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丁堡大学“Living with chronic illness”课程对我国护理教育的启示

2015-03-22 22:48:09龚伯雄
护理研究 2015年36期
关键词:慢性病教学内容病人

龚伯雄,付 伟

Enlightenment of course of “Living with chronic illness”

from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on nursing education in China

Gong Boxiong,Fu Wei(Medical Collgeg of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Zhejiang 310036 China)



爱丁堡大学“Living with chronic illness”课程对我国护理教育的启示

龚伯雄,付伟

Enlightenment of course of “Living with chronic illness”

from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on nursing education in China

Gong Boxiong,Fu Wei(Medical Collgeg of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Zhejiang 310036 China)

摘要:从教学概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5个方面对爱丁堡大学Living with chronic illness课程进行介绍。结合我国护理教学现状,建议我国护理教育增加慢性病病人人文关怀相关课程,鼓励护生从病人角度学习慢性病病人护理,增强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推广适合我国护理教育的多样化教学方式,重视护生科研能力、评判性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爱丁堡大学;Living with chronic illness;慢性病;护理教育;启示

随着慢性病患病率及病死率的不断升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1]。2010年,国际护士节的主题为“传递关爱,服务社区:护士主导慢性疾病管理”[2]。护士要想具备主导慢性疾病管理的能力,首先需接受慢性病护理教育。在我国护理教育中,慢性病知识的传授多内化于内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等课程中,主要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护理。笔者于2014年9月—2014年12月在英国爱丁堡大学人文社会科技学院护理系进行交流学习,参加了该校护理本科教学中“Living with chronic illness”课程的学习,对该校护理学科慢性病课程教学有了全面了解。现从教学概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等5个方面进行介绍,为我国护理专业慢性病教学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1“Living with chronic illness”课程简介

1.1教学概述“Living with chronic illness”课程着重讲解病人与慢性病共存的经历,包括病人与外界的交流、病人生存质量、病人的疾病适应过程、社会支持和合作等方面的知识。培养护生带着评判性思维理解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在慢性病病人疾病管理中扮演的角色。帮助护生重点理解慢性病对病人家庭产生的影响,学习慢性病病人的患病体验,慢性病相关政策和研究现状,进而更加全面地学习慢性病病人照护,为护生在社区进行慢性病管理实践打下基础。本课程由Elaine Haycock-Stuart教授及其教学团队共同讲授,是护理专业本科3年级护生必修课程。教学包括了授课、学习日和临床实习3个部分。授课共5周,每周2次,每次2 h;学习日仅1次,长达4 h,在学期中进行;临床实习要求护生在社区医院进行,完成长达225 h的实习。该课程在苏格兰学分与学历体系中的等级为10,属于荣誉学士学位课程,包含了20个学分。

1.2教学目标通过课程学习,护生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应分别达到以下要求。理论层面:能够从病人、照护者和医护人员角度理解慢性病;对慢性病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疾病适应过程有概念性理解;理解社区中家庭成员和医护人员对病人实施照护的过程;具备开展护理实践必备的职业态度和行为习惯,如团队协作能力、尊重他人的态度。实践层面:具备对社区慢性病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并对其家属提供支持帮助的能力;掌握整体护理的核心技能;能够与病人及其家属和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有效交流;成为一名适应性强、应变能力强的护士,能够进行反思性护理实践,促进病人的自我照护。

1.3教学内容课程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和临床实践整合于教学内容中,不断进行更新,确保了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便于护生学习到前沿知识和技能。本课程并无特定教材,教师在开课前向护生推荐“Nursing adults with long term conditions”“Nursing in partnership with patients and carers”两本书,供护生学习。授课时使用的幻灯片是课程内容的主体,幻灯片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综合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制作而成。幻灯片中包含视频、网站等多元化信息,以此增强护生对课程重点内容的掌握。根据不同章节内容,教师不断推荐各种相关文献资料,供护生阅读,帮助护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更好、更全面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在课堂上,教师鼓励护生分享自己阅读文献后的心得体会并展开讨论,为护生解答疑惑。幻灯片中引用部分会严格遵守文献引用的标准格式,便于护生进行查阅。

