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本土文化”与“建立学术自信”
——论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实质与出路

2015-03-20 19:55:01张慕华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1期
关键词:社科社会科学国际化

张慕华

“弘扬本土文化”与“建立学术自信”
——论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实质与出路

张慕华

人文社科学术研究有其专业性和特殊性,与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相比,其与国际接轨时难度更大。现阶段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大都还停留在与国际标准“单向度接轨”的层面,造成了中国学术“他者化”的困境。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实质在于弘扬本土文化、建立学术自信。必须坚守“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根本方针,坚信“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能打造出代表本民族文化精粹的具有国际学术竞争力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本土文化;学术自信;他者化;国际化

[作 者]张慕华,博士,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

近年来如火如荼的学术期刊“国际化”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已引发了不少学者的关注与忧虑。诚然自1980年以来,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的迅猛态势看似鼓舞人心,但在其放弃了自建平台,以几近彻底西化的“整容”跻身国际学术界之后,却落下了期刊学术影响力始终难以提升的后遗症。而紧随其后且欲仿效自然科学国际化路径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其国际化的道路更是令人担忧。本文拟从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特殊性及其现状出发,探讨其国际化的实质与出路。

一、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与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在国际接轨方面的差别

首先,在学术期刊国际化的道路上,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与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在与国际接轨的内容、方式、效果等方面,均存在重大差别。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大都是客观现象与问题,研究方法基于科学公理、定理、公式、定律,结论来源于实验数据或逻辑推断,具备客观评价标准,就学术研究而论,国内与国际的自然学科研究处于同一交流平台上。因此,国内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在与国际接轨方面不存在根本性冲突和矛盾,其国际化的可操作空间和程度很大,无论是在内容方面拓展稿源范围、提高稿件质量,还是从传播形式上规范语言版式、加强运营管理,都可向国际化标准看齐。相较之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更具多样性与复杂性,很难有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且其下涵盖的各学科之间又各有专业特点,加之不同国家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等背景的差异,各国人文社科研究的内容、方法等,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和本土色彩,这使得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在与国际接轨时陷入重重困境。

其次,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与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差别还体现在评价机制上。在期刊国际化进程中,用国际通行的量化标准来衡量期刊品质,如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等指标,这些数据性指标在自然科学期刊评价时或许很具说服力,但用来评价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却不一定准确,甚至会起到反作用。“文史哲类人文学科是一种解释性或价值性的学科,具有不可计量、不可验证的虚有品质,因此对其价值的量化计算是不公平的,特别是对影响因子这一量化指标的过分倚重,已经严重地伤害了学术研究和学术期刊”,“要对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进行科学评价,首先应该克服目前学术评价机制中的科学主义倾向。科学精神是求真,力求拓展知识的新领域;而科学主义则是一种工具理性,认为科学高于一切。正是因为科学主义而非科学精神的助推,人们常常套用自然科学的标准来评价人文科学研究过程及其研究成果。这种貌似科学的做法,会对人文社会科学造成致命的伤害,扼杀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性”。[1]因此,在期刊评判标准上,不应也不可能将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与自然科学期刊等同视之。

另外,两类期刊国际接轨的差别还体现在语言翻译上。自然科学领域以西方理论为主,概念、定律、原理等方面的表达遵从西式习惯,在翻译方面没有太大难度。而人文社科领域涉及中国传统的独特的概念、思维、文化,一部《红楼梦》的翻译都难以让外国人理解其魅力和精髓,更何况精深的学术论文的翻译。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有其特殊性,所以人文社科期刊的国际化之路也不能完全效仿自然科学期刊的方式。在人文社科期刊的评价体系中,若要像SSCI一样采用英语作为单一的语言评价标准,将会极大地限制和阻碍中国传统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由于汉语本身的丰富内涵以及翻译的难度,像方言学、古文字学等这些学科是难以用其他非汉语来准确表述的,因此有必要强调和提倡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使用更加多元化的语言表述方式和选择具有学科针对性的评价机制。面对国内学术期刊英文版的大量泛滥和令人担忧的质量问题,甚至有学者将中国人文社科期刊几近模式化和例行公事地随文刊附英文翻译的论文标题和摘要,看作是对期刊国际化的一种盲从或臆象。我们应该意识到,语言的交锋也是文化交锋的一种方式,在国际学术舞台上,汉语文化有着巨大的劣势。正如有学者指出,在期刊国际化进程中,对于学术期刊语言选择的问题,国际化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英语化,而应以汉语作为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载体语言的首选,以此促进中国学术研究的本土化、创新性,获取较为有利的话语权。[2]

