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耀
(江苏省交通行业宣教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0)
浅析新媒体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影响
王开耀
(江苏省交通行业宣教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0)
本文浅谈了媒介环境学视角下的新媒体,以及新媒体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从而研究新媒体与社会变革的某种关联。
新媒体 当今中国社会 变革 影响
互联网作为新媒体最早于1969年在美国出现。而我国新媒体的出现是《神州学人周刊》电子版,它是1995年1月由国家教委主办的《神州学人》通过互联网发行的。自此拉开新媒体在中国传播领域发展的序幕。
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指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移动电视、手机短信、桌面视窗、触摸媒体等。相对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广播、报刊、户外、电视四大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近几年,新媒体在中国可以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至2014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50%,其中手机网民5.5亿。预计至2015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7亿人,手机网民达6亿人。目前,新媒体在中国的发展方兴未艾。
新媒体虽然在中国起步晚,但发展速度惊人,只用了不足10年的时间就吸引了旧媒体报纸、广播和电视等用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拥有的受众群,对当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什么是媒介环境学?媒介环境学(media ecology)这个术语由加拿大人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1980)创造,但他没有公开使用。首次公开使用这个术语的是1968年美国人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1931-2003),他于1970年真正对媒介环境学进行专门研究,在纽约大学创建媒介环境学的博士点。波兹曼认为,媒介环境学试图揭示媒介对人的感知、理解和感情的影响。
媒介环境学奠基人之一的哈罗德·伊尼斯是加拿大经济史学家和经济理论家。伊尼斯阐述了他的“传播的偏向”这一媒介分析的中心观点。伊尼斯基于“没有一样传播媒介不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偏向”,将传播媒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偏向时间的媒介”,另一类是“偏向空间的媒介”。
偏向时间的媒介包括:语言、黏土、石头和羊皮纸等。由于它们都具有容易保存但是难以传播或者说流通的特征,这样就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其作用有利于确立森严的社会等级体制和树立权威。
偏向空间的媒介包括:文字、纸张和早期的纸莎草等。由于它们都具有容易流通和传播但是难于保存的特征,这样就便于对空间跨度的控制。其作用有利于形成等级不森严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而媒介环境学的另一位先驱麦克卢汉在1964年《理解媒介》上提出“讯息论”、“延伸论”、和“冷热论”等著名的“老三论”及14条媒介理论。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提出“媒介即讯息”,同时强调:“任何媒介(即人的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这就是说,媒介对人类来讲,既是发展的基本动力,又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尼尔·波兹曼将媒介环境学理论推向高潮。波兹曼的“媒体介隐喻”说,认为媒体的作用在于能够以一种虽然隐蔽却很强大的暗示力量“定义现实世界”,其中极为重要的是媒体的形式,因为特定的形式最终会塑造特定的文化,“某个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对这个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影响”。
媒介环境学奠基人之一的哈罗德·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一书中认为:“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不少人借助新媒体表达对政府处理事件及公众人物的看法,新媒体日渐成为重要的舆论监督力量。
当然,还有“7·23”甬温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表哥”杨达才下台、部级官员刘铁男落马、副部级官员衣俊卿被免职等事件。这些事件的发展过程基本都是:事件虽然一开始不起眼,由最初的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曝光,引起网络和纸媒的关注,引起众声喧哗,在强大舆论作用下,促使事件解决。这些事件正深刻影响着这个社会及其发展。
同时,由于新媒介对人们尤其年轻人有更大的吸引力,不少年轻人一有空余时间就上网,致使新媒体正成为民意舆情的重要反映渠道。2015年春节放假,除夕是否安排在春节假期中?中国政府网2014年12月7日下午发布《关于春节法定节假日安排的调查问卷》,受有关部门和单位委托,中国人民大学调查中心就春节法定节假日安排以社会抽样调查和网上调查等方式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我国春节法定假日3天,通过调休形成7天长假,你希望3天法定假是哪三天?一共三个选项:①除夕至正月初二;②正月初一至初三;③无所谓。截至2014年12月7日21时,72%的参与投票者支持除夕至初二为法定假日,21.1%的投票者选择初一至初三。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关于201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其中,春节假期在去年除夕不放假后,今年除夕将再次放假调休。此举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虽然新媒体由于其开放性、即时性、多元化等特征扩大了公众参与社会舆论的途径并提高了主动性。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新媒体是个新生事物,公众主观容易被片面和失实的信息误导,客观上加之舆论监管对新媒体传播的管控还相对较弱,引发社会“舆情危机”。如震惊世界的“阿拉伯之春”,发生在突尼斯的自焚事件是整个“阿拉伯之春”运动的导火索。2010年12月17日,26岁的穆罕默德·布瓦吉吉因失业做起小贩,由于长期遭受警察和市政官员的粗暴对待,不堪负重抗议自焚,不治身亡,这个事件随后蔓延到全国多处。2011年1月14日晚,突尼斯革命的局势恶化导致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流亡沙特阿拉伯。即使中东强人穆巴拉克也未能幸免于难。虽然穆巴拉克4次连任埃及总统,虽然他致使埃及2004/2005财政年度股市增幅位居所有新兴经济体增幅之首。但在突尼斯自焚事件的影响下,2011年2月11日穆巴拉克只好辞去总统职务,黯然失色离开执政30年的总统宝座。随后利比亚领袖卡扎菲、也门总统萨利赫等4个国家政权被推翻。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运动中,大量受过一定教育、熟谙网络且对现状不满的年轻人成为了这次运动中的主要角色。同时,新媒体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我国新媒体存在的一些倾向性苗头:夸大社会的阴暗面,有时甚至无中生有,如郭美美事件,造成中国红十字会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影响了民众的捐款额。2011年,我国各级红十字会系统接受社会捐赠约28.67亿元,同比减少59.39%。中国社科院近期对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被多人举报为“诈骗和虚假信息”的625篇研究发现,中国59%假新闻首发于微博,严重影响了新媒体的可信度,也使许多新闻工作者花费了很多时间来澄清是非。更为严重的是在对待英雄人物上,网络出现了否定英雄人物,如江姐、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等,污蔑他们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严重影响英雄的光辉形象。而我们的一些新闻媒体、一些领导干部面对这些不当信息时,却都严重失声。以上事实,如不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将会失去在意识形态的话语权、领导权。
