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工作与学生事务管理部门工作之探讨

2015-03-21 02:36:48汤雪峰
文教资料 2015年19期
关键词:事务管理共青团职能

汤雪峰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高校共青团工作与学生事务管理部门工作之探讨

汤雪峰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探讨高校共青团工作与学生事务管理部门工作的区别,首要的问题是明确高校学生工作的内涵。高校学生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的上位概念,两者不是等同关系,而是从属关系。显然,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能部门,高校共青团和学生事务管理部门从事的工作都可以划入高校学生工作中,但两者间的内涵是有一定区别的。

高校共青团 学生事务管理部门工作 机构性质 基本职能 工作定位

一、机构性质不同

组织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组织机构的性质是组织机构的根本属性,通常人们将机构的性质从整体上分为三类进行认识,即行政性质的机构、事业性质的机构和企业性质的机构。

高校共青团作为党团性质的组织机构,其性质是高校共青团组织本身固有的内在规定性的深层次揭示,是高校共青团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本质性特征。因此,性质问题是高校共青团的首要的最基本的问题。《团章》明确规定共青团的性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它阐明了共青团组织的基本属性、重要职责及其与中国共产党的特殊关系。坚持共青团的性质对于团的事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共青团的干部、团员学习团章,首先要学习和掌握团的性质,并联系新时期团的工作实际,进一步加深对团的性质的理解,还要在实践中全面坚持团的性质,加强团性锻炼,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把握高校共青团的性质,必须明确:高校共青团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又是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强有力助手和坚定后备军。依据高校共青团的性质及由其所决定的自身使命,有研究者指出,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发展要“立足作为政治组织,成长为业务组织,创建为服务型组织,发展为公益组织,打造成为文化组织,改进为学习型组织”,这就是说,在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已被视为“全能选手”。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部门(通常被称作学工处或学工部)是学校党委和行政行使有关学生教育管理和学生事务管理职责的职能部门,负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等工作。因此,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部门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相结合的部门,既是行政职能部门,又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部门,还向校党委和校行政负责。具体而言,学生事务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全校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学生的奖励与惩处、学生奖贷助学、医疗保险、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公寓管理和学生会日常管理等工作,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关注,对学生事务管理这一概念做了全新阐释,即高校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围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运用恰当的工作方式和多样的技能手段,遵循专业、科学、法制、民主、人性的基本原则,合理配置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满足学生需要、学校需要和社会需要相结合的组织活动总和。

二、基本职能不同

职能是指人、事物、机构所应有的作用或产生的影响。从人的角度讲职能,一般是指一定职位的人完成其职务的能力;从事物的角度讲职能,一般等同于事物的功能;而机构的职能则一般包括机构所承担的职权、作用等内容。

高校共青团的基本职能是从共青团的性质衍生出来并以满足党、社会与青年的需要为根本目的的。因此,共青团的基本职能是其在为实现自身所确定的奋斗目标、完成所肩负使命的实践中,在现实生活中所产生作用的具体表现,它是高校共青团确定具体工作任务和组织活动的基本依据。经过长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高校共青团的基本职能具体表现为组织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服务大学生、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等四个方面。当然,高校共青团在具有组织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服务大学生、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这些基本职能的同时,还具有诸如政治职能、教育职能、文化建设职能,等等。高校共青团的四项基本职能,体现了共青团与党和政府、与青年和与社会的关系,其既是党和政府、广大青年、社会对共青团的明确价值期求,又是高校共青团确证自身社会价值的外在表现。

作为学校管理和教育学生的职能部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主要表现为:负责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制订大学生的操行评定条例,指导各院、部组织实施,并负责监督、检查;在校党委领导下,会同宣传部、团委等部门研究制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计划,组织有关部门实施;会同教务处负责招生录取工作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负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调研、信息收集及反馈、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负责大学生的奖惩工作,指导大学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会同团委、体育部、教务处共同负责学生早操、文体活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安全保卫等工作;完成校党政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工作定位不同

在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是每一个党政部门、群众组织、教职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在工作实践中,高校共青团和学生事务管理部门在具体的工作定位方面明显表现有一定的不同之处。

相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的共青团员覆盖面几乎均为99%以上,在校大学生既是高校共青团的工作对象,更是高校共青团的组织成员,这一集两者身份于一体的工作对象,为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因此,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工作重心要“由做好团的工作和党的青年工作向组织青年、服务青年、引导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等领域拓展和延伸,工作对象也要由团员青年扩展到全体青年,工作内容则要由管理团员青年向服务、组织、引领广大青年以及维护青年合法权益转变”。为此,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明确群团系统工作的重点是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以“柔性”的引导、教育、帮助等方式团结和凝聚青年群体,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通过针对性强、深入细致、润物无声的组织工作,特别是丰富多彩的活动,服务于党政工作大局,服务于青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的成长成才。只有这样,高校共青团才能更好地履行党赋予的团结凝聚青年的重任,更好地实现共青团组织的各项任务。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部门作为专门性部门,不仅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负责安排学生日常教育、行为管理、就业服务、生活保障工作,而且要负责管理其他诸多事项。比如,在管理层面,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的学籍和日常行为进行管理和规范,这些管理和规范更多地体现为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成文规范,对于违反这些规范的大学生,会以行政决定或处分的形式加以调整和制裁。在服务层面,除了涉及大学生的衣、食、住、行等常规事务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障碍学生等弱势群体的服务和就业服务工作越来越重要,只不过这些管理和服务是通过“刚性”的规范、约束和惩戒等方式实现的。

总之,高校群团系统的共青团与作为高校行政系统的学生事务管理部门,尽管在工作定位及其他诸多方面有区别,但由于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是二者共同的目标追求,因此,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二者间又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性运行机制。

[1]周琼,李海山.地方工科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06,(4):149-150.

[2]牛丽华,等.高校贫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5(1):101-103.

[3]刘礼明.关于构建贫困生社会化资助体系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3(6):39-41.

[4]张俊.高校贫困学生工作之我见[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Z1):89-91.

[5]李翔.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与对策[J].重庆社会科学,2007(1):117-118.

猜你喜欢
事务管理共青团职能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少先队活动(2022年4期)2022-06-06 07:19:38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职能与功能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22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中国共青团(2016年9期)2016-11-11 08:57:02
抗洪中的共青团
中国共青团(2016年8期)2016-11-11 08:22:44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
现代企业(2015年9期)2015-02-28 18:57:56
综合事务管理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25
社会事务管理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24
经济事务管理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