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患参与的阅读疗法创新服务模式

2015-03-22 05:28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病区医患疗法

阅读疗法(bibliotherapy)一词源于希腊语,是医学心理学与图书馆学的交叉学科,亦称“图书疗法”,是除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和认知治疗以外的一种新疗法。医学图书馆阅读疗法是指运用医学和心理学共鸣、净化、平衡、暗示、领悟以及生理学、中医学情志相胜的原理[1],通过专业图书馆员及医护人员等对“症”施书、指导性阅读来改变病人的情绪与认知,以此消除其心里困惑、改善其情绪、纠正其认知偏差、调整其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现代医学正经历着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医学——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从临床医学向着预防保健为重点的模式转变,这对医院图书馆和医学院校提出了一个更多元化的创新服务课题。为了更好地在医患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改善医院的医患关系,我们结合医院的具体实际,积极有效地推广阅读疗法,对基于医患参与的阅读疗法创新服务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1 阅读疗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阅读疗法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疗法研究在西方已有几百年历史,如医师在给病人治病时朗读《圣经》或《古兰经》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真正把阅读纳入卫生医疗体系,作为一种辅助疗法进行学术研究和临床应用则始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2]。1984年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发表了《图书馆为医院病人和残疾人服务纲要》,标志着阅读疗法开始明确纳入到全世界图书馆服务体系中[3-4];1995年,中国药科大学的凌珊等[5]首次将“阅读治疗”作为治疗情感障碍性疾病的辅助疗法介绍给国内精神医学界;2007年,王波在研究中外阅读疗法历史的基础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阅读疗法的四大原理,初步完成了阅读疗法理论基础的建构[6];宫梅玲、万宇、陈书梅等在工作实践中提出了泰山医学院模式、南京钓鱼台小学模式、公共模式、混合模式四大实践模式[7-10];胡昕萍等[11]则探讨了医院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具体服务方式,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2012年严枫等[12]提出医院阅读疗法由患者、医师、图书馆员、文献、场所、阅读6个要素构成。通过查阅文献发现,1978-2014年中文期刊关于阅读疗法的506篇文献中,只有23篇是医院为病人开展阅读疗法服务的,仅占阅读疗法总数的4.84%,说明国内将阅读疗法用于疾病辅助治疗的研究甚少。

1.2 阅读疗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2.1 医务人员和患者对阅读疗法的认知度较差

由于阅读疗法知识普及不到位,医务人员和患者尤其是医务人员对阅读疗法的认知度不足使阅读疗法的实施受到影响。在工作中应加大宣传力度,使医务人员和患者都能意识到阅读疗法对医者施医和患者治疗会带来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1.2.2 临床实践应用较少

笔者以“阅读疗法”为关键词,对我国阅读疗法论文进行检索并统计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由图书馆员、心理医生和医护等专业人员协同参与的阅读疗法临床实践应用研究较少,侧重于理论研究,且整合医院各方面的人力物力持续性开展此项工作,并形成长效机制的模式研究更为罕见[13]。

1.2.3 患者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患者接受教育的文化背景不一,阅读、理解和自我控制能力也有所不同,因而产生的阅读效果也不一样。因此,甄选阅读书目时应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认知能力提供相应的阅读资料和方法。

1.2.4 多数图书馆员缺乏医学专业知识

参与阅读疗法的图书馆员除应具备图书馆专业知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外,还必须具备相关疾病的医学专业知识,以及具有亲和力的沟通交流能力。可通过网上课程、专家咨询、专业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自身素质,以便在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下更好地为患者开展阅读疗法,提高阅读效果。

