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系列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助益

2015-03-21 01:46周志勇何金龙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概论理论课理论

周志勇,何金龙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福建 厦门 361012)

从2010年到2013年中宣部先后推出了《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辩证看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等系列通俗理论读物(以下统称为“怎么看”系列)。这个系列紧密结合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聚焦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充满说服力的实例、确凿的数字、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及其实践成果呈现在人民群众面前,为广大干部群众乐于接受。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这个系列是不可多得的好读本,好教材。认真学习它,用好它,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大有助益。

1 “怎么看”系列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素养的助益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素质是政治思想素质,这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思想性,它的开设是为了帮助同学们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自觉成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追梦人。因此,如何在思想上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首要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应该抱着这个信念和态度来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想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自己首先必须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素养。

“怎么看”系列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自我充电、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有益读本,在增强教师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提高教师明辨是非的能力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而广大师生,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备这种素质又是何其重要。2014年5月,在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2]要做到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除了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法,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来充实我们的大脑,增强我们的理性。“怎么看”系列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辩证方法,对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出现的一系列社会现象和矛盾,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诸如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分配不公的问题、房价过高问题、反腐败问题、道德风气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等,都做出了客观、中肯和理性的解答,观点正确,说理透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优秀普及读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认真的学习,有利于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例如,近几年媒体连续报道的一系列社会道德失范现象,像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毒奶粉”事件、“毒胶囊”事件、“黄金大米”事件等等,加上屡屡发生的一些官员的腐败案件,似乎“道德滑坡”在今天已经达到了极致。这些败德现象的确给社会、也会给部分师生带来不小的道德困扰。认识不清,引导不好,不仅会影响着同学们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道德的正确认知,还会影响到同学们参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热情。如何来正确地认识我们今天的社会道德状况?《扬起向善的风帆——道德风气如何提升》一文在给予了辩证的分析之后,给出了积极而坚定的回答:“事实最有说服力。大量的事实昭示着社会道德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3]文章从人们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精神、敬业进取精神和公共秩序、文明礼仪以及志愿服务等诸多方面的不断改善、进步来说明社会主义道德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社会文明程度是在不断提高的。最后以优秀道德典范的代表任长霞、沈浩、杨善洲、“当代雷锋”郭明义、“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教师”张丽莉等为例,雄辩地说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这种理性的态度来源于科学的认知和辩证的方法,毫无疑问有助于人们对社会主义道德进行正确认知,进而对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采取正确的态度,积极的行动。

2 “怎么看”系列对丰富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助益

“怎么看”系列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由于其选题的广泛性和充分的代表性,既丰富了教材的内容,又使教学内容体现出现实性和针对性。“怎么看”系列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通俗读本,内容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这些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的教材里都能够找到相对应的章节和内容,这些内容往往也是“概论”课教学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将“怎么看”系列阐述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之中,既是为了将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进行普及教育,也是为了及时把党的最新政策、决策和取得的实践成就向大学生进行宣讲。“怎么看”系列所提供的资料和信息具体而详细,像“政策传真”、“深度解读”、“百姓心声”、典型案例、权威数据,给“概论”课教材提供了有血有肉的资料和素材,对于“概论”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大有裨益。具体教学中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取相应的材料,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社会现实问题,提高他们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分好‘蛋糕’促和谐——怎么看分配不公”等相关的“怎么看”系列后续内容则可以在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第三个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进行对接;“风好正扬帆——怎么看腐败现象”等相关的“怎么看”系列后续内容则可以在“概论”课的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理论”对接教学。总之,“怎么看”系列的专题在“概论”课教材中基本能够找到相应的对接点,这种对接对于增添“概论”课教学的时代感和现实主义气息,提升“概论”课教学的质感是真实有效的。

那么,如何来将“怎么看”系列的热点问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对接呢?

