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红壤山区柑橘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3-22 22:51黄加勤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红壤永州市脐橙

黄加勤,方 芳

(1. 永州市农业委员会,湖南 永州 425000;2. 湖南科技学院,湖南 永州 425100)

柑橘业是现代农业中的阳光产业。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2010年世界柑橘总收获面积840 万hm2,总产量约1.24 亿t,占世界水果总产量的22.3%,全世界有140个国家和地区种植柑橘[1]。据农业部生产统计,2013年全国柑橘生产面积243 万hm2、产量3 276 万t,其中湖南省在面积、产量上均为全国第一,现有柑橘面积40.53 万hm2、产量483 万t,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6.68%、14.74%[2]。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未来10年世界柑橘生产和消费总量将以6%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世界人均消费将上升到21 kg,世界柑橘消费总量将达1.6 亿t[3]。另外,柑橘生产消费集中在每年10月至次年2月,如果能将生产上市期延长至7月,短期内就能增加50%的消费量。因此,我国现有的柑橘产量、柑橘品种和柑橘质量还没有完全适应市场需要,柑橘产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是现代农业中的阳光产业。

发展柑橘产业意义重大。柑橘全身是宝,综合利用价值很高。柑橘汁不仅富含柠檬酸、氨基酸、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营养成分,而且含有多种维生素,据研究:柑橘中的磷含量超过大米,维生素B1 的含量居水果之冠,每500 g 橘子中含有维生素C 250 mg,维生素A 2.7 mg,常吃柑橘可预防坏血病及夜盲症[4]。柑橘的皮、肉、络、核都是正统中药,有理气健胃、止咳平喘的作用。柑橘作为常绿小乔木,生态效益也十分明显,它对环境适应性强,对土壤指标要求不高,有较强的抗二氧化硫、氟和氯等有害气体的能力,是很好的防火树种。柑橘四季常青,树姿优美,是一种很好的庭园观赏植物。发展柑橘产业,对于绿化荒山、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生态作用十分显著,对改善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意义十分重大。柑橘种植在山地,不与粮棉争地,在国家确保1.2 亿hm2粮食用地“红线”的大背景下,在山地种植柑橘,对于促进农民就业和创收,缓解耕地紧张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永州红壤山区柑橘产业发展现状

1.1 永州市概况

永州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五岭山脉北麓,在北纬24°39′~26°51′,东经111°06′~112°21′之间,是典型的丘陵区,全市土地总面积224.44 万hm2,大体呈现“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格局,其中丘陵、山(岗)地面积183.99 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5.71%。永州土壤在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的影响下,形成了各种类型土壤,但就数量而言,多数为红壤,一般pH 值在5~7 之间,适宜各种柑橘生长,是种植柑橘的最适宜区或适宜区[5]。因永州市柑橘多种植在有一定坡度的红壤丘陵、山地,故本文以永州市红壤山区柑橘产业为例研究永州柑橘产业发展,所采用统计数据均为全市总数。

1.2 永州市柑橘产业发展历史

永州柑橘种植有1 700 a 以上的历史,西晋人张华(公元265~316年)诗中曾有“桔生湘水侧”之句,至唐代零陵境内栽培柑桔已十分盛行。唐代文人柳宗元在永州愚溪畔吕家村植木奴(柑桔)千树,留下“桔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密林耀朱绿,晚岁有余芳”的诗文。历经千年的摸索,永州市群众积累了丰富的柑橘生产经验,特别是1984年中澳技术合作项目在永州实施以来,国外先进柑橘生产系列化的设备和技术被大量引入,并加以推广运用,如采用容器育苗、塑料大棚、培育优选接芽母树技术;土地修整、水土保持、坡线定植、树下低微喷灌,选果分级、冷藏保鲜技术等,大幅提高了群众柑桔种植水平,较大的推进了柑橘低产改良步伐,为永州柑桔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技术基础。

1.3 永州市柑橘产业发展现状

柑橘是永州市的主要经济作物,是永州农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据统计,2013年全市柑橘种植面积5.536 万hm2,比1984年的1.212 万hm2增长了4.57 倍;全市柑橘产量由1984年的2.159 万t,发展到2013年的50.9 万t,增长了23.58 倍;面积和产量分别居湖南省第3 和第5 位。全市共有13个县区(管理区),其中国家级柑橘生产基地县3个,省级柑橘生产基地县8个。