2 医患参与的医学图书馆阅读疗法创新服务模式实践

2.1 建立阅读疗法服务的组织机构及运作机制

应依托图书馆、护理部、团委及读书协会等建立医学图书馆阅读疗法创新服务的组织机构,保障阅读疗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医学图书馆阅读疗法创新服务组织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对医患共同参与的阅读疗法工作进行协调指导,研究制定参与该项工作所必须遵守的相关政策、规章制度、工作细则、建设规划、业务培训及学术交流并组织实施。阅读疗法研究小组成员由具备图书馆学知识背景、心理咨询常识、阅读疗法基本知识、熟悉大众心理健康阅读疗法相关书目及患者情况的图书馆员、病区助理、医师(包括心理医生)、统计人员等组成。其中图书馆员主要负责读者决策采购(PDA)阅读书目及各类阅读资源的保障、现代信息技术和集中活动场所的支持、资料的存档、新闻撰写等;病区助理、医师(包括心理医生)等负责活动的具体执行及阅读对象的筛选、调查;统计人员则负责指导制定合适的统计方法等。阅读疗法研究小组的成员都要拥有乐于助人、善良大方、积极向上、细心谨慎、服务热情、爱好阅读的人格特质。医学图书馆阅读疗法创新服务组织机构不仅技术上要有权威性,更重要的是领导上的权威,确保参加人员都能服从其管理,在医患之间架起一座有效沟通的桥梁,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医学图书馆阅读疗法创新服务组织机构及运作机制见图1。

图1 阅读疗法组织机构及运作机制

2.2 运用PDA模式优化馆藏结构,推荐阅读疗法书方

美国精神病专家高尔特指出,图书馆是一座心智的药房,存储着为各类情绪失常病人治疗的“药方”。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最大的特点,因此阅读资源的构建除应按馆藏计划正常采购外,还采用读者决策采购(PDA)[14]和以采购电子资源为先(E-First)[15]相结合的模式。PDA模式在美国研究型图书馆得到广泛应用。我馆结合实际不仅组织医患人员参加图书馆举办的书展,采用移动设备按需购买与疾病相关的预防、治疗、保健及文学、哲学、励志等方面的各种载体形式的资料,而且还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提供相关的自建资源数据库账号供患者阅读检索。同时还根据患者个性化检索知识库里的知识点建立起来的内容连接和索引,或通过图书管理软件热点揭示、读者荐书等功能,对读者阅读和需求行为进行深度发掘分析,采用电子资源优先的原则,优化馆藏结构,加强特色资源建设,用知识点纬度组织藏书。这不仅能让书籍变得鲜活,而且还能让读者更便捷地获得知识,一定程度上抚慰患者受挫的身心,促进药物治疗效果。阅读疗法实施的书目,可依据湛佑祥等[16]编制的发展性阅读治疗书目和临床性阅读治疗书目,结合读者借阅信息和QQ、飞信、微信、E-mail、博客、手机短信、网站留言等信息工具的反馈,研制、整理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阅读疗法处方。

2.3 搭建跨媒体信息交流互动平台

随着阅读2.0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与时俱进引入阅读2.0理念及技术(阅读2.0模式)[17]。我院图书馆为患者提供了跨媒体、多元化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和丰富的精神食粮,形成了良好的阅读治疗氛围。如利用网络、电视、手机、智能软件等工具,通过博客、微信、飞信、QQ、沙龙、专家讲座、书方推荐会、阅读疗法研讨会、系列主题活动等方式定期推送读者需求的知识;或通过VPN虚拟通道的形式,以知识库专用账号的方式,提供全方位、多形式的跨媒体互动阅读解决方案,对患者的健康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在打造书香医院、倡导全院阅读的同时,我院图书馆日趋注重患者阅读,在床位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积极创造条件,试点开辟空间,建立了温馨、舒适的患者阅读专区。患者阅读专区配置WiFi等网络设备,装饰了激励患者求知的字画和哲学家、心理学家的格言,营造出宁静、典雅、舒适的阅读环境,使患者及其家属全方位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和图书馆的亲和力,消除顾虑、缓解内心的焦虑和烦躁的紧张情绪,心情愉悦地接受治疗。同时还特邀专家开展了Living Library和流动书车等活动。

