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伟,蒋春先,张超锋,王居友
(1.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植保植检站,达州 635002;2.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成都 611130;3.四川文理学院,达州 635000)
稻飞虱是我国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其中具有迁飞习性的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áth)]和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ål)是为害我国水稻的主要飞虱种类。受季风环流影响,稻飞虱在我国每年春夏自南向北迁飞,秋季自北向南回迁[1-3]。稻飞虱的大规模迁飞特性使其为害具有突发性和暴发性,短时间内出现大量虫源,往往猝不及防,常常造成降虫地“落地成灾”的局面[3-4]。另外,由于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和不合理施药等,使稻飞虱在大区域范围内为害加重和猖獗频率上升[5-6]。对其种群数量进行长期系统的监测,是实现稻飞虱准确预警及有效防控的前提。
由于稻飞虱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灯光诱测是其种群监测的重要途径。生产上,采用200 W 白炽灯或20 W 黑光灯为标准光源开展灯光诱测[7]。2002年起,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成为生产上监测稻飞虱的主要工具之一。而灯光诱测存在着易受电源、光源、地势条件及天气的影响和易发生故障等问题,导致数据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测报准确性。因此,丰富监测手段,积极探索和开发适宜非灯诱区对稻飞虱成虫监测的简化实用的新型工具和技术,对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粘虫板是利用昆虫对某种颜色的趋性进行害虫监测和防治的一种技术,具有绿色、环保、简便等优点,在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Westwood)]、绿盲蝽[Apolyguslucorum(Meyer-Dür)]、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lanchard)、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vitis Gothe)等多种害虫上有很好的应用[8-11]。刘敏等利用黄色粘虫板对一代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Fallén)]发生动态进行了研究,发现黄板对灰飞虱诱集能力强,在灰飞虱高峰日预测与测报灯结果一致,可应用于一代灰飞虱的测报[12]。由于白背飞虱具有趋嫩绿的习性,稻丛生长茂密嫩绿的稻田白背飞虱发生严重[13]。为研究粘虫板对水稻稻飞虱成虫的诱集监测作用,本试验采用嫩绿粘虫板和灯光诱集两种方法对水稻稻飞虱成虫的诱集监测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期为丰富监测手段、提升非灯诱区的监测预警能力等提供试验依据。
粘虫板选用浙江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嫩绿黏性塑胶板(简称嫩绿粘虫板),其可见光波长为550nm,反射光率58%,型号为CB_G_PP26,厚度为0.3mm±0.02mm,规格为26cm×30cm,胶黏度不低于75000cps。对照灯测工具选用在全国广泛使用的河南佳多科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自动虫情测报灯(JDA 型),光源为200 W 白炽灯(可见光波长460~680nm),开关灯时间为自动感光。