截止2013年,全市已建成规模商品生产基地260个,其中万亩连片基地15个,5 000 亩连片基地16个,1000 亩连片基地76个,500 亩连片基地153个。2013年,全市柑橘总产值达10.5 亿元,占全市水果产值的61.55%,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4.8%,接近全市林业总产值的1/4。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扩大城乡居民就业、改善生态环境和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永州市是湘江源头,生态保护好,水热资源丰富,非常利于柑橘生长,是全国柑橘产业发展优势区域,种植柑橘的资源比较优势突出。永州市依托湖南柑橘产业强省的有利环境,大力发展柑橘产业,形成了一批优质柑橘品种,正逐步走向国内、国际市场。在国家和省组织的水果评比活动中多次获奖,永州市的椪柑、脐橙、哈姆林甜橙早在1985年就被农业部授予优质水果称号,江永香柚连续6 次在全国柚类科研生产协作会上被评为“金杯奖”。回峰脐橙、永州市农科所的椪柑、永州市柑橘示范场的早熟温州蜜柑等均获有国家和全省优质水果奖。“江永香柚”、“回峰脐橙”已是国内较知名的柑橘品牌。道州脐橙、舜皇蜜桔、浯溪蜜桔以及叶嘉、果秀罐头等也迅速崛起,成为国内知名品牌[6]。目前永州市已成为湖南省最重要的柑橘主产区之一,拥有全国最大的橘瓣罐头加工生产基地(湖南熙可罐头食品有限公司、湖南泉辉罐头食品有限公司、永州罐头食品有限公司、宝达罐头食品有限公司4家加工公司年设计加工柑橘20万t以上)和湖南省唯一的全国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拥有全球较具竞争力的柑橘罐头加工出口基地雏形。但由于资源整合度不够、资金投入分散、甚至争抢原料等恶性市场竞争,导致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基地优势发挥不明显,企业产品出口竞争力不强,极大的制约了永州市柑橘的扩大出口[8]。

2 永州红壤山区柑橘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区域布局欠合理,结构调优不到位

永州市现有宽皮柑橘大部分是20 世纪80年代发展的中熟尾张温州蜜柑,树龄大、老化严重,品种单一问题较为突出。近年来,随着全省柑橘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永州市柑橘新优品种的比例有了较大提高,但主要限于新发展果园,老果园、老品种的改造则进展缓慢,结构调整的任务仍十分艰巨。特别是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统一规划,违背“适地适栽、优化布局”原则,盲目发展的现象比较严重,造成部分产区品种分工不够明确、种植分散、效益低;熟期搭配不协调;品种布局不合理、县区发展不平衡;鲜食加工品种不协调、加工产能相对过剩;名特优稀品种规模小、优势不突出,没有充分发挥出生态资源和品种资源的比较优势。

2.2 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三圃三园”建设不配套

实行无病毒栽培是提升柑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目前永州市柑橘无病毒良种繁育的规模不大,尚缺少上等级、成规模、设施完善、功能齐备、管理严密、运转高效的柑橘良种繁育圃与良繁监管体系。现有无病毒苗木生产能力尚不能满足全市柑橘生产发展的需要,现有无病毒母本园的面积更难以满足全市低产园品种改良对良种无病毒接穗的需求。苗木的生产、调运缺乏统一规范,乱产乱销现象仍较为普遍,严重制约着柑橘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3 生产技术与“农企合作”推广应用不到位

2.3.1 生产技术推广应用不到位 永州从事柑橘生产和加工的农户和企业有很多,但是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小规模生产和加工,生产的柑橘品质不高。另外,国际市场上的柑橘出口标准越来越高,食品生产技术性日益加强。而永州的柑橘园管理以粗放形式为主,高品质橘种栽培不到位,导致带病虫种苗增多;病虫害防治不到位,导致虫害年年发生;柑橘生长期间疏果技术应用不到位,导致柑橘后期拥有过多粗皮大果;地膜应用未得到推广,而应用地膜能够使果实含糖量增加,抑制病虫害的发生,改善柑橘品质等。20 世纪以来开始实行生产技术推广项目,但由于柑橘生产商数量较多,且大多数均为当地农民,科技素质水平较为低下,使该项目未收到预期效果。近些年柑橘产量均达50 万t 左右,然而,柑橘的出口率却只占总产量的约25%,其原因之一就是柑橘在种植时,工人没有很好的掌握柑橘的生产种植技术,使得在施肥、除病虫害时,一部分柑橘上的肥料及农药残留量过高,无法达到国际上农产品出口的标准。这样形成了一种柑橘产量高、质量低、出口数量少的不良发展趋势,严重阻碍了柑橘的发展。

