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丹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点绛唇·湖歌》版本及其作者考略
侯 丹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葛兆光先生在《禅宗与中国文化》书中引用了豁堂和尚的《点绛唇·湖歌》后,这首词便受到极大关注。据笔者查阅,此词有清代李寄和査礼所记载的两种版本。经考证,此词应遵李寄本,作者为明末清初金陵僧人豁堂济喦。
豁堂济喦;《点绛唇》;李寄;查礼
葛兆光先生在《禅宗与中国文化》书中,引用了“豁堂和尚”的一首词:“来往烟波十年,自号西湖长,秋风五两,吹出芦花港,得意高歌,夜静声初朗,无人赏,自家拍掌,响彻千山响。”[1]190此词意境开阔深远,自有一份孤绝却坚韧的自信豁达。尤其是“无人赏,自家拍掌,响彻千山响”一句,彰显了作者的精神情操,引发无数后人共鸣。
在清人的词话中,记载这首词的有以下四人:李寄(1642~1713)①李寄(生卒年不详),又名李介,字介立,明末清初人,徐霞客之庶子,《徐霞客游记》最早即为李寄所整理。、査礼(1716~1783)、张德瀛(1861~1914)和李佳(1851~1908)。
李佳在《左庵词话》“玉容溪词”中曰:“豁堂《点绛唇》云:‘来往烟波,十年自号西湖长。秋风五两,吹出芦花港。得意高歌,夜静声初朗。无人赏,自家拍掌,唱得青山响。’”[2]3111认为此词“写得冲澹之致,读之令人置身尘表”。[2]3111据李佳透露,此词作者为“豁堂”,词牌为《点绛唇》。
张德瀛在《词征》“豁堂和尚词”条下云:净慈豁堂和尚,工诗与书画,性喜游览。尝画一渔艇于竹树下,暧暧漠漠,烟水一湾,题一词其上。‘来往烟波,十年自号西湖长。秋风五两,吹出芦花港。得意高歌,夜静声初朗。无人赏,自家拍掌,唱得青山响。’见李介立天香阁随笔,词极俊爽。王兰泉编《明词综》,惜未收入。[3]4175张德瀛介绍了作者的更多信息,交代其转引于李介立(即李寄)的《天香阁随笔》,并对《明词综》未收入此词表示遗憾。
查礼《铜鼓书堂词话》之“武林一老僧词”下载: 来往烟波,此生自号西湖长。轻风小桨,荡出芦花港。得意高歌,夜静声偏朗。无人赏,自家拍掌,唱彻千山响。后注为“茂州陈时若大牧最喜歌此调,云武林一老僧所填点绛唇也,忘其名。余闻之,辄录出。往复咏叹,音调超绝。”[4]1486根据“后注”得知,此老僧居于“武林”(今杭州)。不难发现,与李寄所载相比,二者在文字上有较大出入。
经比较,在李寄《天香阁随笔》、査礼《铜鼓书堂词话》、张德瀛《词征》、李佳《左庵词话》这四人的词话中,李佳关于“豁堂和尚”的词与张德瀛记载一致,他二人当同引了李寄的文字。
李寄的《天香阁随笔》来自《粤雅堂丛书》。此丛书是清代南海商人伍崇曜(1810~1863)出资刻印,同乡著名学者谭莹(1800~1871)校刊,汇辑了魏至清代著述,凡3编30集185种1347卷的综合性大型丛书。从道光三十年(1850)到咸丰五年(1855),费时五年完成。关于李寄,伍崇曜在《天香阁随笔》跋里透露:按介,字介立,江阴人。事迹仅见卷首附录自撰昆仑山樵传,佚考。原钞本,玉生广文(谭莹)偶得于羊城书肆。卷首有同邑徐恪题识,亦不知何许人。谓从陈孝子丹忱借阅。其兵鉴一书,卷帙浩繁,难以摘录,……随笔八卷,杂记鼎革间琐事,及遗闻佚诗。予稍删其仙释迂诞之说,录存若干页,亦可以见先生大概矣,云云。无卷数,兹厘为二卷刻焉。……均足补史乘之缺。”[5]17可见,《天香阁随笔》原有八卷,作者在世时未得以刊刻。后于康熙年间,经同乡徐恪*生卒年不详,其父徐世沐与李寄为同代人,见清卢思诚等《江阴县志》卷十六,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61页。钞写、删减成无卷数钞本,得以存录行世。直到南海学人谭莹觅得此钞本后,合为二卷,又附《天香阁集》一卷,经伍崇曜刊刻,列入所编的《粤雅堂丛书》,此后得以广泛流传。
