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李焱
(福州大学 党委宣传部,福建 福州 350116)
对微传播时代高校校报转型改革的探索
翁李焱
(福州大学 党委宣传部,福建 福州 350116)
摘要:随着微传播时代的到来,高校内部的新闻格局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时效差、可读性不强等缺陷让高校校报这一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高校校报转型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校报从业者要树立新闻精品意识,以思想性为改革的灵魂,以宏观性、指导性为抓手,加强策划和与新媒体的融合,加强队伍建设、后期版面编辑。在真正做强深度报道、发挥校报优势的同时,与新媒体实现优势互补,深度融合。
关键词:微传播;深度报道;高校校报;转型
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媒介形式的兴起,以去中心化的裂变式多级传播模式,传播碎片化信息,借以实现自我表达、交往需求与社会认知的需求,微传播以摧枯拉朽的姿态改变着整个媒介格局,传播的媒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日益多元化、个性化。
作为传统媒体的纸媒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甚至有媒体人声称:“纸媒即将消亡”。笔者认为,纸媒作为传统媒介,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就社会媒体而言,最强的采编力量依旧是在纸媒的采编部门,而纸媒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远远不是 “人人皆可为媒体”的微媒体所能替代的。《中国教育报》近期进行了多次改版,不断增加深度报道和评论的版面,短平快的消息在中国教育新闻网上刊发,而微博微信则加强互动。清晰的定位、有深度有内涵的报道让《中国教育报》在教育界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发行量不仅没有因为微博、微信等微媒体的上马而减少,2014年发行量还实现了逆势上扬。因此,作为纸媒,面对新的媒介格局进行重新的定位转型,一样可以获得发展的空间。高校校报作为校园的党委机关报,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也同样面临着来自新闻网、微博、微信等媒介的冲击,一样面临转型的问题。下面笔者从高校校报改革的必要性、必须遵循的原则以及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高校校报的转型进行探讨。
(一)受众信息获取渠道日趋多元化
据2014年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其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5.8%。[1]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各高校的新闻传播平台也由高校校报的“一家独大”,转变为现在的校报、校园网、微博、微信等多元的新闻传播格局。
(二)纸媒的“先天不足”与网络媒体的强劲挤压
在“人人都是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的今天,即使是日报在时效性、便捷性上也无法与网络媒体相抗衡,更何况高校校报本身周期长,大部分为周报、旬报、半月报,有些高校校报还是不定期的。因此,许多新闻等校报刊出时早已是旧闻,这先天的媒介短板决定了纸媒在时效上无法与网络媒体相抗衡。高校的受众主要为青年学生和教师,这一群体对新兴媒介的接受力强,如果高校校报还固守原来的办报理念,妄自尊大,必然被网络媒体挤压得毫无生存空间。
(三)微传播媒介的短板推动高校校报重新定位改革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由于其发布门槛低,也造成了信息往往是个人体验式的、浅表的、碎片化的,这些信息在权威性和专业性上都无法与作为党委机关报的校报相抗衡。面对高校师生这一特殊的读者群体,仅靠“发生了什么”的浅层的、动态性的报道是产生不了多大的吸引力的,只有靠有思想、有深度、高品味、高格调和信息丰富的新闻作品才能引起共鸣,[2]而这些恰恰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短板所在。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高校校报重新的定位转型,既达到对新媒体短板的很好弥补,又实现校园各种媒体的融合发展和各施所长。
(四)整体报业的转型改革也推动着高校校报的改革