2.3.2 柑橘种植“农企合作”推行不到位 柑橘产业中一直推行农户加企业的合作模式,曾经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柑橘产业的发展。但推行多年的“农企合作”,近些年却一直有橘农抱怨。农户种植柑橘大多以自有资金为主,自行种植,未与企业形成真正意义上产销合作,没有订单的保障,缺少规划。柑橘企业多半是由当地农民建立,没有宽裕的资金来源,有提供柑橘产业投资的强烈欲望,却难以得到充裕的资金支撑。柑橘企业无法与农户形成一个规范合理的农企合作组织,企业与橘农未有机连接起来,也无法通过专业的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服务,稳定优质的柑橘原料难以保证。如今,柑橘行业的外销生产标准已经越来越高,单凭橘农独自种植,难以达到出口的标准,这就亟需为小企业内的各个运作过程制定统一的标准,建立连片规划,统一管理的橘农基地。然而建立基地所需的平整土地、实验室建设、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等费用较高,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难以实现,严重制约了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

2.4 果园基础设施薄弱,栽培管理水平较低

永州市柑橘主要种植在低山、丘岗地,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由于缺少投入,大多数果园道路、灌溉、水土保持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一是缺水,全市有可靠水源和水利设施的橘园很少、标准也低,真正旱涝保收的果园不到总面积的10%,90%的果园处在靠天祈雨的困境之中;二是缺少机械,耕地、除草、施肥、打药都靠人工体力劳作,功效低、成本高、效益差;三是果农大量外出打工,从事柑橘生产的劳动力年龄结构呈两极分化,素质偏低,桔园管理技术落后,许多橘园抛荒严重。这导致橘园投产迟,单产低,品质差,低产园比重大,效益不高。目前,全市柑橘投产面积只有65%左右,按投产面积计算平均单产仅为8.23 t/hm2(548.7 kg/667m2),与全省平均单产水平10.3 t/hm2(683.7 kg/667m2)相差明显,与发达国家单产40 t/hm2(2 667 kg/667m2)差距更大。

2.5 采后处理与贮运设施建设滞后

采后商品化处理与贮藏保鲜是产业化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采后增值率低,柑橘产业的整体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目前全市柑橘鲜果采后处理能力只占总产量的26.8%,大多数产品尚处于粗采粗放,统货上市的低端水平,缺乏市场竞争力。贮藏能力仅占总产量的6.4%,产品因集中上市导致季节性过剩的问题时有发生,调节市场供应的措施乏力。

3 永州红壤山区柑橘产业发展对策

3.1 加强技术指导,促进柑橘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永州市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利用技术优势,结合本地实际,做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红壤改良等项目实施,指导柑橘专业组织合作社建设,凝聚产业发展技术和人才优势,推动红壤山区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在技术指导方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主要开展了脐橙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和红壤改良探讨两个方面的工作。

3.1.1 推广脐橙测土配方施肥 脐橙推荐施肥的主要内容是施肥量的确定,施肥量的多少对脐橙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等都有重要影响,特别是施氮量的高低对脐橙营养生长和产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氮、磷、钾三要素的施肥比例与果实的品质密切相关。脐橙施肥量的确定是一个受土壤性状、气候条件、脐橙品种、肥料性质、栽培管理、栽植密度、产量水平以及果实品质的要求等诸多因素影响的复杂问题。

