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颜
(大连民族学院图书馆,辽宁大连116605)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是一种经过特别设计的一站式信息服务中心和协同学习环境。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服务模式,信息共享空间(以下简称IC)的建设代表着大学图书馆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国外自1992年开始在大学图书馆建设IC,目前发展较为普遍,建设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2005年以后,国内高校如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的图书馆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1]。据了解,这些高校多是在新建馆舍内开展IC建设实践,而大连民族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本馆)是要在建筑老旧的开发区校区图书馆内建设IC,因此走的是一条以馆舍改造为契机建设IC的特色之路。
(1)制作发放了问卷调查表,广泛征求用户对本馆IC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了解读者对图书馆的要求。从这些表格中看到,教师和学生读者普遍认为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已很难适应当今信息社会的发展,并且都表现出了对图书馆构建IC的极大兴趣和变革服务模式的更多期待——满足读者需求成为开展IC建设的原动力。
(2)征集了一组志愿者——学校设计学院的X团队。为他们单独开辟了一个小的空间,并提供必要的设施和服务,以培养他们的信息素质;跟踪小组讨论和学习,参与他们的课题研究,关注他们的成果和成长。由此取得了IC建设的第一手材料,经整理形成的案例为后续工作的开展积累了经验,坚定了我们开展IC建设的信心。
(3)英国图书馆学家比尔·阿姆斯曾说过:“现有的图书馆将被用作进行科学研究的场所,而不是藏书库”[2]。面对日益走低的纸质图书借阅率和图书馆从藏书楼变为知识生产和创造中心的趋势,管理者也迫切希望能在服务转型和创新方面有所突破。IC建设打开了图书馆馆员新视角,使他们焕发了工作热情,促使图书馆业务从传统服务向知识服务转换,更好地体现馆员的自身价值。可以说,IC建设已成为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和馆员自身发展的双重需要。
馆舍改造不同于新馆建设,在改造中建设IC会遇到诸如经费、建筑格局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一方面正视开发区校区图书馆存在的投入使用时间较长,建筑布局不甚合理,设备投入有待增加等问题;另一方面也理性评估了本馆建设IC的优势。
由于IC是一个协同的、综合的、开放式的学习环境,综合评估的结论是:开发区校区图书馆还是符合IC建设对环境和管理者要求的。
(1)空间优势。IC很重要的一点要求就是要为团队讨论、小组学习提供专门的空间。开发区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随着纸质图书在资源采购比例中的下降,以及驻馆单位的迁出、金石滩校区图书馆的启用和馆藏图书的外调,开发区校区图书馆实体物理馆舍可用面积增大,为信息共享提供了基本的空间保障。
(2)资源优势。近年来,馆内信息资源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除实体资源外,数字资源(含网络资源)以TB为单位飞速增长,内容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利用IC的师生提供了充足的信息保障。IC内的读者可在此自行检索、浏览、下载本馆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也可以浏览本馆多媒体光盘、书刊附盘,或者在线访问多媒体资源管理与服务平台。
(3)服务优势。学校图书馆有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和覆盖广泛的互联网,并且实现了无线网络的全覆盖。除这些坚实的物质基础外,还有技能熟练的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和计算机专家,他们可以为读者(包括个人、小组或学术团队)的学习、讨论和研究等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方便师生对IC的综合使用。
在进行IC建设之前,我们已经清楚地掌握了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怎样进行空间、资源、服务的有效整合,并在此基础上从实体层、虚拟层、支持层[3]三个层面做出了合理规划。
(1)设总咨询服务台。本馆对开发区校区图书馆二楼大厅进行改造装修并配置了总咨询服务台。总咨询服务台除了承担传统的办证、还书等服务之外,还要配备学科馆员为读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使之兼具IC咨询台的功能。总咨询服务台的设立有利于提高图书馆整体信息服务水平,也有助于读者信息素养的提高,达到共同支持、促进读者的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的目标。
(2)设机构知识库共享区。通过设立“民院人·文库”,将本校的纸质成果集中到图书馆IC来专门收藏,永久保存,逐步形成我校宝贵的研究与实践成果的资源库。另外利用非书资料管理系统提供的“自建资源”的功能,将学校作者发表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等电子版保存到机构知识库,并及时公开发布,放在系统内供师生使用,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开放获取;同时,还可以广泛向师生收集相关专业资源,有选择地录入系统中,使资源能够在最大范围内实现共享。
(3)设数字阅读体验区。本馆在“世界读书日”期间组织的移动阅读体验活动使数字移动阅读的概念深入人心,图书馆顺势争取经费,采购引进多种格式、多种形式的数字阅读终端,供读者在数字阅读体验区使用。读者亦可自带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设备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从而拓展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4)设学习讨论区。在馆舍改造设计上,将原有的“藏、借、阅、咨”一体化的大开间阅览室改建成多个能够安置10~20个座位的小型阅览室,作为学习讨论区。该区配备桌椅、电脑、投影仪等,专门提供给学生或者教师进行小规模的教学研讨使用;配备电源插孔,预留设备接入信息点。自携电脑等移动设备到馆学习的读者能够毫无障碍地连接到校园网,从而能够时刻利用校园网的数字资源。
(5)设检索文印区。经过改造,本馆在二楼大厅集中设置了重新订做的既节约空间又实用美观的触屏式公共检索机。在同一区域还添置了自助文印系统,通过校园一卡通进行身份认证和收费,使读者能随时将自己从IC获得的信息、查到的资料复印、打印、扫描出来,真正实现“自助式”“无人化”。
本馆申报的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升级改造项目”于2014年年初开始运作。该系统包括网络软件设施(包括各种网络软件、信息获取与共享软件、网络教学软件、办公软件、多媒体软件)、信息资源(包括数字资源、知识社区、知识导航、网络信息资源)和各种网络虚拟环境(包括社会网络空间、学习社区、兴趣社区、虚拟实践社区),向读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和共享知识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的虚拟场所。
由信息技术、组织与管理、文化与精神等组成的支持层是系统运行、发展和传递服务的核心动力层。本馆将原有的学科馆员制度进行了优化,制定了学科馆员咨询台值班制度等,以便他们能更好地承担学科导航员的任务;开展了网上实时咨询,即时回答科研人员的问题;《咨询快递》向用户推荐相关的专业知识与前沿动态等多种形式的咨询服务;加强馆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竞赛,以便他们能为读者提供更有力的信息支持,为本校师生创造一个有利于自主学习和知识创新的新环境。
非研究型大学也有学术研究和知识创新的需要[4],其图书馆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易于操作的IC建设之路是十分必要的。本馆借鉴其他高校图书馆经验,并充分考虑本馆实际需要,以馆舍改造为契机初步构建起了具有本馆特色的IC服务模式。囿于各方面条件限制目前本馆还不具备大规模开展IC建设的条件,以上实践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为今后的IC建设积累经验,以期在发展中不断完善IC。当然,构建IC也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立足当下谋划长远,要以构建IC为契机,开创“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真正实现知识服务的目标。
[1]谢瑶.我国“211”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现状与特色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3(8):54-57.
[2]黄宗忠.论21世纪的图书馆[J].图书与情报,1996(2):1-11.
[3]郭以正.关于社会科学院系统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7):125-128.
[4]陈超群.信息共享空间与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建设[J].现代情报,2007(9):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