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生师互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以X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5-03-21 12:59:36刘襄河肖兆武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生师理论课实训

刘襄河,肖兆武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教育研究所, 湖北 襄阳 441050)

生师互动是指学生和教师之间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沟通过程,也是大学发挥教育影响力的基本形式。[1]与传统上“师生互动”的理念不同,“生师互动”强调的是“学生为中心”,本身就具有质量导向和质量评价的作用。生师互动强调学生和教师之间信息交流的双向性,不仅要求学生倾听教师的讲授并对教师的指导做出积极的反应,而且要求教师细心地聆听学生的倾述,体验学生的感受,掌握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实际互动过程中,多数表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沟通、思维激发与信息交流等方面。比如,课堂上的生师互动是指教学过程中生师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学习的内容,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等活动共同参与和推动,提升师生彼此认知和能力的有机交互过程。

当前,高等教育中的人才培养问题很多都与生师互动不足有关,如何有效地发挥和提升生师互动在大学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时期的关键问题。[2]国外学者提出的生师“学习性互动”和“社会性互动”模式,史静寰等对中国不同院校生师互动行为的类型学分析研究证实在中国存在同样的模式,同时揭示两种互动模式在中国高教系统内与不同类型院校的联系。本研究基于NSSE和NSSE-China调查工具和生师互动类型研究的已有框架,拟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以生师学习性互动和社会性互动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用量化的数据形象直观阐明X职业技术学院生师互动的程度,全面认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考察我国现阶段高职大学生生师互动行为的现状,探究高职院校促进生师互动的有效措施,帮助高职院校提升教育质量和改进人才培养工作。

一、研究过程及方法

本研究以X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专生为调查样本,随机抽取了1 3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涉及覆盖全校7个院系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学生(其中男460人、女840人),实际发放问卷1 300份,问卷回收1 300份,其中有效问卷1 238份,有效回收率为95.2%。通过自填式问卷、个别访谈等方式调查学生的生师互动状况,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组织学生进行集中测试,问卷不记名,要求被调查者单独填写,完成后当场收回经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形成了基本的参考数据,采用EXCEL和SPSS17.0等软件对调查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调查问题一般采取四级量表测量,如课堂上参与讨论或主动提问:很经常、经常、有时、从未。为了量化处理,将选项进行百分制计分方式处理。正向计分=(反应值总数-反应值)/(反应值总数-1)×100。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学生和老师学习性互动交流情况的现状

本研究结果表明(见表1),在学生和老师学习性互动交流中,有40%左右的学生上课时经常或很经常地积极参与讨论或主动提出问题,接近50%的学生上课时经常或很经常地积极回答/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保持较好的主动学习行为;一半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上课时积极参与学习的行为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仅有不到10%的学生认为自己上课时是消极的。在考试或作业得到教师的及时反馈方面,70%以上的学生经常或很经常地得到理论课教师的及时反馈,60%以上的学生经常或很经常地得到实践/实训/实习教师的及时反馈;仅有5.1%的学生认为考试或作业从未得到理论课教师的及时反馈,但是有17%学生认为考试或作业从未得到实践/实训/实习教师的及时反馈;同时,由表2中的得分数据可以看出理论课教师及时反馈学生的考试或作业方面明显地好于实践/实训/实习教师。在和老师讨论作业/任务或考试方面,接近70%的学生经常或很经常地和老师进行交流;仅有不到10%的学生认为自己从未和老师就作业/任务或考试方面的进行交流。在和老师讨论学习问题方面,不到10%的学生很经常和老师讨论学习问题,大部分学生处于有时或经常状态,还有接近20%的学生从未和老师讨论学习问题。

表1 高职学生和老师学习性互动交流的情况

表2 高职学生和老师学习性互动各项与全国本科院校得分比较

(二)高职学生和老师社会性互动交流情况的现状

表3 高职学生和老师社会性互动交流的情况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学生和老师社会性互动交流中,有40%左右的学生经常或很经常地和老师讨论自己的职业计划和想法;4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和老师讨论自己的职业计划和想法方面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还有20%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从未和老师讨论自己的职业计划和想法。由表4中的得分数据可以看出理论课教师、实践/实训/实习教师及辅导员/班主任在这一方面差异不大。在和老师探讨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问题方面,不到一半的学生经常或很经常和理论课老师进行探讨;从未或有时和理论课任课老师探讨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问题的学生各占四分之一左右;5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或很经常和实践/实训/实习老师进行探讨;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自己从未和实践/实训/实习老师进行探讨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问题;20%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时、经常或很经常的和辅导员/班主任讨论探讨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问题;还有接近40%的学生从未和辅导员/班主任讨论探讨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问题。在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中,辅导员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时间相对较多,应该是最了解和清楚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态,这方面做得不如论课教师和实践/实训/实习教师好,值得我们重视或改进;同时,由表4中的得分数据可以看出理论课教师和实践/实训/实习教师在这一方面要好于辅导员/班主任。在和老师一起参与课程以外的活动方面,接近20%的学生很经常地和理论课任课老师一起参与课程以外的活动,不到10%的学生认为自己很经常和实践/实训/实习老师一起参与课程以外的交流;大部分学生处于有时或经常老师一起参与课程以外的活动状态,还有30%的学生从未和老师一起参与课程以外的活动或交流。理论课教师在这方面的得分也明显高于实践/实训/实习教师。

