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洁莹
(广西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在初中阶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析
覃洁莹
(广西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初中阶段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品德学习有其特殊性,这些特点可能会成为影响初中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潜在制约因素。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落到实处并外化为初中生的自觉行为,教育者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在“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管理育人”时,把对初中学生同辈团体的管理和引导纳入学校管理中。
初中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制约因素 培育对策
2014年,教育部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小学德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选择。”[1]并且提出改进“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和“管理育人”等要求[2]。可见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其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当做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在整个国民教育过程中,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恰恰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身心发展和品德学习有其特殊性,如果教育者不能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这些特点可能会成为影响初中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制约因素。因此,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品德学习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使其外化为初中生的自觉行为,尤其值得教育者关注。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开始形成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开始进入青春期。在这个介于童年与成年之间的特殊阶段,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发生急剧的变化,而面对这些变化及因变化所带来的压力,他们常常感到无能为力、无所适从。许多学者从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对初中阶段的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品德学习的特点进行探讨。
致力于儿童发展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先驱斯坦利·霍尔将青春期定义为“情感骚动的心理风暴与压力并存的一个时期”[3],并从学术角度对这个阶段的青少年进行了研究。他发现青春期是个体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呈现跳跃性的发展态势,他们对单调和常规难以容忍,情绪易躁动而且常常伴随叛逆行为,其行为和心理均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处于辨别力、自我控制能力和抵抗能力都比较弱的时期,因此,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内心认可的行为准则皆处于形成阶段,其品行容易被外界的各种诱惑因素所影响。
发展心理学发现相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而言,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在道德学习时表现出更强的独立性和批判性,青少年的道德意志已开始形成,但是仍然比较脆弱;他们的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目的性并且渴望独立行动,但是他们的道德愿望与道德行动力之间常常存在一定的距离;他们更乐于也易于从亲身体验中形成思想意识,但是面对当前存在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多元价值观,又缺乏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还有的研究者发现,初中低年级的青少年开始能判断出教师的道德指令可能存在缺陷,因而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盲目地崇拜权威者或把权威者的一言一行都作为自己的崇拜模仿对象[4]。正因为初中学生在道德学习时存在以上这些微妙而棘手的特点,所以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们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同时又是青少年容易产生不良品行甚至走上歧路的“分水岭”。
社会学中的同辈群体指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组成的小群体[5]。我国教育社会学家吴康宁认为青少年形成、向往和加入同辈群体的原因是为满足其在学校和家庭中得不到满足的各种需要,主要是对于平等的渴求。有研究表明,儿童已经开始对成人的规则与权威进行挑战和反抗,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青春期这个“叛逆时代”,青少年这种挑战权威的社会本性在兴趣爱好和价值观趋同的同辈群体中得到了相互强化和相互支持。因此,初中学生同辈群体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带有与成人权威相抗衡和相抵触的色彩。在对青少年品德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中,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可能超越教师和家长的影响,这已成为学校教育者进行价值观培育时碰到困难或遭遇失败的原因之一[6]。
(一)“课程育人”应协调发展初中生的“知情意行”并尊重其主体性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体现了知与行的统一关系,其中培育为“知”,是践行的基石,也是践行的前提条件。因此,初中阶段强调教育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内涵。教育部的文件提出,在学生的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重要的培育途径之一。但是如何融入?采取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持续灌输、反复宣传或者理论教学?这些宣传教育方式因其忽视被教育对象的感受和身心特点,与初中生的道德学习特征背道而驰,没有发挥被教育者的主体性,不仅不能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反而会令他们厌学反感。
基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在学习时难以容忍单调和常规的特点,初中学校教育者应根据德育的多端性和同性时原则,协调发展学生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初中各学科的教师可以结合本学科内容和特点从学生“知、情、意、行”发展的不同侧重点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例如思想品德课程教师可重点培育学生的“知”,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侧重围绕学生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展开的日常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所需要理解和掌握的规则法律入手,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的社会化和品德发展;语文学科重点培育学生的“情”,以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具有优秀品质的主人公和优美的中华语言文字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对国家、文化和母语的“热爱之情”;历史学科重点培育学生的“意”,帮助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明的历史价值,培养民族自豪感,进行民族忧患意识教育,使中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的责任意识;音乐和美术学科及体育等学科主要培育初中生的“行”,其中美术音乐是对青少年进行美育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引导学生体验艺术、感受艺术的美和内涵,懂得美的价值,养成健康的审美观,进而在生活中能够有审美、爱美、护美甚至创造美的行为;体育则可以通过团体体育活动和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是培育青少年迎难而上及拼搏进取的精神和行动的有效途径。
