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玉 杜 君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基于丝绸之路的古代渊源变迁,与中亚等区域共同构筑的一个经济合作区域。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9月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战略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政策沟通、货币流通、贸易畅通、道路联通、民心相通等“五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再次让少数民族地区发挥中国中原地区与境外交流的中介作用,必然会使少数民族地区也搭上高速发展的快车。[1]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文化交往是经济交往的基础,并且大量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存在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非常便于开发利用。因此,可以通过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诸多少数民族自身特色文化,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新的拓展空间。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少数民族文化开发,首先应当构筑沿线少数民族文化业态,不仅要做强其文化业态中的核心产业,还要从多方面拓展其文化业态的发展层次。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大力开拓,已经形成良好的文化旅游经济的聚合和扩散效应,当前也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应当确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文化业态的核心产业,做强做大丝路沿线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态。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有很多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分布于甘肃、新疆、陕西、青海和宁夏等省(区),在这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内,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存在大量具有独特历史价值和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的历史景观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这些都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资源。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少数民族文化开发过程中,要在观念上认识到发展旅游业就是发展文化生产力。在策略上筹划具有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特色的国际化、主题化、层次化的世界级文化旅游精品,积极开发具有深厚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在技术上开发具有少数民族特色风情的节庆精品和文化展演旅游项目,推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链的覆盖和延伸,立体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游、民族工业游、风情商务游、民族生态游等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综合模式。
要大力开发丝绸之路沿线少数民族文化业态,不仅要重点发展作为其核心类型和优势业态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业,还要从多方面拓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文化业态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层次构架。
首先,要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空间布局,按照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点、线、面”的一般进路,不仅强化作为核心支柱产业的少数文化旅游业,还要积极拓展少数民族文化与广播影视、文化会展、演艺娱乐、新闻出版、歌曲舞蹈、创意设计等现代传媒和演艺业的结合。这些行业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有丰富而厚重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作为基础,无论素材、创作灵感还是技艺,少数民族特色的影音影视、新闻传媒、歌曲舞蹈、文化会展、创意设计等现代传媒、娱乐产品都可以从少数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
其次,要发展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文化结合的生活、文化及艺术用品产业。这类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随着不断的跨文化交流,这些原本属于少数民族自身的生活、文化及艺术品逐渐由于其独特性而为市场所吸引,甚至少数民族的服饰、剪纸、刺绣、雕刻、泥塑等在国际市场上也大有需求。与此同时,现代物流业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使得这些少数民族地区产品在交易方式上突破了地区界限,不再有交易上的障碍。这些条件的存在,使得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文化开发也应当重视生活、文化及艺术用品产业的发展。
再次,要发展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文化结合的医药饮食业。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的医药饮食业基础相对雄厚、发展历史也相对较长。此外,以风味小吃、特色主食、养生食疗、民族特产等为代表的西北少数民族饮食业已经渐成规模,但目前这些少数民族传统医药饮食中不少具有重大科学、保健价值的医药、饮食文化产业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因此,要积极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传统医药饮食文化与现代工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独特的少数民族医药饮食产业。
重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文化品牌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少数民族文化开发的重要环节,不仅要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文化既有品牌,还要挖掘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文化潜在品牌资源,培育和塑造新的少数民族文化品牌。
首先,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单个少数民族文化品牌建设,提升文化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著名文化品牌的塑就非朝夕之事,需要岁月的打磨。特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一些少数民族文化品牌的形成是建立在数百、数千年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的,它的发展就更需要维护。因此,要继续维护丝绸之路沿线少数民族文化品牌的权威性和持续性,通过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工业制造、影视制作、艺术展演等现代文化发展元素相融合,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内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特色,增强既有少数民族文化品牌的科技水平,从而提升既有少数民族文化品牌自身的民族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其次,集合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文化品牌的各自优势,形成具有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品牌集群。虽然丝绸之路沿线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有不同的特色,但是这些少数民族文化又都包含在丝绸之路这个更广泛的文化范畴中,在这个意义上具有文化共性,因此,可以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这些少数民族文化品牌进行整合,形成品牌集群,从而更容易将丰富多彩的丝绸之路文化以更加多元的方式呈现给市场与游客,以引发世界各地游客对丝绸之路文化的浓厚兴趣。