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瑜
(南京理工大学 化工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试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及评价机制的构建
赵玉瑜
(南京理工大学 化工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及评价机制的构建,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工作,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当前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及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入探究内在成因,结合学生工作的具体实际,提出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及评价机制的合理化对策,从而为提高和保障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大学生党员 质量保障 评价机制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工作。做好新形势下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对于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两个100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13〕22号)明确指出,要以提高发展学生党员质量为核心,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由此可见,致力于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建立合理完善的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及评价机制,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具有重大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1.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及评价标准良莠不齐。
一些高校缺乏具体、明确的大学生党员发展及评价标准,在发展及考核学生党员时,有些以学习成绩作为主要标准,有些以骨干经历作为主要标准,还有的以综合素质作为主要标准。从大学生党次发展的现实看这样做都存在一定问题,是造成当前部分大学生党员信仰缺失、入党动机不端正的主要原因。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缺乏对党章关于党员标准的深刻认识,同时尚未将大学生党员的基本标准和具体标准相结合。
2.大学生党员发展机制不规范。
大学生党员发展前后的标准不协调,一些基层党组织只重视大学生入党前的全面考察,而放松了入党后的相关考察或者根本不考察。还有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的环节中,流于形式,做法敷衍。一些学生党员成功入党后便万事大吉,思想松懈,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淡漠,出现典型的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基层组织的工作机制不完善,缺乏规范的发展程序,未严格执行发展党员的规定工作。
3.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机制不健全。
一些高校对于学生党员入党前培训较多,而入党后的教育却严重缺失。且对于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模式多为灌输式教育,照本宣科,形式滞后,缺乏创新,效果欠佳。这也导致部分大学生党员对党章、党史的学习不到位,对党的创新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影响了大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要求入党的大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加,增加了学生支部的工作压力。此外,高校的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队伍也需要加强建设,许多高校的基层党组织,一些学生支部的党支部书记是由比较年轻的辅导员担任,他们欠缺相关知识储备和工作经验。
4.大学生党员考核机制不系统。
一些高校对于大学生党员的考核缺乏系统体系,考核的内容不够全面,指标没有量化,不能起到全面激励大学生党员的作用。而且,很多高校对于考核结果,缺乏系统的数据分析及针对性的指导工作。使得大学生党员的考核工作更多地流于形式而缺乏实际意义。这对于大学生党员质量的提高和保证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暴露出了部分高校亟待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特别是相关的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等。
5.大学生党员管理服务机制不完善。
一些高校的基层党组织不能落实“三会一课”等各项制度,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大学生党员队伍活力不足,党员组织关系管理不规范,对于不合格的大学生党员宽大处理,管理不严,等等。一些高校的基层党组织不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服务和引领大学生党员发展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这主要是由于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尚未将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结合,大学生党员的管理和服务机制尚不健全。
1.严格坚持标准,加强培训考察,把好入口关。
制定入党积极分子的要求标准,从思想政治、道德品行、能力素质、现实表现等多个维度,明确具体要求,并严格坚持执行。着重看发展对象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优秀的道德品行,是否自觉为党的纲领而奋斗,是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把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结果作为重要考察依据,注重在校期间一贯表现和关键时刻表现相结合、自我评价和群众评议相结合、学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相结合,防止把学习成绩作为发展党员的单一条件。坚持早教育、早发现、早培养,对大学生分层次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基本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知识的教育。将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构建初级—中级—高级“三级党校”培训机制,建立班级—学院—学校三级培养网络。大学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结对子,努力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质量。初级党校由学院分团委组织,在新生年级开展全员教育,以党的基本知识为授课重点,激发新入学大学生的入党意愿;中级党校由学院二级党组织负责,对各年级的发展对象进行培训,以党章、党史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授课重点,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高级党校由学校党委党校负责,对各院系表现突出的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教育,坚定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想,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信念。实行党校培训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谈心谈话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帮助入党积极分子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端正入党动机。
2.实行民主制度,落实规范程序,把好发展关。
在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注重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推荐确定、培养教育,发展对象的政治审查、公示,预备党员的接收、教育、考察、公示和转正等各环节,要严格执行、严格把关,通过程序规范保障发展质量。实行资格审查制度,入党前要经过党校培训和通过党的知识测试,落实政治审查制度,对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理想信念、现实表现、群众反映和关键时刻表现进行深入考察。实行“三投票三公示一答辩”制度。在团组织推优、发展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三个关键环节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和情况公示;在接收预备党员或预备党员转正时召开答辩会。按照“一人一档、一事一记、一步一审”的要求,实行全过程纪实;规范档案收集登记、保管保密、调档查阅等流程。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学生党员队伍结构。
3.努力拓宽途径,创新载体形式,把好培养关。
强化党员教育培训。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针对研究生、本科生的不同特点,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学生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注重集中培训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组织学习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对于学生预备党员、正式党员每年参加集体学习、专题培训等的具体时长做出明确要求。拓宽党员教育培养途径。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组织学生党员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落实学生党员担任各级学生干部的要求,原则上每个本科学生党员必须承担党团组织或学生组织工作,在工作中接受教育培养。实施“党建标杆管理”,选树党员榜样,每年开展优秀学生党员评选表彰活动。深入开展大学生党员“百时奉献”实践活动,落实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有关工作。深化研究生党支部共建活动,结合研究生学术科研和社会实践的需求,引导研究生党员加强党性锻炼。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导学生党员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探索学生党员服务同学、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有效方式,寓教育于服务,在服务中增长才干。
1.确立多元的评价主体。
借鉴企业绩效考核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360度绩效评价理论,我们对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进行评价时,其评价主体应包括:学生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其他大学生党员、班级同学、任课教师及大学生党员本人。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主客体之间表达观点、阐述意见、沟通交流的良好平台。形成多元全面的评价维度,客观充分地对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进行评价,使基层党组织和大学生党员自身都能够充分认识该学生党员的思想和行为表现状态,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教育和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构建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行为评价法等方法,将党章规定的党员要求和义务具体化,通过定性评价和定量考核相结合,构建一个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阶段,要全面考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作风、政治立场、入党动机、群众基础及生理心理等方面情况,其中,思想政治素养是核心指标。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柔性一级指标如政治素养、组织纪律、综合素质、生理心理;刚性一级指标如文化素质、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活动等。各一级指标下有若干二级指标具体细化。在学生党员(含预备党员)培养阶段,在学生党员发展评价的基础上,从思想武装、争创佳绩、服务群众、遵纪守法、发挥作用等方面设立一级评价指标,同时设若干二级评价指标进行详细分解。
3.考核评价结果的处理反馈。
评价指标体系坚持系统全面、简明实用、科学合理、稳定可比、便于操作的原则,针对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集中表现的共性而建立。为使评价结果更加直观,我们通过对评价指标赋值的方法,实现从定性向定量的转变,最终通过数据处理,呈现大学生党员的质量评价分数。对于评价结果,要及时给予反馈,采取谈心谈话、支部座谈等形式,使大学生党员全面认识自身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此种形式的评价,能有效激励和督促大学生党员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及党性修养,从而有效保证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1]刘军.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0(9):173-176.
[2]李霄.构建大学生党员考评体系的原则与方法[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31(1):112-114.
[3]韩伯棠,尚赞娣.人力资源绩效评估方法的比较与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02(6):76-80.
本文系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项目编号:DSKT14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