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斌,李 碧
(1.湖南省资兴市中医医院检验科,湖南资兴 423401;2.湖南省资兴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南资兴 423402)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意义及常用方法比较
雷 斌1,李 碧2
(1.湖南省资兴市中医医院检验科,湖南资兴 423401;2.湖南省资兴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南资兴 423402)
目的使用国产设备、试剂及配套的校准系统对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性能进行评价,比较生化免疫比浊法和阳离子交换色谱法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中的意义。方法分别使用生化分析仪和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并进行比较。结果检测结果均值与靶值的差异度及变异系数均小于5%。结论使用国产设备和试剂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符合实验室要求,并能满足临床需要,此外液相层析法的准确性和线性范围略高于生化免疫比浊法。
糖化血红蛋白; 生化免疫比浊法; 液相层析法; 溯源性; 标准化
2010年中日友好医院杨文英教授组织的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国内20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达9.7%,其中60.0%未得到诊断,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达15.0%[1]。2010年国内糖尿病患者官方数据为9 260万,因此及时诊断和发现糖尿病,延缓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对维护人民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检测和诊断糖尿病的检测方法已日渐成熟,国际糖尿病协会也早已公布较为完善的诊断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明确糖化血红蛋白(Hb A1c)≥48 mmol/mol(6.5%)诊断为糖尿病。糖耐量试验(OGTT)是国际公认的确诊糖尿病金标准,但由于OGTT检测程序复杂、成本高、血糖变异度大等原因造成其在诊断糖尿病过程中受到制约。因为血液的葡萄糖测定,只代表采样时的血糖水平,其体内控制依赖于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和肝脏适当的胰岛素敏感性以控制肝糖的生成和输出,还受各种因素如饮食、分析方法及采用的仪器溯源性、药物及其他疾病的影响,此外患者采取了限制饮食或加强运动的自我治疗措施使高血糖得到适当的改善,因此血糖测定并不能完全正确的评价疾病控制程度和疗效。而Hb A1c的检测不要求患者空腹,日间变异小于2.0%,受干扰因素小,结果更可靠、直观,是评价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水平控制的金标准[2]。Hb A1c与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微血管病变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也是WHO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3]。近年来,随着国内Hb A1c的检测更加规化范,其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目前检测Hb A1c常用方法有液相层析法(亲和层析、阳离子交换色谱法)、即时检测法(POCT)及免疫化学法。POCT法快速、简单但重复性和准确性存有局限性,免疫化学法和液相层析法技术简单,自动化程度高,重复性准确性较高。本研究对免疫化学法和阳离子交换色谱法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1 仪器与试剂 深圳迈瑞800生化分析仪,使用宁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及校准物(批号20111111)。上海惠中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MQ-2000 Hb A1c分析仪,使用上海华臣生物有限公司的试剂及校准物(批号HBA1C11445)。第三方质控物:Bio-Rad质控,2个水平浓度。
1.2 方法
1.2.1 生化免疫比浊法 采用十四基三甲铵溴化合物(TTAB)作为溶血剂,使红细胞溶血,加入抗Hb A1c抗体缓冲液与Hb A1c反应形成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然后加入多聚半抗原缓冲液,与过剩的抗Hb A1c抗体结合,生成不溶性的抗体多聚半抗原复合物,比浊进行测定。
1.2.2 阳离子交换色谱法 在选定低浓度条件下洗脱,Hb A1c首先被洗脱;再用高浓度洗脱液洗出非Hb A1c,得到相应的血红蛋白层析谱,其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百分比。Hb A1c值以色谱图中的Hb A1c峰面积占全血红蛋白面积的百分率来表示。
1.2.3 质量控制 选取第三方质控物Bio-Rad 2个水平浓度,水平1:Level1-38411,示值5.42,水平2:Level2-38412,示值9.28。批号38410,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
2.1 2种方法2个浓度水平的测定结果比较 2011年美国生化科学院在糖尿病诊断和管理中的应用于建议中指出:测定Hb A1c的室内变异小于2.0%,室间变异小于3.5%,并至少需要做2个水平的质控物。本研究结果显示2种方法均值与靶值的差异度及变异系数(CV)均小于5%,可见生化免疫法和阳离子交换法的精密度、准确性均可以接受,并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但离美国生化科学院的规定以及进口设备和试剂还有差距,本次实验使用的生化免疫法试剂在测定高值时,结果略有偏低,线性范围偏窄。见表1。
2.2 2008年上海地区Hb A1c间质评结果汇总 上海地区开展Hb A1c实验室检测室间CV较高,见表2。
