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卫
摘 要:运用相关与回归、主成分与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广东省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的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交通运输的发展建设对经济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但交通运输线路总里程尤其是内河航道和公路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这将不利于广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增加交通运输路线总里程是促进广东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政府要重点加快内河水运的发展,继续加大公路和铁路的投资建设,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主成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3003002
1 引言
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之一。广东省位于中国大陆的南部,南临南海,毗邻港澳,是我国的重要的出海口和南大门,具有重要的交通区位和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促进了对外贸易、综合运输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广东铁路、公路和水路等交通运输线路总长度从1988年的65740公里增加到2012年的211300公里;货运周转量由1988年的2209.11亿吨公里增加到2012年的9780.56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从1988年的402.34亿人公里增加到2012年的4372.06亿人公里。同时,广东经济也得到飞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8年的846.6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57067.92亿元。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对广东省经济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广东省应如何更好地发展交通运输来促进经济发展?这是研究广东交通运输建设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因此,正确评估广东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制定广东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宏观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对推进广东省经济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广东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2.1 指标选取
本文选取的经济指标是剔除了物价变动影响的实际地区生产总值(RG),交通运输指标为交通运输线路总里程(X1)、旅客周转量(X2)和货运周转量(X3)。
2.2 相关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广东省地区总产值与交通运输指标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呈高度相关,表明广东省交通运输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
2.3 计量模型分析
为寻求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与交通运输变量间的数量关系,建立如下线性回归模型:
RG=β0+β1X1+β2X2+β3X3+u(1)
表2表明各交通运输变量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若直接利用这三个变量对地区生产总值进行回归,则模型会存在着多重共线性。因此,可先对自变量进行主成分和因子分析,再对提取的主成份因子进行回归。
从式(4)可以看出,每增加1公里的交通运输线路,地区总产值将增加2965万元;每增加1亿吨公里的货运周转量,地区总产值将增加2847万元;每增加1亿人公里的旅客周转量,地区总产值将增加3109万元。
2.4 平均增长速度分析
交通运输在自身的发展的同时对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交通运输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时,就会对经济的发展起拖滞作用。当经济迅速发展而产生大量高质量的运输需求时,迫使和拉动交通运输的变革和发展。因此各级政府都把交通运输的发展视为发展经济,造福一方的重要工程来实施。
利用表1中的数据资料,计算广东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与交通运输变量的平均增长速度,可以比较两者之间发展的快慢。表5所示为1988-2012年间,交通运输指标的平均增长速度。
均慢于经济增长速度。考察近期,即2007-2012年间,货运周转量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而旅客周转量的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但交通路线总里程增长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在运输线路里程指标中,内河里程增长最慢,其次是公路、铁路。因此增加交通运输路线总里程是促进广东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本文运用相关与回归、主成分与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广东省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1)广东省的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交通运输的发展建设对经济有显著的拉动作用。每增加1公里的交通运输线路,地区总产值将增加2965万元;每增加1亿吨公里的货运周转量,地区总产值将增加2847万元;每增加1亿人公里的旅客周转量,地区总产值将增加3109万元。
(2)从近几年来看,广东省的货运周转量增长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客运周转量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但交通运输线路里程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尤其是内河航道和公路,将不利于广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2 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广东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关键时期,既为全面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广东省应贯彻“适度超前”的发展原则,着眼于未来更远时期,实现运输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适度超前于客货运输需求。
(1)继续加大公路和铁路的投资建设,加快公路和铁路运输的发展。根据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二五”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安排交通运输重点项目189项,总投资约10671亿元:其中公路重点项目55项,投资4070亿元,占投资总额的38.14%;铁路重点项目25项,投资1117亿元,占投资总额的10.47%。
(2)政府要重点加快内河水运的发展。航运较之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具有占地少、运量大、能耗和成本低、更安全、环保等优势。为节约土地资源,降低运输成本,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迫切需要加快内河运输。广东“十二五”期间内河航运建设发展初步规划提出拟投入航道建设的资金才40亿元,占总投资额的
0.37%,此规划中的资金投入偏少。政府部门应对加快发展内河运输引起足够的重视,切实克服实际工作
中“重陆轻水”的偏向,加大资金投入,保证重点项目的加快推进,抓好内河航道疏浚、整治、建设及沿江、沿河主要港口疏运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蒋超楠,孔维一,刘源楮.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探析[C].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议论文集,2012,(09).
[2]胡辉,查伟雄.江西省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发展的协整分析[C].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2008,(10).
[3]何满喜.浙江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经济数学,2005,(4).
[4]王峥.交通运输对我国经济发展作用的实证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4).
[5]乔丽霞,王斌,杨颖梅.关于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8).
[6]田大洲.山东省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中国市场,2009,(05).
[7]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M].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