二、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与中国学术“他者化”

现在一谈学术期刊国际化,首先想到的是从论文作者、编委成员、审稿机制、传播范围等方面吸收借鉴外国资源,而这些大都是“国际化”的外化形式,且往往陷入盲从和跟风的误区,离真正的期刊国际化还是有差距的。这里面虽然也涉及制度化,但这些制度层面的东西往往也是流于形式的。设想一下,从制度层面进行学术期刊国际化的设计,请一批外国专家来当主编和编委,在世界范围内搜集各国作者的论文来发表,实施国际化审稿机制,用英文出版向全世界发行,这不就彻头彻尾成了国际化了吗?但挂中国羊头卖外国狗肉,这是中国的学术期刊吗?所以这一切,仅仅是在形式方面做了个国际化的样子,并不能真正实现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的目标。

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内涵,从广义上来讲,是指其学术层次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要能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并与全球精英学者和领先的学术平台互通学术信息,从而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办刊质量和水准,真正成为在国际上引领学术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这充分体现了学术质量是期刊的核心生命力,也是期刊国际化的根本方向。从狭义上来讲,期刊国际化又表现在,稿源、作者、审稿专家、文字用语以及编排的国际化,也即是刊物实操层面的国际化程度,而这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追求形式的外国化。从现阶段中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都仍偏重于在技术规范、出版语言、发行模式、评价体系等外在形式方面与国际标准“单向度接轨”。诚然,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程度,但从学术交流的效果看,却自觉不自觉地使中国学术“他者化”。这里所说的中国学术他者化,更多的是指在盲目追新、抑己扬人的弱势学术心理下形成的媚西崇外的学术跟风。吴承学先生认为,学术“他者化”的最终结果是导致地区性、民族性文化的消亡,使学术国际化走向文化同质化、同一化的歧途[3]。国外优秀期刊有其先进的地方,可以借鉴学习,首先从形式上与国际接轨是期刊国际化的有效途径。但期刊的“国际化”与“他者化”的区别在于有主有次,切不可本末倒置。相较自然科学,中国的人文社科研究根植于本土传统文化之上,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更应强调的是“以我为主,在国际上打造中国学术品牌”,这才是期刊国际化的根本路途,而不必在形式上拘泥于刻意向外国靠拢。如果以外国化的标准作为国际化的标准,则会陷入唯形式主义,甚至屈从国际上一些不合理规则,丧失自我独立性,从而在国际上盲目趋同,成为国际学术的附庸,不可能真正在国际学术平台上立足。

三、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实质在于弘扬本土文化、建立学术自信

如上文所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不存在一个科学量化的普世价值和评价标准,不同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化、政治等,都有其独特的差异性,这种普遍存在的民族性、地区性的差异,不可能也不允许以“国际化”的名义被消减。恰恰相反,立足本土文化与本土问题正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所在。