2.4 精选实验对象实施阅读疗法干预

根据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愿望,选择合适的患者及其家属,采用实证、定量和定性、实验、文献、循证调查方法对其进行阅读疗法干预。实验采用干预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干预组采用阅读科研小组提供的相关阅读资料、辅导、信息平台及沙龙等,应用”以阅读为中心和交互式阅读疗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通过自制量表,运用随机对照实验(RCT)方法统计分析阅读干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及家属干预前和干预后生活质量及对疾病的认知和阅读疗法的满意度等,建立医学图书馆阅读疗法创新服务模式。

2.5 利用病区助理为阅读疗法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2007年,我院就设置了病区助理岗位,由各病区专业知识丰富、服务意识强、技术水平高、口才较好的资深护理人员担任,配有24小时开通的专用热线。他们深谙疾病的治疗及康复过程、临床营养学、电话随访要点、服务礼仪、服务补救及医患沟通技巧等知识,是阅读推广的最佳人选。为了更好地开展阅读疗法活动,还选拔优秀的病区助理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及阅读疗法技能培训,在医院网站开辟阅疗保健专区,利用病区助理健康教育平台建立博客等,以确保阅读疗法的顺利实施。

2.6 打造专业的阅读疗法辅导员队伍

在阅读疗法活动中,人力资源是核心要素,培养高素质、稳定的阅读疗法辅导员队伍往往能够使阅读疗法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辅导的过程也可以理解成阅读引导,通过对患者情况的了解,介绍一些适合患者的读物,并尽量要求患者看后能够说出读后感,以便了解阅读效果。引导过程其实是人际交往过程,要想成为一名有效的引导师,最关键的是要拥有在引导过程中提升积极效果的人际沟通技巧和面对患者时使用这些技巧的能力。因此,为更好地开展阅读疗法活动,可选拔勤学上进、善于钻研、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图书馆员和病区助理,在图书馆和护理部的协作下通过外派、考核、监督、奖惩等办法加强阅读疗法辅导员的培训学习,提升其理论水平、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并以他们为标杆引导其他人员,形成以馆员和病区助理为主、其他人员为辅的发散式专业阅读疗法推广队伍。

2.7 创新评价机制,提高服务效率

准确评价是阅读疗法顺利实施的前提[18]。应用自制阅读效果评价表、zung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等对读者年龄、文化层次、专业背景、阅读习惯、阅读爱好、心理状态、情绪调整、疾病康复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如采用t检验评估读者阅读效果,评价图书资料、书目揭示的科学性、实用性,并对科学实验研究等反馈的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建立信息反馈机制能有效搭建与读者沟通的桥梁,从而提高阅读疗法服务效率和影响力,进一步改进阅读疗法服务工作。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医学人文精神即患者的情感世界、意愿、生命的价值等被置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19]。我院图书馆顺应时代的发展,与临床医患相结合,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围手术期临床乳腺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对其围手术期及康复期采用阅读疗法科研小组提供的相关阅读资料、辅导、信息平台及沙龙,应用“以阅读为中心和交互式阅读疗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阅读疗法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由病区助理等科研小组成员分别在两组患者术前1天和术后第7天、出院前1天及康复期应用自制阅读效果评价表、zung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和t检验等方法对读者进行阅读效果评估。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干预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为(97.6±2.10)分,高于对照组(91.4±1.2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18.13,P<0.05)。同时我院整合各方面的人力物力,建立了长效机制,持续性地开展了此项工作,如泌尿外科、胸外科、骨科、肿瘤内科和儿科等也正在开展相应的研究。

总之,通过阅读疗法创新服务模式的实施,不仅在医患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改善了医院的医患关系,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而且还提高了馆藏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扩大了阅读的受众面,为医学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途径和新的服务模式。

猜你喜欢
病区医患疗法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