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结合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任务设计

2015-03-21 01:42
文教资料 2015年15期
关键词:显性隐性语法

徐 捷

(乐山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4)

隐性教学和显性教学是语法教学的两个主要类型。显性语法教学(explicit teachingmethod)注重教师对语言的形式和规则的讲解和阐述;隐性语法教学 (implicit teaching method)是强调语言情景化的运用,避免教师直接传授语法规则的一种教学方式。Ellis(2004)认为在典型的显性语法教学中,由于语法翻译法的影响,因此多采用演绎法(deductive),即教师首先在课堂上对语法规则进行介绍和讲解,再设计相应的练习以便学生熟悉和运用。隐性语法教学常采取归纳法(inductive),即教师提供给学生包含语法知识点的资料,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语法规则;或是在不解释语法知识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记住语言点,然后在听说读写等实践中加以应用,强调交际式教学方式。

一、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之争

隐性和显性语法之争基本在于两点,首先,隐性和显性之争是形式与意义之争。以语法翻译法为代表的教学理论强调语言的形式;而以交际法为代表的教学法认为,由于语言应用的主要目的是交际,那么注意的重心就应该是语言的意义,因此应该由显性注意负责语言的形式,隐性注意负责语言的意义。其次,隐性和显性之争是流利性和准确性之争。如果学生过于重视语法的正确性,则必然导致意识监控过滤的加强,从而影响语言产出的速度和流利性;而将重心转移到意义表达,则很可能增强语言的流利性,却会以牺牲语言的准确性为代价。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隐性学习和显性学习不是截然分开的,二者虽然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学习模式,却属于一个连续体相反的两端。受控制认和分析的程度高的一端即为外显,反之为内隐,外显知识在某种情况下可以转换成内隐能力。郭秀艳,杨治良(2002)通过语言试验发现了隐性和显性的动态关系。他们指出,内隐和外显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二者之间存在某种动态平衡的关系。二者有的时候会相互竞争,呈现此消彼长的规律,有的时候又呈现相对的规则,即一方的增加会导致另一方的降低。心理语言学研究也证实了类似的观点,心理语言学认为,注意可分为焦点或非焦点两种情况。显性注意指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占据学习者心理资源较多的情况;隐性注意则指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占据学习者心理资源较少的情况。通过熟练和反复运用,可以实现自动化的过程,即从显性注意向隐性注意转换的过程。因此要做到高效的外语教学,就一定要注重隐性教学和显性教学之间的关系,创造机会实现二者的协调、合作、相互转化。隐性语法教学和显性语法教学相结合,是外语语法教学的新趋势。

二、显性向隐性过渡的任务设计

在语法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PPP(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的教学方式。首先老师用显性教学法呈现语言材料,讲解或阐释相关语法知识。然后在practice环节中,老师提供给学生操练的机会。在最后一步production中,由显性教学向隐性教学转换,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比如,当老师按照传统的显性语法教学思路讲解动词过去时的类型和规则,并完成相关练习后,可以安排学生分组坐成一个小圈,以其中一个学生的名字作主语写下以下一句话:

(…)had a strange experience today.

由这位学生说上2-3句话,然后传给左边下一个学生续讲2-3句话,由全组成员共同完成这个故事。每个同学在完成自己那部分内容时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到时间如果未完成则转到下一位同学。完成以后,全组成员共同检查语法的正误并把故事向全班同学朗读。以上练习不仅实现了语法知识和实际运用的结合,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学生学习的熟练程度的把握,教师设定适当的时间限制,促使学生在较少意识监控的情况下完成任务,从而推动学生实现语法知识的内化,实现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逐步过渡。

在传统的语法显性教学以后,要帮助学生实现语法知识的内化,重要的是增加语言的暴露量,即保证足够的语言输入与输出。Krashen是隐性语法教学的积极主张者,他甚至认为在语言输入足够的情况下,即使不强调语言形式,语法最终也会被学习者掌握(1985)。所以在课堂上进行了注重语言形式的显性语法教学后,为了促进语法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过渡,教师要在课堂内外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英语听说读写的环境,通过各种渠道增加语言的暴露量,尽力创造浸入式的语言环境,创造隐性语法学习的条件。对于语言能力中等或以上的学生,老师甚至可以推荐相关西方文学作品。在显性语法知识学习后,再向学生大量输入含有这些知识点的原汁原味的西方作品。

