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面向年轻馆员的人才培养策略探索

2015-03-21 12:48刘江龙张炳华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馆员年轻人图书馆

刘江龙,张炳华

(大连民族学院图书馆,辽宁大连116605)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高校图书馆的年轻馆员主要由图书馆专业、计算机专业和外语专业的大学(包括专科)毕业生组成。随着图书馆核心业务的转移和外包,图书馆学专业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变得模糊[1],图书馆开始注重对信息技术人才(主要是计算机专业)的引进,然而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工作又呈两级分化的趋势,即简单的应用维护层面和高端的信息挖掘与技术支持层面,对于普通的计算机专业人员来说,做前者不甘心,做后者力不从心,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随着参考馆员和学科馆员理念的提出,高校图书馆开始引进与本校学科有关的各专业人员,以期培养一批参考馆员和学科馆员,然而目前的学术氛围使参考馆员和学科馆员也边缘化了,没有需求当然也就没有发展。随着人事代理制度[2]的实施,高校图书馆开始接纳来自不同专业的年轻人,以刚毕业的本科生为主。大连民族学院图书馆金石滩校区分馆就是以这一类年轻人为主力的团队。本文结合6年来的感受和实践探索高校图书馆面向年轻馆员的人才培养策略。

1 年轻人到图书馆工作的心态

(1)向往型。无论出于哪种原因,的确有一些年轻人对到图书馆工作充满向往。有些人在读书期间甚至是从小就盼望着在图书馆工作,这一点图书馆人且不必妄自菲薄。

(2)中转型。有些年轻人已经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要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等,只是暂时条件不成熟,如外语不过关、资金不到位、手续不齐全,也有的是为了等待另一个人。到图书馆工作只是一个中转,一旦条件允许会很快离开。

(3)缓冲型。有些年轻人还没有明确的目标,暂时又找不到合适的岗位,能到图书馆工作,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在工作中逐渐定位,寻找自己喜欢的职业。

(4)安稳型。有些人是追求安稳的,只要没有受到太大的刺激和挫折,轻易不会跳槽、改行。

(5)懵懂型。暂时对自己的将来想法不多,有的是稀里糊涂就来到图书馆工作。有的刚刚结束学生生活,对工作还没有概念。

2 高校图书馆年轻馆员流动趋势

(1)本馆发展。长期留在图书馆,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成为业务骨干,一个是走上领导岗位。

(2)变动工作。包括馆内调动、校内调动和离开学校。

(3)考研、考公务员。

(4)出国。准备出国的年轻馆员包括一开始就决心要出国的人和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产生出国想法的人。

(5)创业。包括依托本馆创业和自由创业。

3 年轻馆员存在的困惑

(1)专业的困惑。即便是图书馆本专业的人员,其在学生时期学到的专业知识只有不到10%能用到工作中,大部分工作中需要的专业知识还需要逐步学习。对于其他专业的人员,除了要补上图书馆知识以外,还要看自己的专业在学校中的发展地位,如果该专业发展很好,而且对图书馆的服务需求很大,则要进一步补充本专业知识,否则就要转向别的专业。

(2)职称的困惑。在高校中收入是与职称挂钩的,图书馆这样的教辅部门,员工不能像一线教师那样通过多讲课来增加收入。评职称更加注重科研成果,而图书馆的学术研究与具体工作的联系却并不紧密。面对同工不同酬的局面,年轻馆员很难找到心理平衡。

(3)情感的困惑。年轻人肯定要面临恋爱、成家、生子等问题,同时也会面临与家人相处、与同事相处、与领导相处、与读者相处、与社会各类型人相处的问题,顺境逆境都会对年轻人的情感产生影响,带来困惑。

(4)转变的困惑。要改变工作岗位、性质、部门、单位,既需要机会、能力,也需要勇气。看到别人换岗位了,离开了,面对自己不擅长不喜欢的工作,是何心情;面对可以转变的机会,而转变后又前途未卜,如何抉择。这些都会给年轻人带来困惑。

