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广
(山东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顾名思义,语言态度(language attitude)就是对某种语言所进行的价值评价及其行为的倾向。从这个描述性定义来看,语言态度既是一种情感价值判断,又内含着一定的科学的分析倾向。语言态度从理论结构上可以分三个层面:认知层面、情感层面、意向层面。认知代表着人对待语言所使用的理性部分,强调的是对语言的诸如形式、结构等各种规定性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理性加以支持或反对;情感代表着人对语言的情感态度,诸如喜爱、厌恶、尊重与轻视;而意向则是对语言落实到行为上的倾向。由此可以将语言态度整体上分为情感系统和理智系统。情感系统所陈述的是在运用和接受某种语言时在情感上、情绪上获得的反应和感受,因而往往是下意识、不自觉的表现。来自情感系统的语言态度一般来讲是受到语言主体个人的综合成长环境,尤其是文化传统、语言环境、思维习惯甚至是一些具体的个人经验。而语言态度的理智系统则是规定了语言主体对某种语言的使用价值以及社会地位的一种科学的、合乎理性的评价。这种评价在形式上虽然也有明确的主观性,但它评价的内容是有着社会依据的。
语言态度作为社会语言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论题,对它的研究,对于了解一个群体、一个民族或社团的心理特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现实价值。语言态度对于少数民族区域的语言、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深度、广度和结构都有着明显的维度特征。基于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社会与文化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于语言文化教育的指导理念往往要把握住“双语”问题的应有尺度。一般情况下,语言态度在少数民族区域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习俗、族群心理性格乃至具体的学校教育价值判断等因素的影响下,在“双语”教育的宏观环境下,往往容易以自身传统文化中形成的价值标准和观念对双语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先在”的主观评价,具体表现是用自己的生产经验和生活现实以及发展需要等实用方面来认识、理解和参与学校教育。而民族区域的现代化建设,无论是经济建设、社会建设还是文化建设,都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区域进行交流,这就凸显了语言教育的重要性,从这个意义来讲,语言态度往往就是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整体工程系统中用于维护少数民族实现跨越式经济崛起和社会进步与保存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内核之间的平衡关系。基于语言态度的研究,能够确保“双语”教育不再局限少数民族区域发展的权宜之计,而是促进该区域现代化、全面发展的重大课题。
社会转型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至今面临的一个最大的国情之一,也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站在举世瞩目的经济领域繁荣的基础上需要面对的一个更为关键和实质性的问题,其核心问题就是国家和民族如何将激增的经济增长与社会财富的积累化为优质化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性的体制创新,从而将当代中国由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环节成长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竞争型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新兴大国。对于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对于中国改革开放所做的贡献毋庸置疑,而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一系列成效也为少数民族区域的现代化建设和跨越式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契机。在面临社会转型的形势下,少数民族区域基于其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和语言习俗,其转型内涵需要在以下两方面着力突出:
语言是认同的言语基础。更具体点说,认同是主体之间观念层面的契合,观念自有的个体性、内在性,决定了认同需要有一个外在的、共同的介质,而语言作为个体之间共同掌握的形声符号系统,为观念认同提供有形的、可操作、可规范、可验证的实体中介系统。同样,一个民族是与其语言系统相伴而生的,民族语言也推动着该民族传统及其文化一同成长。作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又被视作民族固有的区别性属性,从而构筑了坚固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作为民族成员创造和传承文化的一种途径方式,语言本身构成了自我认同的重要因素,也是维系民族认同的基础之一。对于少数民族族群而言,语言态度自然是双向(多向)所指,即是对自身少数民族语和汉语(还可包括外国语)各自的情感与价值判断,及其在日常生活使用上的选择结构与使用动机。
在此结合一个实证的调查案例进行陈述和分析,从中用以论证语言态度对于凝聚民族认同发挥作用的机理。针对新疆乌鲁木齐市三所民汉合校中学的维吾尔族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确保了调查对象群体在男女比例、年龄和年级层次等自变量方面的均衡分布和同质性。问卷主要调查的是维吾尔族中学生对本族语、汉语和英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最终得出的结果是:从语言的社会评价角度,维吾尔族中学生认为汉语普通话最重要,其次是本族语,英语再次;从语言的个人感受来看,维吾尔族中学生认为本族语最有亲和力,而对英语的亲切程度普遍表示偏低。针对汉语普通话,维吾尔族中学生认为在现代背景下接触的机会比较多,因而从实用的角度主观上认为汉语普通话更容易接受,而且能够突破少数民族区域的交流局限,从而拓展自己的生活学习范围;针对本族语,绝大多数中学生将本族语视为与汉语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同等重要的地位,认为是与家人、本民族朋友交流的主要语言工具,因而从不忽视本族语的学习和研究。在与家庭成员、家族成员以及同族亲朋好友这个交际圈中,维吾尔族中学生普遍认为本族语用于交流和沟通更为方便,也更倾向于在日常生活中用本族语与人交谈,认为这样的交流亲切又愉快;而针对英语态度的分歧倾向比较明显,认为英语学习很重要、一般和不重要的比例分别为36%、31%和33%。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初步的描述性结论:本族语和汉语在维吾尔族中学生心中的平分秋色,一方面自然体现出了少数民族对伴随自身成长的母语的依赖和认可;另一方面更为可贵的是,作为未来社会的生力军,少数民族中学生在多年的现代化双语教育的塑造和影响下,能够以既尊重传统又保持开放的心态,将汉语和本族语凝结为未来生活、学习和发展共同使用的基础语言。这种新生代少数民族既能够延续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能够自觉融入到现代化的社会系统中化为推进发展和建设的有生力量。从这个实证研究来看,合理的语言态度结构,尤其在经济社会转型期背景下,比较成功地构筑了一种积极自主的不断参与现代社会分工协作体系的全新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会最大限度地抵消狭隘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的可能性,为中华民族的宏观认同感形成注入微观而持久的语言力量。