试验于2014年5-8月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河市镇万河村10社稻飞虱虫情监测点进行(31.16°N,107.43°E)。该监测点常年种植一季中稻,并采用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进行稻飞虱虫情监测。选择有代表性的生长势较好的移栽本田3块,作为嫩绿粘虫板诱集稻飞虱成虫监测稻田,每块稻田各悬挂粘虫板3张,共悬挂粘虫板9张。为方便监测人员随时调查操作,在每块稻田田埂相对居中位置,将每张嫩绿粘虫板固定悬挂在细木棒(支架)上,并插入距离田埂边50cm 左右的田中位置,每张嫩绿粘虫板之间间隔距离不少于5m,粘虫板面向田埂,粘虫板高于水稻植株0.2~0.3m,在连续调查统计2次结束后更换一次粘虫板。
试验期内,虫情测报灯下每隔7d左右取虫1次,逐日统计其诱集的稻飞虱种类及数量。灯诱调查的同时,对3块稻田的9张粘虫板进行同期对比调查,统计此期内各粘虫板诱集到的稻飞虱种类、数量及其他非靶标昆虫。调查结束用镊子将粘虫板上的昆虫清理干净。记录每日温度、湿度、降雨、风力、风向等气象因子。比较分析两种监测诱集方法对稻飞虱成虫的诱集效果,并分析气象因子和非靶标生物对粘虫板诱虫效果的影响。
采用SPSS 17软件对粘虫板诱集和灯光诱集数据进行配对数据t检验、一元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
2.1.1 对3种稻飞虱的诱集效果
由表1可知,2014年5-8 月粘虫板和测报灯分别诱集稻飞虱873头和955头。其中白背飞虱为优势种群,粘虫板和测报灯诱集白背飞虱所占比例分别为85.11%和68.06%。诱集灰飞虱数量次之,分别占诱集稻飞虱总量的13.79%和31.52%。诱集褐飞虱数量最少,两种方法诱集褐飞虱比例均小于1%。6月中旬、7 月中旬初及7 月下旬末,粘虫板和测报灯均出现了3次诱虫高峰,两种方法总的诱虫量随时间变化趋势曲线基本同步或趋于一致(图1)。配对数据t检验表明,两种方法对稻飞虱诱集效果无显著差异(P=0.7314>0.05)。对两种方法诱虫量+1取对数(为避免对0取对数)后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灯诱虫量(y1)和粘虫板诱虫量(x1)存在极显著线性关系,可用方程y1=0.780x1+0.376(r=0.649,P=0.0001<0.01)进行拟合。
表1 2014年5-8月嫩绿粘虫板和测报灯对稻飞虱成虫的诱集效果(四川达川)Table 1 The attractive effects of tender green sticky traps and light traps on rice planthopper adults during May-August,2014(Dachuan,Sichuan)
图1 2014年5-8月嫩绿粘虫板和测报灯诱集稻飞虱成虫总量(四川达川)Fig.1 Catches of tender green sticky trap and light trap on rice planthopper adults during May-August,2014(Dachuan,Sichuan)
2.1.2 对灰飞虱的诱集效果
如图2,2014年5-8月粘虫板诱集灰飞虱122头,小于测报灯的301头。两种方法监测灰飞虱始见期一致。就诱虫峰而言,测报灯在6月中旬、7月中旬和7月下旬共监测到3次灰飞虱高峰;而嫩绿粘虫板在6月中旬和7月下旬共监测到2次诱虫高峰,且峰形不及测报灯明显。配对数据t检验表明,两种方法对灰飞虱诱集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41 1<0.05),粘虫板对灰飞虱诱集效果不及灯诱。对两种方法诱虫量+1 后取对数(为避免对0取对数)后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灯诱虫量(y2)和粘虫板诱虫量(x2)存在极显著线性关系,可用方程y2=0.853x2+0.380(r=0.619,P=0.003 0<0.05)进行拟合。
图2 2014年5-8月嫩绿粘虫板和测报灯诱集灰飞虱成虫数量(四川达川)Fig.2 Catches of tender green sticky trap and light trap on Laodelphax striatellus adults during May-August,2014(Dachuan,Sichuan)
2.1.3 对白背飞虱诱集效果
由图3可知2014年5-8月粘虫板诱集白背飞虱共743头,较测报灯多93头。两种方法均监测到白背飞虱虫量高峰3次,诱虫峰期一致。测报灯监测白背飞虱始见日早于粘虫板。在6月中旬水稻分蘖盛末期及7月中旬水稻孕穗期,粘虫板对白背飞虱迁入高峰的诱虫监测效果比测报灯更为明显,而水稻生长后期测报灯诱集白背飞虱数量大于粘虫板。配对数据t检验表明,两种方法对白背飞虱诱集效果无显著差异(P=0.7017>0.05)。对两种方法诱虫量+1取对数(为避免对0取对数)后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灯诱虫量(y3)和粘虫板诱虫量(x3)存在极显著线性关系,可用方程y3=0.893x3+0.035(r=0.901,P=0.000 1<0.01)进行拟合。