关于徐恪、谭莹和伍崇曜“亦不知何许人”。徐世昌(1855~1939)《晚晴簃诗汇》卷四十八载:“徐恪,字昔民,一字息溟,江阴人。康熙丙寅(1686年)拔贡,官罗城知县。有《九炉山人集》”。[6]122此外,此大型诗集还收录了徐恪的十二首诗,其中就有《题昆仑山樵传后》[6]123一诗。这与伍崇曜《天香阁随笔》跋里提到的“事迹仅见卷首附录自撰昆仑山樵传”恰好吻合,从侧面证明了《天香阁随笔》出处的真实性。
李佳、张德瀛应见到并引用了此书,故此为《点绛唇》的第一个版本,简称李寄本。查礼在《铜鼓书堂词话》中的记载为此词第二个版本,简称查礼本。两个版本间文字出入的地方有四处,参见表1。
表1 李寄和查礼两个版本的文字出入
从字句表面看,查礼本“轻风小桨,荡出芦花港”相较李寄本的“秋风五两,吹出芦花港”更显雅致静谧,查礼的“唱彻千山响”比李寄本“唱得千山响”似乎更具实义也更显力度。但值得注意的是,此词既是禅师所作,那理应带上学禅之人的痕迹。“轻风小桨”、“荡出”营造出轻柔宁静的氛围,但紧接着就是“得意高歌”,诗人形象难免反差太大,也破坏了之前营造的静谧意境。
李寄本“五两”亦作“五緉”,意为古代的测风器。具体来说,是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籍以观测风向、风力。例如《文选》卷一二之郭璞《江赋》有:“觇五两之动静”,李善注引郑玄语曰:“觇,窥视也,敕廉切。兵书曰:凡候风法,以鸡羽重八两,建五丈旗,取羽系其巅,立军营中。许慎《淮南子》注曰:綄,候风也,楚人谓之五两也。”[7]188敦煌曲子辞《浣溪沙》中有“五两竿头风欲平,长风举棹觉船轻”[8]276的诗句,贺铸《木兰花》一词也载:“朝来著眼沙头认,五两竿摇风色顺。佳期学取弄潮儿,人纵无情潮有信。”[9]678可见,李寄本的“秋风五两,吹出芦花港”比查礼本的“轻风小桨,荡出芦花港”更显气势,突显出禅宗精神的活泼灵动、洒脱自然。此外,“吹”和“五两”在艺术上形成强烈反差,正因为这夸张的对比,营造出一个留白的想象世界。
至于查礼本的“唱彻千山响”一句的“彻”字,虽然音韵铿锵,但毕竟没有口语化的“得”字来得自然;再者,李寄本“夜静声初朗”的“初”字暗含声音在寂静的夜晚逐渐升起、传开的过程,而查礼本的“偏”字没有这层含义;最后,从豁堂和尚一生的行迹看,查礼本的“此生”未免太大,李寄本的“十年”相对较妥。据查礼的记载,词是辗转听到记下的,写词人具体不知,难免会出现上述文字上的出入。
值得一提的是,此词还见于近人赵尊岳(1898?~1965)所辑《明词汇刊》之《豁堂老人诗余》(一卷),名曰《点绛唇·湖歌》:来往烟波,平生自号西湖长。轻风小桨,荡出芦花港。得意高歌,夜静声偏朗。无人赏,自家拍掌,唱得千山响。[10]1940赵尊岳的记载与查礼本极为相似,只在文字上有两处细微差别:“此生”作了“平生”,“唱彻”作了“唱得”。这应是在流传过程中,字句衍误而致,或是在抄录过程中,一时笔误造成。
经过以上比较,笔者认为,关于豁堂和尚之《点绛唇》,应遵李寄本,即《天香阁随笔》的记录。
关于“豁堂和尚”,守一空成编《宗教律诸宗演派》卷一下有条目“临济下三十三世(三峰下第三世)灵隐豁堂济喦禅师另演六十四字”,[11]529A称赞豁堂“真宗克体,直指心源,逆寻殊远,浩往长存”。[11]529A据此可知,豁堂名济喦,人称豁堂岩禅师,是临济宗下三峰宗派*关于三峰宗,明末清初临济宗派别之一。因创始人汉月法藏(1573~1635)曾驻锡三峰清凉禅寺而得名。该宗自标临济正宗,以区别于密云圆悟(1566~1642)所承之临济宗。第三代法嗣。