三、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相结合的任务设计

1.形式与意义的结合

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的结合,可以克服由于单纯专注于形式而引起的疲劳,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不妨将语言形式交给显性注意,语言的交际功能,以及意义交给隐性注意。传统的语法练习通常为选择、改错等客观题或者翻译题。这些练习的共性是注重语言的形式,忽视语言的意义,或者对学生产出的语言意义作严格限制(如翻译练习)。这样练习的结果往往是强化了显性学习,却忽略了隐性学习。同时,在语言产出时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能动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为了实现隐性学习和显性学习的结合,应该在语法练习中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意义表达空间,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更好地实现语言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例如,在学习了一般将来时、将来进行时、将来完成时以后,可以安排学生小组讨论100年后地球的变化。为了给学生提供思路支持,老师可以建议从交通、人口、环境、物种灭绝、人类进化等角度进行探讨。这样的任务设计,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灵活表达自己意义的空间,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语言产出的积极性,更易实现语法的隐性学习。在小组讨论以后,学生可以根据讨论中彼此学习和获得信息,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关话题的写作,并在小组内部对作文的语法问题进行同伴修改(peer correction),使注意力再次回到对语法的显性注意。

2.归纳和演绎相结合

在语法教学中,老师通常会运用显性教学的方法讲解一些语法难点知识。对于一些难度不大、学生可能能够感知的语法点则可以运用隐性教学的模式,采用归纳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阅读材料中自己发现语法规则。比如,在学习和认识不可数名词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不可数名词的定义及特点,并采用演绎法进行举例说明。当进一步涉及不可数名词的分类时,老师可向学生展示下面的段落并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不可数名词的类型特点。

It is important to eat well to maintain good health.A healthy diet consistsof a variety of foods.

You need carbonhydrates,which come from whole grain bread, corn or rice.Sugar is a carbonhydrate too, but it has no real nutritional value.

Of course, you need fruits and vegetables too.However,not all vegetables are equally good.Potatoes can raise the sugarin your blood.

You also need protein.Better sources of protein are chicken, fish, beans, eggs and nuts.

Many people think that all fat is bad.But this is not true.The fat in nuts and olive oil is very healthy.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逐步发现上面画线的不可数名词按意义可分为三个类型:抽象的看不见摸不到的,如health,value;太小而数不清的,如rice,sugar;以及构成事物的材料或物质,如oil,blood,fish,chicken,从而自己发现不可数名词的类型特征。这种教学方法使演绎法和归纳法相结合,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相结合,既传授了新的语法知识,又激发了学生主动观察和发现的兴趣。

四、结语

在语法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把握隐性学习和显性学习的使用和结合。从学习者的角度看,二语习得初级水平的学习者更适合显性学习,而中级以上的学习者更适合隐性的学习。从学习的内容看,与母语差异大、规则比较复杂多样的语法知识点比较适合采取显性教学,规则比较简易的语法知识则更适合学生自己体会和发现,采取隐性教学。在语法教学中,对于逻辑性强、易于表述的语法规则使用显性教学法直接讲解和阐释;而对于规律性不强、不便语言直白表达的语法规律则可通过使用图片、动画、示意图等多媒体的方法,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外部感知方式,用隐性教学的方法呈现。同时,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隐性教学和显性教学,使学生能在掌握好语法规则的基础上,顺利实现语法知识的内化和自动化运用。

[1]Ellis,R.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xplicit knowledge”[J].Language Learning,2004(54):227-280.

[2]Ellis,R.Measuring implicit and explicit knowledge of a second language,A psychometric study[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7,2005a:141-172.

[3]Krashen,S.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4]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5]高海英,戴曼纯.中国学生英语关系从句外置结构的习得——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6).

[6]郭秀艳,杨治良.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相互关系[J].心理学报,2002(4).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语法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跟踪导练(二)4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
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