图3 2014年5-8月嫩绿粘虫板和测报灯诱集白背飞虱成虫数量(四川达川)Fig.3 Catches of tender green sticky trap and light trap on Sogatella furcifera adults during May-August,2014(Dachuan,Sichuan)
2.1.4 对褐飞虱的诱集效果
2014年5-8月粘虫板和测报灯两种方法诱集褐飞虱数量均很少,分别为8头和4头(图4)。粘虫板监测褐飞虱始见日早于测报灯。配对数据t检验表明,两种方法对褐飞虱诱集效果无显著差异(P=0.216 2>0.05)。对两种方法诱虫量+1取对数(为避免对0取对数)后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灯诱虫量(y4)和粘虫板诱虫量(x4)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可用方程y4=0.457x4+0.011(r=0.619,P=0.010 6<0.05)进行拟合。
图4 2014年5-8月嫩绿粘虫板和测报灯诱集褐飞虱成虫数量(四川达川)Fig.4 Catches of tender green sticky trap and light trap on Nilaparvata lugens adults during May-August,2014(Dachuan,Sichuan)
2.2.1 气象因子对嫩绿粘虫板诱集效果的影响
试验期内最低气温11 ℃,最高气温40.3 ℃,风力1~4级,雨日为37d,占33.64%。在监测到的3次诱虫峰期间均出现了日降雨量大于50 mm 的暴雨天气,最大降雨量为8月9日,达99.9mm。在6月12-19日及8月5-12日均出现了持续4d的降雨过程,在如此气象条件下,粘虫板对稻飞虱成虫仍具有明显的诱测效果。据相关分析,两种方法诱集稻飞虱数量的差异,与诱虫期间是否有降雨(P=0.642 2>0.05)、持续降雨天数(P=0.950 2>0.05)及最大降雨级别(P=0.672 6>0.05)之间无显著相关。因此气象因子,特别是降雨对两种方法诱虫量差异影响较小。
2.2.2 非靶标昆虫对嫩绿粘虫板诱测稻飞虱效果的影响
嫩绿粘虫板诱捕到的其他非靶标昆虫主要为蚜虫、蝇类、瓢虫(多为龟纹瓢虫)、叶蝉(白翅叶蝉、电光叶蝉、黑尾叶蝉)等昆虫,目测以蚜虫诱量相对较大,其余非靶标昆虫诱量少。非靶标昆虫占据粘虫板空间有限,且虫体特征易辨别区分,对稻飞虱的继续诱测无不利影响。
利用昆虫趋光性进行害虫监测和防治,不同昆虫敏感的波长范围不同,表现出对不同颜色的趋性不同[14],如绿光对金龟子、黄光对蚜虫有较强的诱集效果[15-16]。本研究利用稻飞虱趋嫩绿的特性,采用嫩绿粘虫板对稻飞虱进行诱集监测,结果表明,此方法诱集监测白背飞虱效果明显,诱虫量与测报灯诱虫量无显著差异,诱虫峰与灯诱趋势基本同步或趋于一致。嫩绿粘虫板对水稻生长前中期白背飞虱迁入虫峰的监测优于测报灯,表现为迁入高峰期诱量多和峰形明显。由于该试验地区常年以迁飞性白背飞虱为主害种群,褐飞虱与其混发或少量发生[17],常年褐飞虱迁入时期迟、诱虫量少,2014年监测仍存在这一特点,水稻生育期两种方法诱集褐飞虱总量均小于10头。因此,嫩绿粘虫板对褐飞虱的诱集效果还需继续研究。嫩绿粘虫板对灰飞虱诱集效果较测报灯差,可能是灰飞虱对嫩绿色趋性弱于对测报灯光源波长的趋性。而刘敏等利用黄色粘虫板(可见光波长575nm±10nm)对灰飞虱发生动态进行了研究,发现黄板对灰飞虱诱集能力强[12]。郝立武等研究表明黄色粘虫板(可见光波长575nm±10 nm)对春玉米田灰飞虱的诱集效果极显著高于绿色粘虫板(可见光波长520nm)[18]。因此,不同波长色板对稻飞虱的诱集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表明,嫩绿粘虫板对白背飞虱有较好的诱集作用,具有在非灯诱监测区应用推广的潜力。为便于监测人员操作和提高诱集监测效果及现代化程度,可在固定嫩绿粘虫板等装置上进行改进和提高。如遇空气中多浮尘的天气,会降低嫩绿粘虫板的黏性,可能会对诱捕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不改变此法监测原理基础上,可适当改进和增设一些相应监测装置,一是在设备上端增设简易的防雨防尘板,减少雨水和浮尘对黏胶的影响;二是在插入的支架上设计生产一种便于悬挂和更换粘虫板的固定螺帽装置,进一步提高害虫监测效率和规范化程度;三是必要时,可对嫩绿粘虫板配置实时自动监测摄影仪,提高监测的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和规范化水平。除了粘虫板监测装置的改进外,还应探索不同规格和波长的色板诱虱效果研究,开展粘虫板诱虱数量与田间发生虫量、达标虫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相关性研究,建立防治模型等。