授课内容包括慢性病对病人家庭和工作的影响;社区医护人员在促进病人及家属进行慢性病管理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因患危重症疾病而出现慢性病症状的病人的照护;医护生物学角度的精神健康与慢性病症状;慢性病管理团队;饮酒与慢性病;慢性疲劳综合征;儿童、青少年的2型糖尿病;社会弱势群体与慢性病。循序渐进地使护生理解慢性病病人的患病体验,学习慢性病管理的常用方法策略,以及常见社区慢性病病人的患病体验和照护。临床实习主要内容为培养护生进行护理实践必备的核心技能,包括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自我评估能力,学会接受不同的健康信念。

1.4教学方法该课程使用了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以问题为中心的方法(PBL)和网络辅助教学方法。爱丁堡大学有一个网络学习平台——Learn。Learn的界面上可以显示护生选择的所有课程,每门课都包含了课程内容、课程信息和互动交流等版块,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增加其他版块。在课程内容版块,教师在课程开始前3 d~4 d上传课件和相关阅读材料,供护生课前预习。课程信息版块包括了课程概述和课程考核,教师在课程考核版块上传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以及有助于护生完成考核项目的材料和指南,如关于学术论文撰写和参考文献引用的标准。护生可在此版块提交自己的考卷、查阅成绩和点评。教师可在互动交流版块更新课程通知,对同学的疑问进行答疑。护生还可通过分组版块,查阅所在小组成员,针对小组学习任务进行信息交换和讨论。在授课过程中,问题通常作为课程的主线贯穿于整节课程。护生在课前对幻灯片中的内容和教师推荐的阅读材料进行自学和思考,在课堂上对教师的提问展开讨论。根据护生的回答和讨论,教师适时的引导,进一步展开更深入的讨论。护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断碰撞出新思路,有助于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形成,同时能够更加全面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此外,教师在课堂上会通过奇偶数排序的方式将护生进行分组,让不熟悉的同学有充分交流的机会。根据课程需要,针对某一情境或者问题,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配,教师通常会纳入这个情境中可能出现的任何一个角色,如社区护士、全科医生、病人、家属、社区管理人员和社区居民,甚至是财务管理人员和市长。每名小组成员都要站在自己扮演的角色立场上参与小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其他的同学和老师对该小组的汇报情况进行反馈、点评、建议。在这个过程中,护生对自己扮演的角色在特定情境中的作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增强了护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5课程考核该课程的考核包括两个部分,即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对护生的学习情况及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评价,旨在了解护生学习进展,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护生答疑解惑,改进教学[3]。此次考核要求护生进行5 min口头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护生确定自己正式考核的选题方向,提出明确的研究问题,进行文献检索、阅读和分析,阐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总结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由老师和同学共同依据评分标准进行评估,评分标准主要包括:是否大量阅读了相关文献;是否清楚阐述了研究的意义;是否清楚表达证据的收集过程,如文献检索策略;是否明确了解研究领域中未解决的问题并进行小结;是否具备良好的报告技能,报告结构和逻辑是否清晰;是否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能够正确引用参考文献,能简明扼要地陈述主要观点;是否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技巧,讨论过程的逻辑是否清晰,与听者之间有无良好的互动。终结性评价是在护理教学结束后,对护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终结性评价的成绩即为课程最终的总成绩,要求护生完成一份4 000~4 500字的学术论文,内容是对慢性疾病某一方面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具体研究问题由护生自主确定,即为护生在形成性评价中确定的研究问题。自主确定考核具体内容,可提高护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学习能力。要求护生根据《临床护理杂志》中的论文书写格式进行论文撰写。对护生提交的论文进行查重检测,查重结果分析报告有助于护生了解自己论文的重复率,重复率过高将影响护生的成绩。教师通过与护生谈话等方式,帮助其发现导致高重复率的原因,并提供支持帮助。在论文提交后的15个工作日之内,教师对护生的论文进行反馈,依据学校护理学评分标准书写评语,批阅教师也会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对于护生实习的评估,需要带教老师提供长达225 h的临床实践证明,并对护生的实习表现进行书面评价,实习评估表格由护生和带教老师共同进行填写,这些评价由本科生项目负责人进行收集和反馈,最终交给实习委员会。实习委员会也会收集护生对实习的口头反馈。课程结束后,护生、教师和其他参与考核审核教师会对课程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将被用于课题教学团队对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和方式进行修订。