为此,2009年以来,与道县土肥站的技术人员共同开展试验,首先以目标产量的需肥量作为确定施肥量的基本依据,参照土壤的供肥量、肥料利用率以及当地丰产橙园的施肥经验等因素,制定了相对的施肥标准,再就当地脐橙测土配方施肥开展了一系列田间试验,提出了脐橙配方施肥推荐方案。1~3年生幼年树:在11月中旬~12月中旬施猪牛栏粪2 000 kg/667m2,40%柑橘专用肥(20-10-10)25 kg/667m2作基肥。春、夏、秋3 季分施促梢肥和壮梢肥促梢壮梢,春梢萌芽时施40%柑橘专用肥(20-10-10)5~10 kg/667m2、尿素5~10 kg/667m2促梢,春梢自剪时施40%柑橘专用肥(20-10-10)5~10 kg/667m2壮梢;夏梢萌芽前施40%柑橘专用肥(20-10-10)5~15 kg/667m2促梢,夏梢自剪时施40%柑橘专用肥(20-10-10)5~15 kg/667m2壮梢;秋梢萌芽前施40%柑橘专用肥(20-10-10)5~15 kg/667m2促梢,秋梢自剪时施40%柑橘专用肥(20-10-10)5~15 kg/667m2壮梢。成年树:基肥(11月中旬~12月中旬)施猪牛栏粪2 000 kg/667m2,40%柑橘专用肥(16-11-13)25~30 kg/667m2;萌芽肥(2月中旬~3月上旬)施40%柑橘专用肥(16-11-13)15~20 kg/667m2,加尿素10~15 kg/667m2;稳果肥(5月~6月中旬)施40%柑橘专用肥(16-11-13)15~20 kg/667m2;壮果肥(7~9月)亩施40%柑橘专用肥(16-11-13)25~30 kg/667m2。从2011年开始,用该施肥方案指导实施了脐橙配方施肥,既减少了施肥量,又达到了果园丰收的效果。

3.1.2 实施红壤改良 永州红壤山区柑橘施肥应以施钙镁磷肥为主,既补充了磷、钙、镁,又起到了调节土壤酸碱度的作用。同时利用油菜收割后的秸秆覆盖果园,不仅能改良土壤,而且能减轻杂草危害和提高抗旱能力。

在红壤山区修建果园,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改良红壤[7-8],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1)改变落后的顺坡种植习惯,实行坡改梯和等高水平分厢种植。顺坡种植带来的后果是增加了荒地,即顺坡种植→土层由上至下逐年变浅→地产土→抛荒。坡改梯要配建“三沟三池”,以降低或消除坡改过程中带来的水土流失;等高水平分厢套作,在坡度10°以下旱地进行,按等高方向分厢开沟,即改顺坡耕作为横坡耕作,确保土壤留在原地,使土层稳定。道县祥霖铺镇的万亩脐橙基地采用的就是等高水平分厢种植,实现了合理密植、便于管理、提高产量等目标。

(2)丰富红壤耕地水源。绝大多数红壤旱耕地处于雨养状态,丰富水源是解决红壤干旱、提高地力的根本之道。主要办法是推广土壤墒情监测和发展节水农业技术等,包括建立土壤墒情监测点、建集雨池窖、进行地膜覆盖以及秸秆覆盖、等高水平分厢耕作、种植绿肥、培肥土壤等。

(3)通过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培肥土壤。增施有机肥包括以下3种形式:一是秸秆异地覆盖。实践证明,旱地覆盖秸秆不仅能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而且还具有保水抗旱、冬季增温、夏季降温、压抑杂草、疏松土层、保持水土、平衡土壤养分等多种功能,是旱地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生态、作物增产、产品提质的首选技术措施;二是施用农家肥和火土灰。农家肥、沼气肥、火土灰对改良培肥土壤,提高作物产量品质效果明显,有条件的地方宜多施常施;三是实施间种绿肥。在幼龄果园植株间隙地种植绿肥,在绿肥生物量较大时翻压入土,既培肥土壤,又能减少化肥投入,降低开支。

3.2 提升种植管理水平,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

要立足实际,集中力量,以实施低产园改造和标准化果园创建为契机,加强果园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果园机械化操作程度,提升果园种植管理水平,可有效增加产量和品质,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3.2.1 实施低产园改造与标准化果园创建工程 综合

分析柑橘低产果园成因,借鉴高产果园的成功经验,推广应用已有的柑橘低产果园综合治理成果及现代柑橘栽培集成技术,增加果园科技与农资投入,改造、更新老果园和低产低效果园,在5 a 内完成橘园达标改造5 万 hm2。通过低改、品改淘汰劣质低产老品种,加速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优良品种率,提高单产与果品品质,实现永州市柑橘产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3.2.2 结合低改与品改,抓好四大标准化基地建设