“立足本土”是争夺学术话语权的坚实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在于思想文化,其国际化融合则必然伴随着激烈的思想文化交锋。因此,人文社科期刊国际化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国际化不是让一批中国社科期刊变成外国式期刊,真正的目的和实质在于通过国际化的手段让中国本土文化走向世界,让中国的人文社科期刊在世界上立足并获得赞誉,争夺国际话语权,用中国式的文化目光审视世界。林跃勤指出:“人文社科期刊国际化就是提升中国人文社科类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过程,其目标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提高中国学术的话语权。”[4]“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的目的是提高我国学者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掌握国际学术话语权,为提高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做贡献,而这一切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学术期刊国际化必须凸显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这是学术期刊国际化不可更改之目的。‘显异’的内容就是中国学者在有其独特优势领域所发出的学术声音。”[5]既然是争夺国际学术话语权,在激烈的国际思想文化交锋中,对国际规则就不必盲从,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甚至可以在交锋中修改国际规则。朱剑先生指出:“但在某些学科,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就可能有程度不同的对国际规则的修改。国际规则也是在不断地改变的,谁掌握话语权,谁就能以自己的规则部分乃至全部地替代已有的国际规则,故国际化不一定就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6]由此可知,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不仅仅追求国际的认可,更应追求以弘扬本土文化为目的的自我塑造,从而主导国际学术话语权。

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发布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标志着人文社科学术评价体系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创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提供了坚实基础。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前的期刊评价标准相比,在“影响力”指标下除设“国际影响力”外,又新增“政策影响力”指标,充分体现了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也突出了关注本土问题、以中国自身发展为根本宗旨的学术研究方针。因此,中国学术期刊只有清晰认识到目前国际学术评价体系的严峻现实,充分了解中国学术的优长和发展需求,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基础之上,逐渐形成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属于中国自己的学术评价体系和交流平台,从而真正实现与国际学界进行平等的学术对话。[3]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三个自信”的重要理念,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对学术期刊工作者的重要启示是,要坚定地树立学术自信。学术期刊工作者的使命就是提供渠道,搭建平台,在不断提升期刊出版创新能力、学术水平和扩大学术传播影响力的基础,使更多的学术期刊走出国门,迈入国际一流期刊的行列。[4]学术自信不等于封闭、孤立的文化保守和自大强权,而是源于国家整体学术实力的增强和民族的自强、自立的一种包容与宽阔的学术心态。在强调学术自信的同时,中国学术期刊还应注意正确认识自身在国际学术交流舞台中的位置以及作用,积极营造独立、自由、平等的学术对话氛围,及时恰当地提供维护和促进人类共享文化资源的学术话题,充分展现中国学术魅力和学术自信。正如有徐思彦先生指出:“我们不应仅仅以西方学者的问题意识作为自己的问题意识,但我们应该清楚他们的问题意识所在;我们更不应简单以西方的话语为自己的话语,但我们应该明白他们的话语所指是什么。否则,在我们与国际学界主流对话时,就会难以把握彼此对话的基准点,也就失去了对话的意义。”[7]

因此,学术期刊国际化的核心内涵是为中国优秀学术成果提供与全球先进学术成果交流的开放、对等、高效的国际平台,其根本任务是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展示中国精神。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具体来说,就是要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要推出能体现中国立场、中国精神、中国水平的研究成果。[8]易言之,即是以中国本土学者为研究主力军,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与本土学术精华为宗旨,紧紧围绕中国社会现象和本土问题,为中国社会科学发展进步贡献成果的学术创新体系。因此,必须坚守“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根本方针,坚信“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能打造出代表本民族文化精粹的具有国际学术竞争力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

[1]杨柳,倪贝贝.信息化时代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困境与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6).

[2]高翔,李阳.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理路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6).

[3]郑成宏.多元文化时代学术担当仍是学术期刊之首务——第二届世界华文学术名刊高层论坛在悉尼如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9-23.

[4]许佳.“学术期刊发展创新与国际化”研讨会综述[J].东北亚论坛,2013(4).

[5]孙志伟.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中的“求同显异”[J].中国出版,2015(12).

[6]朱剑.学术评价、学术期刊与学术国际化——对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热潮的冷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2009(5).

[7]徐思彦.也谈学术期刊国际化问题[J].云梦学刊,2004(4).

[8]毛莉.首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高峰论坛在京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1-24.

猜你喜欢
社科社会科学国际化
社科成功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聚焦港口国际化
金桥(2022年10期)2022-10-11 03:29:46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社科成果展示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国外汇(2019年12期)2019-10-10 07:26:56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商周刊(2018年12期)2018-07-11 01:27:18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