少数民族区域作为后发区域,经济领域的滞后固然是一个基本事实,但不能因此简单断定少数民族区域的现代化发展就等于单线程的、体制补偿式的经济增长。少数民族区域在经济形态上往往是原发性、基础性产业模式,并由此形成了建基其上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而新中国以来以工业化建设为基本动力和推进方式的经济增长,不可回避地对少数民族区域产生了外在的牵动作用,工业化生产的部分经验也对少数民族区域的经济振兴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少数民族区域也在诸如矿产资源开采等方面加入到全国性的现代工业化体系之中。但这并不代表少数民族区域可以全盘借鉴发达地区的工业化经验而抛弃自身独特的发展方式。如内蒙古凭借草场资源建立起具有草原民族特色的乳业和丝织业;云南可以凭借雨林地貌构建少数民族风情旅游,并带动周边的综合农业发展等等。这些经济崛起既是对工业化经验的一种不回避、不拒绝的态度,又是一种灵活创新、不照搬照抄的态度,这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推进了本区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则是对全国经济社会结构化、品质化增长的一种模式补充和创新,这就是本研究语境下的少数民族区域差异化崛起。这种差异化崛起背后的价值理念,是一种自觉而开放的民族现代化理念,而恰恰可以从少数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新生代的语言态度的正确塑造中得以引导。换言之,国家对少数民族区域的语言政策、教育政策所坚持的倾向性,既是对这种潜在的语言态度的顺应性引导,又是基于现实的少数民族区域差异化崛起的一种规范式主导。
对于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少数民族区域,就要适度的、阶段性的变革现行的双语教育体系,使之适应已展露全新态势的少数民族区域社会新结构和发展新趋势。首先,要通过“双语”教学进一步打通少数民族语言政策制定、执行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心理、信仰和习俗的深层关联,从而改变传统“双语”教学思路的表面化倾向。在原有双语教学注重语言知识、实用交际的基础上,深入引导对少数民族特有文化体系的认知、理解和认同;在营造良好的“双语”环境基础上,进一步突破旧有的限制性观念,有意识地引导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和日常交往的深化,通过以语言态度的理性转型促进双语教学模式改革。其次,在现行的双语教育体系下,有条件地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及传统文化的了解,引导学生把学习汉语作为学习其他先进文化和科学知识的手段,而不仅仅是完成交际或者通过考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不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分子,都有责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积极的少数民族语言政策和开放性、社会化的教育系统建设,激发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的自觉转型,这有利于积极应对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区域发展的双语教学系统建设。首先,要为双语教学模式创新树立积极的语言态度。通过切换一种积极的语言态度,逐渐摆脱传统封闭式的、舞台式的双语教学观。同时,在常规教育管理中,在少数民族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的前提下,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树立积极、开放的语言态度,使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对汉语以及外国语的学习中,从而确立全国视野和全球视野的双语教学模式,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未来少数民族区域的经济振兴、全面发展提供现代化人才储备。其次,将中华民族文化与国际文化交流纳入双语教学内容设计中。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更加主动地体现中华民族文化,从而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了解并使用汉语,改变当前较为单一的汉语语言认知与价值评价态度,从而为少数民族学生群体构建更为科学并具有长效机制的语言观。至于文化交际内容,各少数民族区域可根据各自的现实条件,结合各民族语言的结构特征和文化气质,设计具有民族区域特色的文化交际内容,确保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时刻保持“文化转换”的自觉性。
作为一个表现形式复杂的社会现象,语言态度的产生和发展已形成其个性特点。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社会与文化各方面发展,对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的研究、分析与引导,可以说是当前少数民族语言教育规划和具体教学策略得以科学有效执行的基本价值参数。在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各个经济区域均衡发展与合作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区域的语言政策与教育政策自然要根据各民族语言态度的不同表现不断推进语言教学策略的调整和改革。因而,如何改变少数民族区域基础薄弱、质量较低的教育生态,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多方努力和探索,研究改善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的最佳策略,因势利导,促进少数民族区域语言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的成功转型。
[1]戴庆厦.社会的语言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2]贺 灵,佟克力.历史民族文化[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3]王 洋.从语言态度的角度透视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7,(11).
[4]孙丽莉,王海蓉.多民族语言态度分析——以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为视角[J].求索,2010,(11).
[5]张崇富.语言环境与第二语言获得[J].世界汉语教学,1999,(3).
[6]张 砾,谢贵平.新疆维汉民族语言态度与族际关系现状调查分析——以温宿县阿热勒镇为例[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3,(3).
[7]张 平.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少数民族中学生语言态度差异成因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