一是建设标准化出口外销商品生产基地3.3 万hm2。扶持柑橘生产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严格按出口果品各项指标限定及生产技术规程组织生产,重点扶持鲜食脐橙、香柚、夏橙、加工温州蜜柑与加工甜橙原料基地建设,解决节水灌溉、机械化管理等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二是建设标准化无公害柑橘生产基地2 万hm2。按照无公害果品生产标准(GB18406.2-2001)组织生产,实现柑橘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监控,以标准规范果品质量安全水平。5 a 内在现有基础上新增无公害果品认证40个,认证面积2 万hm2,实现无公害生产标准100%覆盖;三是建设标准化绿色果品生产示范基地2万hm2。按照绿色果品标准(NY/T 391-2013、NY/T 393-2013、NY/T 394-2013 和NY/T 426-2012)组织生产,推广应用绿色果品标准栽培技术,严格按绿色果品生产对肥料、农药的规定实施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确保果品无农药、重金属和激素的残留。在现有基础上新增绿色果品认证10个,认证面积2 万hm2,实现绿色果品生产标准50%覆盖;四是建设标准化有机果品生产示范基地0.3 万hm2。在无公害果品认证与绿色果品认证的基础上,选择在生态环境条件优良的地带,建设标准化有机果品生产示范基地,生产过程严格按照有机农业技术规程进行肥水管理、完熟采收管理。新增有机果品认证1~2个,实现永州市有机柑橘产品认证零的突破,认证面积0.3万hm2,实现有机果品生产标准5%覆盖。

3.3 加强采后商品化处理与贮藏保鲜,增强市场竞争力

发展采后商品化处理与贮藏保鲜是提高柑橘果品质量、增加附加值和产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与调节市场供应的重要途径。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大投入,加强柑橘商品化处理设备、包装房、冷藏保鲜库的建设。一是采后商品化处理设施设备建设。加强柑橘果品的采后商品化处理投资力度,在主产区重点果品交易市场,扶持柑橘营销企业、产业合作组织、中介组织、专业协会等建立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站,负责承接果品粗选、清洗、打蜡、分级、包装、贮藏、运输。通过政府补贴方式,引进100 条采后商品化处理线,提高柑橘果品商品化处理果率;二是果品贮藏保鲜设施建设。大力加强柑橘贮藏保鲜,提高果品贮藏保鲜水平,增强柑橘产业的市场应变能力。重点扶持产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中介组织、营销协会等建设中小型通风贮藏库,引导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开展大型气调贮藏库的建设,显著增强柑橘果品贮藏保鲜能力,项目实施后,预计全市柑橘贮藏保鲜能力可达25 万t 以上;三是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开展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新技术的研发与示范、贮藏保鲜库的结构优化与创新设计研究等,提高果品的贮藏保鲜效率。

3.4 重视人才培训与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最活跃因素。重视和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与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人才培训长效机制,配置相应教学设施设备。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

一是建立市、县、乡、村组四级培训体系,建立轮训制度,逐级对柑橘优势区域的技术干部、农民进行轮训,更新栽培技术和知识;二是利用广播电视开展柑橘管护技术专题讲座;三是组织建立各种柑橘协会、科技协会,通过协会会员传播柑橘管护技术并落实到位;四是组织科技人员深入果园举办各种现场培训,印发技术资料;五是在主产区建科普墙,通过墙报将柑橘管护的工作重点和先进、常规技术及标准化栽培技术传授给农民;六是与永州市农科所、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原零陵农校)开展合作,依托科研院校的技术优势研究解决永州市柑橘产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家讲座等。工程实施可培训人数5 000 人次/年,提高了果农依靠科技增收致富能力。

[1]沈兆敏. 我国柑橘产销现状、问题及对策[J]. 果农之友,2013,(3):3-4.

[2]农业部. 中国柑橘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M]. 北京:农业部,2007.

[3]单 扬. 中国果品加工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3):1-12.

[4]沈兆敏,谭岗. 我国柑橘发展中应大力推广十大先进技术[J]. 果农之友,2012,(4):3-4.

[5]张 璐,文石林. 湘南红壤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肥力特征[J]. 生态学报,2014,(14):8-9.

[6]李光卫. 解决永州市柑橘加工原料紧缺的途径探讨[J]. 中国果业信息,2006,123(12):19-20.

[7]李德成. 南方红壤区水土保持主要治理模式和经验[J]. 中国水土保持,2008,(12):54-56.

[8]彭廷柏. 南方红壤丘陵区的农业结构与持续发展[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12):35-36.

猜你喜欢
红壤永州市脐橙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硅基膜材缓控释肥在红壤中的氮素释放特征研究
初探热脱附技术在有机污染红壤修复的应用
永州市零陵区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
This is my family
赣南脐橙整形修剪技术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永州市蓝山县竹管寺土话亲属称谓探析
奉节脐橙
长期施肥下红壤旱地土壤CO2排放及碳平衡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