由于复种等诸因素的影响,越冬场所越来越少,虫量也少,越冬虫源构不成大田为害的主要虫源。早期虫源主要是随气流、降雨而迁飞的境外虫源。早秧田前期虫态主要以成虫为主,重发生年秧田后期出现若虫数量激增现象。

低龄若虫是田间发生危害的主要虫态,5 月下旬至6 月下旬,田间若虫占总虫量的89.2%~99.5%。2010-2013年的灯下监测数据表明,白背飞虱灯下诱虫数量第一高峰期在5-6月份,第二高峰期在9月份。重发生年,如2010年,灯下始见期较早,迁入峰次多,虫峰出现时间提前。4 月25 日调查分蘖初期的水稻,百丛虫量达1 007 头,高峰期迁入虫量大。田间虫量最高峰出现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此时正值水稻分蘖至孕穗初期,7月上旬以后,田间种群数量逐渐下降[4]。重发生的2010年和2012年,田间种群高峰期提前,属于“落地成灾”型;而较轻发生的2013年,田间种群第1代密度低而且高峰期推迟,出现在5月中旬水稻分蘖期,之后也没有出现为害高峰期,这与往年相比有很大差异,是田间为害最轻的一年。田间种群数量没有明显的高峰期,迁入量极低可能是重要原因。这些发生规律表明,秧田和5-6月是白背飞虱发生的主害代,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根据监测结果,建议在秧苗移栽前10d左右,虫口密度达防治指标的使用杀虫剂如吡蚜酮、吡虫啉、噻嗪酮等,进行药剂防治压低虫口基数和减少秧苗带卵,重点防治5-6月主害代。水稻害虫的治理应从稻田生态系统整体和特点出发,变单纯的害虫防治为生态调控,既要充分培育和利用以稻田蜘蛛为主的天敌自然控制作用,也要适时采取适当的措施调节害虫密度和益害比,以减少经济损失和加强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6]。积极推广抗耐虫品种和保护利用蜘蛛、黑肩绿盲蝽、黄腿螯蜂、线虫等天敌资源是可持续治理白背飞虱的重要措施,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只有在密度高于防治指标而且天敌不足以有效控制害虫时,才考虑使用必要的化学农药。

[1]沈君辉,尚金梅,刘光杰.中国的白背飞虱研究概况[J].中国水稻科学,2003,17(S1):7-22.

[2]闫香慧,刘怀,赵志模,等.重庆秀山县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种群发生规律研究[J].植物保护,2012,38(1):128-132.

[3]中日稻飞虱越冬考察组.云南稻飞虱冬季虫源考察[J].云南农业科技,2000(4):3-6.

[4]邵先强,陈仕荣,金道超,等.水稻白背飞虱灯诱种群数量动态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8):1572-1574.

[5]吕芬,黄新动,翟秀英.白背飞虱种群动态分析及综合防治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6,31(9):1917-1918.

[6]缪勇,高希武,江俊起,等.沿淮中稻害虫优化防治技术研究[J].植物保护,2013,39(6):170-175.

猜你喜欢
白背飞虱虫量若虫
广西野生稻Y11抗白背飞虱QTL定位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南安市白背飞虱发生的气象条件及虫源地分析*
平铺镇近20年来白背飞虱发生特点、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滇西南稻区白背飞虱种群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
人工养殖美洲大蠊若虫的肠道消化酶活性研究
美洲大蠊幼龄若虫肠道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安徽北部小麦田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及田间防治试验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棉盲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