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应用探讨

2015-03-20 18:30李敏智韦衡秋宁余音周艳琼陈海燕蒋菲菲郭超峰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医患体质护理

李敏智,韦衡秋,宁余音,黄 沂,周艳琼,邓 旭,陈海燕,蒋菲菲,郭超峰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医患双方在抵御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本应结成“利益共同体”,但由于社会环境、医学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的医患关系日趋加剧,医患关系日益复杂紧张,冲突频发[1]。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270家各级医院进行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有73.33%的医院出现过患者及其家属用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的情况;59.63%的医院发生过因患者对治疗结果不满意,纠集多人在医院内围攻、威胁院长人身安全等[2]。因此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成为当前卫生事业的重要课题之一。

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临床护理工作是重要因素之一。护理人员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与患者接触密切,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患者。实践证明,在临床医疗活动中,简、便、验、廉的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更是具有强大的优势。本文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整体观念以及辨证辨体质施护等方面深入挖掘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旨为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更大地发挥中医护理优势。

1 发挥“以人为本”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优势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医疗护理工作是统一的、密切不分的,二者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中国古代医者受“儒”、“释”、“道”等传统文化、伦理道德规范的影响很深,如儒家“仁”、“孝”等思想影响。“仁”是儒家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医乃仁术”体现了医疗活动的伦理价值。清代医家喻昌在《医门法律》中说:“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已,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同时仁也成为评价医者的一项重要标准。清代医家吴鞠通说:“医,仁道也,而必智以先之,勇以副之,仁以成之。”孝是中国儒家伦理思想,是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论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的观念对中医学有着深刻的影响,古人认为“事君亲者不可不知医”。中医学同时还受佛教、道教思想的影响深刻。佛教的慈悲思想对古代医者具有深远的影响。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提到“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即体现了医者慈悲为怀的信念。中医学与道教同源,二者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如葛洪《抱朴子内篇》说“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道教徒在宗教实践活动中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医药纳入道法之中,作为自救与救人济世的必要条件。

因此,在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时,我们应借鉴前人经验,发挥“以人为本”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中医护理中强调天人相应,个体差异,从而构建起和谐的医患关系。

2 依据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积极发掘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除已有的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之外,我们可以依据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形神并重的养生观,以身心调和为核心等内容,从时间、空间、心理等因素来发掘中医护理技术。

2.1 从中医时间医学角度发掘中医护理技术 时间与人体的生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内经》中有关时间医学的理论论述详尽。如“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人体内营气从肺经开始,流注于大肠经、胃经、脾经……肝经,再由肝经注肺经,如此周而复始”;“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等等论述。因此从时间因素角度研究中医护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如顺应四时的中医养生护理研究;依据四时对五脏调养的中医护理研究;遵循时机用药法研究;循四时调摄精神情志等内容。

2.2 从中医空间医学角度发掘中医护理技术 地理环境因素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在《内经》有详细的论述。如“东方生风,南方生热,西方生燥,中央生湿”;“东方之人食鱼而嗜咸,……皆黑色疏理;西方之人不衣而褐荐,华食而脂肥;……中央之人食杂而不滞”等。因此护理人员可以依据地理环境,提供适合患者体质、证候特点的就医条件,促进患者阴阳调和,让患者“法天则地,逆从阴阳”,与所处的环境保持协调平衡,以维持正常的生理节奏,从而提高治疗和护理的远期效果。如改善就医环境,依据辨证施护安置病室环境,适宜护理环境预防六淫等研究内容。

2.3 从中医心理医学角度发掘中医护理技术 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内经》中论述了心理对人体的影响。如“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则不行”以及“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怒伤肝”等。因此心理调摄也是中医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的重要内容,如《灵枢》中指出“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如畅通情志,调和心态;全程实施“仁心”、“慧心”、“诚心”护理等内容。

3 依据辨证、辨体质理论选择适宜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体质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其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身”指身体、体质,基于体质理论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研究;“心”指心理,基于心理调摄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研究。体质具有生物学基础,具有疾病的易感性及可调性等特点。因此体质是中医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的重点对象。临床常将体质分为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气郁质、瘀血质、过敏(特禀)质9种。患者入院后则开始进行体质分型护理干预,然后根据不同的体质选择以下适宜的护理方法。

3.1 发挥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纠正体质偏颇,维持五脏和谐 根据体质辨识结果,实施与患者个体体质相适应的、简单、方便、高效、安全的中医护理技术项目,以纠正体质偏颇,维持五脏和谐,促进疾病康复,如饮食疗法、穴位按摩、耳穴压豆法、灸法、拔罐、水针、穴位埋线、中药熏洗、中药坐浴、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外敷、中药涂擦、药熨法、穴位贴敷法、贴药法等。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和康复指导,鼓励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对安全度高、简单易懂的项目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我实施,从而降低患者的就医费用。

3.2 辨体质指导患者选择传统养生保健项目 在医院大堂的电子屏幕及病房闭路电视定时播放“312”经络锻炼法、五禽戏、八段锦、耳部保健操、穴位按摩操及太极拳,太极拳套路选择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及四十二式太极拳。护士根据个体的体质和脏腑经络虚实,告知患者适宜的保健项目、锻炼项目及播放时间,督促轻症患者进行相应项目锻炼,为患者实施个性化的经络保健,护士根据重症患者的体质、证型及病情进行循经推拿及气息导引。

综上所述,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今天,具有深厚传统人文精神内涵的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笔者认为,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发掘可以从中医时间医学、空间医学以及中医心理学等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出更大的贡献。虽然中医特色护理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具有强大的优势,但在医疗实践中却面临诸多困境。中医特色护理在基层医疗活动中优势不明显,如对79所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调查发现,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护理人员学历水平低,中专及以下学历者占70.21%,仅有24.82%护士了解或掌握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大多数卫生中心仅能开展3~4项中医护理项目,且项目简单;居民对中医护理的认知度低,只有14.19%的居民首先选择中医[3]。研究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管理者对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认识不足和培训缺陷[4]。因此这也是中医护理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王佳,王伟,程实.我国医患关系管理的历史进程与未来展望[J].医学与社会,2013,26(2):72-75.

[2]高金庆,马旭之,杨威.医患矛盾的产生与和谐医患关系建立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2011(3):181-182.

[3]王玉杰,陈莉军,王诗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护理服务的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4):106-109.

[4]余榕,吴玉如,郑春婷.基层中医院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5):528-529.

猜你喜欢
医患体质护理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