释超永编《五灯全书》卷八十二“杭州净慈豁堂喦禅师”条下载:“杭州卫郭氏子。……十岁,父舍灵隐出家。十五,上天台谒无尽灯,遍参憨山清、达观可诸尊宿。每以思议不及,言说不到处起疑。极力参究,至忘寝废食。后参三峰藏于净慈。……灵隐公请师主方丈,师首倡宗风,力俾势豪屈服,仍还飞来峰于寺。时法堂前,草深一丈,乃著《破堂集》以自见。”[12]689A-B豁堂死后,清“江左三大家”之龚鼎孳(1615~1673)在《豁堂禅师道行碑》中有云:“师讳正喦,字豁堂,晚号随山,金陵郭氏子。”[13]421可知,“豁堂和尚”即杭州净慈寺主持济喦(1597~1670),明末清初金陵人,俗姓郭。又名止喦,字豁堂,号菽庵、藕渔,晚号随山、南屏隐叟,讳正喦,也称释正喦。七岁茹素,十岁入灵隐寺充任行童,十五岁参谒无尽祖灯禅师于天台,更遍参寒山德清、达观真可诸明末尊宿。后谒三峰法藏于净慈寺,在法藏的诃责提撕下,参究七昼夜,疑碍顿消,法藏遂为之印可。其后,师事横山宏成,人以之媲美迦叶、阿难之付授。后迁住灵隐,掌理净慈寺。
至此,对出现在葛先生《禅宗与中国文化》里的这首所谓“豁堂和尚”的词,我们有了全面了解。此词最早载于李寄的《天香阁随笔》,后被多次转引。豁堂喦禅师与当时文坛的名士多有交往,比如洪升。据章培恒先生考证,“昉思交游甚多。此所列举,仅为文艺方面较著名人士及与昉思有较大关系者”,[14]25“正岩”就列居其先。这也足见其在文学、艺术方面的精湛造诣。龚鼎孳对豁堂喦禅师的才华也大加称赞:“涤凡滋圣,兼博涉儒籍,理彻词腴,染翰会心,无不臻妙”,[13]424且有“拈颂诗偈疏牍杂著,共若干卷行世。”[13]424
下面,我们对豁堂济喦禅师的诗、词再作进一步介绍,以期推动对明清之际僧人群体文学创作的相关研究。
(一)豁堂济喦禅师的词
除了这首颇为后世称道的《点绛唇·湖歌》外,据《明词汇刊》统计,豁堂喦禅师还有词十七阕。碍于篇幅,现择其一、二略述。
如《点绛唇·山曲》:流水高山,钟期去后弦应绝。腰镰弯月,独扣铮铮铁。截断红尘,四顾行云歇。还高揭,浑忘音节,响迸青天裂。[10] 940作者以俞伯牙自居,对子期去后的生活作了勾勒和展望。全词风格俊爽,洋溢着铮铮气节,结尾处豪气干云霄,体现了作者睥睨世俗的胸襟和抱负。
再如《南乡子·柳絮》:新翠染峰尖,雪到清明尚撒盐。却忆章台眉黛浅,纤纤,忽地吴霜点鬓檐。入幕复穿帘,撩得春愁似海添。空惹灞陵离客思,厌厌,和雨和烟满地沾。[10]1940此词借歌咏柳絮抒发离情别绪,遣词运句间足见作者之精心锤炼。全词意象密集,读来却不觉生硬累赘,可见作者熔铸纯熟之功。如果说《点绛唇·湖歌》和《点绛唇·山曲》体现出豁堂喦豪迈洒脱的一面,那么,这首《南乡子·柳絮》让我们看到一个有着细腻情怀的僧人形象。
(二)豁堂济喦禅师的诗
豁堂喦除了词外,也有不少好诗文,诗风清新明快,淡雅俊逸,毫无蔬笋气。
如《戏酬友人惠日铸茶》:“几日春游遍若耶,入城布衲满烟霞。正愁仙福难消受,又吃人间御贡茶。”[15]543用口语化的词汇描绘了和友人相聚品茶的情景,别有一番幽默之趣,洋溢着作者对世俗生活的热爱。又如《黄岩小橘甚佳,喜题一绝》:“橘花如雪忆长洲,桔子黄时到古瓯。多谢吴天怜梦远,飞霜酿出洞庭秋。”[15]542洁白的橘花、金黄的橘果勾起了作者旧时回忆,于是,用笔描摹出一幅色彩鲜明的秋景图,全诗体现出禅师活在当下的乐观平和。
再如《田家》:田家无他望,所望在平畦。但恐终岁力,不得遂其私。何哉造物者,亦得厚我施。夜来微雨过,使我菜麦滋。登丘一凭眺,秀色远参差。此时桃与李,岂乏好容姿。顾予朴野性,独与此相宜。及时务耕作,那敢贪天时。[16]625对每日辛苦劳作的农夫之心理状态,作者作了细致入微的展现,饱含对农夫的理解和称颂。全诗情感真挚、用语质朴,颇得魏晋古风的神韵。此外,豁堂和尚“有《同凡草》诗话,……王渔洋言其诗无蔬笋气,比之汤休、帛道猷之流。”[16]625
(三)豁堂济喦禅师的偈颂
偈颂,是梵语音义并举的译法,其中“偈”为梵文gāthā的音译之略,“颂”表明了偈的功用在于赞颂。偈颂一般每句有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以至多字不等,多以四句为一偈,亦多指僧人隽永的诗作。
豁堂喦有偈颂:“林中冬暖多抽笋,江上风晴早放梅。日月循环催玉转,星辰的歷串珠回。”[12]690A不用禅语,仅靠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揭示出时间易逝、轮回更替的简单哲理,自有浑融天成之趣。