Hb A1c的测定结果是以百分率来表示,指的是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Hb)占全部Hb的比例,健康成年人的Hb A1c水平平均约为(4%~6%),不同方法参考范围略有差异。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将Hb A1c控制在8%以内,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将大大降低,如果糖尿病患者体内的Hb A1c长期大于9%,反映患者持续性高血糖,患者体内的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致使周围组织缺氧,导致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足部炎症等并发症高发。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Hb A1占97.0%,Hb A2为2.5%,HbF占0.5%。其中Hb A1又可分为Hb A1a1、Hb A1a2、Hb A1b和Hb A1C,其中Hb A1c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反映的是检测前120 d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西双说,那简单,现在就可以还你。他将手里的借条折一下,再折一下,然后展开,问罗衫,是不是三等分?罗衫莫名其妙地看着他,搞不懂他接下来会有什么名堂。西双嗤地从借条上撕下一绺,弹一下,甩给罗衫,说,三万块钱的三分之一,正好一万,还你。
由于国内对于Hb A1c测定的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并且由于不同的Hb A1c测定方法,可得到不同的测定值。2007年由美国糖尿病组织、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国际糖尿病联盟和国际临床化学实验医学联盟(IFCC)等学术组织达成共识确认Hb A1c结果应用IFCC单位(mmol/mol),IFCC决心对Hb A1c的检测进行标准化,于1996年创建了国际Hb A1c标准计划(NGSP),其宗旨非常明确,即标准化Hb A1c检测,使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为此,NGSP组建了以指导委员会为核心的参考实验室网络[4]。同时推荐将IFCC参考物质(IFCC-RM)应用于参考实验室[5]。2011年美国生化科学院发布实验室检测在糖尿病诊断和管理中的应用与建议中指出:测定Hb A1c的室内变异小于2.0%,室间变异小于3.5%,并至少需要做2个水平的质控物[6]。
从检测原理及相关资料分析证明免疫法用的是抗原抗体结合方式,抗体能特异性识别链糖基化多肽,避免电荷数改变引起的干扰,缺点是当存在含有结构改变的Hb或红细胞生存周期异常情况时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而阳离子交换色谱法精密度及线性略高于免疫法,缺点是不能把胎儿型血红蛋白(HbF)从Hb A1c分离出来,当含有Hb F会使Hb A1c值偏高,以及含有一些稀有异常或变种Hb皆会造成干扰测定。
从表1数据统计分析来看,本实验的均值与靶值差异度以及CV值均小于5%,生化免疫法和阳离子交换法的精密度、准确性均可以接受,并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但离美国生化科学院的规定及进口设备和试剂还有差距,本次实验使用的生化免疫法试剂在测定高值时,结果略有偏低,线性范围偏窄。从表2数据统计分析来看,上海地区开展Hb A1c实验室检测室间CV较高,各实验室采用的Hb A1c检测系统包括设备、试剂、检测原理等方面有差异,结果可比性不够理想。
由于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的不同,以及异常Hb导致Hb A1c值的假性升高或降低[7]。因此许多医生和患者在拿着不同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时比较困惑。为此,国家临床检验中心从2007年起做了大量具体工作,主要工作有:(1)根据IFCC推荐的人血液Hb A1c参考测量程序建立了Hb A1c液相-质谱-质谱候选参考测定方法,参考方法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定值。(2)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Guide35并参照国际标准和“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8]的要求制备了人血基质Hb A1c,于2010年获得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证书。
2012年7月4日,“Hb A1c一级参考实验室”在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暨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建成,标志着国内的糖尿病检测将有可依循的最高标准,也意味着国内的糖尿病检测将可依循最高标准,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因此所在实验室也可溯源到IFCC或NGSP认可的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的仪器、试剂和校准方法。随着国内厂家的研发水平不断提高,使用国产的Hb A1c检测设备和检测试剂也能满足临床需要。总之,加强各实验室检测Hb A1c一致化、标准化的建设,提高各实验室的结果可比性,从而正确无误地动态监测和治疗患者的血糖水平刻不容缓。
[1]Yang WY,Lu JM,Weng JP,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2]王东环,陈文祥.应注重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6):493-496.
[3]Word Health Organization.User of glycated haemoglobin (Hb A1c)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es mellitus:abbreviated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S].Geneva:WHO,2011:1-25.
[4]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Position statement:tests of glycemia in diabetes[J].Diabetes Care,1998,21(1):69-71.
[5]田亚平.糖化血红蛋白的标准化及临床应用中值得关注的问题[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6):481-483.
[6]宋智心,徐国宾,马怀安,等.糖化血红蛋白的标准化现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6):497-500.
[7]Bry LD.Effects of hemoglobin variants and chemically modified derivatives on assays for glycohemoglobin[J].Clin Chem,2001,47 (2):153-163.
[8]国家技术监督局.JJF 1006-94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S].北京: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
10.3969/j.issn.1673-4130.2015.10.065
A
1673-4130(2015)10-1458-03
201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