笔者以全国高校校报展示平台所展示的样本对高校校报的转型做了个调查。该平台上有1254家校报,尝试做深度的有153家,占校报总数的12.2%。其中,福建省的33家校报有5家尝试深度报道,占该省校报总数的15.1%。其中转型较快的有北京、湖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转型的基本思路是运用各种体裁的写作模式(评论,记者手记,后记,通讯,消息,背景链接,调查报告),用整版或者系列报道等方式把一个题材做透,以报道的深广精来明确校报定位,达到与新媒体短平快的互融互补。“美国新闻学家杰克·福勒说:“报纸必须和他的读者共同分享一种感觉.一系列的兴趣、爱好和价值。”[3]因此,作为纸媒,要从受众对新闻信息深度需求的角度出发,把做强做大深度报道作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牢牢地将对深度信息有需求的受众吸引到自己周围,增强自身的存在价值。如《南方周末》、《环球时报》、《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青年参考》等报纸,均以深度报道闻名。鲜明的思想性、新闻性和可读性让受众从深度报道中得到收获与启迪。所以,从目前整个社会报业发展的趋势看,深度报道将是高校校报在与新兴媒体融合转型过程中彰显其专业性和权威性的优势所在,是高校校报转型的趋势之一。对高校校报而言,周期长的短板反而会成为其策划深度报道的优势所在。深度报道经常以评论式消息、事件性通讯、新闻分析、新闻综述、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等形式出现,其对时效性的要求往往相对较弱。
(一)要树立“新闻精品意识”
目前的高校校报,已经感受到了来自新媒体的威胁,也在努力寻求突围之道,如《浙江大学报》、《福州大学报》等校报也在以专版、专题的形式做深度报道。由于条件限制,大部分的高校校报仍然以刊登简单的消息为主,成为校园新闻网的复制品。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校报的决策者缺乏“新闻精品意识”,对自己所从事的新闻工作认同感不强。由于校报从业人员大多没有受过专业的新闻培训,在高校中又属于“边缘系列”,所以大部分的校报从业者缺乏社会媒体的新闻责任感,他们认为组织深度报道费时、费力,在绩效上又无法体现,这些意识都不利于高校校报的深度转型。
作为高校新闻人,必须在思想上更新观念,树立“新闻精品意识”,捕捉影响高校师生生活学习的热点难点问题,并用独特新颖的新闻视角进行解读、分析,形成抓人眼球的深度报道,在获得受众认可的同时也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认同感。如 《福州大学报》在512期、513期的显著位置用详实的案例对毕业生赴山区就业的政策,进行连续解读,推出系列报道,反响极大,被社会媒体广为关注,并登门采访,获得中央领导的批示,教育部还组织采访团来校采访经验,作为案例进行推广。这种树立“新闻精品意识”的做法,不仅使得福大经验在全国得以示范,也让校报从业者荣誉感倍增。
(二)要以思想性作为改革的灵魂
思想性是一份报纸的灵魂所在,对高校校报而言,是否紧扣时代脉搏,具有高度的思想性;是否对高校工作具有指导性意义,是衡量其办报成功与否的标志。
校报的性质、功能和任务决定了它必须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无论是教学科研,师生的思想动态,高教的改革等等都是高校工作的重点,高校校报要找准定位,立足校园,将校园里面的新闻作深做透,报道时从宏观着眼,从微观着手引导受众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判断。思政工作年年做,如何从中挖出新意?以《福州大学报》为例,该报在513期、515期上连续刊登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成果。通过采访,记者凝练和总结了该校思政工作与众不同的 “访贫教育――责任心教育――感恩教育”的“链式教育模式”,并在报道中做了深入的策划,提炼出“链式教育”一词,并在校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推出了一系列的深度报道,深刻总结了该校思政工作的经验,在全国高校中起了很好的借鉴作用,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媒体得知后对此进行了报道。
(三)要以宏观性、指导性为抓手
高校校报的转型要以报道的宏观性和指导性为抓手,这里的宏观性是指在报道执行过程中切入的角度。一条有价值的新闻其可切入的角度很多,可挖掘的空间很大,记者要用宏观的视野对要发生的新闻事件做宏观的审视,在选材和立意上都要有宏观的概念。这里的指导性是指新闻报道的存在价值要能够对高校的工作有指导性作用,是报道的实际效果。将报道的宏观性与指导性有机结合,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则对提升校报的品位体现校报的价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福州大学报》714期(2014年4月10日)的策划为例,策划者在得知《海洋与人类文明的生产》这一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后,开始思考一所理工科为主的地方高校为何推选这一人文学科的课程参评?这后面是不是隐藏着学校文科的发展思路?带着这一思路,策划者在收集大量信息后,以“探讨理工科院校如何发展特色文科”为思路,对团队进行分工,最终以专题报道、评论、图片、教师学生的观点等形式用专版推出了这一报道,在师生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也推进了学校对人文学科发展方向的重视。当年的4月22日,学校召开了“加强文科建设、实现文科大学科的特色发展”的座谈会。这说明,这一成功的报道就是从宏观的视野切入,对理工科高校文科的发展进行探索,对学校的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所以能够引起重视。