4 面向年轻馆员的培养策略

4.1 转变观念

大多数用人单位对新员工都是希望留之能干,一心工作,不赶不走,挥之能去。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都是围绕单位的利益进行,很少能为员工的切身利益考虑。高校图书馆也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于是出现想招的招不来,想留的留不住,想撵的撵不走。近些年,高校图书馆的年轻人一般都是本校毕业的学生、教职工亲属等,也就是说他们已经与图书馆有了一层亲近关系,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在招人用人培养人时要转变观念,使年轻人能够对图书馆有一种了解之后的真正向往。如果把年轻人比作刚刚拿到驾照不久的司机,那么图书馆就应该成为他们的导航站、服务区、练车场,图书馆的领导和老员工要成为他们的知心人。让这些年轻人带着迷茫和梦想而来,带着勇气、经验和目标再上路。

(1)从收容站到导航站。很长时间以来,高校图书馆被当做收容站。实在没法安排了,就安排在图书馆;在其他地方干的不好,安排在图书馆;不知道能干什么的,来图书馆。既然这是事实,图书馆也要直接面对。既然不能将这些人拒之门外,不妨请进来。大家一起成长,一起寻找胜利的方向。

(2)从中转区到服务区。图书馆不是年轻人的归宿,有些人来了就是为了走,这也无可厚非。但是既然来了,就不要让他们浪费这段图书馆岁月。让年轻人在这里加油、充电、修整,即使将来他们离开图书馆,也会在他们的记忆里留下美好的画面。

(3)从停车场到练车场。高校图书馆看似平淡无奇,却是个非常宽泛的平台,几乎涵盖了社会各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所有科目。有风险,但影响范围不大,后果不严重,年轻人可以在这里得到实习和锻炼。

(4)从管理者到知心人。图书馆的领导和老员工都是从年轻时走过来的,虽然时代不同,心理不同,但都曾有过困惑。带着一颗爱心与年轻人相处,成为他们的知心人,就可以让他们少一些迷茫、少走一些弯路。

4.2 拓展培养方向

(1)共性素质培养体系的整合与推广。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所谓隔行如隔山。但也有共性的需求。比如服务意识、团队意识、独立意识、责任意识、组织纪律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自学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案写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其实这些方面在图书馆的工作和活动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但没有形成体系,散乱、隐性。以往图书馆精心策划过许多活动,为了能使活动成功,多是采取强制措施,要求大家参加,而对于参与活动的作用分析宣传不够,年轻人多是“被参加”,缺少主动性。基于此,今后图书馆在策划活动时将以素质培养为核心,形成体系,加强宣传推广,使年轻人能有针对性地主动参与。

(2)专业能力与信息素质的互进。其他专业的年轻人来图书馆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往往会放弃本专业,或者重心从科研转向服务。尤其是一些工科专业人员,失去学院的依托,其教学科研优势会大打折扣,这是非常遗憾的发展趋势,也是年轻人不愿意来图书馆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图书馆一方面加强对年轻人信息素质的培养,一方面与各学院沟通,为年轻人争取科研环境,实现专业能力与信息素质的互进。让人们感受到信息素质是从事各项学习和科研工作的催化剂和助推器,使有过一段图书馆经历的要强于没有图书馆经历的,这样就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3)自助式活动平台的构建。利用图书馆的空间资源、文献资源、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鼓励年轻馆员自主组建团队、带团队,成立各种工作室、活动室、沙龙等,使年轻馆员从被动跟随到主动参与,再到积极拓展。一方面要考虑年轻人应该得到什么,一方面要考虑年轻人想要得到什么。也就是说对培养年轻人既要注重营养也要注重口味,二者缺一不可。

[1]秦疏影,孙晶岩.高校图书馆员生存危机及对策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4(3):10-13.

[2]曾馨.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探讨[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1):73-75.

猜你喜欢
馆员年轻人图书馆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年轻人如何理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勘误
年轻人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