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体现主体间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2015-03-20 19:0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3期
关键词:翻译者莫言译者

杨 琳

杨琳/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讲师(甘肃兰州730101)。

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间性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Hussel)在20世纪首先提出来的,它是在原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在交往过程产生的。翻译理论认为,对翻译主体间性的研究打破了译者与原作者之间的二元对立,并且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原则,对于这一概念的相关研究。主体间性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了马丁布伯、海德格尔等人的充分诠释,已经日趋成熟,并且逐步对翻译的空间进行着拓展。

一、什么是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间性

翻译是一种复杂的语言活动,它是作为翻译者的一种活动存在的,因此人们倾向于将翻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进行研究。然而,在现代翻译界,人们逐渐开始将翻译做出更加深层次的审视,更多的是将翻译作为一种语言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是两种完全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这个交流的过程起源于原作者而终结于译作读者。根据马克思的哲学体系,我们认为原作者、翻译者以及读者实际上都是翻译的主体。原作者作为创作的主体,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描写,是文学作品和文学形象的创造者;翻译者在原作者和读者之间形成了一道桥梁,他们既是原作的读者以及阐释的主体,同时针对读者而言又是译作的创作主体;读者则是译作的接受主体和阅读主体,也是整个过程的终结者和评价者。不难看出,翻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实际上占据了整个主体间性的中心位置,也是整个翻译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然而,如果离开了原作者的创作,翻译也就成为无稽之谈,如果没有读者,原作者的作品还有翻译者的劳动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如果从狭义的翻译来定义,翻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但是如果从广义上将翻译过程从原作者开始至读者结束算,原作者、翻译者和读者就成为整个翻译过程中的翻译主体。

根据以上的描述,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从哲学上解释主体间性,指的是人作为主体在对象化的活动方式中与他者的相关性和关联性。因此,也可以说,翻译主体间性就是指翻译者在翻译活动过程中与同样作为翻译主体的原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的相互关系。

二、如何将主体间性运用到翻译过程中去

翻译过程中主体间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保证翻译达到信达雅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如何将翻译主体间性真正运用到翻译的过程当中呢?

(一)翻译者对双方语言的表达能力

翻译者对于原作者和读者双方语言的表达能力是翻译过程的要点,因此,一个好的翻译者,对于原作者和读者双方的语言进行研究,尤其是对于原作者写作语言的语言习俗和作者的写作习惯充分地进行了解,有助于在精神上更多地还原原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原作品中的真实思想。翻译者对于原作者而言,扮演了一个读者的角色,如何能够更加深入更加真实地了解原作者的思想和写作技巧,如何将原作者写作的表面意思与内涵准确地理解,成为翻译的第一个步骤,更准确地说,是成功翻译一篇文章的第一步。从这方面讲,对于翻译者而言,学习原作者的语言是一个十分复杂和艰巨的任务,必须能够对该语言的各种表达方式以及作品时代背景进行充分了解,尤其是一些作品中运用到很多方言俚语或者一些古语,这都为翻译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要翻译这些文学作品,必须对这些进行绝对的把握,并且能够对作者文字背后的东西以及情感的流露进行充分把握。只有翻译者能够完全了解原作者的真实意图,才能够在翻译的过程中将作者原本的意图进行精确的传递,使最终的读者作为主体性中的最后一环圆满地完成整个大的翻译过程。

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翻译者,对于作者与读者双方的语言都必须仔细研究,真正做好双方思想交流的桥梁。