(一)精心策划
一篇深度报道的成功推出离不开精心的策划。新闻策划是指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事件如何进行构思、分析、整理和报道,经过反复酝酿和调整,从多个策划中优选出最佳报道方案来加以实施,以达到一定的报道目的,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的过程。[4]
高校的新闻策划不仅要符合新闻传播的规律,还要研究教育规律,紧紧围绕高校的中心工作,对校园内的热点难点问题和重大事件进行深入挖掘、分析,在前期制定采访方案,商讨报道形式、报道结构的选用以及版面编排分工等细节,有效的新闻策划能最大限度地发掘新闻资源。高校新闻工作者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树立策划意识,广泛摄取高校各方面信息进行去伪存真的分析,并要擅长利用周围的信息为策划服务,这样才能提高高校新闻策划的深度和广度。
1.对选题进行评估
在选题确定之前要对选题进行评估,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很重要的一点。有一些选题看起来点很新很有写头,到操作层面往往会发生采访不下去,采访对象虚无(不确定性)、作品推出时机或者环境发生改变等等问题。对选题进行评估将明确整个策划的思路和操作模式,可以减少做无用功。
2.不断修订采访方向
确定选题之后,在采访的过程中要不断修订采访方向和进行选题价值再评估。要带着问题去做新闻,并从哲学的层面去思考新闻背后的为什么,从中总结出规律性,这样才能做出更有深度的新闻来。以《福州大学报》695期的《工程实践成教师“必修课”》的稿件为例,最初的思路来源于学校相关部门的一份工作总结,提出学校正不断创新工科教师的培养机制,采访提纲初稿拟从报道政策创新点为主,再辅以学院相关例子总结,主要着眼点是工科高等教师师资培养问题。但是,采访中发现相关问题仍处于研讨期,还没形成成熟的政策体系,对于福州大学这样一所典型的理工学校来说,并未在全校形成统一的做法或者统一的政策。因此,再采访中策划者修正了选题方向,将从上到下的采访思路变成以下观上的采访模式,抓住典型看问题,即抓住学院对于新晋教师的培训做法这一典型案例,进行深度挖掘,剖析年轻工科教师的压力与出路,并深入探讨工科课堂教育的问题。
3.对材料进行深加工
采访结束后要对材料进行深加工,不同的排列组合会出现不同的文章效果。
以 《福州大学报》714期 (2014年4月10日)的《理工科院校如何扬起特色文科之帆》策划为例,记者采访后写的稿件主线不突出,逻辑结构不严谨,文章碎片化,但是策划中需要的元素在文章中都有提及和体现。后来策划人将记者的稿件全部打乱,进行了重组,将原来文章的二三部分整合成一个部分,稿件中的其他部分相关词句和素材进行重组成为第三部分,使得文章形成“立足区域特色——打破学科壁垒——以特色求发展”的逻辑链条,重组后的文章与记者的初稿相对比无论在逻辑上还是语言架构上都更加严谨,主题也更为突出。看过前后两稿的受众对第一稿的评价是:“平铺直叙,要点不突出。”而对重组后的稿件的评价是:“画龙点睛。”因此,如何对采访素材进行排列组合对最后成稿的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思维创新
作为党委机关报的高校校报要在保持语言纯洁性的基础上改革语言风格和写作模式,少用指导性的权威型话语,在实现话语的草根化转型中让校报的语言更加具有张力,用鲜活、生动、有趣的语言风格重构话语体系,增强亲和力和吸引力。新媒体的语言风格更加草根,亲民,互动性更强,因而要融合新媒体的思维创新写作模式。在写作上少用长句多用短句,用生动的故事和细节来讲述新闻故事,让新闻语言变得“更有亲和力、感染力、传播力”。[5]新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让受众在阅读上呈现碎片化的趋势,传统媒体要适应受众阅读习惯的转变,在文章结构上要避免长篇大论式的说教,提倡“短、实、新”的写作风格。
(三)加强合作
高校校报向深度转型对高校校报的工作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高校的新闻从业者大多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因此加强这支队伍的专业建设和团队建设在校报转型过程中尤其重要。
深度新闻要求从业者要有敏锐的新闻敏感性,掌握学校长期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从日常的新闻事件中发掘背后不一样的新闻点,高校校报的从业者要大力提高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向 “专家型记者”和“思考型记者”努力,培养自己驾驭全局的能力和过硬的新闻表现力。除了提高采编人员个人素质外,校报在向深度报道转型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团队建设,增强整个团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后期给力
后期编辑和版面编排要不断创新,好的内容要有好的形式来承载才能使深度报道的效果最大化。与文字一样,版面的编排和版面元素的运用往往体现出编辑的思路和对版面内容的理解,甚至代表着报纸的审美趣味。