表4 高职学生和老师社会性互动各项与全国本科院校得分比较

(三)高职学生和老师互动交流情况与全国本科院校得分比较

生师之间课堂内外的频繁接触是激励学生加大对学习投入和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通过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把握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并深入地思索人生观与价值观。有研究表明,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在生师社会性互动上做得更好,而且对学生个体社会性能力的成长影响更明显,[3]这是这些院校作为教育机构而存在的重要价值,也是其教育功能发挥作用的直接体现。从师生交流情况数值上判断度很低,但是数据量化处理后与全国本科常模相比,所有指标得分的均值明显地高于全国院校的均值,说明X职业技术学院与全国院校比较,学生与教师学习性和社会性互动交流的情况较好。

三、结论与建议

已有研究证明生师互动水平与学生成长发展具有正相关,[4]其原理是有效的生师互动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和发展中的问题,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迷茫,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人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本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师生互动频率普遍较高,师生互动量化评价得分明显高于全国本科院校常模水平,这可能与学生认知水平有关。生师互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体会为人处事的道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还可以使学生得到教师的及时反馈和解决难题,学生的思索、提问和质疑也能促使教师深入思考,促进师生共同提高和全面进步。因此,通过积极有效的生师互动能够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笔者对探索生师互动的工作思路做出以下思考。

第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增加生师互动环节。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摒弃知识的权威者自居的观念;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开口交流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尊重学生的新观念和新想法,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不是将学生作为控制和灌输的对象。我们必须彻底改革“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增加提问、讨论、问答等多种课堂互动形式,同时将研讨式教学模式、情景式教学模式引入大学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创造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角色体验来理解知识和发展能力,来实现知识的吸收、反馈和重构,从而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第二,强化学生主体意识,鼓励其积极与老师互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启发式的教育模式,使学生通过已掌握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吸收和融合,自主构建新的知识系统,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在教学环节上,要制定有利于生师互动的教学环节。教师在开课前,可以为学生提供所教课程的参考书目、重点和难点知识,同时加大课后独立完成作业、试验报告和课程论文等,而课堂的时间更多地用于启发、引导和互动,将学生日常积极提问、主动回答问题等表现计入学期课程成绩。学校应鼓励教师安排学生参加教学与科研工作,给学生和老师创造共同参与、共同商讨及共同工作的平台与机会,大力支持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增加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力度与频度。

第三,严格贯彻班主任/辅导员负责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担任班级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与学生的交流不仅限于专业学习上,而且应拓展到人生观、世界观、职业规划探讨以及课外活动等方面,才能及时了解学生需求、及时反馈和答复学生的疑问。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可以在课堂内教学过程中学习交流互动,而且要主动在课堂外的日常生活及各种活动中交流思想、沟通情感,老师要主动关心帮助学生,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爱戴。学校应搭建多种生师交流平台,加强课堂内外的情感教育,要从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地开展工作,加强生师交流、生生交流、师师交流。学校应高度重视导师制的实施,倡导每一位教师都要成为学生的学业导师和精神导师,[5]体现出了高职教育更加以大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导师能够关注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个性化发展,督促及帮助其完成学业,对其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和帮助,构建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亲其师”为手段,促进“信其道”,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教师人格魅力和示范作用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第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多元化师生沟通方式。在当下互联网发达和电子移动通讯技术发达的情况下,各种新兴媒介已经融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特别是网络沟通和即时通讯工具成为新型的信息沟通方式。当代高校大学生更是倾向于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介创设灵活多样的师生沟通渠道,将网络交流与互动引入到生师互动的教育过程中,使生师互动超越时空限制。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开设领导信箱、老师信箱、校园论坛、专题学习论坛等,鼓励教师和学生在论坛上,解答问题互相学习,拓宽交流领域,建立师生网络互动模式。大学生们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也是网络的积极使用者,教师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与学生进行沟通,师生间交流将会更为深入,教师能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平时交流中不易掌握的情况,学生也会得到教师更为完善的指导和帮助。学校应鼓励教师开设个人微博、微信、网站等,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与见解及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同时,鼓励学生开设班级网站或博客,使用微信、QQ和飞信等现代沟通工具,加强学生与老师的学习交流和情感沟通。

[1]张玮玮.生师互动对本科教育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NSSE——China数据分析[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李一飞,史静寰.生师互动对大学生教育收获和教育满意度的影响[J].教育学术月刊,2014(8):71-79.

[3]史静寰,李一飞,许甜.高等教师学术职业分化中的生师互动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12(8):47-55.

[4]蒋华林,张玮玮.生师互动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5):21-26.

[5]王玫,岳峰,仇洪冰.生师互动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对《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09》的思考[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5-27.

猜你喜欢
生师理论课实训
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变化趋势、区域比较及影响因素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有效参与,构建“生师”角色转变的翻转教学高效课堂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乡村学校生师比下降 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仍有待提升
新城乡(2017年1期)2017-02-20 19:07:36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4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学习月刊(2015年12期)2015-07-09 03:36:56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