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做合格的引路人
王丽静
(青岛农业大学 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本文以某农业大学农科类学院辅导员工作为例,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从增强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入手,介绍了该学院针对农科专业学生的辅导员工作的举措,并通过案例对辅导员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农科类专业 辅导员工作 针对性 核心价值观
2014年3月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标准》)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划分为三个等级,对于广大辅导员依据自身情况制定职业目标,明确努力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标准》的规定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层次的高校及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需要辅导员在工作中结合实际,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做到既掌握基本技能又有所侧重,与时俱进。本文以某农业大学农科类学院辅导工作为例,探讨辅导员如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农业专门人才。
自十八大以来,全社会兴起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效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成为广大学生行动的指南,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全国高校辅导员的数量不断增多,由十年前的4万多人增加到如今的12万多人,辅导员队伍不断扩大,在高校育人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数量的增多不可避免地造成辅导员的专业技能、职业能力等水平参差不齐,造成实际工作效果呈现差异。以某农业大学为例,近几年学校招生数量逐年增加,辅导员队伍随之扩张,呈现出年龄层次低、专业多元化、专兼职结合、辅导员岗位流动性较大等特点。这一系列的特征在实际中往往表现为:辅导员岗位职责不清、经验不足;对学生的指导工作针对性不强、工作方式方法单一;一些工作年限较长、工作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出现职业倦怠等。
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决定了辅导员必须朝着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复杂的社会现状要求辅导员具有较强的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能力。能否将辅导员的专业与所带学生的专业有效结合、将辅导方式与学生的特点有效结合做到因材施教,是能否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关键。
(一)学生专业自信心低,专业热情不高。
农学、植物保护等农科类专业是传统的老牌专业,在与经济管理类、计算机等专业的抗衡过程中,专业热度渐现“由盛转衰”的趋势。在现实中很多学生甚至学生家长对专业的认知度不高,接纳程度低,呈现出专业不自信的特点。
(二)农村生源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重大。
以农村生源为主的学生结构不可避免地产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重增大、学生家庭之间经济情况差距大、部分学生的生活压力、心理压力大等一系列问题。在学习、生活之余,某些学生选择外出兼职,暑期、寒假务工,给学院的学生管理造成极大的冲击。
(三)学生吃苦耐劳能力强,可塑性大。
农科类专业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吃苦耐劳能力,生活中不拈轻怕重,学习上勤奋扎实,目标性强,可塑性大。学院考研率连年居高不下、学风优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始终是国民经济不可动摇的基础,如何培养农业类专门人才,为农业输送新鲜血液,是农业大学的重要使命之一。农科类专业学生的一系列特征都决定了辅导员工作要具有针对性,结合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润物无声。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强调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实现文化育人功能。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求我们注重文化的熏陶作用,结合学院特色搞文化,结合学生特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学院“禾”就是辅导员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为农科类专业量身打造的文化。“禾”文化诞生四年来,在发展中不断壮大,现以打造成融集《稼禾》电子杂志、“乐禾”四格漫画、“润禾”学生论坛、“韵禾”学生艺术团、“愿禾”社会实践平台和“心禾”手语表演“五禾”于一体的文化。禾文化产生了极强的育人效应,产生了极大的凝聚力,在《稼禾》中看校园内外,抒爱校情怀;在“乐禾”漫画中看校园百态,品人生哲理;在“润禾”论坛中畅谈中国梦、农业梦;在“韵禾”舞台上歌颂祖国、舞动人生;在“愿禾”队伍中了解社会,调研农业现状;在“心禾”手语中领悟真谛,涤荡心灵。
每一位学生从入学教育开始就在“禾”文化的孕育中成长。辅导员的工作有了有益的寄托,而结合每一届甚至每一级学生的特点,辅导员又将平台不断拓展延伸,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再是单一的说教。
(二)创造有利的实践环境,实践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在实践中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书本育人与实践育人有效结合。