基于初中生在道德学习时开始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特点,教育者应改变传统的德育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方法,摒弃灌输和说教的教育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点借鉴价值澄清理论,教会学生判断是非对错、区分善恶美丑,在此基础上引导其学会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主要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寓教于乐、专题讲座、案例研讨、视频讨论等参与式教学的形式,发挥初中生的道德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以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方式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活动中独立思考、思辨探讨、逐渐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和国家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使其初步具备独立地对是非对错美丑善恶的辨析和判断能力,形成基本的相对稳定的价值观。通过“课程育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内涵真正渗透到学生的眼、耳、脑、心。
(二)“实践育人”应创设条件使初中生成为道德实践和体验主体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形成、发展的源泉及检验标准。教育部的文件提出了改进实践育人的要求。基于初中生乐于也易于从当前亲身实践和亲身体验中形成思想意识形态的特点,根据德育的实践性原则,进行价值观的培育必须引导初中生参加各种必要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学习劳动和社会实践的亲历亲验中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初中学校可以以社会实践体验为载体,利用和开发校内外资源,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和体验机会,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挥主动精神并真正地成为实践活动过程的主体,使中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和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最终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和社区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初步认识和了解真实的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引导他们把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服务,并且启发他们发现社会问题、初步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社会服务活动中掌握基本的社会实践和服务社会的技能。
道德体验,指道德感或个人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而受到社会肯定或否定的经验[7]。为帮助和引导初中学生不仅成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而且成为道德体验活动的主体,学校教育者可以组织开展诸如感恩诚信、节约环保和团结友善等系列道德体验行动,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养成善待他人和体贴父母的回馈感情,引导初中学生在这一系列道德体验行动中,体会到当一个人的行为合乎社会群体规范会时才会得到众人的认可和赞许,反之则会受到非议和指责,从而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使其在这些与规范密切相关的经验中养成符合社会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个人行为。
为避免这些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学校应完善中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和综合实践课程建设,例如:把校外活动内容纳入学校课程管理,建设青少年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纳入初中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纳入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体系中,等等。
(三)“管理育人”应重视对学生同辈群体的管理和引导
在初中学校,每个班级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初中学生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对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部文件要求核心价值观要融入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实现“管理育人”,必须把对学生同辈群体的管理和引导纳中其中。
由于初中生同辈群体是青少年在初中学校中基于相识或者相同的学习活动,因共同的兴趣爱好或相似的生活经历等而自愿选择,自由结合的非正式群体,因此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常常有其成员共同认可的群体亚文化,如果该群体大部分成员认同消极消沉的违规型或反社会型亚文化,则该群体成员可能会产生越轨行为甚至是反社会行为。而且,在一个同辈群体内,往往存在一个“影响力中心”或“核心成员”,核心成员通常是群体成员模仿的对象,一旦该群体核心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言行偏离正确的轨道,基于群体内成员之间具有趋同性和模仿性的特征,群体中一些判断力、自控力和辨别能力还有待发展的初中学生就会受到核心成员的影响,其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也可能会产生偏差。
由于青少年同辈群体对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品德和价值观取向产生的巨大影响,青少年群体价值观是否与社会核心价值观一致或趋同至关重要,因此,初中学校教育者必须改变只重视学校中正式的团体如班级、正式社团和学生会等的教育活动,轻视学生自发选择组成的伙伴群体教育的传统观念。学校教育者应科学地看待同辈群体产生的原因、了解同辈群体的性质和类型,为避免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发挥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导向、凝聚和约束作用,以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良好发展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由于同辈群体存在于班级中,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要实现对同辈群体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初中学校的班主任是否参与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培训班主任,使其认识到管理教育本班同辈群体的重要性,并且在培训中着重传授和交流一些管理同辈群体的有效经验和策略,例如班主任应积极营造民主的班级管理氛围,与学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级口号等,按照班级中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引导和组织学生建立各种兴趣小组,让他们自由地选择和加入兴趣团队,组织开展团队活动并适当地建立激励机制,使初中学生在兴趣小组活动中体验到合作的精神和成就感,促进班级中的各类同辈群体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健康成长;对于群体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群体核心成员,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和引导同辈群体中的核心成员,重点给予关注,尤其是对思想意识、言行和价值观有偏差的群体核心成员,例如平时课间可以与他们多交流、谈心,在他们烦恼或困惑时关注、鼓励和帮助他们,对待他们的兴趣爱好,要尝试着包容、理解和尊重,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耐心细致地做好核心成员的转化工作并将其逐步培养成为同辈群体中的道德榜样,促进群体成员在群内互动中认同同辈群体道德榜样,进而模仿他们的言行举止,促成群体价值取向的趋同并与核心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最终使学生同辈小群体真正融入学校、班级大集体中,实现“管理育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中华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重要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的价值判断。刚刚进入青春期,处于躁动不安、既自我怀疑不轻易相信权威,面对纷繁复杂的逐渐展开的社会生活手足无措的初中生们能不能成长为具有较高素养的社会主义公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知道不知道分辨是非对错美丑善恶,持有怎样的价值观。教育者只有深入了解、认识中学生品德学习的特点,遵循其特点,在“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和“管理育人”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初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因材施教,才能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阶段的培育富有成效。
[1][2]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4]4号.
[3]曹丽.新时期中学德育实效低的反思[J].文教资料,2014(12):118-120.
[4]刘晔.初中生道德学习的特点及德育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31.
[5][6]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28-231.
[7]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239.
本文为广西师范学院2014年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班提成经费资助校级科研项目“与中学新课标无缝对接的高师生’公民教育课’的开发研究”(项目经费编号:2001)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