一是要遵循化抽象为具体的原则。以2013年最新修订版“概论”为例,虽然新教材调整充实了许多新的内容,教材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也明显增强,但是由于教材要考虑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的系统性和内容的全面性,以及教材本身的理论色彩,所以“概论”课教材的抽象性还是很明显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化抽象为具体,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化。“怎么看”系列在这方面能够给予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许多有益的借鉴。以“概论”课第八章第五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教学为例。《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中的“用行动建设美丽中国——环境恶化怎么扭转”篇,在谈到“环境污染究竟到了什么程度”这个问题时,文章分别从空气污染、水污染和重金属污染三个方面,以典型的事例、最新的权威数据给予说明。比如,在讲到水污染日益严重这个问题时,文章指出“我国当前70%江河湖泊被污染,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富营养化,90%流经城市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国土资源部2012年公报显示,全国198个地市级行政区4 929个监测点,近六成地下水为差……”[4],文章还指出:“自1996年以来,我国在信访总量、集体上访事件、群体性事件发生量实现下降的情况下,因环境问题的敏感事件却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在上升……”[4]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用于教学,一方面可以具体而有力地让同学们了解到我国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紧迫性的认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对教学内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的理解,即为什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5]。

二是要善于化解“教材的系统性与教学的针对性的矛盾”[6]。“概论”教材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阐释是全面而系统的,理论的系统性和内容的全面覆盖性不可避免地削弱了教材的针对性,而这就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弥补和改善。“怎么看”系列突出的问题意识、丰富的教学素材对于化解教材的系统性与教学的针对性的矛盾,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大有助益。

3 “怎么看”系列对提高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助益

教无定法,但教必有法。一堂好的教学,除了要有好的教学内容,还要有好的表达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是分不开的。中宣部理论局编辑的“怎么看”系列,对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是有所助益的。

一是要善于探索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怎么看”系列在编排体例上颇具新意,它图文并茂,根据文章内容需要编排不同的板块,诸如“观点声音”、“网友提问”、“知识点”、“深度解读”、“权威声音”、“政策传真”、“专家点评”、“百姓心声”、“网友网言”、“相关链接”等等,这种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编排方式,极大提升了文本的可读性和吸引力。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启示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载体应该追求多样化,像音响、视频、图片、“政策传真”、“网友网言”等既能够拓宽学生视野,又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载体可以而且应该大胆的使用。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也要勇于改革创新,多“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3]

二是要关注社会现实,凸显问题意识。“怎么看”系列的突出特点是:着眼于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将社会的焦点问题置于理论分析的视野,通过全面的分析、辩证的思考、平等的对话、理性的交流既向广大干部群众、青年学生传播理论、解读政策、消解疑问,也向党和政府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和解决问题提出办法、献言献策,这样的研究充分体现着党的群众路线,反映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敢于担当的时代精神。这种价值倾向和为民情怀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启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就是要激发当代大学生关心社会、热爱人民的爱国情怀;凸显问题意识,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并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平等交流、自由探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也是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三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语言表达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语言的魅力,善于将教材的话语体系转化为教学的口头语言。“怎么看”系列语言平实质朴、通俗易懂,既没有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也没有哗众取宠的华丽说辞,说理举例,娓娓道来,仿佛与人促膝谈心,有不少口语化的直白语言,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有的大众化特质,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同时,通俗易懂的语言中也时而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有韵味,闪烁着幽默俊俏的时代气息。比如,在讲到亿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有信心、有能力走上一条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时,便用“茫茫九派中国流,纵横当有凌云笔”来抒发这种必胜的豪迈气概。在谈到“为什么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这个问题时,引用了孟子的“无恒业者无恒产,无恒产者无恒志”来说明就业是一个人生存、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重要前提和基本途径。一些见诸网络报端的流行语的使用,如“蒜你很”、“豆你玩”、“姜你军”、“蜗居”、“蚁族”、“房奴”、“裸婚”、“钱袋子”、“好日子”、“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等等,又使得“怎么看”系列充满了时代的气息,也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怎么看”系列的语言特色也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好好学习和借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如何?是否能够得到同学们的喜爱?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生动活泼,是否富有时代气息,是否具有幽默感。

4 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多年来面临的困惑主要是如何增强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这里既有教学方法的改进,更有教学材料的组织与教学手段的运用。此外,还需有参考价值较高的材料以供选择使用。在诸多可参考的材料中,“怎么看”系列是比较理想的优秀读本,它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提供的助益,不但在现今的教学实践中体现了出来,而且为今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改革开放的新环境,将提供有益的借鉴。

[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8.

[2]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B/OL].(2014-05-05)[2014-09-10].http://cpc.people.com.cn/n/2014/0505/c64094-24973220-2.html

[3]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辩证看 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63,66.

[4]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3:32-35.

[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73.

[6] 朗秀云.“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矛盾与对策[C]//顾钰民,王贤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41.

猜你喜欢
概论理论课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