学院辅导员结合学生对专业自信心不强、兴趣不浓厚的特点,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社会实践平台,学院每年寒暑假期前夕都邀请多家企业进行企业实习生的招聘,通过招聘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农资类企业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企业实习了解课堂知识的重要性,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学院辅导员结合学院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对农村现状不了解的特点,搭建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平台,邀请专家教授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在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开展调研、农业生产指导,使学生学以致用,加强学生与专业教师的互动联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专家教授言传身教,增强学生心系农业的情怀和对农业发展的信心。
(三)弘扬良好的学习风气,催人奋进。
一直以来学院强化学风和教风建设,以优良的学风吸引大批来自各地的学生。学院辅导员通过各种途径抓学风、促学风,结合农学专业学生勤奋好学、吃苦耐劳能力强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平台。联系业务教师,通过将科研素养较好的学生推荐到实验室尽早进入实验状态,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术平台;通过党员导师制,发挥教工党员的力量帮助学习后进学生提高其学习能力,改进学习方法;通过开展读书论坛、读书月等一系列活动在全院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良好学风的促进下,学院学生整体学习氛围良好,考取农科类院校研究生的学生比例居高不下。
(一)增强辅导员工作针对性是日趋复杂的学生结构的必然要求。
从宏观上看,辅导员队伍结构日趋合理,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但从微观看,各高校之间、各院系之间辅导员工作能力和工作方式仍存在较大的差异。近年来,以“90后”为主的高校大学生对辅导员学生工作理念、工作方法都产生较大的冲击,有效应对学生的这一变化要求辅导员工作有所改变,要求辅导员因地制宜地开展学生工作。
(二)增强辅导员工作针对性是避免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有效方法。
某些长期奋战在辅导员工作第一线的教师因职业规划模糊、工作压力大、工作热情锐减等原因出现职业倦怠,影响学生工作的开展。笔者所提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是指辅导员除了要开展常规意义上的工作之外,还要结合辅导员所带学生的专业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学生工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辅导员不仅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外,还要对所带专业的专业基本情况、学生特征等进行学习了解。这样不仅为辅导员的工作提供挑战,在岗位轮换的过程中一定程度地激发辅导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工作热情。
(三)增强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可靠途径。
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求学生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更要求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真正融入大学生生活,将其落到细微之处,成为大学生行动的指南。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担负着沉重的责任。增强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结合学生的专业特征、个性特征,通过日常交谈、学习指导、生活关怀,通过开展活动、举办各类赛事都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潜移默化地输送给学生。
(一)将辅导员作为终身职业何以可能?
目前看,辅导员的年龄结构依然偏低,如何将辅导员作为一个终生的事业来经营需要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辅导员个人的职业追求是什么?很多辅导员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明确,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情况大有人在,这样不可避免地会进入职业倦怠的恶性循环;辅导员年龄达到峰值后开始与学生工作效能成反比?辅导员工作年限达到一定时期后,伴随着其年龄增长带来的与学生沟通的障碍,继而导致其产生职业障碍;辅导员处于学校最基层的设置导致其地位大大降低?作为最基层的工作者,辅导员工作常常被形象地比喻为“保姆”,前有职能部门、后有业务教师,辅导员的尴尬地位不仅增加了其工作压力,而且导致其工作热情逐步减退。
(二)辅导员如何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辅导员是关键,《标准》明确规定辅导员的职业守则是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这一要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是异曲同工,辅导员肩负着育人的重任,其自身俨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代言人”,如何将这些箴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以小见大,从细微之处做起,切忌空谈。现今很多学习都搞大而空的看、读,而忽略了从小事做起,以小见大才具有说服力;要学习,腹有诗书气自华,辅导员要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一味说教不如做无声的榜样;要结合实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五四座谈会上讲大学生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这就是当代大学生的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标准,不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可能领会好,更不可能传授好。
[1]田永静,陈树文.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5(5).
[2]吴彬.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谈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2).
[3]《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育部,教思政〔2014〕2号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