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异食癖是指羊喜欢吃不正常的非食用品,主要发生在长期干旱和过度放牧的地区。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饲料营养缺乏。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在怀孕期间母羊食用的饲料营养成分单一,致使母羊营养不足;第二种是小羊出生后不久,由于对母羊的管理不够科学,母羊营养不良,奶水不足,再加上人工喂养饲料营养不均衡且不够及时,导致羊羔的营养缺乏。
1 病因分析
冬末春初由于饲料匮乏,导致羊只营养不良,进而产生异食癖。尤其是在长期干旱的时期里,发病的现象更为严重。在这段时期,粮草不足,营养成分单一且含量不足,羊只在生长过程中缺乏必须营养物质,如微量元素、蛋白质和维生素,致使羊只在消化过程中出现问题,发生异食癖 [1]。异食癖是慢性疾病的一种表现症状,患有软骨症、微量元素缺乏症和维生素时,容易表现出异食的情况。
2 主要症状
患嗜骨病的羊只没有食欲、身体瘦弱、皮毛粗糙、眼球下陷,经常性发现其在放牧时会刻意地寻找木片或者骨块等非食用品吞下,吞下非食用品后会使羊只到处逃窜。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使母羊的产乳量下降、贫血,最终导致死亡。
患有嗜塑料薄膜病的羊只的表现与食用塑料量的多少有直接关系。食用量少时没有明显症状,当食用量大时,塑料薄膜在羊胃中相互缠绕形成一团,容易发生阻塞,使羊只远离羊群,出现腹泻。治疗不及时,羊只就会不吃食物、不进行反刍,呼吸加促,心跳数增加,消瘦明显。剖检可见患病羊只的内脏中呈现浅红色或者白色,血液不粘稠,在胃中发现许多塑料团块。如果仔细检查,则会发现堵塞的部位 [2]。
3 防止措施
主要是采用科学的饲养方法,改善羊的饮食,尽量给羊提供种类多样的饲料,重视给羊只补充必须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和微量矿物质。
对于患有嗜塑料薄膜疾病的羊只,可以饲喂健胃类药物,促使羊只肠胃不断蠕动,可以通过反刍的方式把塑料从胃中吐回到口腔。或者使用盐类的泻剂,促进肠胃把塑料或者其他有害物质排出。如果治疗没有效果,可以手术进行处理,通过切开羊胃除去在胃中留存的塑料团块。
母羊在怀孕时应该给予充足的养料,以保证幼羊正常生长发育。在怀孕后期应该增加母羊对营养的需求,以满足胎儿在母羊体内正常的生长发育。因此,除正常的饲喂青粗饲料之外,还应该补充精料,如玉米、小麦、大麦和黄豆等,同时要求饲料新鲜、没有霉变。
羔羊出生之后,应该给羊羔充足的母乳。若出现母羊奶量不足的情况,则应该给母羊饲喂一些中草药进行催奶调理,中草药包含黄芪、当归、白术、党参、通草、阿胶、杜仲、穿山甲、王不留行及灵感草等,以黄酒为药引,开水冲调,内服。同时,还可配制人工奶哺喂小羊。除此之外,还要强化饲养管理。首先要加强对母羊的营养供给,其次要促使羔羊学会自己采食,同时还要经常性地让羔羊晒太阳 [3]。
在饲养羊的过程中,要根据羊的不同生长阶段,选择不同的营养配方,如在饲料中添加蛋白质、微量元素(铜、钴、锌、镍)、维生素(D、A、E)、能量和矿物质(钠、硫、钙、钾、磷)。保证科学喂养,营养物全面、合理。有效进行防疫。可是我国主要是使用革兰氏C群链球菌备制,所以即便注射疫苗,同样也有出现感染的可能。使用疫苗时要根据厂家配备的说明书来进行剂量的限定,积极进行免疫。
发病猪场的处理。如果该疾病有爆发的迹象,应该立刻将猪进行隔离,严格淘汰病猪死猪,采取无害处理。进行猪舍的消毒,对排泄的粪便进行填埋处理。药物预防和治疗。高发季节需要进行药物预防,通过使用药物来避免疾病的大范围流行。鉴于链球菌容易产生耐药性的特点,应在药敏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在本地对该病敏感的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笔者所在的宜昌地区,可选用克林霉素和阿莫西林等药物拌料,连用7~14天效果明显。治疗时可选用头孢噻呋+林可霉素,用生理盐水或安基比林稀释,每日2次注射。有神经症状的用磺胺类药物加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治疗效果明显。发病严重、出现高热症状的病猪可用较大剂量头孢噻呋或阿莫西林加氨基比林稀释后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以控制肺炎等并发症。对淋巴结脓肿病猪待脓肿成熟变软后及时切开,排除脓汁,用0.1%高锰酸钾液冲洗后涂抹碘酊,配合肌肉注射青霉素等抗菌素药品。短期内尽量避免用水冲洗,以防感染。因为该疾病的病菌繁殖速度非常快,需要每天使用2次药物,不可间断,剂量一定要一次到位,不能够在症状缓解后立刻停药。
4 总结
采用科学、有规律的饲养方式,尽量在饲养过程中保证饲养员不经常更换,不饲喂含有霉变或者结霜、冰冻的饲料,定期清理羊舍,保持羊舍的干燥通风。要清除羊场中的细小物质,如木片、铁钉和塑料等容易被羊采食的物品。同时注意寄生虫引起羊异食癖的可能性,对曾有过感染寄生虫的羊群,要定期进行驱虫。帮助羊群建立良好的采食习惯。每天要适当地安排羊进行运动,保持健康,尤其注意肠胃的健康,以满足羊对钙磷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