2 “Living with chronic illness”课程对我国护理本科教育的启示

2.1增加慢性病病人人文关怀教育慢性病具有病程长、不可治愈等特点,疾病会给病人造成诸多影响[4]。护士作为慢性病管理中的主导者,应当具备对慢性病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重视对慢性病病人心理、社会支持等方面的护理。我国护理教学内容多参照临床医护生培养方案设置[5]。教学内容以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照护为主,慢性病相关知识更是内化于内科护理学等课程之中。护生不能真正地从病人角度理解慢性病对其生活造成的影响,进而很难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我国应增加关于慢性病病人人文关怀方面的课程,引导护生从病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明确自己在慢性病管理中的角色和职能。理解常见慢性病病人的患病体验和需求,并带着评判性思维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2.2增强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我国护理教育的主要教学工具为教科书,教科书修订所需时间较长,很多陈旧的知识和技术不能及时得到更新,容易造成护生在学校学习的内容与临床实践脱节的现象[6,7]。每门课程的课时数是有限的,教师很难做到既把原有教科书上的知识讲解透彻,又将最新进展完全呈现给护生。我国应当对护理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将最新的理论和研究纳入到授课内容中,向护生提供大量阅读书籍和文献,来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

2.3推广适合我国护理教育的多样化教学方式目前我国护理教学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护生被动地进行学习,课堂互动交流不足[8]。PBL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法虽然在我国已经提出并且进行了应用,但是推广度不高。将PBL教学和小组协作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有助于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形成,可以让护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之中。角色扮演教学方法可增强护生的同理心,提高护生在具体医疗场景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根据课堂具体内容进行角色设置。此外,依托网络平台的教学方式值得我国护理教学学习,综合性的网络学习平台有利于护生课前课后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和巩固,更加便于师生之间和护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护生可在任何一个可以接触网络的地方登录这个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这样同时解决了厚重的教科书给护生学习带来的不便。

3小结

爱丁堡大学护理系“Living with chronic illness”课程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还是考核评估等方面,都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我国护理教育中应当鼓励护生从病人角度进行学习,具备对慢性病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增强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培养与时俱进的优秀护理人才。推广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搭建更加全面的网络平台,激发护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护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培养出高水平高质量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Alleyne G,Hancock C,Hughes P.Chronic and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A critical challenge for nurses globally[J].International Nursing Review,2011,58(3):328-331.

[2]刘华平,胡夏菊.传递关爱,服务社区:护士主导慢性病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7):29.

[3]龚爱萍,周红,李丽萍,等.形成性评价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8A):2787-2788.

[4]Kaplun A.Health promotion and chronic illness[J].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3,71(3/4):482.

[5]朱玲玲,姜安丽.浅析护理本科教育课程改革[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11):52-53.

[6]王明英.护理教学方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1):100-101.

[7]姜小鹰,高骥.高等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衔接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12-16.

[8]罗艺,朱国军,王建平,等.中国本科护理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29(2):92-94.

(本文编辑张建华)

收稿日期:(2015-02-12;修回日期:2015-11-05)

作者简介龚伯雄,护士,硕士研究生,单位:310036,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付伟单位:310036,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45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5.35.045

文章编号:1009-6493(2015)12B-4468-03

猜你喜欢
慢性病教学内容病人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08
谁是病人
癌症只是慢性病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病人膏育
故事大王(2016年4期)2016-05-14 18:00:08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我帮病人“走后门”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