经济影响。随着网络普及,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淘宝网是电子商务的一种形式,由阿里巴巴集团于2003年5月10日投资创办。淘宝网从零做起,在短短几年时间,迅速在国内互联网企业处于领先位置。全球知名财富咨询公司Wealth-X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最大赢家是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由于阿里巴巴集团2014年在美国成功上市后股票大涨,一年之间净赚185亿美元,马云当时成为中国首富。淘宝网的出现,不但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还为众多人网上开店提供了就业机会。截止2014年6月,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1720万人。2014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包括B2B和网络零售)达到约13万亿元,同比增长25%。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新媒体的广泛运用,电子商务监管不力,假货乘机充斥网上市场,尤其手机和玩具假货更为猖獗。2015年1月下旬,国家工商总局在发布的《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定向监测结果》中指出,淘宝在被抽检的同类平台中正品率最低,仅为37.5%。虽然抽查不一定完全准确,但从一个侧面反映问题是多么严重。消息一出,阿里巴巴集团上市股票四个交易日总市值蒸发约367.53亿美元。2015年2月上旬,阿里巴巴集团因涉嫌阿里旗下淘宝销售假货等问题,在美国遭到集体诉讼,有7家律师事务所介入。今年5月中旬,阿里巴巴集团又被法国开云集团起诉卖假货,在国际上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受假货纷扰等因素影响,自去年11月达到最高位以来,到目前阿里巴巴市值已蒸发超过750亿美元。同时随着网络的大众化,网上理财已经成为时尚。很多人网上炒股,既为许多上市公司实体经济筹集资金,又为许多人理财提供了新途径。据初步调查,2015年前4月股票进入牛市,上海股民人均赚15万元。但是股市也有风险,在大涨的同时有大跌的可能。
此外新媒体还不时发生经济情报网上被盗、人们银行卡不时被窃,给正常经济秩序带来不利影响。
文化影响。随着QQ、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人们可以在手机上阅览,欣赏各种小说、电影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文艺也进入大繁荣时代;个体可以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体验另一种生活,减轻生活压力,充满无限乐趣;人们的思想也多元化,网友对同一事件可以发表不同观点。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作为国家软实力,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可以发挥正能量,也可能带来相反效果。随着新媒体多元信息的快速流动,对国家核心价值观形成冲击,使人们形成多元价值观。有些反社会、反人类的消极思想也乘虚而入,甚至成为不法分子违法犯罪的工具。对个人而言,不少人沉溺于新媒体带来的方便、快乐,而没有心思静下心来读书,更不可能做学问、搞科研。最近,为了更好地了解新媒体环境下对人们阅读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课题组对上海市民进行问卷调研。通过对回收的3499份有效问卷进行研究发现,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阅读时间比原来少的受访者占到总数的将近一半(47.1%),阅读人数大幅度减少。
社会生活影响。受众通过新媒介可以纵览天下大事、查看股市行情、购买商品。于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媒体对我们的影响不仅是生活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思想理念的改变。新媒体由于其开放性、即时性、传播速度广的特点,可以更好地发挥社会正能量,使犯罪分子无处可藏,如中国之声最近报道,福建前几天遗失一个小孩,有人在网上把小孩的特征及事发的时间、地点一公布,大家发挥爱心传递,网上一下子点击率几万、几十万,福建遗失小孩48小时就得到了获救,使小孩与自己的父母重新团聚。
近几年来,全国利用新媒体进行爱心接送、爱心传递、寻找亲人等的事例不计其数,使许多家庭避免失去亲人的剧痛,较好地传递社会正能量。但很多人由于沉溺上网,因缺乏交流而缺少亲情。最近有一则报道,好不容易祖孙三代同堂吃饭,小孩吃饭只顾自己玩手机,不进行交流,爷爷气得就餐中途就退席了。同时沉溺上网也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如近几年全国高血压等慢性病大幅度上升。2012年我国有近3亿高血压病人,并且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低龄化,成为严重威胁青少年健康的突出问题。
尤其严重的是,近几年新媒体腾讯QQ、微信成犯罪高发平台。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近日对外发布,仅2014年一年,该院就办理了百余件不法分子混入朋友圈实施销售假药、贩卖毒品等犯罪的案子。如刘某通过在微信“朋友圈”夸大泰国减肥药的减肥效果,并使用微信聊天的形式向买家进行推销。后经工商部门认定为假药,刘某也因涉嫌销售假药罪被批准逮捕。这些案例都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梅罗维茨在 《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分析的目的不是对社会的变化或我们当今社会的特征做出完整的解释,而是为了说明媒介的变化与当今社会的潮流有着莫大的因果关系。更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研究媒介影响和社会变革。”
综上所述,新媒体的出现已对当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是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但是,新媒体是一把非常锋利的双刃剑,如何更好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值得我们共同深入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引导。
未来如何做好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变,适应时代发展;如何实现新媒体的价值,并使之快速、准确地表达,实现新媒体价值的最大化;如何实现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多媒体的融合发展,使效益最大化,对此,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必须及早谋划、及早设计。
(作者系南京大学2013级新闻硕士研修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