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胃癌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2015-03-21 08:13蒋爱军
河北中医 2015年7期
关键词:双下肢下肢胃癌

蒋爱军

(江苏省靖江市中医院外科,江苏靖江 2145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外科手术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如不采取预防措施,血栓形成后,血栓远侧静脉回流受阻,使小静脉毛细血管淤血、缺血、缺氧,渗透性增加,压力升高[1]。如得不到及时治疗,血栓可能累及整个肢体,导致伤残,一旦栓子脱落发生肺栓塞后,即可危及患者生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为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2]。胃癌术后患者因全麻、手术时间较长、术后卧床时间久,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2012-01—2012-12,笔者对21例胃癌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与常规护理干预21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全部42例均为我院外科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43~77岁,平均(60±1.5)岁;住院时间14~20 d,平均(17±2)d;胃癌病理分期:Ⅰ期3例,Ⅱ期9例,Ⅲ期7例,Ⅳ期2例;病理分型:结节型3例,溃疡局限型4例,溃疡浸润型13例,弥漫浸润型1例;其中行远端胃癌根治术8例,近端胃癌根治术7例,全胃切除术4例,剖腹探查术2例。对照组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44~76岁,平均(60±1.0)岁;住院时间16~22 d,平均(19±2)d;胃癌病理分期:Ⅰ期3例,Ⅱ期10例,Ⅲ期6例,Ⅳ期2例;病理分型:结节型4例,溃疡局限型5例,溃疡浸润型11例,弥漫浸润型1例;其中行远端胃癌根治术7例,近端胃癌根治术8例,全胃切除术4例,剖腹探查术2例。2组患者均采用全麻加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时间3~4 h,手术顺利,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

1.2.1 对照组围手术期予常规护理,即术前常规护理,术后一般护理、不适护理、饮食护理等。

1.2.2 干预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1.2.2.1 术前护理干预进行术前评估及宣教。术前评估能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程度,从而确定重点观察对象。全面掌握患者病史及检查资料,筛选高危人群,有针对性地做好高危人群的健康宣教,针对可干预因素进行护理。有吸烟、饮酒史的患者,劝其戒烟、戒酒。有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等合并症的患者,要积极控制原发病。肥胖患者要嘱其多饮水,避免高胆固醇饮食。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术前、术后注意事项,说明术后早期床上活动、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手术前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各种锻炼方法。

1.2.2.2 术后护理干预

1.2.2.2.1 严密观察病情患者手术结束安返病房后,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压疮发生。双下肢注意保暖,防止冷刺激引起静脉痉挛,造成血液淤滞。同时观察患者双下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一旦发现有肿胀、疼痛等深静脉血栓形成迹象,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1.2.2.2.2 早期床上活动由于患者是全麻加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6 h内双下肢不能自主活动。责任护士要指导家属被动活动患者双下肢,按摩其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以减少静脉淤滞;帮助患者活动踝关节及膝关节,以促进静脉回流。麻醉药物作用消除后,帮助患者每2 h自主活动双下肢,进行股四头肌和腓肠肌等长收缩训练及足踝环转运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鼓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遵循个性化原则,以不疲劳为度。

1.2.2.2.3 注意保护静脉遵医嘱给患者补充足够液体,纠正禁食期间脱水及水电解质紊乱。静脉输液时,要提高穿刺成功率,尽量保护好静脉不受损伤,避免同一静脉相同部位反复穿刺。输注刺激性药物及高渗溶液时要选择粗大静脉穿刺,避免损伤血管内膜。避免下肢静脉输液,尽量采用上肢静脉留置针方式输液,并减少留置时间。

1.2.2.2.4 空气压力循环治疗仪术后次日,予空气压力循环治疗仪(韩国元金公司,型号POWER_Q3000)按摩双下肢,每次30 min,每日2次,7~10 d为1个疗程。操作时需注意双下肢套上套筒,松紧适宜;套管与主机连接要紧密,套管无打折、扭转后方可连接电源;注意套筒要远离锐器,以免被扎破。若使用过程中患者感觉身体不适,或仪器出现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有研究表明,间断充气加压装置能增加静脉血流速度,增强内源性纤溶活性,减少血小板聚集和黏附,从而改善血液循环,提高皮肤表面温度,该方法能使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降低6%~22%[3]。术后可使用至患者下床活动,无明显副作用。

1.2.2.2.5 饮食护理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指导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手术患者进高纤维素、高蛋白、低胆固醇饮食,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嘱其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排便用力、腹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1.2.2.2.6 药物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手术患者,术后次日予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3199)5 000 U,每日1次皮下注射。用药期间需注意观察有无出血等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观察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判断标准参考文献[4],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干预组21例,有效20例,无效1例,有效率95.24%;对照组21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有效率66.67%。干预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不正常的在血管内凝聚、凝固,阻塞管腔,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血栓远端以下的静脉及肢体肿胀、疼痛、静脉扩张[5]。胃癌手术患者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人群,其原因主要有:①全麻所用的药物对凝血功能有一定影响。据报道,异丙酚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显著抑制作用,易激活血小板膜糖蛋白,引起血小板聚集[6]。麻醉所致的周围静脉扩张、血流缓慢,也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②手术创伤、体位、长时间制动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手术能刺激机体发生应激反应,改变机体内分泌功能,释放大量的组织因子、凝血酶原、肾上腺激素,使血液凝固性增强[7]。同时手术过程中长时间制动,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也增加了静脉血栓形成的机会。

有效地预防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有效措施。《内经》中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由此可见预防的重要性[8]。所以,切实做好胃癌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人群的评估,强化风险意识教育,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患者麻醉未恢复时,采取被动运动,麻醉作用消失后采取主动运动,早期进行床上功能锻炼,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在积极预防的同时,认真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使其了解本病发生的原因及后果,充分认识到主动配合的重要性。空气压力循环治疗仪是一个气体压力梯度循环系统,主要通过对腔气囊有顺序的反复充放气,形成对肢体和组织的循环压力,达到促进血液和淋巴流动,改善微循环,预防凝血因子聚集和对血管内膜的黏附,防止血栓形成[9]。通过临床护理干预,辅以空气压力循环治疗仪和联合用药,可有效减少胃癌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余富杰,蒋小娟.外科围手术期病人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5): 447.

[2]林素琴,林剑芳,洪飞.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36-137.

[3]吴新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形成[J].临床外科杂志,2006,14(1):22-23.

[4]董国祥.实用血管外科学及护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200-206.

[5]张志华.间歇性充气挤压泵护理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3):68 -69.

[6]张永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50-52.

[7]李威.预防围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9,4(10):902.

[8]董秀丽.1例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肺栓塞患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4):2301-2304,封3.

[9]肇冰.间歇式冲气压力抗栓泵在全麻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 (24):2265-2266.

(本文编辑:曹志娟)

猜你喜欢
双下肢下肢胃癌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请您诊断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以呼吸困难、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1例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