此外,豁堂喦禅师在世时,书写过辞世偈:“生时卧不坐,死去坐不卧。即今云起风行,花飞叶堕。”[12]691A前两句话引用六祖慧能“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17]146之偈颂,表达了一生参禅悟道的体会。豁堂禅师认为,只有觉悟出真心本性,而非单纯地枯坐,才能进入禅的境界,淡看云起风行,花开花落。豁堂喦还用“从来不借春风力,鸟自能言花自香”[12]691A两句偈颂对自己的一生作了总括,这两句和《点绛唇》中的精髓之句——“无人赏,自家拍掌”契合,勾勒出豁堂喦独立特行、不复依傍的行事作风,至今仍让我们拍掌共鸣。
[1]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李佳.左庵词话[M].唐圭璋.词话丛编(第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张德瀛.词征[M].唐圭璋.词话丛编(第5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査礼.铜鼓书堂词话[M].唐圭璋.词话丛编(第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李寄.天香阁随笔[M].王云五.丛书集成初编(第2901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6]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卷48)[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萧统.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
[8]唐圭璋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9]唐圭璋.全宋词[Z].北京:中华书局,1999.
[10]赵尊岳.明词汇刊[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1]守一空成.宗教律诸宗演派(新编卍续藏经:150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
[12]释超永.五灯全书(新编卍续藏经:141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
[13]释际祥.净慈寺志[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
[14]章培恒.洪升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5]廖养正编,释一诚审.中国历代名僧诗选(下册)[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
[16]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卷195)[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7]丁福保笺注.坛经[M].陈兵导读.哈磊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鲁守博)
2015-02-12
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与研究项目(1413)。
侯丹,女,贵州黄平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研究生。
I207.23
A
1672-0040(2015)03-00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