由于各种原因,高校校报往往存在编排理念落后,编排手段单一等问题。面对新媒体多样化的表现形式,高校校报也要在版面编排上推陈出新,尤其是在向深度报道转型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编辑的编辑能力和版面表现水平,对版面的文字、图片、栏标等进行合理的统筹规划,同时要利用色彩、留白、底纹、阴影、字体等等美编元素形成统一的版面风格。如今是读标题读图的时代,对传统媒体而言,在标题的制作和图片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要制作出抓人眼球的标题,运用效果好、现场感强的大图片,形成良好的视觉冲击力,打造简洁、美观、有亲和力的版面风格。
总之,在微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高校校报的转型势在必行,而深度报道恰恰是传统纸媒的优势所在,也恰恰是新兴媒体的不足之处,因此,在校报转型的过程中,要加强深度的报道的策划和编排,使之与新兴媒体形成优势互补,达到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张伟.CNNIC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2-03)[2015-04-1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2/03/c_127453226.htm.
[2]王继武赵国龙.高校校报深度报道探析[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3):90-92.
[3]杰克·福勒.新闻的价值:信息时代的新思考[M].陈莉萍,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70.
[4]牛耕文.浅议新闻策划的原则与方法[J].新闻研究导刊,2014 (8):98.
[5]李婷婷.从新闻报道语言的变化看主流媒体文风的改进[J].新闻爱好者,2013(4):77-79.
(责任编辑:陈果)
中图分类号:G2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09(2015)11-0094-05
收稿日期:2015-09-07
基金项目:2015年度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2015年年度项目(FJ2015B048);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50146);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JAS151435);2013年度福州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社科类)(13SKZ15)。
作者简介:翁李焱(1979-),女,汉族,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新闻宣传及教育管理研究。
Exposition on Transformation of College Newspapers at the Age of Micro Communication Times——Focus on Fu Zhou University News
WENG Liyan
(Propaganda Department,Fuzhou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116)
Abstract:Along with the coming of Vmeti Media spread era,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with news structure in university.The survival space of traditional media,such as college newspaper,is squeezed by some drawbacks,for instance,low efficiency,poor readability and so on.It is an absolute necessity to transformation of college newspaper.Depend on the important grasps,macro and guidance,the college newspaper practitioner should foster awareness of the elite news,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scheme and new media,strengthen the team construction and post-editing.It is really making the in-depth reports and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 in college newspaper in order to achieve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and deeper integration with new media.
Key words:Vmeti media spread;in-depth reports,college newspaper;trans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