(二)翻译者认清自身在翻译过程当中的位置和作用

翻译者对自身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位置和作用的认知和认同是翻译能够进行顺利进行的关键之处。如果翻译者本身不能够对自己的身份和工作进行认同,那么就无法全心投入到翻译的工作中去,翻译出来的文字最多能够准确体现出作者的意思,也就是翻译中的信,而无法进一步达到翻译中的另两个更高境界“达”和“雅”,文字干瘪而缺乏感情。翻译者并不是在玩文字游戏,从很大程度上来说,翻译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活动,而是一个充满感情的情感沟通活动,也是一个文学再创作的过程。翻译者首先是作为一个读者存在的,然后作为一个创作者进行作品的再创造,又成为一个作者。翻译者应该认真阅读原作者的作品,在作品的世界里充分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好的作品一定是感情充沛的,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翻译者需要读到这里面更深层次的东西,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也就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再次创造,达到翻译的目的,最终在读者面前完成一个写作者的身份转变。在翻译的整个过程中,翻译者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认真地将原作者和最终读者加入到自己考虑的范畴之内,然后认真分析原著的写作风格和写作精神,并且将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用翻译后的语言重新组织,既要保持原作者自己的原著精神,又要将翻译后的语言进行充分的遣词造句和润色,以达到能够感动读者的程度。这既是对原著的最大尊重,同时也是对自己专业和工作的尊重。例如,2013年我国著名作家莫言能够获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其中一个很大的功劳要归功于非常出色的译者陈安娜和葛浩文,他们将对于外国人来说十分复杂的汉语被翻译成为他们熟悉的语言作品,并且翻译得十分精彩,开始使西方的人们逐渐了解和熟知莫言先生并且认同他的作品,最终帮助莫言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好的译者在翻译一部作品时,并不是简单地从事一种技术上的工作,而是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例如,2006年安娜开始翻译莫言的《生死疲劳》,前后花了六年时间,全稿修改至少七次,直至2012年5月才出版。译者用六年的时间来对进行这部作品进行翻译和修改,最终帮助自己翻译作品的原作者成为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颁奖典礼上,莫言先生也对自己作品的翻译者进行了特别感谢,感谢他们使自己的作品在欧美等国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进入诺奖评委们的视线,感谢杰出翻译者的辛勤劳动。他们也是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大功臣。这些优秀的翻译作品正是站在主体间性的角度进行考虑,充分考虑了原作者的写作文化和写作精神,同时又考虑了最终读者的文化氛围与阅读习惯,从而在这两者之间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将主体间性运用到翻译的整个过程当中,对于翻译者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翻译者将这两者的立场纳入到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摆正姿态,孜孜以求,“创造”出更好的翻译作品。

三、读者与译者之间的交流反馈机制

读者与翻译者之间的交流不一定非要是精神上的,也可以发生在实际生活中。尤其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翻译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加方便。例如,在互联网上有很多的论坛,其中就包含一些读者对某一本译作的具体评价以及某一本著作的讨论群等,这些都能够为翻译者或者翻译者群体提供更多的读者真实体验。对这些读者意见进行总结,必然能够提升自己对于读者群体的认知,明白他们需要什么,并且尽量考虑到读者的需要。翻译者不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仅仅考虑以自己为主体的狭义翻译,而是将翻译过程考虑为一个以原作者、翻译者以及最终读者为统一主体的广义翻译过程,才能够考虑更加全面,翻译出来的作品既能够最精确明了地反映出原作者的精神,也独立成为一部优秀的著作,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时,也对原作者的作品和作者本身进行介绍,甚至是在更加广义的角度上对另外一种文化进行宣传。

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是将原作者、翻译者本身以及最终读者进行全面的考虑,这样能够使自己的翻译作品最大程度上保持原汁原味并且为最终读者提供一部精彩的著作。在将主体性运用到翻译过程中时,翻译者需要进行卓绝的努力方能圆满完成翻译的工作甚至是达到翻译的艺术。

[1]唐桂馨.从翻译的主体到主体间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S3).

[2]王湘玲,蒋坚松.论从翻译的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外语学刊[J].2008(6).

[3]尹富林.论概念整合模式下翻译的主体间性.外语与外语教学[J].2007(11).

猜你喜欢
翻译者莫言译者
诠释学翻译理论研究
过去的年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爱如莫言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论翻译者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翻译家
翻译者学术经历与翻译质量关系的研究
莫言:虚伪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