[1]全国白背飞虱科研协作组.白背飞虱迁飞规律的初步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1,14(5):25-31.
[2]程遐年,陈若篪,习学,等.稻褐飞虱迁飞规律的研究[J].昆虫学报,1979,22(1):1-21.
[3]沈君辉,尚金梅,刘光杰.中国的白背飞虱研究概况[J].中国水稻科学,2003,17(S1):7-22.
[4]全国褐稻虱科研协作组.我国褐稻虱迁飞规律研究的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1981,14(2):52-59.
[5]唐启义,胡国文,唐健,等.白背飞虱猖獗频率增加与杂交稻面积增加的关系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20(5):456-459.
[6]Zhu Z R,Cheng J A,Jiang M X,et al.Complex influence of rice variety,fertilization timing,and insecticide on population dynamics ofSogatellafurcifera(Horvα'th),NilaparvatalugensStål(Homoptera:Delphacidae)and their natural enemies in rice in Hangzhou,China[J].Journal of Pest Science,2004,77(2):65-74.
[7]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5749-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稻飞虱测报调查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8]侯茂林,卢伟,文吉辉.黄色粘虫板对温室黄瓜烟粉虱成虫的诱集作用和控制效果[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9):1934-1939.
[9]蒋月丽,魏永平,汪晓光.系列粘虫板对美洲斑潜蝇和温室白粉虱诱捕效果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7,16(2):237-240.
[10]高宇,孙晓玲,边磊,等.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在茶园中的活动规律研究[J].北方园艺,2013,37(16):134-136.
[11]王丽丽,王洪涛,刘学卿,等.不同颜色粘虫板对葡萄园绿盲蝽的诱集效果[J].果树学报,2014,31(2):288-291.
[12]刘敏,许佳君,沈雁君.黄色粘虫板在1代灰飞虱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12,32(8):45-46.
[13]刘芹轩,吕万明,张桂芳.白背飞虱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2,15(3)59-66.
[14]张纯胄,杨捷.害虫趋光性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J].华东昆虫学报,2007,16(2):131-135.
[15]鞠倩,曲明静,陈金凤.光谱和性别对几种金龟子趋光行为的影响[J].昆虫知识,2010,47(3):512-516.
[16]胡小敏,王云虎,林星华,等.蚜虫对不同色卡敏感性及对不同波长黄色粘虫板趋性[J].西北农业学报,2011,20(9):190-193.
[17]曾伟,李仁江.达州地区历年水稻稻飞虱发生演变规律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11,31(6):38-41.
[18]郝立武,穆鸿雁,刘保申,等.不同颜色色板对春玉米田灰飞虱的诱集效果[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1):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