[4]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少数民族文化品牌还可以和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的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产业发展形成品牌集群,加强影视、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工艺美术、建筑设计、文化体育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文化产业的技术开发优势之间形成优势互补。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文化品牌的建设,不仅要提升既有品牌,还要挖掘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塑造更多新的品牌。虽然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少数民族文化品牌业已初具规模,影响力也逐步提升,但无论是品牌数量还是品牌质量,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依然不成正比,不少很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缺少开发。因此,应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文化的潜在品牌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塑造和培育更多既能够鲜明标识丝绸之路文化,又能够代表其自身民族特征的少数民族文化品牌。从不同角度看,发掘潜在文化品牌的方式也有不同。首先,可以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这些少数民族民间的、历史的、现有的多向度、多视角文化载体中,探查那些被忽视却具有深厚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与底蕴的文化资源,对其进行品牌培育和塑造。[4]其次,在发掘、培育和塑造文化品牌的过程中,要积极促进现代文化元素的传播、渗透,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为一体,把普遍性的现代精神有机融合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少数民族文化之中,塑就既不失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底蕴又嵌入现代意识的文化品牌。[5]此外,在发掘、培育和塑造文化品牌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不同少数民族的文化共享现象,对于这些文化共享现象可以在不同少数民族之间进行共同开发,形成多个民族的共享文化品牌。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少数民族文化开发,还应当从国内跨区域合作与国际交流两个方向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文化开发创造有利条件。
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文化开发,政府之手不能缺位,要注重通过政府跨区域的沟通与合作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开发。超越地方资源限制的跨区域沟通与合作可以创造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开发的外部人文环境,以点带面,从线到片,整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内各省区各方面资源,使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内文化要素和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内的省区已经意识到了区域合作的重要性,新、青、宁、甘、陕等五省区在2014年5月已经签订《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区文化发展战略联盟框架协议》,初步促成了产业发展、人才共建、服务支持、基础建设等多方面的跨省区交流与合作机制。这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文化开发、实现文化领域优势互补和共赢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不过,还要把框架协议具体化为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文化开发的具体行动,才能实现真正的跨区域合作,例如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内的各省区定期联合举办少数民族联合演出、艺术展览、文化论坛,联合开展探查和发掘丝绸之路经济带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活动,联合梳理、整理、译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相关书籍,联合拍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有关影视作品。通过这些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内省区的跨区域合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文化开发创造有利条件。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文化开发的持续发展还需要具有前瞻性的全球视野,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开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全球化前瞻视野来审视少数民族文化开发的生态环境。一方面要深入探索国际文化产业开发与丝绸之路沿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特点与趋势,把国际范围内民族文化开发的流行因素带入到国内少数民族文化开发的过程中,改变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缺乏设计创意、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市场认知度的现状。例如有人就提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开发少数民族文化可以与时尚产业融合,把沿线少数民族文化开发与国际时尚发展结合起来。[6]另一方面,要通过实际活动参与国际交流,向外推广丝绸之路沿线少数民族文化,向内引进少数民族文化开发资源,使丝绸之路沿线少数民族文化开发走上国际舞台。不过与此同时,要明确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文化开发的国际化视野并不意味着趋同化,而是还要强调与少数民族自身所在的地域空间相宜的少数民族文化开发多元化。这就要求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文化开发应当在立足自身传统基础上营造各具特色的、多元共存的少数民族文化,不能盲目与国际化接轨,避免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文化交往是经济交往的基础,少数民族文化开发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应当起到重要的作用。面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存在大量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只有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才能使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通过文化交往为经贸合作提供新的机遇、开拓新的空间。
[1]晋浩天.丝绸之路助推我国成为经济文化相互认同的民族联合体[N].光明日报,2015-04-22.
[2]李 松.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开发的战略性思考[J].人民论坛,2013,(8).
[3]刘小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旅游开发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12).
[4]张 欣,张迎芬.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协调开发模式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4,(4).
[5]宋海洋.试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在中亚地区面临的挑战及其路径[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5,(1).
[6]牛 锐.让时尚引领“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发展[N].中国民族报,201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